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网

维摩诘经 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0-04-27 14:38:10作者:佛缘网

  维摩诘经 的探讨

  王开府

  一、前言

  在读姚秦鸠摩罗什所译的《维摩诘所说经》时, 发现其中提及直心、深心、菩提心数次,这样的现象耐人寻味。 它使人联想起净土宗所谓的 「三心」。 以下先来看净土宗的「三心」。

  曹魏康僧铠所译的《佛说无量寿经》说: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 注 1) 而刘宋良耶舍所译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凡生西方有九品人, 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 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观经》所说的至诚心、 深心、回向发愿心, 与上述《无量寿经》至心、信乐(心)、欲生(心)大致对应。 这是净土宗一般所说的三心。

  北魏昙鸾在《往生论注》卷下曾说: 「有三种不相应: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 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 」三种不相应的反面, 即相应的三心:淳心、一心、相续心,这是净土宗的另一种三心 ( 注 2)。

  此外, 《大乘起信论》也说:「信成就发心者,发何等心?略说有三种。 云何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 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 ( 注 3) 因此,古德也以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等同於《大乘起信论》所说的直心、深心、大悲心 ( 注 4 5)。

  由於《观经》的三心(至诚心、 深心、回向发愿心),和《大乘起信论》的三心(直心、 深心、大悲心)的类似性, 使笔者想要将《维摩诘经》反覆出现的几种心及其相关概念,作进一步的了解。

  二、秦译《维摩诘经》中的四种心

  在秦译《维摩诘经》的〈佛国品〉中, 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五百长者子, 「愿闻得佛国土清净,唯愿世尊说诸菩萨净土之行」,佛在答语中,首先指出菩萨「取佛土」的主要因缘: ( 注 2) 唐道绰的《安乐集》也到淳心、一心、 相续心 。 ( 注 3)《大乘起信论》另有三种心来说发心之相: 「是菩萨发心相者,有三种心微细之相。 云何为三?一者真心,无分别故; 二者方便心,自然遍行利益众生故;三者业识心,微细起灭故。」

  参见唐迦才《净土论》卷上 、 知礼《观经疏妙宗钞》卷六。 ( 注 5) 除了正文所举偏属胜义的三心外, 经论中也有属於劣义的三心, 如唐义净译的《金光明最胜王经》云:「诸凡夫人未能除遣此三心故, 远离三身,不能得至。 何者为三?一者起事心;二者依根本心;三者根本心。」此段亦见於隋代宝贵编之《合部金光明经》, 文字小异(见大正 16-363b-20~22 )。 而鸠摩罗什译的《成实论》也提及:「论者言,灭三种心,名为灭谛。 谓假名心、法心、空心。」「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 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 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 所以者何?菩萨取於净国,皆为饶益众生故。 譬如有人欲於空地造立宫室,随意无碍。若於虚空,终不能成。 菩萨如是:为成就众生故,愿取佛国。 愿取佛国者,非於空也。」

  佛认为:菩萨所取的佛土, 是与其所化、所调伏的众生之类,有密切相应的关系。 依众生之类,而有佛土之类。由这段话也可以看出, 菩萨度化众生,是要「饶益众生」,要众生「起菩萨根」「入佛智慧」,以「成就众生」。

  其次, 佛指出菩萨取佛国,并非空无凭藉,菩萨系藉著「净土之行」来建立佛国净土 。 因此紧接著上段引文,佛就说「菩萨净土之行」,他共由十七项来说净土之行。 而这十七项, 以直心、深心、菩提心冠首,然後再依次说布施、持戒、 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无量心、四摄法、方便、三十七道品、 回向心、说除八难、自守戒行不讥彼阙、十善。

  这十七项中, 如第四项的布施,在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中也有; 第五项的持戒,与三十七道品中八正道的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 十善中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等都有关; 第七项的精进,在三十七道品之八正道、七觉支中也有, 而三十七道品的四正勤就是说精进;第八项的禅定,与八正道的正定相似。 由此可知, 这十七项之间有许多重叠处,它们只是修行项目的列举,并非有意组织一套精致的修行纲目次第。

