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网

成刚法师:了生脱死

发布时间:2024-03-27 04:05:52作者:佛缘网
成刚法师:了生脱死

了生脱死

在讲经之前给大家说一说,引引路。
佛法就是专门研究心的,心法,更没有其它。佛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三界唯心,欲界、色界、无色界唯是一心作。虽然有三界六道的差别,果报上的差别,都是因心成体。体是一个,都是依本觉佛性、本有真心而随缘显现的。
但就我们六凡法界,就是三界六道,是依着我们一本有真心,随缘显现的。真心呢,我们本觉佛性有随缘之用,依一真心之体,随众生的迷惑、浊恶、染污因缘就发现,因心成体,发现三界六道的果报。因为众生迷惑、浊恶、染污的程度不一样,所以有六道之分,重者三恶道,轻者就是三善道。离开我们的本觉佛性、本有真心,三界六道无所依据,不得建立。
关键在于我们是迷惑还是觉悟,迷了就依真起妄,起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轮回流转六道生死。悟了就返妄归真,回归自性,恢复本来性,得成无上道。不但六凡法界,就是四圣法界也是这样,也是因心成体,随着我们觉悟净化的程度不一样,而有四圣之分。十法界唯是一心作,体是一个,我们的本觉佛性,但是随悟迷染净的因缘不一样,所以在用上显出差别相,十法界的差别之相。所以我们要想觉悟、净化起来,就必须得修学佛法。
佛法是讲心的,研究心的,就是心法,必须得把心研究明白,参学透彻。三界唯心、三界就是六道,唯是一心作,依一本有真心随着众生的迷惑、浊恶、染污因缘,发现三界六道的根身器界。内之色身六根,外之依报世界,都是因心成体,心是根本。我们要想出离三界六道,在心上解决问题,从心上把它根除。上面给大家说了这个三界大概的意思,以后还要详细讲。
"万法唯识"和"三界唯心",这两句话是重复而说,三界唯心就是万法唯识,万法唯识也是三界唯心,重复而说,只不过语言文字有所变换,说的是一个道理。识就是心,心有三名:心、识、意,各有所侧重。万法唯识,万法包括十方世界的一切事物,不但我们三界六道、六凡法界,就是出世的四圣,也是识变,万法唯识,六凡、四圣,十法界包括无余了。
万法唯识,也就是唯心所现,一心所作。识就是心的意思,万法唯识也就是三界唯心,但是三界唯心呢,这句话单提出六凡法界,后面这句万法,不但包括六凡法界,而且包括四圣法界,都是唯心所现。"万法唯识"包括了十法界,人、天、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牲,这是六凡法界、三界六道,这是世间;出世间的声闻、缘觉、菩萨、佛。万法,就包括十方世界的一切事物。法就是一切事物,包括精神世界方面的,属心法,包括物质方面的色法,万法都包括在内了,唯心所现,万法唯识就是唯心所现的意思。
识就是心,把它解释开来、识有了别义、分别义。心是聚集意,我们的本觉佛性,八识田中,心能聚集染净种子发起现行。能聚集净的种子,我们信佛、受戒、修行,慈悲喜舍,修诸佛法,增长善根,这是净的种子。这得遇到佛法因缘,遇到佛、法、僧三宝了,才能种下这个善根。因为有这个种子了,再遇上三宝,遇到佛法因缘,种子就会发起现行,生信、皈依、受戒、修行,这是净的种子。另外还有染的种子:贪、瞋、痴,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斗乱、危害。聚集染净种子,能发起现行,遇缘就能发起现行。
识,小乘讲六识心,大乘讲八识,就佛来说、一真法界,佛法界还讲一个第九识,就是净识、佛识、庵摩罗识、清净识。识总指心说的,我们的本觉佛性。众生都具有不生不灭的本觉佛性、本来佛,因为佛性在缠,被生灭妄识、无明妄想纠缠,真心在妄,在生死妄想之中,就像金在矿,不得受用。所以我们现在用的心,就是真心被妄心覆盖,真妄和合之体,梵语就叫阿赖耶识,翻译过来就叫第八识,也叫含藏识、神识,它是我们的总报主,真妄和合之体。我们现在用的这个心就是阿赖耶识,佛经里也叫神识,世间叫灵魂,就是我们这个真妄和合之就体,真心和妄心和合之体,佛性在缠,真心在妄,就像金在矿。
我们这一个八识之心,被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意就是我们的心脏,它都是色法,所以这一个阿赖耶识映在六根门头,借根称名,在眼根就叫眼识,通过眼根向外照了前境,能见种种物;通过耳根能照了种种声音、声尘;通过舌根能照了味尘,苦辣酸甜;通过鼻根能照了种种气味,香气、浊气等等;通过身根能照了触尘,冷、热、涩、滑;通过意根,我们的心脏这个门户,能知种种法,是佛法,是世间法,是好,是坏......都是阿赖耶识映在六根门头,借根称名,在眼根就称眼识,在耳根就称耳识,在鼻根就称鼻识,在舌根就称舌识,在身根就称身识,在意根就称意识,这是六识。另外还有第七识,染污识,它把前六识摄取六尘落谢的影子落在意根,然后由它衡审思量,决定取舍,储藏在八识田中。除了第七识还有第八识,在我们众生分上,用的都是这八识之心,都叫识。如果我们破除这个识心以后,佛性出缠了,恢复本来性了,业种枯干,不能发起现行了,就像大地的种子霉烂了,不能长出草木万物来了。恢复本来性,就是我们的本觉佛性,本有真心,就是我们的本来佛,这个也叫识,本觉佛性就叫清净识、净识、佛识,也叫第九识,在八识之外还有一个第九识,就是佛识。识就是指心的意思。
