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波切:顺口带、顺手做的功德,谁都可以!
发布时间:2024-10-13 04:09:41作者:佛缘网
福报的积累,不在于多大的形式和内容,在于真正的发心。大家都认同积德行善非常重要,但是很多时候却不知道如何去积德行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实想要积德行善,时时刻刻,在在处处都可以做,只要有真诚的发心和真挚的愿望。哪怕我们做不了别的,像“一元善愿”这种点滴累积福报的机会,想必对谁都不算困难。基本上,每天都在呼吁大家,从“一元善愿”做起,就是每天早上发完菩提心,践行一元善愿,那么我们投入这一元钱的意义就大不同了,因为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六道所有苦难众生在发愿。但是不能一次就拿十块钱先放在那儿,过了十天以后再放十块钱,这样就十天才能发一次善愿。“一元善愿”的践行,重点在于,让我们能够坚持每天不间断地发善愿,一元只是一个善巧方便,任谁都不会贪那一元钱而舍不得。
我们有个弟子曾对我说:“师父,我的一元善愿已经很多了。”我问他是怎么做的。他说:“我每次想到,就放一百块,这一百块放下去,我三个月就不用再放了。”我对他说:“我要你那一百块干什么?我要的是你每天放一块钱的时候,你能发自内心地想为众生奉献的慈悲精神,行菩萨道的方法。你发愿的时候,是愿菩提心;你放那一块钱的时候要想,这一块钱就像滴水入海一样,将自己一滴水似的功德存入众生无量的功德海,这滴水也将永不干涸,这是你们了脱生死轮回过程中,极大的福报来源。所以,我希望看到的是,你们每天都在发愿,以及你们每天放一块钱行菩萨道的行为。加上大家平时念经持咒,各种积德行善,功德就会日趋圆满,这样就非常殊胜了。”大家要通过“一元善愿”这种善巧培养菩提心增长的行为,让我们学会把起心动念每天都能安住在善愿善行当中。
老上师——尊贵的土登曲吉扎巴仁波切,以前经常讲:功德要抢着做。积德行善是顺口带,顺手做。比如,嘴巴里面常常持咒,顺手就把好事做了。这样一天可以发很多善心,做很多善事。
我有一个远方的亲戚叫斯达甲,年轻的时候,家里给他定了娃娃亲,他不乐意,就离开了马尔康,跑到噶陀寺去修行,准备出家当喇嘛。但他还没当上喇嘛,就解放了,因为政策原因随缘参加了工作。他从小特别虔诚,嘴巴总是不停在念六字大明咒,白天在念,晚上还在念,很少停下来。因为嘴巴总是在动,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的嘴巴有毛病。
刚刚解放的时候,不像现在有汽车,交通没那么方便,还有很多土匪。有一次,他带着一批商业局的商款,和上百号人,几十匹马,浩浩荡荡经过山口。他们并不知道,一伙藏族强盗拿着重机枪在路口等着他们,但却风平浪静地让他们通过了。
一年后的一天,他到监狱里送粮食,嘴巴还是不停在念六字大明咒。有个身材魁梧的藏族壮汉,抓着他的手问:“你认识我吗?”他说:“不认识啊。”壮汉又问:“去年的那天,你是不是带着一队马帮,经过白玉县附近的一个山口,你是第一个?”他说:“是啊!”壮汉于是讲了当时的情境:“那时我们几十号人,枪已经对着你们了,本来是要打劫商队的,但是当我用枪瞄准你的头,发现你的嘴一直在动。我想这辈子做强盗已经够倒霉了,如果杀掉一个念经持咒的人,那今生来世一定会更倒霉!这样一想,就没让任何人开枪杀你们。你知道吗,你现在嘴里一直念的六字大明咒救了你们这一班人马啊!”
这就是“顺手做、顺口带”的功德,虔诚的念经持咒,能救命啊!所以,不要说看不见功德,福德之种你若播种下了,以后一定会有收获。六字大明咒是观世音菩萨的心法,那个强盗何止是看到他的嘴动持咒那么简单,肯定是观音菩萨大慈大悲,在加持这个强盗,让他认识到自己的罪业已经这么深重了,起码还要有点良心,让他的内心中产生出慈悲的一面,能够反省自己,放下屠刀。虽然后来这个强盗进了监狱,但是起码他没有造下更大的杀业,也是因为自己的善念让自己免了死罪。
我们很多弟子都养成了“顺口带、顺手做”的习惯。有的在路上骑车,因为嘴里在念经持咒,躲过了车祸之灾。有的习惯了善念善行,遇到一些问题,得到佛菩萨的慈悲加持,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所以,通过一元善愿,培养自己积极的善念善行,时时刻刻,在在处处都能发出善的心念,行持善法,慢慢地累积,功德真是不可思议。
在藏区,马路边上到处能见到石头上雕刻有咒文,还有不少玛尼堆。有些石头堆的像座小山,是藏民在走路的时候,看到路上有石头,就捡起来,念个六字大明咒,放在旁边。就这样,我放一个,你放一个,慢慢就堆成像小山一样了。这就叫顺手做,功德抢着做。
有些弟子说:“我没有什么经济能力,捐不了多少钱。”没人要你去捐巨款,没人叫你马上去做大功德。一元钱,如果我们有,也可以慢慢为自己累积福报。如果连一元钱都没有,大家可以发心去做义工献爱心,献血等等。这些也不愿做的话,你总要吃饭吧?
吃饭的时候就想,给你身上所有的细胞、细菌做布施,也是一种做功德的方法。做得到的,要努力做。毕竟我们要享受福报,就要自己去播种福报。累积福报资粮,是要养成抢着做功德,顺口带、顺手做的好习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