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网

大迦叶-头陀第一

发布时间:2024-08-14 04:07:19作者:佛缘网

树下生伟人

假若有人从两千五百年前到现在肉体还活在世上的话,那就是佛陀弟子中头陀第一的大迦叶尊者。

不久之前,法国的柏林森博士在印度的鸡足山上,还见过尊者大迦叶,并且皈依了他。这位富传奇性圣者的生涯,介绍起来实在是一段很美丽的故事。

我们还是从尊者的出生说起吧!

两千五百年前,在离中印度摩竭陀国首都王舍城不远的摩诃娑罗陀村里,住著一位婆罗门望族的大富豪尼拘卢陀竭波长者,据说他拥有比当时的国王频婆娑罗王还更多的财产。

尊者大迦叶,就是出生在这个家庭。

说起大迦叶的出生,也有著奇异的瑞相,可以说和佛陀差不多。据说他母亲临产的那天,正在庭院里散步,忽然觉得困倦,坐在大毕钵罗树的树荫下休息的时候,不知是从哪里来的天衣,突然飘落在树枝上,也就在这时,大迦叶便发出哇哇的声音来到了人间。

大迦叶,父母为他取的名字本来叫做毕钵罗耶那,就是树下生的意思。他长得白净肥胖,和佛陀的三十二相差不多。大富豪家中的独生子,父母对他的养育和疼爱更不用说。光是乳母,就请了四个人,在他身旁陪著玩的,人数更多。

大迦叶在八岁的时候,照例受了婆罗门的戒条,并且延师学习各种学问,从祭祀法学起,书画、算术、文学、五明、四吠陀,以及星宿运行、阴阳吉凶、地震雷鸣、音乐歌舞等,由于他的聪明,没有一样不研究得彻底。

最奇怪的是,大迦叶从小就和其它小孩不同,他讨厌世间上的欢乐,鄙视情欲,厌恶不净,常常希望离群独居,就是父母,他离开了也不会想念。-------------------------------------------------------------

不同床的夫妻

日月过得很快,大迦叶已长成一个英俊潇洒的青年了,父母很欢喜,告诉他希望最近为他讨娶一个妙龄美貌的少女为妻。

大迦叶慌忙的推辞道:

「这是万万不能的,我唯一的希望就是修道,有了妻子会障碍我的修行。」

父母当然不答应他的要求,他在没有办法可推辞的时候,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马上请了一位有名的艺术家,为他用黄金雕塑一个美女的金像,他拿去对父母说:

「你们一定要我娶亲的话,请找一个和这个金像一样的女人,否则,我立志终身不娶。」

父母对于这样的要求,觉得非常伤脑筋,后来终于采用了常常在他家出入的一个婆罗门的建议,决定为他找一个如金像一般的女郎。因此,那个婆罗门就制作一个大伞盖,将金像女郎安置在里面当女神供奉,从这村庄到那村庄,从这城市到那城市,这样来回不停的巡回,向那些集合看热闹的人宣说:「有所希求的少女们!你们都来供养这尊女神吧!一定可以如你们的愿望和所求。」

从王舍城出发,渡过恒河,渐渐的到了北方的毘舍离城。

在毘舍离城外的迦罗毘迦村上,住著一位也是大富豪的婆罗门迦毘罗,他有一个待字闺中的女儿叫妙贤,天姿国色,是有名的美人。

这一天正是燃火节,青年男女疯狂的取乐。妙贤受了朋友之约,一同去参拜那尊黄金女神。妙贤花容月貌的面孔,在参拜的时候使那尊黄金女神都黯然失色了。管金像的婆罗门一见大喜,就去访问她的家庭,把来意一五一十的告诉妙贤的父亲迦毘罗,迦毘罗知道大迦叶家中的名望和财富,也很欢喜的允诺这门亲事。

订婚手续完成以后,选择了吉祥的日子,把新娘迎接到大迦叶的家中来,你看那妙贤,穿锦衣,佩璎珞,恐怕天上的天女也没有她的美貌。

奇怪的,新娘虽然有倾国倾城的美丽,但她总是深锁眉头,象是有什么不快乐的事情挂在心上。

鼓乐歌舞,参拜过天地,大迦叶和妙贤,被双双的送进洞房。新婚夫妇,没有一点笑颜,谁也不看谁,各自都愁眉不展,怀著心事,只是沉默的坐着。这样的洞房花烛夜,反而使人感到阴森严肃得可怕!