十法界都是因心成体,随着悟迷染净的因缘而变现十法界法。体是一个,依一真心之体,随悟迷染净之缘而发十法界之用。这是什么意思呢?做个比喻,比如黄金最贵重、尊贵的,七宝之一嘛,依据一金之体,随工匠之缘能做种种金器,虽是黄金,这个材料质地是金的,最为贵重,本来能够发起不可思议的利益,使我们赶走贫困,富贵起来,生活幸福,但我们得正确认识,正确对待,才能发起利益,如果认识错误了,它就会发起危害。金也能发起危害呀。它的质地是金,但它有随缘之用,金体是一,但随工匠之缘既能做净瓶装甘露,也能做酒瓶装毒药,既能做刀去危害人,危害众生,也能做佛像去觉悟利益众生。不管是做净瓶,做酒瓶,做刀,做佛像,体是一个,都是黄金,但是随因缘不一样,它在用上就显出诸法的差别相了。依一金之体显现不同之用,有利益之用,有危害之用。我们这心也是这样,十法界唯是一心作。我们出家僧人和在家居士,学佛了,看佛书了,能经常看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两句话,我就把我知道的给大家说说。
都是一心,离开一本有真心更无十法界可得,十法界就没有依据了,不得建立了。十法界中,唯佛法界是一真法界,纯一真实,更无虚妄。去此以外,其余九法界,六凡法界、声闻、缘觉、菩萨,都不能称为一真法界,程度不同地都掺杂虚妄,所以不得佛的受用。我们修学佛法首先要学法,使心觉悟起来,然后才能够规范、净化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最后恢复本来性,更无一法新,性成无上道。 "即心作佛,即心是佛,离心无佛。"我们的佛是由不生不灭的本觉佛性作得,三世诸佛都是悟明本具的本觉佛性,依之修行,究竟成佛的。佛是先觉觉后觉。要知前方路,先问过来人。佛是过来人,佛把这个路子告诉我们,把出离生死,成就觉道的道路指示给我们,我们得自己觉悟、实行,靠自己去承办。我们穿衣、吃饭、走路这日常生活的小事,别人都不能代替,得靠自己去实行,何况成佛的大事,谁能代替呀?各不相代。必须得自己觉悟,自己去实行、自己去成办。
三世诸佛是我们的殊胜因缘,我们有正因佛性,本来是佛,佛依据这个给我们作外缘,缘因佛性,我们依据佛说的法,了因佛性就是我们修行证得了,借助佛的殊胜外缘、助缘,这是相资而成的。 我们没有正因佛性,光有佛的殊胜外缘不行;我们有正因佛性,没有佛的殊胜外缘也不行,我们没法觉悟,就是缘因佛性,然后依之修行,依法修行,就是了因,满足修因,达到果地,恢复本来性,性成无上道。都是依一真心而起的。这个一金随工匠之缘,虽然体是一金,做净瓶,做酒瓶,做刀,做佛像,这个器皿是有差别相,但体是一金,不能说酒瓶就不贵重了,我们把酒瓶、刀毁掉还可以造佛像啊。我们断除生死妄想,断除生死惑业,我们还可以恢复本来性究竟成佛。这就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意思。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唯心造,没有离开一心单独存在的事物。若向外求佛,心外无佛,心外无法,心外无魔,心外无众生,是空想,是妄想,尽未来际想要成佛无有是处,因为心外没有我们要成的佛,三世诸佛都是发明本心,究竟成佛的。得觉悟净化自己的心。纵然我们修净土法门,念阿弥陀佛,这也是依法修行,也是觉悟净化我们心的方便办法,最后到极乐世界还得继续闻法修证,悟明本源心地,恢复本来性,性成无上道,这是必然的过程,就是这样完成,这样建立的,离开这个都是虚想,那就没有实际了。
这个万法,不但包括三界六道,而且包括出世的四圣。万法,虽然用万字表示,但是就包括无余了,不能说单指三界 六道,出世间也包括了,十方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在里许了。这话是重复而说,加深我们的理解、领会。比如我们说这种事物太好了,真好。太好和真好不是同一个意思嘛,重复而说,都是赞叹这种事物,让我们认识这种事物,它好在什么地方,真好好在什么地方,太好了好在什么地方,加重语气。
