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要解大意[1986年](第三集)
发布时间:2024-11-05 04:09:39作者:佛缘网
阿弥陀经要解大意 (第三集) 1986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1-06-03
请掀开讲义第三页。前面讲到本经的性质是「圆融三谛,法性实相」,因此我们对「实相」也要简单的做个介绍:
【实相略说。】
『相』就是相状,凡是我们六根能接触得到的都属於形相。所谓『实』就是真实,真实不虚的相,我们叫它做「实相」,可以分为理与事,「理实真相」与「事实真相」:
【理实真相—唯心所显。】
【事实真相—唯识所变。】
天台家所讲的「百界千如」,跟我们现在人讲的「宇宙人生」是同样的意义。百界千如就是讲的宇宙人生,但是宇宙人生这个名词我们看起来觉得很笼统,没有百界千如讲得那么样的精密。界就是法界,在佛法里面通常讲十法界。十法界最高的是佛,再下面是菩萨、缘觉、声闻,下面是六道:天、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十法界每一法界里面又有十法界,这就变成一百法界。譬如我们人间有人间之佛,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出现在人间,是人法界里头的佛法界,跟随释迦牟尼佛也有不少的菩萨,菩萨应化在世间,譬如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是布袋和尚,这是菩萨化身,他在人间,他是菩萨法界。弥勒菩萨出现在宋朝高宗的时候,与岳飞同时代,出现在浙江奉化,以后中国人供奉弥勒菩萨就供奉他的像。声闻、缘觉应化在这个世间也是很多。所以每一界里头都有十法界,乃至地狱都不例外,像地藏王菩萨在地狱里教化众生,那就是地狱里面菩萨法界,除菩萨之外,也有佛在那个地方应化,众生机缘成熟,佛一定去的,所谓「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一个人也要尽心尽力的去帮助他。这是讲的「百界」。
「千如」,每一界里头有「十如是」,这是出在《法华经》里面,从「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到「本末究竟」。所谓「如是」,相如其性,性相不二,这叫「如」,这个意义相当之深,事实可以说是很浅近,理很深。譬如真正到一心不乱,到心清净,这种境界就在眼前,所谓头头是道,如果我们没有入这个境界,那真是处处都错,见不到「如」,也见不到「是」。其实整个佛法说的就是「如是」,无有一法不如是。
【能显—心之本体。】
【能变—心之德用。】
底下我们看『能显、能变』。「能显」的是心,『心之本体』。「能变」是『心之德用』。能显、能变的就是讲的真心。真心没有相,虽没有相,它能够现相,可见得这个心是活活泼泼的,它能现相。真心,我们没法子体会,我们拿妄心来做比喻,然后你就能够体会到真心的大致状况。我们现在这个心是妄心,妄心也找不到,譬如楞严会上一开端,释迦牟尼佛就叫阿难去找心,心在哪里?叫阿难去找。佛说这个话是很笼统,并没有说什么真心、妄心,换句话说,真心也好,妄心也好,心在哪里?你找出来我看看。阿难说了七个地方,佛都否认,这就是连妄心也没有一个所在。它有没有?有,真有,实在讲是无在而无处不在,所以阿难说是指一定在哪里,找不到,要到哪里去找?心是宇宙万法的本体,宇宙万法就是从这个心变现出来的,所以这是真正的亲因。「所显、所变」,这是「缘」,所以因有了缘,这才结果。
「能变」的心是「无相」,「所显所变」的叫「无不相」,无不相就是有相。像我们现在妄心,我们想台北火车站,马上好像脑子里头台北火车站的样子就现前,可见得它能现相。我们想一个人,那个人的形相就现前;想一桩事,那事的形相就现前,可见这个相随你的心在变。中国古人造字,中国字实在了不起,我们一定要爱护自己的文化。心一动,上面就有个相,这就叫「想」,你想就有相,你不想就没有相。真正有功夫的人,就是心清净的人,你心里想什么事情他知道,他为什么会知道?因为你一想就有相,他看到你这个相。你晚上睡觉作梦,他看得清清楚楚,没有功夫的、心散乱的,看不到。心清净的人能看到你心里想什么,你不想,他没办法,他不知道,你一想就有相。为什么会有梦?因为你睡觉的时候也在想,想了就变成相。清醒的时候,思想自己可以控制,作梦的时候,你的思想自己不能控制。决定是想才会现相,才会作梦,所以说「胡思乱想」。
可见得心没有相,它能现相,虽然现相,这个相你可不能当真,佛在《金刚经》上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什么叫实相?你要晓得一切相都是虚妄,这就叫实相,这就真实的,真实不假,所以虚妄相就是实相,就是真相。你明白这个道理,真相跟妄相是一不是二,真妄不二,真假一如,知道这个事实的真相你就不会在一切相里面去执著。一切相现了,可不可以受用?可以受用,而不要执著,执著就生烦恼,就要造业,执著是错的,不执著去享受那是对的,并不是说你不能享受,没有这个话。
学佛的人,也完全看个人的根性、程度,总而言之,你修什么?要记住昨天跟你讲的,修觉、修正、修净。环境现前了,我在这个环境里面确实能够成就自己的觉正净,这个环境就是我修学的道场,如果在这个环境里面不能成就我的觉正净,我就换一个环境。譬如有人在很复杂、很热闹的场合能修觉正净,他适合这个环境;有些人必须到深山里把一切人事都离开,那个地方可以得觉正净,吵闹的环境里他不行,这是个人根性不相同。能够在繁华、热闹、复杂的场合当中修觉正净,这是最上乘的功夫,这真正到了无障碍的法界,比在深山里面修觉正净的要高得多。深山里面人迹不到的地方修觉正净修成之后,还要到都市里面来考验,一到都市,心就乱了,这不行,功夫不到家,禁不起考验。在都市里面修的觉正净就是天天受考验,那个成就是真正的成就。所以自古以来许多在深山里面修行的,修得很好,修了几十年修得很不错,一接触社会他就退堕,这种人很多,换句话说,他禁不起五欲六尘的考验,这就是小乘人为什么不如大乘菩萨。大乘菩萨受得了,他有高度的警觉心,在红尘里面去修学,历事炼心,炼是训练,训练「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那个成就是最殊胜的。
因有了缘,就有果报,这个果报就是十法界依报、正报种种庄严。这个后面说了,「觉了不二」就叫「一真法界」。所以一真法界在哪里?没有一个法界不是一真法界。要是迷了,一真法界在你眼睛里面所看的就变成十法界,就变成百法界,变成无量无边的法界。要是觉悟,真正到一心不乱,你看这个法界是一法界,就是一真法界,不但性相不二、理事一如,真是头头是道、法法皆如,这个境界就是诸佛与那些大菩萨现量所证得的诸法实相。这个境界虽然在眼前,我们不能证得,就是我们的心不清净,心定不下来,得要有甚深的禅定才行,那的确是甚深禅定。阿罗汉的定已经是很了不起,是九次第定,比四禅八定还要深,阿罗汉有没有见到诸法实相?没有见到,要见诸法实相的定比阿罗汉的还要深。念佛法门讲一心不乱有事一心、理一心,事一心不乱这个定功跟阿罗汉相等,理一心不乱那个定功比阿罗汉要深,到理一心不乱就证得诸法实相,换句话说,念佛念到理一心,你住一真法界,就不是十法界,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就是一真法界。这个事情也只能简单介绍到此地。