  这十七项可谓包括了菩萨乘的重要心、行。 因为净土三心的联想, 笔者特别注意这十七项中的直心、深心、菩提心和回向心。 至於四无量心,在一般经典中指慈、悲、喜、舍,含义比较明确,暂不列入本文的讨论中 ( 注 6)。 现在先来看看佛自己如何说直心、深心、菩提心、回向心这四种心:「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深心是菩萨净土, 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 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 回向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得一切具足功德国土。」

  上文说菩萨所取的佛土, 与所化众生之类,密切相应。因此, 菩萨净土之性质,与来生其国众生之性质,一一相应。 依於佛所说,可以看出:直心与不谄;深心与具足功德;菩提心与大乘,一一对应。 虽然这一对对的概念,其所指涉的意义, 未必两两相同,但同一对概念的含义,应有相当重叠的地方。 所以「不谄」应是「直心」所含之义;「具足功德」应是「深心」所含之义; 「大乘」应是「菩提心」所含之义。

  至於「回向心」, 佛只说菩萨成佛时「得一切具足功德国土」,并未提到某种性质的众生来生其国。本经提及四种心的地方,还有多处,如:「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 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意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佛国品〉)「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 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 」(〈菩萨品〉)「於六和敬,起质直心。 .... 以出家法,起於深心。」(〈菩萨品〉)「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行深心慈,无杂行故。」(〈观众生品〉) ( 注 6) 在《阿含经》中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也被视为有关修定的方法。 《维摩诘经. 观众生品》维摩诘曾为慈、悲、喜、舍,作了界说, 视之为菩萨对众生的心行。 而其他品也有谈及慈、悲、喜、舍或四无量的经文。

  「菩萨於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 」(〈佛国品〉)「深心为华。 .... 回向为大利。」(〈佛道品〉)「亦当如我,以深心供养於佛。」(〈法供养品〉)「佛知其深心所念,.... 深发声闻、辟支佛心。 」(〈法供养品〉)「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 .... 志常安住方便、回向。」(〈菩萨行品〉)

  三、《维摩诘经》异译本中有关概念的翻译

  《维摩诘经》现存的有三种汉译本, 除鸠摩罗什的译本(以下简称秦译,代符为 k )外,另有更早的吴支谦的译本(以下简称「吴译」,代符为 c ),及比秦译晚出的唐玄奘的译本(以下简称「唐译」,代符为 h )。三种汉译都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四册。 本文的三种汉译,都引自此版本。

  现存主要西藏译本, 系在九世纪前廿五年,由法性戒所译, 收於《西藏大藏经》「甘珠尔部」,日本学者大鹿实秋予以罗马拼音(以下简称「罗马译」 ( 注 7)。 拉蒙特教授依藏译转译为法文 ,再由 sara boin 女士由法文译为英文(以下简称「英译」)。拉蒙特的译著也参考了现存的若干敦煌藏文写本及粟特文、于阗文译本残简, 而藏文写本的残本,有些是比法性戒译本更早的译本 ( 注 8)。

  大鹿实秋的罗马译,见於tibetan text of vimala- kirtinirdewa, 日本成田山新胜寺,《インド古典研究》,第一卷,昭和 45 年。 ( 注 8)( 各种译本的详情,可参考 utienne lamotte 教授的译著 the teaching of vimalakirti,1962 年出版, sara boin 女士的英译,系於 1976 年由伦敦巴利圣典协会出版。 该书的引论部分,由郭忠生先生译成中文,经谛观杂志社於 1990 本文所根据的译本, 除了三种汉译本外,藏译部分则参酌大鹿实秋的罗马译、boin 女士的英译。)(注9)

  有关四种心及相关概念的异译, 现在根据不同的译文来探讨。 对於有关的经文,先分析三种汉译,再参酌藏译(以罗马译为主)。(注10)

  (一)经文一:

  1.k.1 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

  1.k.2 深心是菩萨净土, 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

  1.k.3 菩提心是菩萨净土, 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

  1.k.4 回向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得一切具足功德国土。

  1.c.1 菩萨以无求於国故, 於佛国得道,以不言我教照人民生于佛土。

  1.c.2 菩萨以善性於国故, 於佛国得道,能成众善为人重任生于佛土。

  1.c.3 菩萨弘其道意故, 於佛国得道,恒以大乘正立人民得有佛土。....

