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网

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三三卷

发布时间:2024-10-28 04:07:31作者:佛缘网
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三三卷

第三三卷

《大乘起信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十四页,「子二、释观」。

第三三卷

本论的特色,一言以蔽之就是文简意赅、辞约理富,就是说马鸣菩萨他是用简短的文字,来总摄佛陀甚深广大的大乘法义。因此本论在大乘佛法的一个地位,就正如《阿弥陀经》在净土宗的地位一样,就是文字简要,义理丰富,都具足有总持的一个特色。身为总持大乘教义的本论呢,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要掌握三个主要的重点。第一个重点就是我们应该要先确认我们修学的目标。本论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说到:造作本论的因缘,「为欲令众生除疑舍邪执,起大乘正信,佛种不断故。」身为一个不定聚的初心菩萨,当然我们所追求的根本功德就是菩提心。在建立菩提心的过程当中,我们首先要知道我们所破的是什么,所建立的是什么。在本论当中讲到在生起菩提心的一个过程当中,首先要除疑舍邪执,就是我们应该要破除凡夫跟二乘的疑惑跟邪执,这二个都是会遮障我们菩提心的生起。所以刚开始应该是「除疑舍邪执」,这是我们所破的。所要建立的呢?是「起大乘正信」。就是我们应该要建立大乘佛法的正知见。这个就是在刚始一个不定种姓的菩萨,我们在修学菩提心的时候,我们应该先知道,我们所破的跟所建立的一个修学的目标,这是我们在学习本论的第一个要掌握的重点。第二个重点就是我们要建立缘起的正见,这一点就是我们应该要如实的去观照生命的真相。观照生命的真相,本论的主要特色,就是要我们莫向外求,就是这个观照,你不是向外去观照这些十法界的差别因果,而是要我们能够去回光返照我们的现前一念心性。在观照的过程当中,在「利益分」或者「解释分」当中就讲到:我们在观照的时候,可以从二个角度来观照。首先就是依止这个生灭门,就是我们这一念心的差别作用来观照,从作用上的观照,就是我们在观心的时候,第一个是看到我们这种生灭变化的心识。这样的心识有二个不同的缘起。第一个是以不觉为主导的,所谓的杂染的缘起,所谓的「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就是我们随顺这种不觉,这种有所得向外攀缘的心识活动,产生的一个我相、人相的颠倒,这样的一个无明活动,就正式起动了流转的根源。在这流转当中,又因为种种境界的刺激,造成很多的烦恼跟业力,招感痛苦的果报。所以我们在流转的因缘当中,主要的是一个不觉的无明,以及我们在境界刺激所产生的烦恼跟罪业。这二种力量的推动,使令我们在三界当中,一次一次的去遭受生死的痛苦,这就是为什么痛苦会出现的主要理由了。从生灭门当中,也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所谓的还灭门。还灭当中,也是有二种力量来主导的我们趣向安乐:第一个就是「本觉为因」,第二个是「三宝为缘」。就是我们开始修学佛法,是一种善业的修学。我们在修学善业的一个所缘境,就是佛、法、僧这种清净广大的所缘境。我们根据这个所缘境来礼拜、赞叹、归依,积集种种的善业,使令我们产生安乐的果报;进一步就是一种本觉的观照。在「解释分」当中本觉的观照,主要的就是我空、法空的观照,来息灭我们有所得的心,这样也就慢慢的息灭了整个轮回的力量。所以我们在观心的时候,刚开始所接触的就是这种生灭心,一个是杂染的因果,一个是清净的因果。我们也可以再深入的去观照我们这一念心的本性,就是把这些杂染的因果跟清净的因果,这种如梦如幻的这些染净的心识都把它拨开来,看到了这种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离诸对待的现前一念心性,这个就是本论所说的真如门。它的体性是以无住为自体,不住于外境的相貌,也不住于内心的妄想,以无住为本所谓的真如。当我们能够这样观照,就能够得到一个缘起的结论,就是所谓的「达妄本空,知真本有。」我们知道妄想是虚妄的,真如本性是我们众生本具的,只要我们肯努力,就是可以去开显它的。依止「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大乘的平等不二法门,我们知道生灭心当下就是不生灭,能够发起菩提心,这是利根人,就是从一种缘起的正见发起的坚固菩提心。所以我们在修学本论的第二个重点,应该要建立整个生命缘起的正见,产生一种正确的观照力。第三个就是修学大乘五门。身为一个末世众生,我们只是根据这个观照力,这当中是有点困难,因为我们无始劫有很多很多的遮障,这当然包括烦恼跟罪业的遮障;所以我们应该要透过这五门的修学,来破除遮障、增长善根。在这个五门当中,前面的四门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这前面的四门主要是破除遮障,建立善根的一个前方便,就是透过这四门,来消灭我们心中的烦恼跟罪业,建立我们忍辱跟精进的一个忍力跟行力,当作一种道前的基础。在这五门当中的正修,就是大乘止观。前面也讲到大乘的止,就是以无为的真如为所观境,以无住的方便而从生灭心趋向于不生灭的真如。这个地方,我们就正式从真如当中起观,这个观当中,我们分二科。先看丑一的「明应修」。