【故曰。佛在心中。上帝在心中。天堂在心中。地狱在心中。我人诸法亦在心中。】
『故曰』,根据上面这个理论我们得到一个结论:『佛在心中』。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佛在哪里?「佛在心中」。外教,上帝也是在心中,天堂也是在心中,乃至於地狱也是在心中,『我人诸法亦在心中』,离了心没有一切法,所以《华严经》上告诉我们: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这两句话是出在《华严经.升夜摩天宫品》。『性』就是本体,法界的本体是『心』。
【蕅益大师云:是故举体作依作正。】
『体』就是心性,心性变现出依报、正报,所以佛法讲「万法唯心」就是这个道理。依报是物质环境,正报是我们的身体,都是心变的,所以禅家有所谓「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也是说明这个意思。所以修行从根本修,就是修心,心清净,心正大光明,心觉而不迷,这是最健康的心理。心健康了,身哪有不健康的道理?社会哪有不健康?世界哪有不健康?样样都健康,一定要从心地上下功夫。底下一句:
【作法作报。】
这是讲佛的「三身」:法身、报身、应化身,也是心性变现的。
【作自作他。】
『自』是自己,『他』是别人,也是这个心变现的,因此佛经上才说「十方一切佛,共同一法身」,一法身是什么?共同一个心性。好像大海,大海里面起个水泡,水泡虽然多,统统是大海变现的,水泡一破裂就是大海。经上拿这个水泡比喻我们个人,我们每一个人,上至诸佛如来,下至恶道众生,共同一个心性,所以叫「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我们是迷失了自己心性,分自分他。觉悟了心性,知道自他不二,自他是一体。
【乃至能说所说。】
所说的是佛法、是经典,能说的是这些诸佛菩萨们的智慧、辩才。
【能度所度。】
能度的是诸佛如来,所度的是众生。
【能信所信。】
能信,我们现在相信,我们能信。所信的是西方极乐世界。
【能愿所愿。】
能愿是我们自己发愿要往生,要到那个地方去,所愿的是西方极乐世界。
【能持所持。】
『持』就是讲修行,能修的是自己,所修的是这个法门。
【能生所生。】
『能生』也是指我们自己,所生的是极乐世界。
【能赞所赞。】
能赞的是诸佛如来,所赞的是西方国土。
【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
这些全都是『实相』,全都是自性变现之物,哪一个相不是真实相?如果讲到西方净土往生这一桩事情,事是很容易,理是非常的深奥。在明朝,大概与莲池大师同时代,有一位幽溪大师,有一篇文章叫《净土生无生论》,这篇文章对於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事理讲得非常透彻,可是他那个《论》有相当的深度,如果不细讲很难懂。近代人,像谛闲法师有《讲义》,这个《讲义》流通得也很普遍,诸位能够见得到,但是谛闲法师的《讲义》初学的人看还是有困难。这一次我从香港带来季圣一居士的《讲义》,他这个《讲义》讲得非常详细。季圣一居士是谛闲法师的学生,老师写的东西是简要详明,有深度;他讲的东西,里面许多名词、法相术语都用表解列出来,对於初学的人来讲非常适合,将来如果有机会,我们翻印,这对於探讨西方净土往生的理论有很大的帮助。
底下就是引用《生无生论》,就是刚才讲的这部书,这是幽溪大师所说的:
【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
『法界』是十法界,十法界圆融就叫做一真法界,这是宇宙人生的本体,也就是宇宙人生的根源。现在有许多科学家、哲学家在追究宇宙的起源,这些生物从哪里来的?虽然提出这个问题,一直到今天都没有正确的答案,有很多的学说,但是很难叫人完全同意。其实这个问题在佛法里面早就有圆满的答案,可惜西方这些哲学家、科学家没有接触到佛法,如果像他们那样的聪明智慧再要接触佛法,必然有更深入的发现。我们今天念佛用什么心?就是用的真心,「法界圆融体」简单的讲就是真心、诚心,真诚之心,用这个心来念佛。
【我今念佛心,全体即法界。】
我们现在念佛的心就是法界全体,这个里面无论是真心、妄心,如果诚心的念这一句佛号的时候,心里面没有妄想、杂念,虽然这个心还不是纯真,但是与法界全体就相应。我一面念阿弥陀佛一面在想事情,一面在打妄想,这个不行,所以念佛的时候决定不能打妄想。念佛的时候把什么事情都搁在一边不要去理会,要办事情,佛念完之后再去处理事情,不要一面念佛一面去想事情,这样功夫就不能得力。每天念多少?原则上来讲是愈多愈好。如果实在自己事情工作很繁忙,最低限度要采取「十念法」,这个时间很短。十念是尽一口气叫一念,一口气里面念多少声不拘,多少没有关系,随我们气的长短,就是我们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叫一念,念十念。早晨念十念,晚上念十念,这就是早晚课。念十念的时候决定没有妄想、杂念,你要一生不间断那就有很好的功夫。念佛的功夫就怕夹杂,一面念佛一面在想事情,这就不行,这等於没有念,这是诸位一定要好好的记住。
所以很忙的人就用十念法做早晚课,早晨起来洗脸漱口之后,你就念十念佛,家里有佛像就合掌对著佛像念,没有佛像就面向西方合掌念,都可以,这是最方便的。晚上在睡觉之前,洗脸漱口之后,修这个十念法再睡觉。这个不耽误时间,不耽误你的工作,再方便也不过了。这个十念,我想有五分钟的时间足够了,早晚顶多十分钟,要是一天二十四小时连十分钟的时间都抽不出来,我不相信,少睡十分钟也可以。这是决定不能间断,这叫功夫。有功夫的人当然是念得愈多愈好。平常散念也很重要,散念就是不计数的,随时随地,没有事情就念,想著就念,这叫散念。总而言之,愈多愈好,养成念佛的习惯。念佛顶要紧的就是决定不夹杂,就是里头没有妄念、没有妄想,这个心跟此地《无生论》讲的就相应。
【达此者,由持名念佛,而悟入实相也。】
就是功夫久了,自自然然你就能悟入。『悟入实相』就是禅家讲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净土法门讲的理一心不乱,用持名的方法,功夫纯熟的时候可以到这个境界。到了这个境界,你对於这个法门的理、事才真正的了解,为什么?亲自证得,亲自见到。念到这样的功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叫做上品上生,花开见佛,生实报庄严土。
再看底下一章,这一节讲宗旨,就是这一部经的宗旨。什么叫宗旨?就是修行的要领、修行的法则。