  1.c.4 菩萨分流法化故,於佛国得道,一切示现贤善之行得见佛土。

  1.h.1 发起无上菩提心土, 是为菩萨严净佛土,菩萨证得大菩提时,一切发起大乘有情来生其国。

  1.h.2 纯意乐土, 是为菩萨严净佛土,菩萨证得大菩提时,所有不谄不诳有 ( 注 9) 藏译之罗马译,及西藏大藏经部分,因笔者不谙藏文,系请教友人曹志成及林昭益先生,谨此致谢。 ( 注 10) 三汉译因非译自同一传本,所以在比对异译本的译语时,只能就其相似内容及句型,找出对应处之词语作比对,无法确定不同之译语是否都译自同一梵文。汉、藏译语之比对时,也是如此。情来生其国。

  1.h.3 善加行土, 是为菩萨严净佛土,菩萨证得大菩提时,发起住持妙善加行一切有情来生其国。

  1.h.4 上意乐土, 是为菩萨严净佛土,菩萨证得大菩提时,具足成就善法有情来生其国。....

  1.h.5 修回向土, 是为菩萨严净佛土,菩萨证得大菩提时,其国具足众德庄严。

  分析:

  1. 秦译「直心」,在对应处吴译为「无求」,唐译为「纯意乐」( 1.h.2 )。

  2. 秦译「深心」, 吴译为「善性」, 唐译为「上意乐」( 1.h.4 )。

  3. 秦译「菩提心」,吴译为「弘其道意」,唐译为「发起无上菩提心」( 1.h.1 )。

  4. 秦译「回向心」,吴译为「分流法化」,唐译为「修回向」( 1.h.5 )。

  5. 唐译比秦译、吴译多了「善加行」一句( 1.h.3 )。 且秦译、吴译的第三句,唐译移为首句。

  汉、藏译之比较:

  1. 秦译「直心」, 藏译为 bsam pa (罗马译 15 页 15 列),义为「心」或「意乐」。唐译为「纯意乐」,藏译无「纯」字。

  2. 秦译「深心」,藏译为 lhag pai bsam pa (罗马译 15 页 18 列),义为「增上意乐」。

  3. 秦译「菩提心」, 藏译为 byav chub sems dpai sems bskyed pa (罗马译 15 页 24 列),义为「发菩提心」。

  4. 秦译「回向心」, 藏译为 bsvo bai sems (罗马译 16 页 22 列),义为「应回向心」。

  5. 唐译比秦译、吴译所多的「善加行」一句,藏译也有。藏译用 sbyor ba (罗马译 15 页 21 列),义为 「加行」,无「善」字。藏译此句的位置也与唐译不同,改在「增上意乐」句下。

  6. 由上可知,唐译与藏译之译语相近。唐译比藏译,多「纯意乐」之「纯」字,「善加行」之「善」字, 「修回向」之「修」字,或系为译语之整齐所加,以便与 「上意乐」字数一致。

  7. 唐译首句「发起无上菩提心」句,藏译移为第四句,即在「加行」句下。藏译此句的位置,反与秦译、吴译一致。

  (二)经文二:

  2.k.1 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

  2.k.2 随其发行,则得深心;

  2.k.3 随其深心,则意调伏;

  随意调伏,则如说行;

  随如说行,则能回向;....。

  2.c.1 菩萨以应此行,便有名誉;

  2.c.2 已有名誉,便生善处;

维摩诘经 的探讨

  2.c.3 已生善处,便受其福;