子二、释观

丑一、明应修

在说明这个「明应修」,先说明为什么要修观,再说明如何修观?我们先说明「明应修」,先说明修观的理由,我们看论文:

复次,若人唯修于止,则心沉没。或起懈怠,不乐众善,远离大悲。是故修观。

修观的主要理由就是说:我们在「修止」,长时间的修止,会使令我们内心产生一种「沉没」的相貌。我们讲过大乘止观的止,它的所缘境不是有为诸法。我们一般的止,比如说你是数息,以这个呼吸为所缘境;或者是持咒,以这个声音为所缘境;或者念佛,也是以声音为所缘境:这个都是一种色、香、味、触法的有为诸法。前面大乘的止,它所安住的所缘境,是无为的真理,它是无住。当然这个地方无住是所谓的:无住于外面的境界,观察这个境界是唯心所现,如梦如幻;也观察我们这一念心,是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也不住于内心的妄想。这个时候以这个无住的清净心,当做我们修止的所缘境。你在这清净心无住的真理当中,长时间安住,就产生一种很强大的寂静力量,这当中有灭除烦恼跟罪障的力量。但是长时间这样安住,就会有一些过失。什么过失呢?「或起懈怠,不乐众善,远离大悲。」这样一种清净的本性,长时间的安住,就容易产生一种增上慢心,及寂静安乐,我们就认为整个大乘的修学是大事已办,对于十方诸佛所传授种种波罗蜜的善法,以及我们去观察无量有情众生在三界当中,承受的生死大苦,我们都没有这种好乐追求跟度化的心情,就是「不乐众善,远离大悲。」对善法的修学、对众生的度化,都不生好乐。换句话说,就会造成一种安住在少事、少业、少希望住的心情,这种情况就容易退大居小。基于这个理由,为了挽救只是修止的过失,所以我们必须要起观。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小乘的空观我们前面也一再强调,他是离开一念心性去向外追求一个空的相貌,在大乘佛法说是灭色取空。所以他这个空,是一个槁木死灰,所谓的死水不藏龙,他本身不能生起修善度众生的妙用,他本身的空就没有这种作用。但是这个地方的真如三昧就是说:你在安真如三昧的时候,你一念心是空空荡荡、历历分明的,那个明了性是现前的,就是你有这个能力,但是你却放弃了这个能力,是这个意思,就是等于是说得少为足。所以我们长时间安住在真如三昧的止,为了怕落入二乘种姓,所谓的「不乐众善,远离大悲」,所以我们必须修观来加以对治,这就是修观的主要理由。看「丑二、明修相」。应该怎么去修观呢?这当中有三科,先说明修观的内容,再说明它的操作时间。先看它的修观内容:

