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网

太虚大师:为陷入困境中的中国佛教寻找新的道路

发布时间:2024-08-19 04:09:55作者:佛缘网
太虚大师:为陷入困境中的中国佛教寻找新的道路

导语:太虚大师(一八八九至一九四七)作为民国四大高僧之一,是二十世纪初带领中国佛教在艰难抉择中走出困境的最杰出代表。他通过自己的学修体验、社会接触、敏锐洞察,完成了从人生佛教到人间佛教思想的体系构建,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和传播带来了新的转机,为中国佛教完成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找到了切入点,为中国佛教新的发展格局提供了理论支撑。因此, 太虚大师倡导的人间佛教思想,在实践中被中国佛教界尊为共同的精神财富,并在海内外华语佛教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也正因为如此,太虚大师是人间佛教思想倡导的先驱,开创了中国佛教在近现代传播的新模式,让中国佛教重新焕发出积极向上的活力。太虚大师是推动“佛教现代化之父”。

今年,是太虚大师圆寂七十周年,七十年来,太虚大师所倡导的人间佛教思想,引领着海峡两岸当代佛教的健康发展。为了缅怀太虚大师的无尽功德,在中国佛教协会倡导下,中国佛教协会和有关寺院,将举办系列纪念活动,表达中国佛教界对太虚大师的无限崇敬和敬仰。在纪念活动举办前夕,为了让大家对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们从 《太虚大师年谱》中,梳理出与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的形成、提出、实践相关的时间节点和道场,重温太虚大师的思想历程,沿着太虚大师的人生足迹,接近并领略太虚大师的智慧光芒,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人间佛教思想。

为陷入困境中的中国佛教寻找新的道路——激发人间佛教思想思考的前奏

清末庙产兴学运动以来,保护寺产权益激起了佛教界的自觉和自省。太虚大师自出家以来,目睹佛教界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困境,在不断接受新兴思潮的触动下,着力思考佛教现代 化运动的出路。 进入民国以来,各省占寺夺产之风仍有蔓延之势,教界领袖寄禅长老力肩重任,倡议成 立中华佛教总会,维护佛教界合法权益。此提议历一年有余,仍未得政府批准,寄禅长老北上抗争不果,悲愤之中疾于北京法源寺。

民国教界领袖寄禅长老(中)

太虚大师于法门师匠,独折心于寄禅长老,噩耗传出,太虚大师曾作《心丧八指头陀》一诗以致哀悼,并在上海静安寺参加八指头陀追悼大会上发表演讲,以三种革命的主张,用抒心志,流露出致力于革新佛教的悲悯情怀。

民国时期的静安寺

据《太虚大师年谱》记载:“(太虚)大师参加八指头陀追悼会于上海静安寺,演说三种革命以抒悲愤。”

另据《太虚自传》记载:“上海开八指头陀追悼会于静安寺,我撮佛教协进会的要旨,演说佛教的学理革命、财产革命、组织革命以抒所悲愤。”

太虚大师晚年在《我的佛教改进运动略史》追忆说:“我对于佛教协进会所定的章程及宣言,虽极和平,然有一次演说,曾对佛教提出了三种革命:一、教理的革命;二、教制的革命;三、教产的革命。第一、关于教理的革命,当时的佛学丛报曾加反对。我认为今后佛教应多注意现生的问题,不应专向死后的问题上探讨。

过去佛教曾被帝王以鬼神祸福作愚民的工具,今后则应该用为研究宇宙人生真相以指导世界人类向上发达而进步。总之、佛教的教理,是应该有适合现阶段思潮底新形态,不能执死方以医变症。第二、是关于佛教的组织,尤其是僧制应须改善。第三、是关于佛教的寺院财产,要使成为十方僧众公有十方僧物,打破剃派、法派继承遗产的私有私占恶习,以为供养有德长老,培育青年僧材,及兴办佛教各种教务之用。这些主张,在章程上都没有明显规定,但实含有此种趋向,可待时议决施行,惜该会不久即遽行夭折!”

太虚大师还在《我的佛教革命失败史》提及当时演讲的内容及思考:“偶然的关系,我与许多种的革命人物思想接近了,遂于佛教燃起了革命热情,在辛亥革命的侠情朝气中,提出了教理(那时叫学理)革命,僧制(那时叫组织)革命,寺产(那时叫财产)革命的口号。这三句口号,曾为当时佛学丛报所批驳,我又作「敢问佛学丛报」的反驳;与若干曾受新教育的僧青年为中心,设立了佛教协进会。”

从太虚大师后来追记的演讲内容可以看出,其思想有针对时弊的激进倾向,但太虚大师心存挽佛教大厦于将倾的满腔热情却跃然纸上。我们今天重温太虚大师的演讲文字,除了对太虚大师肃然起敬之外,是否能激发起一份为当代佛教的健康发展承担重任的使命感呢?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