  已受其福,便能分德;....。

  2.h.1 菩萨随发菩提心,则有纯净意乐;

  2.h.2 随其纯净意乐,则有妙善加行;

  2.h.3 随其妙善加行,则有增上意乐;

  2.h.4 随其增上意乐,则有止息;

  随其止息,则有发起;

  随其发起,则有回向; ....。

  分析:

  1. 秦译「直心」,吴译为「应此行」,唐译为「纯净意乐」( 2.h.2 )。

  2. 秦译「深心」,吴译为「善处」,唐译为「增上意乐」( 2.h.3 )。

  3. 秦译、唐译之「回向」, 吴译为「分德」( 2.c.3 )。

  4. 唐译有「发菩提心」( 2.h.1 )在首句, 秦译、吴译则无。

  5. 秦译在本段多了「发行」,夹在「直心」「深心」之间。这和唐译「妙善加行」夹在「纯净意乐」「增上意乐」之间相当。吴译没「发行」,却多了「名誉」,语义较突兀,因「名誉」不似与修行直接相关之用语。

  6. 秦译有「意调伏」,唐译为「止息」( 2.h.4 )。

  汉、藏译之比较:

  1. 此段经文中有关直心、深心、发菩提心、回向之藏译语,与上段之藏译语相同。

  2. 唐译与藏译之译语也相近。唐译「纯净意乐」,藏译为「意乐」,无「纯净」字。 唐译「妙善加行」,藏译为「加行」,无「妙善」字。 唐译多「纯净」「妙善」二修饰语,可能也是为了与「增上意乐」之「增上」相配。

  3. 秦译「意调伏」、唐译「止息」, 藏译为 ves par sems pa (罗马译 17 页 3 列),前二字义为「真实」或「决定」;後二字义为「思惟」,可合译为「真实思惟」,英译作 deep meditation 。

  4. 藏译「加行」字置於「增上意乐」前,与唐译一致。

  5. 唐译首句「发菩提心」,藏译也列为首句,与唐译一致。

  6. 根据以上二点,再比较经文一与经文二之文句、内容的安排上,可以看出唐译较藏译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似乎可以推想唐译所据之传本,比藏译所据者为完善。

  (三)经文三:

  3.k.1 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

  3.k.2 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

  3.k.3 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

  3.k.4 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

  3.c.1 道场者无生之心是,检一恶意故:

  3.c.2 淳淑之心是,习增上故;

  3.c.3 圣贤之心是,往殊胜故;

  3.c.4 道意之心是,不忘舍故。

  3.h.1 淳直意乐是妙菩提,由此意乐不虚假故;

  3.h.2 发起加行是妙菩提,诸所施为能成办故;

  3.h.3 增上意乐是妙菩提,究意证会殊胜法故;

  3.h.4 大菩提心是妙菩提,於一切法无忘失故。

  分析:

  1. 秦译「直心」,吴译为「无生之心」,唐译为「淳直意乐」( 3.h.1 )。

  2. 秦译「深心」,吴译为「淳淑之心」,唐译为「增上意乐」( 3.h.3 )。

  3. 秦译「菩提心」,吴译为「道意之心」,唐译为「大菩提心」( 3.h.4 )。

  4. 秦译在本段也有「发行」,夹在「直心」「深心」之间。这和唐译「发起加行」夹在「淳直意乐」「增上意乐」之间相当。吴译没有「发行」,却多了「圣贤之心」,语义较含混。

  5. 唐译「大菩提心」列在第四句, 和秦译、吴译一致。

  6. 唐译「妙菩提」,秦译、吴译都译为「道场」,这是唐译特别之处。

  汉、藏译之比较:

  1. 此段经文中有关直心、深心、菩提心、加行之藏译语,与上二段之藏译语相同。

  2. 唐译与藏译之译语也相近。唐译「淳直意乐」,藏译为「意乐」,无「淳直」字。 唐译「发起加行」,藏译为「加行」,无「发起」字。 唐译「大菩提心」,藏译为「菩提心」,无「大」字。 唐译多「淳直」「发起」「大」等修饰语,可能也是为了与「增上意乐」之「增上」相配。