【以信愿行三要为修法。】
这是本经的宗旨,这是讲修行的方法。前面是讲理论的依据,理论的依据明了了,我们才能建立信心,知道佛说这个话不是随便说的,确有理论为依据,理与事我们才能信得过。这个法门有三个条件,『三要』,三个条件缺少一个都不行。第一个就是「信」,所以佛法与一般宗教不相同的地方,诸位在这儿能看得到,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如此,第一个相信自己。一般宗教里面,第一个要相信神,你要相信他,佛法不如此,佛法第一个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什么?西方极乐世界是我自己心性变现的,阿弥陀佛也是我自性变现的,所谓「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我跟西方净土与阿弥陀佛是一不是二,你要有这样的自信心,这个信心建立,你跟西方世界、跟阿弥陀佛是多么密切的关系,你要相信这一点。相信中国古人所讲的「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虽然是老子所说的,与佛法所讲没有两样,我们要相信这个道理,要相信这个事实,然后你自然能做到爱人如己,你会爱护自己就会爱护别人,会照顾自己就会照顾别人,晓得别人跟自己是一不是二。所以第一个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修学这个法门在一生当中决定生净土,决定见阿弥陀佛,你要有这个强烈的信心。
第二「信他」,信他里面首先要相信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句句真实,他不欺骗我们。相信这个宇宙之中,我们娑婆世界西方过十万亿佛国土确实有极乐世界,这不是假的,那个世界上确实有阿弥陀佛,这些人、这些事都是真实的,这叫做「信他」。第三个叫「信因」,我们今天信愿持名,这是修因;能够修因,将来必定结果,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果报真实不虚,这是「信果」。末后讲「信事、信理」,信这些事实,经上所讲的依正庄严,相信这个道理,有事必有理,有理必有事。所以讲一个信,最低限度,信里头要包括这六层,这在《要解》、在《要解讲义》里面都说得很多、很透彻。
有了信之后就应当发愿,信了不愿意去还是去不成,所以信了以后一定要发愿,就是要立定志愿:
【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你对於现前这个世界要舍得,你要能舍,能够舍娑婆才能够得到极乐世界,此地不能舍,那边是决定得不到的。所以「舍得」也是佛门的术语,大家常常用,不晓得这个术语的来源,由这里可见佛法对我们日常生活影响是多么的深远。能舍才能得,不能舍就不能得,对於两个世界的情况要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干什么?成就大觉,成就大正、大净,就是成就圆满的觉正净,圆满的觉正净就是圆教佛果,到那里去成佛的,成佛以后再回过头来救度这些苦难的众生,所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消极而是积极的。
今天要想救度这些苦难的众生,我们没有智慧、没有福报、没有能力,虽有这个心,事实上我们做不到。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成就智慧,成就福报,成就救度众生的能力,换句话说,西方极乐世界是佛教大学,到那儿去念书、去求学的,不是我这儿太苦了,到那儿去享福,你存这种心去不了。譬如我们自己家庭,住的房子也不好,看到台湾大学的校舍不错,院子也很大,我就到台湾大学去,把那个当作我家,就住在那里,也不要出来了,你这样去报名、去考试,学校敢不敢要你?不敢收你。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诸佛所建立的一所佛教大学,阿弥陀佛不过是校长而已,所以到那里是成就自己的。
问:有位同学提了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何花开见佛悟无生?此「无生」所指云何?
答:这个「无生」就是佛经里面讲的「无生法忍」,后面会讲到。
问:第二个问题,希望再详细解释「圆融三谛,法性实相」。
答:我想这个不要多解释,多解释时间太久,耽误时间,耽误进度,后面还有这么多,七天要讲完,不过这个可以看圆瑛法师的《要解讲义》,这个书我们会送给你们。
问:第三个问题,业与业力有何不同?
答:业是指造作,正在造作的时候。造作的结果称之为业力。这个业有能力现境界,所以六道轮回就是业力在推动,如果没有业力就不会有轮回。业有三类:善业、恶业、无记业,无记就是说不上善恶,就是非善非恶这一类的业力。这三种业力都有果报,善业有善报,恶业有恶报,无记业也有无记的果报。
问:第四个问题,人既有佛性,为何又堕入五浊恶世?
答:这是迷了佛性,觉悟了佛性就没有这个,连六道轮回都没有,迷了自己的佛性才现这个境界。好像我们作梦一样,迷惑颠倒的时候会作恶梦,心地清净的人不作恶梦,所以从梦中的境界也能知道自己修行的功夫。过去常常作恶梦,现在不作恶梦,就证明你的功夫有进步,你的心比从前清净,可以作证明。
好,我们继续看《讲义》。第二个条件是「愿」,第三个条件是「行」,行就是修行,这个法门主张的是:
【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我们要用『一心不乱』来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念到真正的一心不乱,这就有成就了。所以这个法门简单、稳当、容易,比任何法门来说都方便,是最直捷的修学法,所以用力少,成功高。
【莲池大师云:著事而念能相继,不虚入品之功。】
这就是讲纵然对於净土的理论不了解、不通达,你果然能够老实念佛,你相信,你不怀疑,真的有这个愿望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一天到晚就抱著这一句名号,不放弃、不中断、不夹杂,你这一生决定往生。『不虚』就是决定往生,『入品』就是三辈九品一定有你的分。反过来看:
【执理而心实未明,反受落空之祸。】
那就成了大错特错。有一些自以为聪明,『既然是「唯心净土,自性弥陀」,那我还要念它干什么?用不著念了』,倓虚法师开示的录音带上就有这么一段。他在东北的时候,寺院里头附带的办了一所学校,请一位居士来做校长,是张校长,这位张校长跟法师们常常在一起也就念佛,他也看经,就看到经上讲的「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他就跟倓老法师说,「既然是这样,那我还念他干什么?不要念了」。倓老说:「你问得很好」,倓老就反过来问他,「自性弥陀跟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那个界限在哪里?唯心净土跟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那个边界又在哪里?你把它找出来看看,怎么样把这个界限划清?」张校长想了半天,他说:「实在没有办法分开」。老和尚说:「既然没有办法分开,还是老实念佛要紧」,很正确的。