我们内之身心,对内来说是正报身心,正由业力感报此身,此是业果;外之世界,依报世界,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依赖生存的这个物质世界,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嘛,都是因心成体,唯心所现。依一本有真心,随着我们迷惑、浊恶、染污因缘现出我们的身心世界,因心成体。另外又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和这个是一个意思,诸法就是万法,一切事物。唯心所现呢,都是依据我们一本有真心随缘显现。现就是显现,因为我们的本觉佛性有随缘之用,随染缘就现六道,随净缘就现四圣。就像我的口似的,随着佛法的因缘说种种佛法话,说种种善话,世间善、出世间善。口是体,但是要随着世间浊恶、染污因缘说种种恶话。口是话之体,话是口之用。体是一个,以一口之体随不同的悟、迷、染、净因缘能说不同的话,利益话、危害话、清净话、染污话、佛法语、世间语,关键在于觉悟还是迷惑。诸法就包括世间、出世间、十方世界、十法界的一切事物了。怎么生起的呢?唯心所现,显现的。就像一金能做种种器,这个器皿有差别之相,都不一样,但都是一金所现种种器皿之相,但体不离一金,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些虚妄相都是生灭性、无常性、可坏性。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经》说"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别认物为己,心被境牵,取相按名,种种憎爱取舍。要在心上下功夫,很好地觉悟、净化自己的心,这就真实不虚了。
诸法所生,唯心所现。这句话与上两句是一个意思。因为佛讲法的因缘不一样,在每部经,听法的因缘、时节因缘不一样,但是说的义理是一个,重复而说,其实佛说的话都是一个意思。
"若人欲了知",要明了知道什么呢?

"三世一切佛",世,是表示时间的,过去世不可穷尽,无始劫来生生世世,不可计数了,无法计算,不能用数字表示,现在世,我们现在此生此世,都是相对说的,三世没有绝对的,都是相对而言。未来世不可穷尽,生生世世,未来际不可尽。过去世没有开始,所以叫无始,无始劫。三世表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三世诸佛就是一切诸佛,这也是重复而说。一切诸佛包括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嘛。
"三世一切佛",过去佛已成佛,像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乃至十方已经成就的,已经证得本心究竟成佛的过去佛。我们先说过去佛,过去佛就是已经成就的,出离两种生死--六道内的分段生死、三界外的变异生死,究竟成佛的。凡是已经成就的就叫过去佛,百千万亿恒河沙数,不能用数字表示,太多了。那么现在佛呢,现在正在断除最后生相无明而证入妙觉的,证得本心不可思义之觉,究竟觉、圆满大觉的。就像造汽车似的,已经造出来的汽车和正在出厂的汽车。就像我们现在修学,不停的有无量的众生经过修学,一个接一个的有无量,今成佛,今,就是指这一生说的,这也是相对说的,他在五点钟成佛,他在五点零一分成佛,就他那个时节因缘就为今,每刹那都有无量的修学之人,得成无上道,究竟成佛,这就叫今成佛,就是现在佛。过去佛是已成佛,现在佛是今成佛,现在佛也百千万亿恒河沙数。说成佛的人数我们看不见,修行的人多,成佛的人少啊。十方世界、十方国土充满整个虚空,国土尚且不可计数,那众生更就无量无边了,修行佛法成就觉道的也不可计数。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我们都有佛性,《圆觉经》说:众生本来是佛。就因为我们有正因佛性,本来是佛,我们在座的各位,包括六道众生,地狱、恶鬼、畜生,都是未来佛。大家不相信吗?这不是我说的。造业虽然严重,迷惑、浊恶、染污、不善,迷惑得太严重了,业太深重了,幻造幻受,业报完了,佛性不减,返到人道见佛闻法修行,还能成佛。一切含灵众生,包括六道众生在内,都是未来佛,都要尊重,都要慈悲喜舍,都要恭敬。所以未来佛百千万亿恒河沙数,就是指我们这一切众生说的,未来佛既不是已成佛,也不是今成佛,是未来他终究有觉悟的那一天,他要成佛的。那更是不可计数了。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已成佛、今成佛已经成佛的因缘,佛法界、一真法界的这一切事物,佛的正报身心、依报世界,佛的愿力,得两种殊胜,三轮不可思议,三德密藏,这一切法想要明了知道。今成佛,现在成佛的这一切因缘,包括未来佛,三世佛,我们六道众生都是未来佛,是什么因缘,想要明了知道,就是十法界一切事物我们要明了知道,那得怎么办呢?"应观法界性",应观,应当正念观察,法界就是十法界,六凡、四圣,就包括已成佛(过去佛)、现在佛(今成佛),未来佛(当成佛),都以佛相称。法界性:不管六凡法界还是四圣法界,十法界,应观法界性,正念观察,谛审观察,那么怎么来的呢,"一切唯心造"。都是依一本有真心,一心而作,离开这一心也没有过去佛,也没有现在佛,也没有未来佛,一切唯心造,都是依一真性而起,依照众生的悟迷染净因缘得以显现十法界的差别相。尽管有十法界的差别相,但体是一个。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但离一切相,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自然伏灭妄识,回归自性,性成无上道。"一切唯心造",这语言文字虽然有所变化,但意思是一个。