  3. 唐译之「妙菩提」, 藏译为 byav chub kyi sbiv po , byan chub 为「菩提」, kyi 为「之」,sbiv po为「中心」或「本质」。藏译无「妙」字。唐译「妙菩提」,秦译、吴译都译为「道场」,英译则译为 seat (场所)(英译 95 页 2 列), 合於秦译、吴译,而异於唐译。

  (四)其他经文

  4.k 於六和敬,起质直心。.... 以出家法,起於深心。

  4.c 行六坚法,不断学意。.... 为沙门,不断正性。

  4.h 以修净妙诸法行相,引发意乐。.... 以善清净出家行相,引发清净增上意乐。

  其他经文部分,因较为琐碎,未作汉、藏之比较。

  分析:

  1.秦译「质直心」,吴译「学意」,唐译「意乐」。

  2.秦译「深心」,吴译「正性」,唐译「清净增上意乐」。

  5.k 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行深心慈,无杂行故。

  5.c 行不谄慈,意净无求; 行不饰慈, 心无所著。

  5.h 修无诈慈,意乐净故;修无谄慈,加行净故;.... 修深心慈,离瑕秽故。

  分析:

  1.秦译「直心」,吴译「意(净)无求」,唐译「意乐」。

  2.秦译「深心」,吴译「不饰」,唐译「深心」。

  6.k 菩萨於一切众生, 悉皆平等, 深心清净。

  6.c 当如菩萨,等意清净。

  6.h 若诸菩萨於诸有情, 其心平等, 功德严净。

  分析:

  秦译「深心」,吴译「意」,唐译「心」。

  7.k 深心为华....回向为大利。

  7.c 华谓不疑....随布分斯道。

  7.h 胜意乐为....回向大菩提。

  分析:

  1.秦译「深心」,吴译「不疑」,唐译「胜意乐」。

  2.秦译、唐译「回向」,吴译「布分」。

  8.k 亦当如我,以深心供养於佛。

  8.c 当共奉事,施以所安。

  8.h 亦当如我,奉施供养。

  分析:

  秦译「深心」,吴译、唐译无对应字。

  9.k 佛知其深心所念, .... 深发声闻、辟支佛心。

  9.c 彼佛知其内性,....解弟子乘。

  9.h 药王如来既知月盖增上意乐,.... 令於声闻、独一觉乘心善调顺。

  分析:

  秦译「深心」,吴译「内性」,唐译「增上意乐」。

  10.k 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 .... 志常安住方便、回向。

  10.c 性以和乐而不荒,... 分德不住。

  10.h 曾所生起增上意乐,一切智心系念宝重而不暂忘,.... 常乐安立回向、善巧。

  分析:

  1. 秦译「深发.... 心」,吴译「性以.... 」,唐译「生起增上意乐」。

  2. 秦译、唐译「回向」,吴译「分德」。

  归纳以上的异译,可以得到以下初步的了解:

  1. 秦译「直心」;吴译「无求」( 1.c.1 )( 5.c )「应此行」( 2.c.1 )「无生之心」( 3.c.1 )「学意」( 4.c ); 唐译「意乐」( 4.h )( 5.h )「纯意乐」( 1.h.2 )「纯净意乐」( 2.h.2 )「淳直意乐」( 3.h.1 )。

  2. 秦译「深心」; 吴译「性」( 10.c )「内性」( 9.c )「正性」( 4.c )「善性」( 1.c.2 )「善处」( 2.c.2 )「淳淑之心」( 3.c.3 )「不饰」( 5.c )「意」( 6.c );唐译「深心」( 5.h )「上意乐」( 1.h.4 )「胜意乐」( 7.h )「增上意乐」( 2.h.4 )( 3.h.3 )( 9.h )「生起增上意乐」( 10.h )「清净增上意乐」( 4.h )「心」( 6.h )。

