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佛山 普陀山
发布时间:2024-04-18 04:08:45作者:佛缘网浙江东北部普陀县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原名小白华。传说观世音菩萨常来此山化现说法。《华严经·入法界品》:“于此南方,有山名补陀洛迎,彼有菩萨,名观自在”。“补陀洛迦”,梵文音译,意为美丽的小白花,于是简称为“普陀”,以名此山。
唐大中元年(847年)有一印度和尚在潮音洞亲睹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授以七色宝石,于是就地结茅而居,遂传此地为观音显圣之地。
唐大中十二年(916年,一说五代后梁贞明二年)日本临济宗名僧慧锷礼五台山得观音像,归国时舟过普陀山为大风所阻,遂将观音像供奉于潮音洞前的紫竹林茅宅,取名为“不肯去观音院”,这就是观音道场的开基。普陀山从此有了最早的一座佛寺。
自北宋以来,普陀山观音信仰盛行,寺院渐增,僧众云集。到明末清初达到极盛,已拥有普济、法雨、慧济三大禅寺,88座庵堂,128座茅棚,僧众达数干人,号称“五百丛林,三干僧众”。
这里处处有观音的胜迹。与南天门遥相对立,伸向海面的一脉半岛上有一块临海的巨石,上有一只很大的类似足迹的凹痕,人们称它为“观音跳”。相传是观音从洛迦山跳入普陀山的足迹。
着名的潮音洞、梵音洞,海潮入洞,声如虎啸龙吟,在光影的作用下,若隐若现,变幻莫测,据说观世音就是在此“观”梵音、海潮音而开悟,于是形成“大士显灵”种种神奇之说。
磐陀石对面有巨岩方广三、四十米,顶平如台,传为观音说法处。磐陀石西,有二石酷似龟状,一蹲岩顶,昂首跃动,一缘岩壁,竭力上爬;如二龟听经状。此外,还有五十三参石、师石等奇岩怪石。
普陀伪海、山、石、‘寺、树,在海天之中逐渐形成佛国。是天然巧合,还是人为?然而,深深吸引历代佛门弟子、海外香客的,还是观音菩萨那慈悲愿力,普渡众生的大弘大愿,留给人们的是“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的神往与思索。
用耳“观”音的观世音菩萨,永远充满了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