另外佛还说,十方世界的一切事物因心成体,乃至草木山石也是唯心所现,因心成体。这就是说,没有离开一心而单独存在的事物。心是根本,就像大树似的,根和本,有了根有了树干,枝叶才能茂盛,没有根,光有枝叶,你再浇灌它也不能生长,依根而得建立。十法界都是依一本有真性而得建立。所以我们要想就路还家,究竟成佛,就得明白这些道理,心外无法,对于十法界的一切事物什么都不妄想执着,自然回归自性。
那么佛说的法是干什么的呢?佛说的这一代时教三藏十二部教典,经藏、律藏、论藏,说法四十九年,三百余会,这一代时教来教化我们在迷众生。一部藏经读诵就得六年,还不用解意深入地研究,就像读书似的,一天不做其它,就得六七年的时间。佛说的经藏全部收在一起,如果全的话得一万多卷。那么佛说这么多法是做什么呢,我们下面就来说说这个意思。
下面说根本,说心,佛法就是研究心的,就是心法,别离开心去研究佛法,去修学佛法,全凭心上用功夫,得对心有一个正确认识。那么法是干什么的呢,佛说的三藏十二部教典,佛金口宣扬的一切法,经藏、律藏、论藏。世间善,五戒十善法;出世间善,声闻缘觉法;妙善,就是菩萨法、佛法,因为菩萨所修之法就是成佛之因了。所以佛法是超越世间和出世间的。佛说一切法呢,就是佛说的三藏教典,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乘是运载意,能把我们从生死的此岸,渡过烦恼的中流,运到涅槃的彼岸,船筏,否则我们就不能度过这个苦海了。
佛说一切法就是佛的一代时教,那么佛说这么多法干什么呢,法是方便办法、道路,佛说一切法的目的、愿望、宗旨就是为治一切心。治是整治、治理。我们众生有种种心,这个心不外乎三种,一个是善性的发心,一个是恶性的,再一个是不善不恶性的,就是无记的发心,这三种形式。对治一切心,就是为了治这三种心的--善、恶、无记,都是生灭妄识、生死妄本、无明妄想、虚妄相想、六尘之影,没有真实。就是让我们认识,然后依法治理,就是治心的。
佛法是治心法,佛说的法是说心的,纵然说山河大地这一切也是说心的。我们的着眼点要放在心上。讲这些都是让大家明白佛法是心法,不是其它,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如果我们的妄心都歇灭了,狂心若歇,歇即菩提,那法也就没有用了。心是生死的病源。因为对病施药才说种种法,法药嘛,心是病,法是药,对病说药,说了八万四千法门,三藏教典,一代时教。
下面这句:"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因为心上的生死惑乱没有得到整治、治理,所以还需要法,成佛了,没有病了,那么也就不用法了。就像健康的人,没有病了,就不有药了,过河之后不能背着船走,就得舍掉船筏,没过河之前就得找船。
这个法是治心的,所以我们不用法治理我们的妄心,降伏其心,那学法就没有用处了,就有名无实了。为治一切心。另外佛亲自给我们作证明,三世诸佛也是经过治理自己的心最后得成无上道的。从初发心到果地,得经过三大阿僧祗劫,先觉觉后觉,我们的本师也是经过治理心上的惑乱,最后得成无上道的。因为有过去佛呀。我们的本师也是从众生当中修得。
所以佛说么:"我与心斗",我就是指自己,是指佛说的,就是我也是这样,和妄心斗,和生死怨贼斗,心即生死妄本,就是我们现在用的这个生灭妄识,生灭妄心,不是不生不灭的本觉佛性。我与心斗,斗是治理的意思。"其劫无数",劫是表示时间因缘的最大单位,其劫无数就是得经过三大阿僧祗劫的治理,最后把妄心斗倒了,发明本源心地究竟成佛。其劫无数表示时间久远,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承办的。所以我们修学佛法要发长远心,不要一时感情冲动:这佛法真好;被种种世缘牵扯、障碍、就淡泊了,甚至消失得无踪影了,这就不行了。发长远心,直到成佛而后已,其劫无数,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不退却。
佛说:我与心斗,其劫无数,今得成佛,独步三界。这是我们本师用自己的经历给我们在迷的众生作证明,不但三世诸佛经历多劫修行,最后发明本心得成无上道,我和三世诸佛一样。这个意思就是告诉我们,法界众生要想出离生死轮回得成无上道,也得与自己的无明妄想斗,斗呢就是降伏其心,以佛法来整治、减损、断除自己的生死习气。
