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宗法师-每一则感应事迹,都可以说是一尊化佛!
发布时间:2024-12-16 04:09:37作者:佛缘网
净宗法师:每一则感应事迹,都可以说是一尊化佛! 一个宗派,理论再如何的圆满高妙,如果缺少事证,终究没有生命力。 自古以来,读诵《法华》尤其《普门品》十分盛行,然多数非理解智者大师《法华玄义》之妙理,而因感应之灵妙流行。四大佛山之形成,也多赖感应之显著。若非感应而摄广大众生,恐信仰的佛教在中国不存矣。 净土法门,指方立相,于事理二门中属事相门,于普摄三根中以下劣凡夫为本位,故种种念佛感应之事证,更显重要。 古今所载感应,似阿弥陀佛功德利益仅局于往生,而种种现世利益则多由观音、地藏、药师所掌,即使往生一门也非专念阿弥陀佛,又被诸佛菩萨、经、咒所分。如此事迹之流传与善导大师之专念弥陀思想,可说事理分张,全然二辙,此种局面若无引导,如何能突出念佛之广大利益,而令众生安心于念佛一门。故专修念佛之感应录为必不可少,而其事例必然含盖往生及种种现世利益。 往生一类自不必说,现世利益类之价值,不仅能摄引广大初机,为种善根,实际上对专修念佛也有很大的助益。 凡佛法之弘传,无有善根者令种,此则多为现世利益类;已种善根者令增长,此则由现世利益转而愿求往生;已增长者令成熟,此则由杂归专;成熟者令度脱,此则专念必生净土。 如农人种田,收成的同时还要播种,没有只收不种者。今时所劝信念佛往生者,皆过去诸佛菩萨所播之种,今时成熟;今时信种种念佛现世利益者,或有转入求往生者,即使现世未能皆转为求往生,也种下未来得度因缘。若漠视现世利益,则久久之后,纵佛菩萨再来也无人可度至西方,因未结缘之故。故知,念佛现世利益类,正是阿弥陀佛第二十愿以名号与众生结缘,必使系念果遂的慈悲。 感应事迹,前提是真实可信,以文笔精简者为佳。一则感应事迹,如同一尊佛像,虽有做工精粗之别,但总之还是佛像。念佛感应事迹,不可仅视为凡夫所述之故事,如同佛像不可仅视为手工作品一样,其中“南无阿弥陀佛”才是真实的生命。所以一则念佛感应,便是一尊化佛,是活的佛。既是佛,佛自己会鉴机,会说话,会度众生。若此感应真实不虚,则是真佛,不是假佛,不必过虑佛会误导众生。即便是现世利益类,所念之南无阿弥陀佛仍然是救度往生之佛,而非仅佑现世之佛,决不会增加众生唯求现世利益之执著。且何等众生,过去于佛所种何善根,今生当闻当遇何种法门,见闻何等经论、感应,实属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唯佛知之,唯众生之心自然趋向之。于此不可思议中,我们所能做的只有二点:一、这是真实的念佛感应。二、将此清楚地表达出来。其余则交给阿弥陀佛与众生灵妙之心。所以编者所要甄别者:首先是事迹真实可信,明显,不致于可这样解释,也可那样解释者,为佳。其次则是文笔处理,精简直到者为佳。 众生根性各有不同,重理性,知识分子,多注重于教理,不太重视感应事例;重感性,文化程度浅者,多注重于感应,而对教理少兴趣。前者影响力大而人数少,后者影响力小而人数众。若从信仰的角度,二类人彼此彼此,难说上下,不过一者偏理,一者偏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