丑二、明修相寅一、明观相

修习观者,当观一切世间有为之法,无得久停,须臾变坏。一切心行,念念生灭,以是故苦。应观过去所念诸法,恍惚如梦。应观现在所念诸法,犹如电光。应观未来所念诸法,犹如于云,歘尔而起。应观世间一切有身,悉皆不净,种种秽污,无一可乐。

这个地方我们先修正一个错字,就是在七十四页的最后一行第二个字,这个「忽尔而起」这个第一个「忽」字是多余的,也就是从这个第二个三个火的「歘」开始,这个歘尔的意思就是迅速的意思,第一个「忽」是多余。

本论的观它对因缘所生法的观,主要是提出二点:一个是不净观,来对治贪爱的烦恼;第二个是修无常观、无我观,来对治我见的颠倒。从一个对治的次第,我们应该先修不净观,从粗到细。我们先看这不净观的内容:「应观世间一切有身,悉皆不净,种种秽污,无一可乐。」我们在进入这个真如三昧的时候,内心的相貌是一个无相三昧,没有任何的相状可得,那是一个所谓的清净平等的法界。现在你要修观,你必须要从这个法界里面出来,或者我们可以说是从空出假,从一种我空、法空相应的清净心,这个时候再生起一个念头,在动一个有所得的念头。动这个念头以后,你就会从一个平等的法界,回到你现实的生命世界,就是你又看你过去的业力所招感的这个果报体,就是这一团肉。当然这一团肉,我们过去是非常的爱着,这个时候我们从一种清净的本性,又回归到我们这一期的因缘所生法,我们对于这一个色身,应该要以不净来观察,来对治我们的爱取烦恼。我们凡夫爱取的所缘境非常的多,比如说对财富、对眷属、对这种民生的爱取,但是在所有的所缘境当中,以色身的爱取最为粗重。所以我们从对治烦恼的角度,重者先治,譬如擒贼必先擒王。这对色身的爱取,如果你是对自身的爱取就产生身见;对他身的爱取就产生淫欲心,所以这个地方的过失是非常的重大。应该怎么办呢?在对治爱取,就是观我们色身是不清净的,也就是说我们过去的一个观照力,只是看到色身的表层。就是这一层皮,被这一层美妙的皮所包装,就产生了颠倒,所以我们应该把我们这一层皮跟肉剥开来,观察到我们色身的内在相貌,所谓的「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所以我们修观,在《智度论》里面:它是先观内相的不净,把这个皮肉剥开,我们看到了色身当中有种种的脓血屎尿,汗恶涕泪汤膏有三十六种不净物。换句话说我们从色身的内部,我们看不到一个干净的东西,说是「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这种不净物,它也不完全只是待在里面,它们经常利用身体的九孔,白天晚上流脓流血,流出种种的不净物,就好象是一个皮革里面装着大小便溺,但是这个皮革破了解不动,经常流出不净的一样,这个就是外相不净,透过这个不净观,就能够息灭我们心中清净的颠倒,消灭我们对色身的爱着。佛法在教导我们弟子「远离贪爱」,他的意思不是说叫你二个眼睛闭起来,耳朵都关起来,六根都关起来,不去面对所缘境,不是这个意思。就是说你会贪爱,这当中是有它的因缘,这贪爱烦恼会生起有它的因缘,它的因缘就是颠倒,就是你对它产生一种错误的认知。所以呢你应该不是逃避,你应该面对它,就是说其实你所贪爱的,不是我们想象的是一个干净的东西。所以我们经过不净观的观察,我们了解到过去的思想是错误的,我们一次一次的修正过去思想的时候,你的贪爱烦恼也就慢慢的轻薄。这种贪爱的消灭,是从根本消灭,所以它不会去重新生起;不像一般的外道在调伏贪爱,是用压抑的,这种都会反弹的。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从真如本性清净的心一念不生,开始起念头,回到现实的果报体:先观察果报体是不清净的,这样产生对果报体的出离,有助于我们远离业报身,追求清净法身的一种力量。这是第一个不净观,当然这样的观是比较粗糙的。再观察第二个无常、无我之慧。「修习观者,当观一切世间有为之法,无得久停,须臾变坏。」前面是对于这个身心世界的一种不净观察,这个地方是观察无常。