佛说"由闻思修入三摩地",我们听闻佛法,开发智慧之性,理上开解,依理发起正思维,发明善巧智慧,然后进行躬行实践,实际修证,减损断除生死习气,发明本源心地,究竟成佛。闻慧、思慧、修慧,这是必然的过程。整个过程,闻思修入三摩地,闻、思、修都是在修因地,不管是闻法、思法或者修法,这过程都是和心斗。我们坐在这里听法也是和心斗,我们得把我们的妄心,牵挂世间心、障碍心歇下来,身心才能安住在这里,接受佛法。
我们重法胜过重于世间,所以才能安住这里听法,如果重世间法超过重于佛法,我们就会到世间去了,就不能在这里安住了。也是经过较量、较正的,也是与心斗。斗,就是修行,治乱,我们听闻佛法也是治理心上生死惑乱的过程,依文解义。说我与心斗,以自己心证,给我们作证明,与我这个生死怨贼斗,也就是闻慧、思慧、修慧,最后断除愚痴暗昧之性。斗了多长时间呢?其劫无数,这个无数不是不可计算,是三大阿僧祗劫,在这中间始终方向明,路子不错。在修因地,生死习气是无始劫来生生世世贪著世间积习而成的,积重难返的一种习惯势力,所以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把它减损断除的,得经过修学佛法,就是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今得成佛,最后佛性出缠,出离生死妄想、无明妄想的纠缠。就像金似的,我们采取方便办法进行冶炼,去掉矿渣析出纯金,就得纯金的受用了,得有个过程。
今得成佛,独步三界。我们的本师,三世诸佛,十方世界哪个世界众生机缘成熟了,堪于接受佛法了,佛因机施教,就到哪个世界去设教。像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百千万亿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所以众生更无量无边。"独步三界",就是说从必然达到自由,得大自在,大解脱,大安乐,超越一切业力的系缚和限制,于一切法得解脱,法王,随心所欲,极乐、苦海、人间、地狱,随心所欲,愿意到哪去就到哪去。因为佛具足六神通,有大智慧、大光明、大神力,就像观世音菩萨似的,这就叫独步三界,超越一切事物的限制,得大自在。
我们受业力的牵引,不来三界不行,是逼迫性,是循因结果,循业受报,不得自在,不得自由,不得解脱。佛来到我们这个三界六道,甚至到地狱去,是依本愿力,因为佛在没成佛前就发了无上的菩提大愿,要普度法界有情共成佛道。今天成佛了不能发空愿,得满足菩提愿。所以佛法不离世间。
修因地已经走完,到达果地了,真正地无学,于十方世界再无所学,不用修了。就像春天种瓜,经过一夏的管理,到秋天瓜熟蒂落了。这就是说我们的本师也是经过听闻佛法,正思维佛法,然后经过修行,成就法身慧命,都是这个过程。这个心最难降伏,如果把自己的心能够降伏了,说明我们有本事,如果不能降伏其心,无所能为,就是一个无能的人。佛是最有能力的人,三世诸佛由人道而出,所以以人相称,觉悟的人。
是知,从以上所说,我们可知一个道理,佛所说的法,就是佛所说的这一代时教,时就是时节因缘,在我们这个贤劫第九小劫半,人寿命百岁阶段,我们的本师观察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众生的机缘成熟了,所以从兜率陀天内院来到我们世间设教,通过八相成道,转大*轮。这一代时教就是在这一个时节因缘所设立的教法,说了三藏十二部教典。
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指本师来到世间,从入胎、降生、出家、修道、降魔、成道、转*轮、入涅槃,整个过程所说的一切法,这一代时教,教化我们法界众生,直到最后到末法佛法灭掉。因为没有信佛的了,没人护持了,甚至诽谤、毁坏,佛法就没了,那是一万年以后的事情,空劫,没有佛法了。所以佛法在这一个时节因缘、就叫一代时教。
三藏十二部教典,每一个字都不是白说的,佛在经里说的经、咒,佛说的话每个字都是有分寸的,不是随便说的。不像我们说闲话、废话、浊恶、染污话,佛说的话都是清净语、利益话,应当说的一定说之,不应当说的就一律不说。佛是有规范的,因为教化众生强名说法,众生有病,有生死大病,所以不说法不行。如果众生都成佛了,无法可说。所以佛说的每个字、每句话,无论经咒、佛号都是这样。
每段经文乃至三藏教典,它的功能力用是什么呢?都是讲心的,佛法是研究心的,不是其它。每个字、每句话、每段经文都是研究心的。我们可以这样说:佛法即是心法。我们今天讲的这些,重点是让大家把重心放在心上。得知道佛说三藏十二部教典来到世间很不容易啊,佛说的法是讲心的,我们众生不知道,不认识、,不能悟明,佛告诉我们。