  3. 秦译「菩提心」; 吴译「弘其道意」( 1.c.3 )「道意之心」( 3.c.4 );唐译「大菩提心」( 3.h.4 )「发菩提心」( 2.h.1 )「发起无上菩提心」( 1.h.1 )

  4. 秦译「回向心」「回向」; 吴译「分德」( 2.c.3 )( 10.c )「布分」( 7.c )「分流法化」( 1.c.4 );唐译「回向」( 2.h.4 )( 7.h )( 10.h )「修回向」( 1.h.5 )。

  5. 秦译「发行」; 吴译无此词; 唐译「善加行」( 1.h.3 )「妙善加行」( 2.h.2 )「发起加行」( 3.h.2 )。由此可知,秦译之译语较为统一; 吴译之译语变化较多;唐译之译语大体一致,但常有不同的附加修饰语。 吴译译语变化多,可能是因为所据之传本用字原不一致; 也可能原字一致,而支谦翻译时采用较不统一的译语。 唐译译语有不同的修饰语,可能是因为所据之传本原有这些修饰语; 也可能原来没有这些修饰语,玄奘翻译时为修辞的需要而加入,因为藏译便较少出现这些修饰语。

维摩诘经 的探讨

  对照汉译与藏译, 可以看出汉译中,唐译与藏译最为接近, 它们所据的传本可能也较相近,唐译也可能比较扣紧传本的原文来翻译。 而秦译之译语简洁、明畅,翻译之风格颇为自由、活泼, 或许鸠摩罗什较能掌握经文内在的义理,表现出颇为自信的翻译, 所以他的译语简明而统一,能贯通前後经文的义理脉络。 吴译较古拙,因为是最早的译本,在译语上似仍在揣摸、尝试之阶段, 文字表达不够纯熟、精链,每见辞不达意之处。

维摩诘经 的探讨

  四、五种概念在《维摩诘经》修行上的意义

  在经文中不论那种译本, 有些地方仍可看出,直心、深心、菩提心、回向心四种心, 显示某种次第性。 而「发行」插入四种心之间,其相关的位置,也有规律可寻。 再者,它们与发菩提心的关系,也值得探讨。 本节即从这些角度,思索五种概念在修行上的意义。

  在此,必须再次引用上文所引之有关经文来分析。 先引「经文三」之汉译来看:

  3.k 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 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

  3.c 道场者无生之心是, 检一恶意故:淳淑之心是,习增上故;圣贤之心是,往殊胜故; 道意之心是,不忘舍故。

  3.h 淳直意乐是妙菩提,由此意乐不虚假故; 发起加行是妙菩提,诸所施为能成办故; 增上意乐是妙菩提,究意证会殊胜法故;大菩提心是妙菩提,於一切法无忘失故。

  本段经文吴译比较特别, 它多了一个「圣贤之心」,却又少了「发行」或「加行」。 其实,吴译《维摩诘经》全经都未见「发行」「加行」 或相当的译语,这是吴译和秦译、唐译,绝然不同之处,它也许反映了早期传本的一个特殊现象,值得注意。 至於其他三心之次第,和秦译、唐译是一致的。

  秦译和唐译, 除一用「道场」、一用「妙菩提」之外,大体上很类似。 二译都是并列四句。因是并列的关系,不能说直心、发行、深心、菩提心四者, 在修行上必有次第性。但四者在二译中的并列次序相同, 而藏译的次序也与此相同,值得注意。

  也许这种次序之相同, 系因为译自相近之传本所致,不值得重视; 但是如果经文的其他处也表现相同的次第性,则当非偶然的现象。 这种次第性同样出现在「经文一」之秦译与吴译,而唐译次第有异:

  1.k 直心是菩萨净土,.... 深心是菩萨净土,.... 菩提心是菩萨净土,.... 回向心是菩萨净土,.... 1.c 菩萨以无求於国故,.... 菩萨以善性於国故,.... 菩萨弘其道意故,.... 菩萨分流法化故,.... 1.h 发起无上菩提心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 纯意乐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 善加行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 上意乐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 修回向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 秦译与吴译次第相同,但都未提及「发行」。 唐译提及「加行」,置於「纯意乐」与「上意乐」之间, 和「经文三」之唐译相同。 唐译移「发菩提心」於首位,和「经文三」唐译不同,这种不一致的现象,容後再讨论。