这个无常简单的说就是「无得久停,须臾变坏。」这个无常的观察,我们在经论上主要有二个:一个是粗分的无常,一个是细分的无常。粗分的无常,就是所谓的败坏无常。我们可以取一期的生命来当做一个所观境,比如说因缘所生法,简单的说就是这个五蕴的果报体。这个果报体,比如说你今生是个女人,你有女人的外在身相,有女人内在的思想感受。这个果报体是怎么回事呢?它是无常败坏的。怎么知道呢?就是你要死掉以后,你来生可能没有到天上,也没有到三恶道去,就变成一个男人。你来生的果报体,跟今生完全不一样,是一个男人的色相,是一个男人的思想,男人的感受。当然你今生有持戒、布施,有善业,特别的富贵庄严;我们也可能会产生放逸,就把这个福报就花光了,在第三世就变成一只蚂蚁了。这个蚂蚁又是一个蚂蚁的身相,蚂蚁卑贱的心思。所以在这个流转当中,我们发觉我们每一期的生命都是变化的,我们在每一期生命当中,我们找不到一期生命跟一期生命当中的交集点,这个就是无常。就是你来生的生命跟你今生的生命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相貌,这个就是败坏无常。当然这样的观察是很粗的,我们也可以作细分的观察,就「剎那剎那的无常」。比如说我现在的心情很快乐。当然你讲这个快乐的时候,你所形容的那个身心世界,是前一剎那的身心世界;现在的身心世界又变化了。所以我们讲过去、现在、未来,其实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每一期的生命都是现在、现在、现在,都是当下、当下、当下,它每一个都在流动。你讲现在的时候,你所指的现在是前一剎那的现在。所以我们刚开始对生命的观察,第一个无常,从无常当中我们在观进去,「一切心行,念念生命,以是故苦」,所以无常就是苦。所以佛法苦的安立,是从无常安立的。因为无常就给我们一种不安全感、不安稳性。所有的快乐都要建立在安稳的体性,就是为什么我们人、畜生一定要有房子住,就是寻求安稳。但是不幸的是在整个三界的果报体,它的本质就是不安稳,也就是说你没办法去预测你下一剎那会出现什么事情,你没办法预测。也就是说我们今天住在一个房子,这个房子虽然暂时打扮的很漂亮,但是这个房子是在地震带,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大地震,这样子就是一种非常大的一个隐忧,这个就是苦、就是不安稳性,所以无常,所以知道这个三界的果报体就是苦。这个地方的苦,包括三恶道,也包括人天的果报,都是苦,因为不安稳性。从苦当中,我们可以观察无我,「应观过去所念诸法,恍惚如梦。」在修无我当中,本论是分成过去、现在、未来的果报观察。先看过去的果报,我们过去得了很多很多的果报,也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现在回光返照,好象是一场梦。这个梦,法藏大师解释是「无体难追」,它没有自体。你在做梦的时候,好象真的一样有它的感受作用;但是你醒过来呢,觅之了不可得。这过去如梦,所以它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现在所念诸法,犹如电光。」就是在黑暗当中,晚上的黑暗有这种闪电。这个光,法藏大师解释:剎那无住。剎那剎那生灭,它没办法停止。现在,是剎那无住;那未来的果报体呢?「犹如于云,歘尔而起」,就像这个浮云,它只是暂时的积聚。这个云,突然间变成一只兔子,突然间变成一只马,它迅速的变化;我们对来生,根本没办法去预测它的一个相貌。所以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没有一个主宰的我。就是说前面的真如三昧,它是对真如理的一种无分别住,这个时候我们从无分别当中,生起一个善的分别,修不净观、修无常观,这二个观基本上就是修出离心。前面等于是修空正见,这个地方是从空出假来修出离心。再看下一段。