佛法既然是研究心的,那么就得用佛法治理我们的心,降伏其心,不能离开心去谈论佛法。那就颠倒了。关键万法唯心,心是根本,讲其它丝毫都没有用。佛在经里说:欲若净佛国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心不觉悟净化,我们想改变我们这种被动局面那不可能。心不断地觉悟、净化,我们的果报、境界因心成体就会殊胜起来,越来越好,不从求中得。因为众生痴迷,从境界上找,说这个境界应该据为己有,归我所有,就非理而取,那不是麻烦事儿吗?适得其反,走向反面,不但自己的不能达到,甚至现有的一切都会全部失掉。就像佛在《涅槃经》中说,这个国王不能安住在自己的国土,他在万人之上,号令天下,富有江山就行了,他非向外讨伐、征伐,马上失去安乐、自在、解脱,招惹麻烦,而且还有失掉国土的危险。佛用这个比喻是说我们要安住自性,不要向外贪着、攀缘、妄想、执着,自然福寿绵长,得无量寿,永劫富贵,和三世诸佛一样,再也没有生死的贫困。
我们的本心一切具足,证得本心以后,三世诸佛、十法界、六凡四圣随意所化,不但能变现有情,而且能变现无情。观世音菩萨为度饿鬼变面然大士,随意所化,变现无情,比如变现这个桌子,就会和这个桌子丝毫不差。人、天、地狱、饿鬼、畜生,声闻、缘觉、菩萨、佛,随意所化,具足六神通。所以佛的境界难思议。一真法界、三德密藏,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我们用语言也说不明白、表达不了,心行也想不到。所以,佛法就是心法,研究心的,说心的。这个大家要把它记在心里,根深蒂固。
佛说的法有两个内容,佛说的三藏教典有两方面内容,合在一起就是三藏教典。一是说病。我们心上有八万四千种生死大病,贪心是生死大病,引取无厌为贪,爱他为贪,别人的一切钱财、名利,一切好的事物都想据为己有。达不到目的,就巧施设计使手段,向外危害,所以它是三毒之一,毒害我们的法身,杀害我们的慧命,使我们长劫轮回生死,不得出离。贪心必须把它减损断除。爱他为贪,自爱为悭,自己的钱财、物品、佛法、生命,舍不得施舍给他人。贪是生死的体,必须把它摧毁打破,不摧毁打破就避免不了贪心对我们的逼迫、障碍、系缚,乃至酿成无边的生死、罪业、痛苦。
如果我们的贪欲不能满足反而为瞋,恨他为瞋,怨天尤人,向外危害,甚至采取种种方便,动用身口,所以瞋也是贪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也是贪,不过各有所侧重而已。如果什么都不贪了,也就不瞋了。我们贪心严重到什么程度,我们瞋恨心就严重到什么程度,它是成比例的。大家说是不是这个意思啊,若不贪就不瞋恨了,一切无所求,还瞋恨什么呢?自己的愿望没满足才瞋。自恨为恚。有时候就是自己恚怨自己,自己矛盾,怨天尤人,瞋恨烦恼,它也是三毒之一,必须断除的。
"痴"是不信因果,惑他为痴,自惑为愚。自己迷惑、染污、障碍,而且还迷惑别人,以迷导迷,自误误人。不信因果不昧,不信六道轮回,不信做恶得恶报,做善得善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认为不造白不造,这就叫愚痴,愚痴也是贪、瞋的另一种表示形式。不贪瞋也就不愚痴了。
贪、瞋、痴严重了,就会酝酿成地狱、饿鬼、畜生道。所以达摩祖师说,"什么是三界,贪瞋痴是。什么是出离三界,灭贪瞋痴是。"从心上把贪瞋痴性灭了,在心上就根除了,在心上出离。入三界是在心上入,出三界是在心上出。所以不研究心,不治理心不行啊。在空间处所上改变,无有是处,不可能的事情。因心成体。一是说病,我们心上、八识田中有贪瞋痴生死种子,杀生、偷盗、斗乱、危害,八万四千数量之多,都是无始劫来熏习种在八识田中的。因为众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心病,我们没法认识,凡夫都是愚痴暗昧,不能回光返照,就像我们自己不懂得病理,不能诊断自己有什么病,得请医生看。佛就是医王,专门医治我们心病的无上医王。佛说的法就是阿伽陀药,能治一切生死大病。因为我们不知道,所以佛告诉我们。
说病,杀生是病。佛说杀生的危害,不杀生的利益。我们令众生命短,我们能福寿绵长得无量寿吗?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危害心断除了,自然福寿绵长,乃至得无量寿。你得承认这个真实不虚的道理,把他实行起来。有的众生去杀生,令众生流血牺牲受极大苦,来滋养自己,想福寿绵长无有是处,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你的发心是危害的、恶性的发心,举发心的全体都是罪恶,恶业能得到乐果吗?因不是安乐之因,怎么能够福寿绵长呢。佛不说:"杀生者命短,啖肉者多病"么,发心得发的正确,随顺圣教。这是说病。佛说不杀生的利益,所以我们心不杀,口不杀,身不杀,对于这个危害因缘心不想、口不说、身不造,圣人不杀,人不杀,天人不杀,鬼神不杀,畜生乃至飞禽蠕动之类,苍蝇、蚊子也不杀,甚至正在生长的万物我们也不去破坏它。清净比丘于歧路行不踏杀青草,青草虽是无情之物,但是我们为了熏习、成就自己的慈悲心,也不去踏杀它,不斩伐草木,就连微细的危害心都断除了,我们本具的慈悲喜舍才能油然而发。