  在此,必须注意「回向心」的位置。 秦译虽然把「回向心」远置於「菩提心」之後,吴译、唐译与此一致。 但上文曾提及, 佛说净土之行之十七项,只是修行项目的列举,并非有意组织一套精致的修行纲目次第。 如十七项中先举「方便」, 再及「回向心」,而经文下文又接著说:「随其回向,则有方便。 」〈菩萨行品〉又说:「志常安住方便、回向。 」( 10.k )可见十七项中所呈现的,未必都是固定的次第。

  接著再来看「经文二」:

  2.k 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 随其深心,则意调伏; 随意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

  2.c 菩萨以应此行,便有名誉;已有名誉,便生善处; 已生善处,便受其福;已受其福,便能分德;....。

  2.h 菩萨随发菩提心,则有纯净意乐; 随其纯净意乐,则有妙善加行; 随其妙善加行,则有增上意乐;随其增上意乐,则有止息; 随其止息,则有发起;随其发起,则有回向;....。

  「经文二」的语句, 明显表现出修行的因果次第性:秦译的次第:直心、发行、深心、意调伏、如说行、回向....。

  唐译的次第:发菩提心、纯净意乐、妙善加行、增上意乐、止息、发起、回向....。

  吴译的次第:应此行、 名誉、善处、受其福、分德 ....。

  吴译译语特异而含混, 它和秦、唐译类似之处是将「分德」置後,与秦、唐译之「回向」同。 在秦译方面,「经文二」比「经文一」, 多了「发行」「意调伏」「如说行」,少了「菩提心」。 直心、深心、回向的次第,二段经文相同。 而「发行」的位置在直心、深心之间,和「经文三」相同。 因此,直心、发行、深心、回向心四者的次第,大致可以确定。

  唐译方面,「经文二」比「经文一」,多了「止息」「发起」。 而发菩提心、纯净意乐、妙善加行、增上意乐、回向的次第,二段经文相同。 藏译与唐译相同。

  在此, 又再一次看到唐译把「发菩提心」置於首位,与「经文一」相同。 其实,唐译和藏译把「发菩提心」置於修行的首位,是合乎大乘教法的。 《维摩诘经》全经一再提到菩萨行,须先发菩提心。 唐译和藏译所据的传本如此安排,似乎是为了纠正秦译与吴译所据之传本将「菩提心」列在直心、发行及深心之後,所造成的问题。

  将「发菩提心」列首, 是因为已先发菩提心,才能算菩萨,所以在论菩萨修行之次第时,不必再提。 因此,「经文二」正式谈修行的因果次第性时, 唐译、藏译把「发菩提心」列首之後, 不再另提「菩提心」,而秦译、吴译谈修行次第本身时,也乾脆不提「菩提心」。

  至於「经文一」和「经文三」的各译, 多在直心、深心之後再提「菩提心」, 恐怕只是为列举菩萨心行的要项,并非有意表示菩提心在直心、深心之後。

  也许有人怀疑「发菩提心」和「菩提心」是否含义相同, 经比对各种异译的相关句子,实在看不出二者含义有何差别。

  现在可以进入讨论, 菩提心、直心、发行、深心、回向心之因果次第性,在修行上的意义。

  综会上节的各种译语, 「菩提心」,唐译为大菩提心,吴译为道意之心、弘其道意。 依「经文一」之秦译与吴译,「菩提心」都含有「大乘」之义; 而「经文一」之唐译作「发起无上菩提心」,也与其下文「发起大乘」有关。 依「经文三」,秦译云:「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 」唐译云:「大菩提心是妙菩提,於一切法无忘失故。 」吴译云:「道意之心是,不忘舍故。 」因此,「菩提心」指於一切法不忘失、无错谬, 这是指菩萨行者於初发心时,具有大乘的正见正知。