唯心净土跟西方净土是一不是二,一个是理,一个是事,这个理事是一不是二,所以明理的人没有不念佛的,念佛的人可能很多不明理。
如果说是明理他不念佛,他那个理实在是没有明白,那是错误的,真正明理的人哪有不念佛的道理?所以『执理而心实未明』,他执著这种说法实在讲并没有明白这个真实义,於是他自作聪明,他不念了,不念,这一生就空过,还是免不了要受轮回生死之苦,所以莲池大师在此地特别提出来警告我们,要著重在「事念」上。第三讲「德用」,就是我们依照这个方法来修学,具备信愿行这三个条件来修学,修学有什么样的结果、有什么样的好处。
【此经以往生为功,以不退为德。】
【极乐有四土,各论九品,故说带业亦得,消业亦得。】
这是这几年来很盛行「消业往生」的说法,前面也曾经讲过。极乐世界分『四土』,实际上哪里会有什么「四土」?四土是从人分的,不是从土分的。我们念佛功夫有浅深不同,带业也有轻重之分,带得少的品位就高,带得多的品位就低,从这个地方分三辈九品。通常就是见思烦恼没有断的,带业主要是说这个。见思烦恼没有断,依然是个凡夫,这样的人念佛往生就生凡圣同居土,跟我们现在这个环境差不多,人间差不多,等於从这个世界移民到极乐世界,身分地位还是一样,人的身分。虽然身分地位相同,可是福报不一样,西方极乐世界的福报太大,我们在此地生活不简单、不容易,要勤劳的工作才能维持日常的生活。西方极乐世界的福报大,不需要工作,穿衣吃饭怎么办?你想吃饭,饭在你面前,这个多自在;吃完了也不要洗碗,也不要擦桌子,吃完了,碗就没有了,这个道理今天科学家懂得,但是达不到。今天科学家晓得物质是能量变现的,能与质可以互相转变,西方极乐世界早就已经做到了。需要物质的时候,能量随心所欲就变化出来,想吃什么就变什么出来,吃完之后,这个东西又变空了,把物质又变成能量,没有了。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垃圾,干净、清净的世界。
随心所欲,你想穿衣服,不要去买料子,不要裁缝,心里一想,想什么式样,衣服已经在身上,想什么料子,想什么颜色,随心所欲,这么好的一个世界,不要工作。住的房子是七宝建造的,建筑材料是七宝,也不要人去造,想住什么样子,房子就像什么样子,随心所欲,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不是幻想,千真万确的事实,你要认为这是幻想,你不相信,那是你自己没福,你还要受苦。所以到那个世界的人就不必像娑婆世界的人这样的辛苦忙碌。所以那个地方的人每天干什么?每天是修行,听经、参禅、经行、讨论佛法,天天干这个事情。所有的朋友都是大菩萨,所以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天天跟观世音菩萨在一块,十方诸佛菩萨几乎每天都到西方世界去,有的去教学,有的去听法。所以这个世界才是十方一切诸佛之所赞叹,最圆满、最美好的一个世界。凡圣同居土就这么好了,上面三土那个好处就更不必说了,说也说不尽。每一土里头都有九品,这就看功夫高下。所以晓得这个事实真相,我们应该要努力,要把取西方净土当作我们这一生第一桩大事,其余的都是小事。
功夫再高的就是念到事一心不乱,见思烦恼断了,这一种功夫等於阿罗汉,这样的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不是在凡圣同居土,升了一级,叫「方便有余土」。如果念到理一心不乱,就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是明心见性的人,往生西方净土就住一真法界。《华严》里面讲的一真法界,西方净土叫「实报庄严土」,生到这个地方同时也证得「常寂光净土」。常寂光是理,实报庄严土是事,理与事同时证得。这是讲四土三辈九品。
底下讲「带业说、消业说」,既然有两种说法,我们在此地也加以解释一下,免得大家疑惑,疑惑对我们自己是很大的障碍。
【带业说—旨在令人发心求生,人人有分。】
所以这个法门,自古以来,祖师告诉我们「万修万人去」,只要相信、发愿、修学这个法门,一个都不会落空,话虽然是这么说,事实上不尽然,念佛人不能往生的很多。为什么不能往生?是他念佛不如理、不如法,所以不能往生。你一定要懂理论、懂方法,那你就决定往生,晓得念佛是怎么个念法,这个很重要,这都在这一次讲座要跟诸位好好的来讨论。万修万人去这个话是真实的。
【消业说—旨在令人精进修学,增上品位。】
如果是这个意思那就非常圆满。一方面你要念佛,一方面消除业障。譬如我们讲功夫成片,往生西方净土是最下品,下品下生的,下品下生最低限度也要消现前的业障,带业只能带旧业不能带新业。我念佛了,一面念佛一面还要造罪业,这样能往生吗?不能往生。我今天念佛,昨天我造的业,从今天起都不造了,这个可以往生,过去所造的罪业从今以后不造了,所以只能带旧业不能带新业,这一点诸位一定要记住。绝对不能一面念佛一面还造业,这样子搞法是不能往生的。
说到「业」,微细的业就是念头,我们起一个善念就是善业,起一个恶念就是恶业,恶业不能带,善业也不能带,所以佛教给我们这个法门叫修净业。什么叫净业?善恶两边都离开就清净了,这样说来,当然恶事我们不能做,善事要不要做?善事应当做,做了那我不就带了?佛告诉我们,事情要做,不要著相,那就不带。事情没有做,天天在想,我没做事情,你想,想是执著,还是带著,还是不行,所以最要紧的是心清净,作而无作,无作而作。我造一切善利益众生,不著相,不要天天想著「我做多少好事情,佛菩萨一定会保佑我。我对人有多少利益,给人多少恩惠」,常常念著这个,这就是业,这个业会把你紧紧的拉在娑婆世界使你去不了,要把这个全放下。好事尽管做,与大众结法缘,决定不著相,做完了,心地干干净净,想都不想它,想什么?想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拜阿弥陀佛,那你就决定成功,这样就叫做净业。带业最低限度要这样子做法,我们才能成就。
念佛就是消业障。前面曾经说过,我们妄念才起来,马上就用一句阿弥陀佛把它压住,把它取代,业障就消除了。真正明白这个法门,我们自己晓得我们的业障很多,我们要消灾、要忏悔,消灾、忏悔怎么做法?拜个梁皇忏,拜个水忏,这就忏掉了?没用处。佛告诉我们「罪从心起将心忏」,罪业是从心里生的,把心里面生罪业的念头洗掉就是真忏悔。一个恶念起来,马上阿弥陀佛,这个业就忏掉了,所以真正的忏悔,忏悔最有效的方法,无过於念佛,就这一句佛号成就圆满菩提,再不要加其他的东西进去。功夫纯熟,连《弥陀经》都不要了,就是一句佛号。为什么念佛之前念一部《弥陀经》?要晓得《弥陀经》的作用是收心。一部《弥陀经》念了,心清净,原来心想东想西、胡思乱想,念一遍经,心清净了。真正的功德全在佛号上,所以古人讲「全凭六字出干坤」,一句佛号就超越六道轮回,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