寅二、示观用卯一、起大悲心

「寅二、示观用」,这个地方是修大悲心,从出离再生大悲。观用当中有三段,先看第一段起大悲心:

如是当念一切众生,从无始时来,皆因无明所熏习故,令心生灭,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现在即有无量逼迫。未来所苦,亦无分齐。难舍难离,而不觉知。众生如是,甚为可愍。

前面在观的一个所观境,我们从一个真如的平等法界回到现实生活,我们所观的算是自己的个体生命;现在呢,我们应该把自己的个体生命,把它遍及到一切众生。就是一切众生跟我们都是一样,都是在承受这种个体生命的老、病、死的折磨。这种痛苦的折磨是怎么来呢?一言以蔽之:「皆因无明所熏习故」,就是内心产生一种我见的颠倒,依止这个常一主宰的自我意识产生我相、人相的对立,就产生很多的业力,由这个对立心产生业力,由业力招感生死的果报。所以说从一个无明的熏习,过去「已受一切身心大苦」,我们已经经历了很多刀山油锅的痛苦;「现在即有无量的逼迫」,现在也是承受这一期生命老、病、死的折磨;我们对于「未来」的生命,我们也即将要面对很多很多的痛苦。就是每一期的受身,都积集了无量无边的痛苦,这样的众生在面对未来生命的痛苦,他有一个非常严重的心态:「难舍难离,而不觉知。」这件事情是非常严重啦!一个人有痛苦,这件事情还不是很可怕;可怕的是,你面对痛苦的这样一个情况,「难舍难离而不觉知」。就是说身为一个佛弟子,当然我们现在还有一些有漏的业力跟无明要去对治,所以我们也痛苦,但是我们已经产生一种观照力,所以痛苦对我们来说,只有不断的减少,安乐不断的增加,也就是说我们生命当中,已经有一种光明的希望。众生呢?他没有接触到大乘佛法的教义,他心中是一片的黑暗,他也搞不清楚东西南北,换句话说离苦得乐对他们来说是完全不可能。为什么不可能呢?因为一切法因缘生,你根本没有找到离苦得乐的因缘,你没有创造离苦得乐的因缘,你怎么会离苦得乐呢?所以这个地方就是众生最大的痛苦,就是愚痴,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份去救拔他们的责任感,这个大悲心是这样生起的。就是观察众生的痛苦,为什么会有痛苦呢?是他的愚痴。所以我们有教育众生的责任,这个时候生起大悲心。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前面我们修出离心的时候,所观境是比较狭隘的一个自身生命;这个地方的大悲心呢,就是说我们修大悲心,在阿底狭尊者的教授就是:你应该要跟众生建立一个感同心受的情况。就是说为什么你今天看到众生的痛苦会产生大悲呢?就是你对他要有一个密切的关系,当然这个关系如果你今生只是看到今生的时空,你就很难跟众生建立关系了,可能跟你有关系的人不多,所以你这个悲心就不大。那怎么办呢?就是我们在观察的时候,要从现前的时空跳出来,看到无始劫来我们有很多很多的生命,而每一个生命都有一个母亲,每一个众生包括天上的飞鸟、地上的蚂蚁,都曾经做过我们的母亲,所以我们跟众生所建立的关系是一个密切的母子的关系。这样母子关系这么的亲切,所以你看到他的痛苦、你看到他的愚痴,你就产生一种去救拔他的使命感,这就是大悲心生起的时候。前面是出离心而引生大悲心,这个大悲心呢,我们就可以发愿了。我们看应该发什么愿?