佛所说的法一个说病,另一个说药。偷盗是病,减损别人,利益自己,得愚痴暗昧贫穷下贱之报,严重了堕落地狱、饿鬼、畜生道,去偿还宿债,所以佛说不要偷盗,说偷盗的危害、不偷盗的利益,这就是说法。一个说病,另外一个说法,就这两个内容。佛说三藏教典的全部内容。佛法是平常法,实事求是的,不是玄妙没有实际的,都是从实际说的。一是说病,贪嗔痴等八万四千种心病。二是说药,法药,三藏十二部教典都是医治我们心病的法药,八万四千种病,说八万四千法门、法药。一个说病,一个说药,这就是佛说三藏教典的全部内容,除了说病、说药,佛没有另外说。病在心上,说的法药是对病说的,所以佛说的是心法。
世间说,古今中外无数英雄豪杰,劳费神思,疲劳筋骨,想改变这个世间,建设人间极乐,但是都没有成为现实,为什么呢,佛说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因为众生都在迷,一个人一个心,说一样话,造一样事儿,世间相常住,过去这样、现在这样、未来也是这样。所以佛说的法就是要改变我们的身心气质。世间说要揭示宇宙,"宇"是指空间处所说的,十方世界都包括在内,"宙"是指时间说的。宇宙就是十方世界,世间叫它宇宙,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概念合在一起就叫宇宙。"界"是指方位处所说的,"世"指时间说的,过去、现在、未来。要揭示、揭开十方世界的一切事物究竟是怎么回事,揭开宇宙人生的奥秘、奥妙、秘密,就是不可测的,去研究探索。
那么这个奥秘在哪呢,大家说在哪儿?对了,不在心外,是在我们的本心。这个奥秘呀,我们这个三德密藏--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秘密之藏,就像《法华经》说的:"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不但我们凡夫六道众生,就是声闻缘觉都不可测度,唯有三世诸佛能够竖彻如理之底,横穷法界之边。我们本觉佛性、本来佛的奥妙之处,道理,唯有三世诸佛能够达法源底。十法界都依一心而得建立,它是根本,我们只能随顺,所以这个奥秘在心上,就在众生的本心,我们的如来藏、本觉佛性、本觉妙心在我们众生的心上,不在心外。心外无法,心外无众生,心外无佛,心外无魔。
心外无法,这个道理我们应该深信不疑。既然这样,我们佛门弟子发心学佛,最重要的是必须把心参学研究明白。参是参加、参入、修学、研究,把我们的心参究、参学明白,这样一切就迎刃而解了,研究不明白,这个路走子不通啊。然后依之修证,修是修因,证是证得。依之修证才能和三世诸佛一样,才能竖彻如理之底,我们本来佛、本觉佛性究竟是什么道理,整个因缘才能够透彻明白。 "理"为竖,"彻"是彻悟、透彻、明了、无误,究尽三德密藏,开发我们本心的奥秘,竖彻如理之底。"如"是平等的意思,平等性理、法性之理,如果不这样的话,用我们的生灭妄心去测度,那达不到,用我们的语言去表示是表示不了,不可测度。佛在《法华经》里说:"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佛佛道同,三世诸佛才能究尽诸法实相,才能够竖彻如理之底。
我们证得本觉佛性了,一切明白了,体具妙用,具有无量光无量寿,不可思议的神力,六神通: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一得永。这不是得的,本具的,被无明妄想遮盖了,不得开拓,现在断除生死惑业了,慧日开拓了,就普照法界一片光明。六神通不可思议。"宿命通",百千万亿劫,过去、现在、未来的法界有情作什么业,说什么话,一切心行,佛在一时都明了不误。因为佛得大圆镜智,都在里面现。受什么果报、什么因缘,皆在里面现。"神足通",不假车乘,不用什么运输工具,到十方世界之外,屈伸臂间,从此至彼。"天眼通",不离此处,十方世界的一切事物如同现在目前,就像看桌上的佛像一样,就那么亲切,不用到跟前去看,高山大河不能障碍。所以佛的功能力用不可思议。竖彻如理之底,横穷法界之边。在具体的事物上,理为竖,法界为横,十法界六凡四圣,十方世界的一切事物无所不知、无所不见,了无障碍,得大自在。地狱是个什么因缘,它是什么法则、生活方式、习惯,它的依正二报,都是什么因缘,心明眼亮,我们人道是个什么因缘,这就叫横穷法界之边,十方世界下雨的头数佛都一一分明,十方世界下多少雨佛都明了无误。这是经上说的。松树为什么是直的,荆棘为什么是弯曲的,鸽子为什么是白的,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因缘果报佛都一一明了。得大自在,一切法不能系缚、逼迫、障碍,横穷法界之边,没有达不到之处,没有遗漏的地方,就是所说的慧日之下无有暗处,圆照法界,圆满地照了,圆满的大圆镜智,都在里面现。无量寿、没有生死,出离两种生死。《心经》里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指我们本心说的,常恒没有变异,无量寿,不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结束生死轮回。