【带业生同居净土,证位不退,皆与补处俱,亦皆一生必补佛处。】
这是蕅益大师给我们讲的。就是见思烦恼没断,这样的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凡圣同居土,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位不退』,「位不退」就是你再不会退转做凡夫,从此以后永远不会堕三恶道。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经上讲得清清楚楚,它最低的是人道,有人天两道没有三恶道,也没有阿修罗道,这是这个世界的殊胜之处,所以一生西方就证位不退。同时就跟这些等觉菩萨常常在一起,『皆与补处俱』,「俱」是俱会在一起,这个对自己有大利益。我们今天想亲近一位善知识,找不到,到哪里去找?西方极乐世界到处都是。所以年轻的同学们,你们往来的朋友最重要,这对你影响很大,一定要亲近善友。
我到台湾来的时候二十三岁,我找了一些朋友,怎么找法?我写信,找他们,都是找台湾第一流的名教授,我也不认识他们,我给他们写信,有的回信约我见面,空闲的时间我去亲近他们,听他们讲些道理,对我有很大的利益,我是这样找朋友。在那个时候,好像找的时候,有一些教授彼此给我介绍,我大概认识差不多有二十多位,我的时间都去跟他们往来,他们也很慈悲,把我当小老弟看待,我得的利益很多,他们都是学有专长,我跟这些人往来,这是对自己绝对有好处、有利益的。所以交朋友要会交,我们有心向道,这个人有道德、有学问,我们要亲近他,你给他写信,他一定会回你的。我那个时候常常想,如果有这样的人,我有道德、有学问,他也写个信来找我,我一定接见他,我一定欢迎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认识这一批名教授就是这样认识的,没有人介绍,自己去找。常常亲近,常常跟他们讨论,听听他们的教导,对自己的学问、修养、见解都会有很大的进步。古人教我们「上友古人」,对於当代的贤人、哲人一定要亲近,自己才能走一条光明的道路。
西方极乐世界好,都是大善知识。「补处」就是等觉菩萨,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弥勒都在那里,可以天天在一块亲近。『亦皆一生必补佛处』,「皆」就是统统都是,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他一生当中一定可以证到「补处」的地位。「补处」就是后补佛,就是等觉菩萨,像观世音、大势至,你在西方极乐世界一生当中一定可以证到他们的地位,跟他们平等,这是圆教的等觉,其他经上没这么说,其他的法门要想证得这个地位不容易,太难了,《华严经》上讲要修无量劫,不是三个阿僧只劫。三个阿僧只劫修成佛,成什么佛?藏教的佛,你看看天台判教,「藏通别圆」,三大阿僧只劫成的佛是藏教佛。藏教佛只比阿罗汉高一点,比阿罗汉高明一点,没有见性,藏教佛没有见性,比不上圆教初住菩萨,所以地位不高,差得远,他要想到圆教补处这个地位那不晓得要修多少生、多少劫,这个路途非常遥远。西方极乐世界一生就成就,这是成佛的捷径,当生成佛的一条道路。第三说:
【上善一处,是生同居:即以横生上三土。】
这是讲净土殊胜处。『上善』是指等觉菩萨,这些等觉菩萨能够跟你在『一处』,你自己不知不觉也就入了他那一流。
我在年轻时候往来的朋友跟我年龄不相同,我不跟同年龄的人交朋友,为什么?他跟我差不多,我跟他们在一块得不到好处。我交朋友要比我长一辈的,我交他们。经常在一起的,那时候在军中都是一些同事长官,阶级比我高,年龄比我大,至少大我十岁,我跟他们在一块,为什么?我可以多学一些东西。跟同年龄的,一天到晚就胡闹了,就到处吃喝玩乐,把大好的光阴浪费了,这是可惜,不值得。所以我那些同年龄的朋友也常常看我是个怪人,看我是书呆子,我天天念书不去玩,叫我书呆子,念死书。也有人来邀我去玩玩,我说「我不是不想玩,我也很喜欢玩,我把时间颠倒一下,你们是年轻的时候玩,我是准备老年的时候玩。年轻时我要充实自己,老年快乐是真快乐,老年有福是真正幸福,年轻的人吃点苦头不怕,无所谓,能扛得过去」。现在我那些朋友都退休了,我都六十岁了,他看我到全世界玩,非常羡慕,「你走的路对了」,我说「我们当年二十几岁在一起,我就走这个路,你不走那有什么法子?你不愿意走这个路」。所以年轻,品德、学问、佛法上的修养非常重要,千万不要把大好光阴浪费了,年轻人要有深远的眼光,要看得远,要往大处去看。
这一节文相当重要,到那里去是凡圣同居土,可是诸上善人是在实报庄严土,你能跟他们在一起就等於在实报庄严土,所以这个意思就透露给你,一生到那里,四土的受用同时得到,这是难信之法,这是不可思议。任何诸佛国土里面,四土都是分明的,界限划得清清楚楚,唯独西方极乐世界四土在一起,没有界限。
我们地球也是凡圣同居土,像在中国大陆,唐朝的时候,法照禅师见到弥勒菩萨道场、普贤菩萨道场,那只是偶尔一个机缘他见到了,别人见不到,一般人没这个缘分见到,他有缘分见到。他见到很欢喜,离开的时候每个转弯抹角的路上都做记号,准备以后再来,做了两个记号,回头一看,没有了,一片荒山,他就晓得菩萨道场不可思议。你们念《水忏》,《水忏》是悟达国师遇到迦诺迦尊者(是阿罗汉),那是方便有余土。他害了人面疮,迦诺迦尊者把他治好,下山时回头再去看看,没有了,也是一片荒山。所以我们这个地方虽然是凡圣同居土,有阿罗汉、有菩萨、有等觉菩萨住在一起,我们见不到,没有缘分,不能常常亲近。西方极乐世界不然,这些等觉菩萨、阿罗汉天天在一块,天天见面,这是特别的殊胜。你能天天亲近这些大善知识,你的道业怎么会不成就?阿弥陀佛是老师,这些诸上善人是同参道友,在一块同学,他们都是大菩萨,必定会帮助我们,因此在西方极乐世界进修就快。
【一生补处,是位不退即已圆证三不退。】
特别注意『圆证』,这个比前面的境界是更不可思议。到那个地方明明是人天身分,见思烦恼还没断,说一个『位不退』已经就很勉强,因为要到阿罗汉才「位不退」,我们只是人的身分还没到阿罗汉,已经也拿到位不退,这已经不可思议了。还有更不可思议的是『圆证三不退』,「圆证三不退」是什么人?是等觉菩萨,这就是明白告诉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你不往生则已,那就不谈,一往生,你在西方极乐世界的受用就等於等觉菩萨,你的福报、享受跟等觉菩萨没有两样,这是真正不可思议。
【如斯力用。】
像这样的力量,像这样的功用。
【乃千经万论所未曾有。】