卯二、因悲立愿

作此思惟,即应勇猛立大誓愿。愿令我心离分别故,遍于十方,修行一切诸善功德。尽其未来,以无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令得涅槃第一义乐。

当我们从自身的痛苦而遍及一切众生的痛苦,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利用这样的心态,赶快的发起一个生命的誓愿,这当中的誓愿有二个:一个是修善,一个是度众生。第一个:「愿令我心离分别故,遍于十方,修行一切诸善功德。」前面我们安住在真如三昧的时候,产生破恶的力量,这个时候我们修观,我们会发愿:我的心离一切的虚妄分别,这个虚妄分别就是安住真如三昧。我们从一种个体的生灭,回归到一个平等的生命,这样我们就有力量普遍到十方的诸佛世界,修习种种的波罗蜜善法。因为你要度化众生,你一定要有善的功德,才能度化众生。依止这样的善法,你对这个善法,你不是说自己受用;我们依止这样的诸善功德,在尽未来际以无量的方便力,救拔一切苦恼众生,使令他们得到究竟大般涅槃的安乐。这个地方很明显的意思就是:他的一个誓愿力,是从观照力生起的。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样的愿力是由观,由这个观照生起大悲心,才发愿的。不过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藏传佛教强调「圣道三要」──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就是说你一定要先观察自身的苦,产生出离心;再观察众生的苦,生大悲心。这个次第不能错谬,为什么呢?假设我们不观自身的苦,就直接观众生的苦生大悲,会有什么过失呢?因为你没有修自身的四念处,你就不能调伏你的爱见烦恼。就说你没有创造一个消灭爱见烦恼的因缘,所以你的爱见烦恼就存在,你修大悲心的时候,你这个大悲心就夹杂着爱见的烦恼,叫做爱见大悲。爱见大悲在起动的时候,你会积集功德,你也会带来一些过失,就是这个问题,你这个功德就不清净!所以这个地方的次第,我们绝对不能够错谬。你一定是先观自身的苦,内心当中产生出离的想;然后再观察一切众生的苦,说你应该修习善法度化众生。所以我们在修善度众生的时候,大乘佛法很强调是以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工作。当然这个出世的精神的生起,就是观四念处而产生出离。所以这个地方在修观时的次第是大家要注意的。

卯三、依愿起行

有这个愿力就能够引导我们的行动。

以起如是愿故,于一切时、一切处,所有众善,随已堪能,不舍修学,心无懈怠。

我们今天有了目标的人,就跟没有目标不同,在一切时、一切处,只要是五乘的善法,我们会随顺自己的力量,尽心尽力的修习,就勇猛精进,不生懈怠,不会得少为足。这一个人的修学,特别是大乘佛法的修学,你看他往往会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事业出现,这主要是他有目标,就是有他的誓愿力。就是大乘佛法他不是依止色身在修学,要是色身这老、病、死的色身,当然障碍重重;他心中有愿力,有愿力的时候,他很多障碍他就冲过去。一个人没有愿力的人,你就很容易被你这个五蕴的身心所困住了。你有一点障碍,你就没有办法修善,也没办法度众生。

所以这个地方就说明这个目标的重要,就是大乘佛法的行动,是来自于他内心的愿力,当然他这个愿力是由观照力来的,这个观照力又依止真如三昧的无住做根本,所以他这个次第是一个扣一个。再看「寅三」修「观」的「时」间:

寅三、显观时

唯除坐时,专念于止。若余一切,悉当观察,应作不应作。

这个地方是说我们在佛堂的时候,环境是比较单纯,就偏重在真如三昧的止;但是从三昧出来的时候,就偏重在修出离心跟大悲心,这当中应该观察一切的有为法──是应作、不应作,这个地方法藏大师解释说:跟我们的誓愿──出离心、大悲心的誓愿是相随顺的,我们就去做;跟我们这个誓愿相违背的就不做。也就是说我们不起观的时候,我们的心是跟着感觉走,也没什么目标去判断这件事该做,这件事不该做;但是有目标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什么是该做,什么是不该做,你生命的方向非常明确。

子三、释双行

这个地方是说明止观必须双运的情况。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