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省思:夏虫不可语冰,什么样的人悟不透佛法?
发布时间:2024-07-03 04:09:39作者:佛缘网学佛越久,小编自己心中却越糊涂。都言大道至简,为何佛法如此高深晦涩,为何如此难以参悟?虽然早已受了戒,每日课诵,不敢稍有懈怠,但破迷开雾的日子,似乎遥遥无期。
譬如每当读经文,有所感悟,不自觉地手舞足蹈,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就像找见真如佛性一般。然而转天又有不同的观点,甚至与之前的看法完全相左,不知诸佛友有无此感受?所以小编绝非什么善知识,只是读了几部经,有些粗浅的知见而已。
一直以为写文章,就要把佛经里面的道理,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有这样才算得上究竟清净。但是随着学佛时日越久,渐渐明白倘若不在“心”上用功,谈来谈去,也无非是眼根触色尘,变现出来的意识觉知心。外境变了,觉知也就变了。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用意也在于此。惠能祖师说得更明白,即心是佛!如果一定要通过文章,把佛经的道理讲清楚,这本身就是妄念。
为何悟不透?小编分享一则“三季人”的典故,《庄子》中有“夏虫不可以语冰”之说,说得却是孔夫子与学生子贡的故事。然而孔子常言不知生,焉知死,故而子不语怪力乱神,所以这则典故也极可能来自后人杜撰。
某日清晨,子贡正打扫庭院,忽有一全身穿绯绿外套的少年走了进来,他问子贡:“你是孔夫子的学生吗?”子贡答是。这少年便与子贡打赌,若他能辩倒子贡,就要子贡给他磕头,反之亦然。
那少年问子贡:“一年有几个季节?”子贡答:“一年有四季。”少年摇头,说只有三季。二人互不相让,辩论至中午仍然不停歇,这时孔子出面,对子贡说:“一年只有三季。
”于是子贡向少年磕头行礼,少年便高兴地离开了。过后,孔子告诉子贡,来人乃是蚱蜢,生于春亡于秋,没见过冬季,你与他辩论三天也不会有结果。一样的道理,末法众生的愚痴,可能比“三季人”有过之而无不及,贪嗔痴三毒心障碍,身口意难得清静。《法句经》中说:“愚人意难解,贪乱好诤讼。上智当重慎,护斯为宝尊。”
意思是说,愚痴之人难以参悟佛法,贪婪、混乱,喜欢与人争讼;上智的学佛人要慎守心意,将澄明聪慧的心意视为珍宝。佛陀教化众生,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即去除贪欲、嗔恚、愚痴,此心清净了,则佛理自然显现,更向何处求呢?
六祖说“明镜亦非台”,心头的明镜,不似梳妆台那般,是实有的色相,它更像一泓清水,清净时透亮见底,便照世间一切。惠能祖师不识字,为何经文听一遍就能为他人讲解?只因此心清净,佛理在其中倒映,一切都是透亮的。倘若学佛人“贪乱好拯讼”,则搅浑了这一池清水,也就映不出诸多的佛理,悟不透佛法。
当然,正如前文所说,这只是小编的一家之言,粗浅的知见只是在抛砖引玉,兴许明天又是另一番论调。所以请诸位佛友澄清心中一泓泉水,照一照小编的话,到底是妖言惑众,还是有几分道理。
更多佛经解读、佛门典故,请关注莲荷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