因为我们的本心没有生也没有灭,正如祖师所说的:悟得心性时,当我们认识了我们心的时候,就不可思议了,即是妙。"思"就是思想,心行不可测度,"议"是语,用语言表达不了。就像祖师说的,禅宗不有句话么,"妙高顶上从来不许商量",妙高顶就是我们的三德密藏,因为我们的本觉佛性清净心体离一切相--虚妄的心行之相和具体的森罗万象,离世间相,离出世间相,自相也离。所以妙高顶上不能用相来表示,我们用再巧妙的语言,再善巧的思维,也不能测度,不能表达。我们的本觉佛性离心缘相,用我们生灭妄心攀缘不到,离言说相,用语言表达不了,离文字相,就是说一真法界是超群品而独妙。所以祖师说,妙高顶上从来不许商量。你用心想,用话表示是说不出来的,就是说三德密藏不可测度,唯佛与佛乃能究尽,我们凡夫、声闻缘觉还达不到不可思义的境界。
那么我们现在说佛法,采取方便办法,我们可以趣向我们的三德密藏、毗卢性海,就是这个妙高顶我们凡夫是攀登不上去的,是不可测度、不可思议的境界,微妙难思议,那么我们怎么去开拓知见发起这一大事因缘呢?还得究竟证得,真地证得,登上这个妙高顶,登峰造极,就是说第一峰头不可商量,妙高顶,就像世间人说的,真是太困难了,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现在我们有了佛法,因为有了方便办法,上天就有路了,因为有了天梯了,我们也可以上天堂了。好好修学五戒十善,好好修学四禅八定,不能解决的问题在佛法当中都能够承办、完成。所以佛给我们说种种方便办法,解决我们不能解决的问题,使之能够成为现实。
第二句话,是禅宗的话语,"第二峰头,诸祖略容话会。"说种种法来表示妙高顶,因为这个理是证悟边事,心领神会,真正悟了就没有什么可说了。第二峰头,诸祖略容话会。佛说的法都是随顺世间因缘说的,通过说种种法显示三界六道虚妄,知道妄了,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反过来就是真,破妄显真,破妄本身就是显真,就是说种种法,佛说的法是标指,标是指示方向的,就像因指见月,如果这个人不知道明月在什么地方,我们知道,我们指给他,这是标指,说明月在哪个地方,因指见月,就知道明月所在的位置,但不要把指当成明月,指是让我们得见明月的方便办法,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能得见明月。"第二峰头祖师方可话会",通过种种开示、言说,来显示妙高顶,让我们契合本心。
实相呢,离一切虚妄之相,既然离一切虚妄之相,没有妄境可对,你说你说啥吧?你说什么都不是,说有一物即不中。那就不说,一切都不说了,狂心歇了,那么妄心、妄境,心境不偶了,心境双亡了。妄心生了,妄境现前了,心境缠缚即是生死的妄缘、生死的全体。我们心境不偶了,心境双亡了,妄心、妄境是生死妄缘,妄缘空处即菩提,妄缘没了,缘所遗者就是我们的本心、本来佛。说种种法来显示佛的不可思议的境界。这部《楞严经》是开悟的楞严、见性的楞严。若欲成佛,须是见性,若不见性,无有是处,性成无上道,我们的本来佛还不认识怎么成佛呀,无有是处。要想成佛,得知佛所在处,佛在什么地方还不知道,那怎么成佛呀?阐述我们的心性,致微致细彻法源底的,唯有《大佛顶首楞严经》,说两种根本,一个生死妄本,一个菩提真本,具足闻、思、修、证,所以经题就说了:《大佛顶如来密因修正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经题十九个字,加"经"字共二十个字,是最长的经题。《楞严经》是从密宗教典择录出来的,先说契经,后说神咒。先从理上开解,然后以密咒把它完成。
修学佛法,必须理事圆融,不能空谈空理,我们的实际修行得跟上去,不能违背圣教,就是说"事不违心"。一切事物不违心了,"道方合节",才合乎这个节奏。我们所想、所说、所做的不违圣教,不违自心了,理上才能证得。事由理而真,理由事而显,离事无理,离理无事。有事有理,理事圆融,才是佛法。事不违心,道方合节,所以我们要想在具体的事物上不违背自心、自性,就应该把心里想的、口里说的、身体造作的,纳入佛法的规范,去掉非理错谬,改往修来,校正、修正自己,使我们正确圆满起来,乃至究竟成佛。糊弄别人就是糊弄自己。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