你去看大藏经,查遍一切经典没有这种说法,只有西方极乐世界情况特殊。所以同修们如果是真正想学佛,真正想有最殊胜的成就,你就把握这一门,一门深入,先把心定下来,其他的一切经论、一切法门,我现在统统都不学,不闻不问,我们才能成功。如果你在这个期间又念佛、又参禅、又去持咒,又学这个经、又学那个经,你这个修学杂了,修学杂了,功效就要打折扣,你不专。念书也一样,譬如我们有四年的时间,在四年当中学二十个科目,平均起来一个科目才不过是花费两个多月的时间,四年学完了,每一样东西都知道一个皮毛,都不精。假如四年的时间学一门东西,你这一门就出人头地,你就变成专家,佛法也是如此。今天一般学佛的人为什么都不能成就?他学得太多太杂,所以不能成就。要想成就一定要专精,一样东西没有学好绝不学第二门,这样才能成功。中国自古教学就是「贵以专」,要专心,要专攻一门。这个法门你要是专修三年的时间,纵然不能达到一心不乱,功夫成片是决定可以达到,到自己功夫成片,换句话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决定有把握,什么时候想去,什么时候就去,这个时候有这样的功夫本事,我再去看其他的经论就无所谓,我多学一点、多看一点,不妨、不碍事。没有到这个功夫,你多学是碍事。
学佛这个方法跟世间人治学不一样,胡适之讲做学问要像金字塔,先要博学,最后要专精,他讲的也有点道理,是世间法。佛法不是如此,佛法治学像大树一样,先要有根,有一个干、一个本,然后枝叶花果才遍布。它不是像金字塔,它先要精,先要专,然后一切贯通,所以一经通则一切经通,一个法门通达了,一切法门都通达,它跟胡适之的讲法完全相反。诸位想想这个道理,先通达一门,一门精通了再看别的东西,一看就了解,一看就明白。像六祖大师,他不认识字,没念过书,他所修的就是觉、正、净,真正到了觉正净,他一切经没有念过,别人念一念,他就懂得里面的意思,他就能讲解,讲得一点都不错,讲得叫别人开悟,那是什么?就是一门,一门真正精通,其余的触类贯通,不但佛法通达,世间法也通达,如果说佛法通达,世间法不通,那不是通达,真正通达是世出世间法一切通达,都没有障碍。
问:这位同学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众生因一念无明而迷了,然经云:人人本来是佛,那是如何迷了最初的一念?又无量众生(佛)为何同样迷了最初一念无明?
答:这个问题是大问题,这是佛家的根本问题,这个问题在《楞严经》第四卷里头,佛给富楼那尊者有详细的解释,这是富楼那在楞严会上提出的问题,你跟他的问题相同,你可以到那里去找答案。
问:第二个问题,十法界依正庄严,庄严两个字作何解释?
答:通常庄严一般讲壮观、美丽的意思,用壮观来解释是比较接近一点。严就是严饰、装饰,种种装饰。人需要金银珠宝来装饰,这是庄严,大地有许多花草树木来装饰,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美丽、装饰的意思。接著看第五页:
【教相—大乘圆顿,三根普被。】
『教』是教学,『相』是相状,这个意思很像现代教育里面所讲的课程标准,有这个意思。「教相」就是课程标准,就是这个课程应该放在哪一种学校、第几个年级来适用,就有这个意思。这部经是大乘经,拣别它不是小乘,不但是大乘,而且是大乘里面的圆教、顿教。大乘教学里面有渐教,渐是按部就班慢慢的来修正,渐次修学、证入,好像一般学校从小学一年级、二年级,到六年级毕业,再从中学一年级到三年级,这叫渐,渐渐的深入。「顿」就不是,顿是顿超,它可以超越,这就是对於天才,他小学毕业可以不念中学,他可以去念大学,这就叫超越、顿超。通常的法门,像小乘,证得初果之后,初果之前的修行时间不算,天上人间七次往来才能证阿罗汉果,这个时间很长,要想成个佛要三个阿僧只劫,这都属於渐教,渐次的。在大乘法门里也有渐,像《华严经》讲的,要想成圆教的佛要经过无量阿僧只劫,就不是三个阿僧只劫,要经过无量阿僧只劫,这叫渐。
这个法门是顿,一生就成功,不要经过那么长的时间,也不要经过那么多的等级,一下就成就,这不可思议。不但顿,而且是圆,这更不可思议。圆教是里头一丝毫的欠缺都没有,一句阿弥陀佛,蕅益大师讲,五时八教统统包括在其中,多少人不晓得一句阿弥陀佛的功德利益。念一句阿弥陀佛,什么都不必念了,为什么?全都包括在里头。念其他的是挂一漏万,念这句阿弥陀佛是圆满之教。
『三根普被』,「被」应该念破音字,念被(ㄆ一;pi),挑手边的披,在古时候这两个字通用的,就是加被。「三根」就是上等根性、中等根性、下等根性,统统用得上,不认识字的念阿弥陀佛也能往生,《华严》会上那些等觉菩萨念阿弥陀佛也要求往生,可见这个法门的殊胜。再看底下的解释:
【大乘菩萨藏摄。】
这是讲大乘、小乘,这部经属於大乘,声闻藏、菩萨藏,它属於菩萨藏,它不是小乘。
【无问自说。】
这就是佛讲经有十二种不同的方式,这十二种不同方式其中有一种是『无问自说』。我们读过许多经,都是有人来请教提出问题,佛才答覆,唯独这部经没有人提问题,是佛自己讲的。经上叫著舍利弗是对舍利弗说的,为什么对他说?舍利弗智慧最高,最聪明,不是最聪明的人,你跟他讲,他不相信,他怀疑,所以找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来作对象,来给他讲。所以经里自始至终都是佛一个人在说话,舍利弗也没提出一个问题出来,这是「无问自说」。
【彻底大慈之所加持,能令末法多障有情,依斯径登不退。】
特别著重在末法的众生,末法众生障碍多,『有情』就是众生。末法有情众生障碍特别多,要想一生了生死、成佛道实在不容易,如果能依这部经那你就决定圆证三不退,像前面所说的。舍弃这个法门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今天要建道场,建道场要存什么样的心?如果我建立这个道场,藉著道场来搞自己的名闻利养,那个罪过就大了,果报一定在阿鼻地狱。建立这个道场毁灭佛法,果报也在阿鼻地狱,这一点我们自己一定要明了。什么样的道场是无上的功德?是念佛道场。煮云法师走了,大概在十几年前,他找我在南部讲经,每个月去讲五天,在南部大概讲了四、五年,在凤山佛教莲社讲过三年,高雄佛教堂讲过,弥陀院讲过。我那时候劝他,我说「我们两个合作建道场,我来讲《弥陀经》,你领众念佛,咱们两个合作,一个人太辛苦了」。我说「我们两个人发心在凤山莲社住十年,十年不要出大门,我们领导一批大众,决定有不少人能成就,能往生」,他听到也很高兴,第二天就走了,就到别的地方打佛七去了,这不行。自己到处乱走,对自己修行,自己真正有定功,有把握,没问题,对大众没好处,没有利益,哪有大众听一次经就开悟,念七天佛就得一心,不可能的,一定要长年不间断。
像过去印光大师在苏州灵岩山的念佛堂,一年三百六十天就是一句佛号,念佛堂里不讲经、不做法会,没有任何佛事,一年到头就是一句佛号,每天共修六支香,你看看它念佛仪规上规定的。每年有三个月的精进佛七。念佛堂念佛的声音永远不中断,六支香之外怎么办?主要是轮流,四个人一班轮流念,就是念佛堂决定至少有四个人在念佛,日夜不断,这样的道场是诸佛护念,这是真正的道场,真正有成就,所以诸位同修要发心建道场,要建这样的道场。当然肯这样念佛,必定对於这个法门是深深的理解,深信不疑,他才能做到,否则的话,做不到的,因此现在建念佛堂,对於《弥陀经》的探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科目,让大家一面念佛一面理解,晓得这是佛彻底的悲心,前面讲的「畅佛本怀」就是这个意思。