  「直心」,在唐译有意乐、纯意乐、纯净意乐、淳直意乐四种译语, 如将各种修饰语抽离,则其基本含义即「意乐」。 吴译有学意、应此行、无求、无生之心四译,「学意」指修学之意; 「应此行」 指菩萨应行此「 佛国清净之行」;「无求」可对应於秦译「经文一」「不谄众生」之「不谄」义。 「经文三」之吴译,在「无生之心」後接著说「检一恶意故」, 疑应作「检一切恶意故」,即一切恶意不生,而生下文的淳淑之心、圣贤之心、道意之心。 依「经文三」秦译云:「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 」唐译云:「淳直意乐是妙菩提,由此意乐不虚假故。 」因此,「直心」含「无虚假」之义。

  由上可知,「直心」指菩萨发菩提心後,有修学菩萨「清净之行 」之意乐 , 无求、无谄、无虚假,不生一切恶意,顺此纯净的发心一往直前。

  「发行」,吴译无此词。唐译有善加行、妙善加行、发起加行三译,抽去修饰语,其基本含义即「加行」。 依「经文三」秦译云:「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 」唐译云:「发起加行是妙菩提,诸所施为能成办故。 」「发行」即发起加行, 系依此纯净的发心,落实於修种种菩萨之增上行,能成办具足菩萨功德之事。

  「深心」,唐译有深心、心、上意乐、胜意乐、增上意乐、生起增上意乐、清净增上意乐七译,抽去修饰语, 其基本含义即「深心」「增上意乐」。 吴译有性、内性、正性、善性、善处、淳淑之心、意、不饰等译, 基本上是指善淑之心性。 依秦译「经文一」,「深心」也含有「具足功德」之义。 因此综合各译,「深心」指修种种菩萨增上行之後,行者具足功德, 趋向无上菩提之心性、意乐,更加增上、深化。「回向心」或「回向」,唐译有修回向、回向二译。 吴译有分德、布分、分流法化三译。 依「经文一」秦译云:「回向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得一切具足功德国土。 」吴译云:「菩萨分流法化故, 於佛国得道,一切示现贤善之行得见佛土。 」唐译云:「修回向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菩萨证得大菩提时,其国具足众德庄严。 」则「回向」含有「得具足功德国土」之义。

  此外,秦译云:「深心为华 .... 回向为大利。 」(7.k )吴译云:「华谓不疑.... 随布分斯道。」( 7.c )唐译云:「胜意乐为.... 回向大菩提。 」( 7.h )又再次证明「回向」系在「深心」之後。 秦译「回向为大利」, 此「大利」依上文,即「得具足功德国土」之利。吴译「随布分斯道」, 唐译「回向大菩提」,都指回向於菩提(道)。

  秦译〈弟子品〉有「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语;〈入不二法门品〉也有「回向一切智」之语, 都说明了《维摩诘经》的「回向」有回向菩提之义。

  综合上述, 「回向心」或「回向」系指菩萨行者有了深心, 具足功德之後,进一步将一切功德回向於无上菩提,或回向於「得具足功德之国土」。 这和净土宗「三心」之第三心「回向发愿心」稍有不同。 净土宗之「回向」,是指修净土之行者发愿往生佛国净土; 而《维摩诘经》之「回向」,是指菩萨行者将功德回向无上菩提,或成就佛国净土。

  五、结论

  本文之研讨, 经由《维摩诘经》不同译本之相关经文及译语之比较分析, 一方面可以看出各译本翻译风格的殊异;一方面对本经中菩提心、 直心、发行、深心、回向心等概念有了较明确的了解。 尤其藉由这五个概念之因果次第的确定,可看出它们在修行上的意义。 本文也指出本经之「回向」,与净土「三心」之「回向」意义不同之处。 而有关本经诸「心」含义的确切掌握, 对研究净土「三心」也当有所助益。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