【方便门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念佛法门,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这几句话也是非常重要。『方便门中』,凡是佛所说的法门统统是「方便门」,所谓是「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没有一个法门不是方便门。在所有法门里面要想求一个『至直捷』,就是最直捷的法门,不要拐弯抹角,不要迂回,最直捷的法门、最圆顿的法门,就是最圆满、最快速的法门,这个法门就是『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没有比这个更快了,这个法门真正去干的话,一日到七日决定成功,确实任何一个法门没有办法跟它相比。
『念佛法门』里面有「持名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又分很多种类,这么多种类当中,我们取一个最简单、最容易,而且决定靠得住的,『至稳当』,「稳当」就是决定靠得住,决定不落空的,那就是「持名念佛」。小本《阿弥陀经》修行的方法就特别著重在持名念佛,执持名号。所以这个方法修,就是你要想,想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拜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其他的都暂时放在旁边,不用去管它,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不要以为过去我拜观音菩萨,又拜释迦牟尼佛,又拜药师佛,今天我要是专念阿弥陀佛,那些佛菩萨会不会见怪?好像我对不起他的样子。从前我念《法华经》,又念《金刚经》,又念《楞严经》,念了一大堆,现在统统都不念了,心里感觉得很有愧,这就是你的烦恼,就是你的障碍。今天果然一切都放下,念阿弥陀佛,给你说,本师释迦牟尼佛合掌赞叹你、恭喜你,你这一生成就,药师佛也赞叹你,观音菩萨也赞叹你,没有一个不赞叹,你这个路才走对了。以前念那么多,心是散乱的,你不能念到一心,一心才能成佛,一心才能往生,搞多了决定是障碍,决定不成功,你要不相信那也没法子。你要相信,统统放下,诸佛菩萨欢喜、赞叹,总算你今天找到一条正路了,所以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如果那些诸佛菩萨还要见怪的话,他是凡夫不是菩萨,菩萨心清净的,什么都没有的,他还会见怪,那他是什么菩萨?完全是拿我们自己的心去猜度佛菩萨,以为佛菩萨跟我们一样,这是很大的错误。
顺便跟诸位说说这四种念佛,「持名」大家晓得,二六时中这一句阿弥陀佛不要忘记,常常要念。念佛有六字、有四字,都好。从前莲池大师在世的时候劝人念佛都劝别人要念「南无阿弥陀佛」,人家就问他:「您老人家自己怎么念?」他说:「我念阿弥陀佛,不念南无」。别人就问他:「为什么你劝别人念南无阿弥陀佛,你自己念阿弥陀佛?」他就说:「我自己一心一意这一生决定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所以南无就不要念了。南无是客气话,是恭敬、皈依的意思。经上只讲执持名号,名号就是阿弥陀佛,我就依照经典的教训念四个字,希望这一生决定往生。劝别人,别人未必有这个心愿,未必想这一生就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所以加一个南无,恭敬、皈依,跟西方极乐世界结个法缘,这一生不能去,希望来生来世遇到这个因缘再修,是这么一个意思」。所以你就晓得如果自己发心决定这一生就要去,什么客气话都不要加了,直截了当,「阿弥陀佛」就行了,不要加客气话,如果这一生还不想去,加个南无是对的,古大德的教诲我们要记住。
「观像念佛」就是看佛像,如果自己家里有个小佛堂,这个佛堂最好四面都挂佛像,不管转到哪面都看到佛像,叫观像念佛。把阿弥陀佛的像深深的印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头,就是加深我们的印象,心里一起念头就会有阿弥陀佛出现,这叫观像念佛。但是这种念佛要有福报,为什么?你不要工作,衣食不愁,才有这个时间,如果天天要上班工作就观不成,就会断掉。这个要不间断,一天至少有八个小时以上,你面对著佛像,看佛像,这是一般人不容易做到,没有这个福报。
第三种是「观想」,观想是根据《观无量寿佛经》(十六观经)里面的方法,那个也很不容易,也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那个方法比观像还困难,所以在《观无量寿佛经》,理论说得很周详,值得我们做参考,我们来研究,方法的确相当之难,很不容易观成。所以在一切念佛方法里头最简单、最容易、最稳当的,确实就是持名念佛,它不妨碍,真是事事无碍,不管你从事於哪一行、哪一业的工作都不妨碍,心里面可以念佛,一样可以办事,真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持名念佛的好处。再看末后这一段:
【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心要,菩萨万行司南,皆不出於此矣,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这几句话是蕅益大师苦口婆心的叮咛嘱咐我们,这种恩德我们报答不尽的。在一切经典里面,大家所公认的、所赞叹的就是《华严经》跟《法华经》,自古以来都称之为圆教一乘大经,所以这两部都是经中之王,都是包括整个佛法。《华严经》到最后,一生成佛了,怎么成佛的?是念佛往生净土成佛的。《华严经》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才圆满成佛,华藏海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这样圆满的。我们在这个地方深深的去反省,你才真正明了这一部《阿弥陀经》不可思议,原来《华严》最后归结在这部经上,换句话说,这部经是《华严经》的总结论,是《华严经》的总皈依,如果在《华严经》里面看出这个门道,那你的《华严经》就没有白念,你这一生就真正成就。我自己对於净土的信心就是从《华严经》上得到的,从《华严经》里面看出这一个门道,才晓得这个法门不可思议。文殊菩萨学这个法门,普贤菩萨修这个法门,又叫善财童子修这个法门,这个法门要不殊胜,这些等觉菩萨为什么要这样干?不但自己干,而且劝尽华藏海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各个都生西方净土,这个法门不是第一法门,什么是第一?
华严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是十住菩萨、十行菩萨、十回向菩萨、十地菩萨、等觉菩萨,这四十一个阶级,每一个阶级里面人数无量无边,都是破无明、证法身这样的身分,这一等的人物,如果要讲藏教佛、通教佛、别教佛,那不晓得有多少在里头,这些人还要念佛求生净土,这是值得我们深深去反省的,才能真正认识这个法门不可思议。
《华严经》里面就讲了两千多个法门,而文殊、普贤这些菩萨们取这个法门。再说五十三参,这五十三位善知识都是法身大士,这里面有参禅的、有学戒律的、有学教的、有学密的,包括了佛教的各宗各派,而且这些人都是上乘的成就,不是普通的成就,成就之后还要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们想想这是什么意思?所以读了《华严经》要不相信净土,不肯发愿念佛求生净土,《华严经》叫白念了。读了《华严》才把整个佛法彻底明了,佛法教学,各宗各派、无量法门究竟搞的是一回什么事情,真正完完全全都搞明白了,真正明了之后,在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你自然就知道取舍。你会采取哪一个法门?当然像文殊、普贤一样取持名念佛求生净土这个法门,其他的法门统统舍掉,因为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把一切法门全都包括在其中,一个也不漏。真正念到一心不乱,禅也成就了,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密也成就了,三密相应,即身成佛;戒律更不必说了,教一切都通达了。这个法门之殊胜处没有人晓得,没有人晓得就是很少人能够深入《华严》,唯有深入《华严》才彻底的明了。所以大师在此地提出『华严奥藏』,「奥」是奥秘,「藏」是宝藏,《华严》的奥秘,《华严》的宝藏,就是念佛求生净土。
我们今天讲《华严经》,其目的无非是劝人修净土而已,不深入《华严》,对於净土的信心很难建立。对於现在一般风气、风尚,禅宗、密宗,各宗各派的盛行,你不会死心塌地的舍掉,如果深入《华严》,你才会看看各宗各派、各种法门,这时候你完全明了,你不会修学,会把它舍掉,你一门深入,老实念佛,你晓得这一门容易成就,有把握成就,决定可靠的成就。成就之后,那些法门一切通达,不必像那样勤苦的去修学那个法门还靠不住,不一定能成就。这是我们讲《华严经》、研习《华严经》唯一的目标,是想藉这个方法带领大众老实念佛,是这么个意思。
《法华经》也不例外,《法华经》也是以念佛求生净土为归宿。《法华经》有二十八品,以「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最为流通,「普门品」是出在《法华经》上。观音菩萨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他是阿弥陀佛的后补佛,可见得也是以西方极乐世界为皈依的,念《法华经》要知道。
不但是《法华》、《华严》以西方极乐世界为指归,《楞严经》也不例外。一般都知道《楞严经》是禅宗必修的经典、密宗所修的经典,因为它有「五会楞严神咒」,是密宗的,所以一般讲起来,《楞严》与禅、密关系最深。有一年在临济寺,那时候我住在临济寺,台大有几位同学带著他们学校的一位老师来看我,这位老师是日本人,是日本和尚,日本和尚穿的是西装,是他们学校的客座教授,他就问我研究的是哪些经论,那个时候我正在学《楞严经》,我就告诉他「我在学《楞严》」。他问我修什么法门,我说「我修念佛法门」。他当时脸色就拉长了,非常傲慢,有一点瞧不起人的样子,很冷淡的就说了一声,「《楞严》与念佛有什么关系?」好像我所学的跟所修的不能相应。日本人的确有傲慢的习气,要重重的打他,他才会服气。我看他那个样子就反过来问他,「观世音菩萨跟大势至菩萨与西方净土有什么关系?你晓不晓得?」他说「知道,观音、势至是西方三圣之二」。「《楞严经》里面最重要的两章经文,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在二十五圆通里面,这两位菩萨占的地位最重要,你知不知道?」他的脸马上就红起来,就不好意思;根本就不通。可见得《楞严经》还是以西方净土为指归,与禅、密是有关系没错,关系最深的是净土。
你们打开二十五圆通章,二十五圆通是二十五位菩萨修「楞严大定」,用二十五种不同的方法来修,它的顺序是按六根、六尘、六识、七大排列的,这是二十五,前面是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尘、六识,三六是一十八,加上七大就是二十五。特别的法门不按顺序排列,那就是特别的,譬如观世音菩萨修的是耳根圆通,在二十五个顺位里头他应该排在第二,六根里面第一个是眼根,耳根应该排在第二,但是观世音菩萨的圆通章排在最后,这就是告诉你这是特别法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要是排顺序的话,他是根大,在七大里面「地、水、火、风、空、见、识」,他是见,根是见大,应该排在七大的第六位,但是他没有依照那个排列,他摆在最后一位,跟这个识,弥勒菩萨是识大,跟他对调,弥勒排在前面,他排在最后。所以二十五圆通里面,这两个是特别法门,可见得《楞严经》与西方净土念佛法门关系才是最切。所以我就给那个日本人很不客气的说:「你《楞严经》还生疏、还没搞通」,他很不好意思,很难为情。真是千经万论处处指归,不仅是《华严》、《法华》。
『一切诸佛心要』,就是传心的法要,这一句「阿弥陀佛」是诸佛如来的传心法要。『菩萨万行司南』,菩萨的行门无量无边,都是以西方极乐世界为皈依、为归宿,所以说『皆不出於此』,你才晓得《弥陀经》在一切佛法里占的是什么分量。我在这个地方,这个小道场是以《弥陀经》为主,我常常告诉大家这个道场是第一道场,你们相信吗?因为我们讲的是十方三世一切佛法的第一法,讲第一法的当然是第一道场,这个要知道。这个地方虽然小,法大,法不可思议,这一点我们要真正的认识它,我们有第一等的成就,这都是千真万确的话。『欲广叹述』,要详细来说明、来赞叹是说不尽的,也赞叹不尽的,『穷劫莫尽』,赞叹一劫、十劫,赞叹无量劫都赞叹不尽,唯有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够体会、才能够相信,这些话都是蕅益大师跟我们说的,勉励我们,劝告我们。
所以我们既然认识这个法门,等於在佛法大海当中把这个路找到了,找到是不容易的。我今天介绍给你们,你们得来太容易,我自己花了三十多年才找到这条路。我今天教你们修行这个法门,很多人不服气,「你自己学了那么多经论,现在叫我们学一样,你这个人不怀好意,大概是怕我们学多了将来超过你」,很多人就有这个想法,真是值得感叹。我找了这么多年幸亏找到这条路,还有很多人找了一生都没找到一条正路,所以一生也不能成就。我如果当年一下就找到,像你们这种年龄就找到,我三十岁决定成佛,跟释迦牟尼佛一样,可惜是到六十岁才找到,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走了多少冤枉路才找到,我今天来贡献给你们。如果我要骗你的话,我就教你什么?学《楞严经》、学阿含经、学方等经,慢慢来走,那就是我违背良心欺骗你们,让你们走很多冤枉路,甚至於你走一生都找不到一条正路。同修们要记住,我不欺骗你们、不害你们,我真正的帮助你们,你们肯相信,那就像宗教里头所说的,你们就得救了,你要不相信,你也不能怪我,我对得起你。好,第一讲到这里是圆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