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以后,黎明渐渐到来,新婚夫妇还没有说一句话。天渐渐的亮了,大迦叶终于开口问道:

「请问你心中有什么心事?」

妙贤皱皱眉,沉默著,没有回答。

「有话可讲,什么事都可以商量。」

妙贤流下了眼泪,仍然没有回话。

「究竟是什么事使你这么伤心?」大迦叶鼓著嘴,象是要生气的样子。

禁不住大迦叶再三的盘问,妙贤终于轻声哀怨的说道:

「你破坏我的志愿,我本来厌恶五欲,希望修行清净的梵行,我父亲受你家中财富的诱惑,把我的愿望毁了!」

大迦叶一听大喜,即刻告诉妙贤,他也是厌恶爱染,乐于清净修行,这是天意的巧合,他们可以照著自己的志愿来做。

因此,新婚的夫妇,约定在房中铺设两张床,名义上是夫妻,但决不同床而眠。-------------------------------------------------------------

守约十二年

既然做了夫妻,两个人又不同床而卧,他们的父母隐约间知道此事,有一天特地到新房中察看,见到两张床铺时,父母就很不高兴的说道:

「你们是刚结婚不久的夫妻,房中陈设两张床真不吉利,我叫人来拆了一张!」

大迦叶不敢反对父母,但更加坚定了他们的约言和誓愿。

大迦叶对妙贤说:

「我们不必灰心,房中这一张床我们可以轮流睡,初夜中夜你睡的时候,我可以在室内踱来踱去或是修行,后夜你起来让我睡,你可以经行或打坐。」

妙贤很欢喜大迦叶的建议,但她却说道:

「我们最好能早一点出家,免得五欲世间,处处都埋伏危机,诱惑人堕落!」

「我也这样想,但父母双亲尚在,他们就我一个独生子。忍耐著,我们的理想和志愿终有实现的一天!」大迦叶安慰著妙贤。

这对新婚夫妇身虽在红尘,而心乐清净道业,彼此河水不犯井水,安安稳稳的度著时光。

有一天夜里,妙贤睡在床上,大迦叶在室内来回的走著,忽然一条黑色毒蛇,正横过妙贤的床下。大迦叶注意一看,妙贤的右手正垂在床下与毒蛇距离不远,他很焦急的想,万一她的手被毒蛇咬了怎么办?

就在十分危急的时候,大迦叶赶快用衣服先包裹了自己的手,然后再轻轻的将妙贤的手放到床上去。睡得很甜的妙贤,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惊醒,她非常惊讶,一个起身连忙坐起来,象是愠怒的样子问道:「出了什么事?为什么要这样?」后来经过大迦叶的解释,她才放下心,并且很感激大迦叶。

悠悠的岁月,如此清净的生活,他们继续度过了十二年。-------------------------------------------------------------

出家去修道

会者必离,生者必死,这是世间一定的道理,疼爱大迦叶的父母终于寿尽往生了。

在父母往生不久的一天,妙贤叫仆役去榨胡麻油,胡麻油里有很多的小虫在蠕动,妙贤听到仆役们私下在说:「压死这么多的生物,不知将会受到如何可怕的果报?不过,这不是我们的罪过,而是主人的命令!」

妙贤一听,顿时触目惊心,叫他们停止榨油,一个人独自的走进房中,把房门关起来,静静的思维。

这一天,大迦叶正好到田庄巡视,见到耕牛的辛苦,见到农人拼命的工作,田里很多小虫,被锄伤脚踏,死的死,伤的伤,其状甚惨。他看到这情形,越加厌恶起世间的生活。他想:「为了一己的生活,难道一定要让这些人畜都受这种种苦吗?不管什么人,无论怎样吃,也吃不了一升多的东西;无论怎样睡,也睡不了六尺以上的床铺。其它日用,只不过是一些多余的浪费。现在就是为了那些无用的浪费奢侈,而摧残这许多的人畜,杀害这许多的生命,这实在太不公平、太不合理了!」

大迦叶这么想着,回到家里见到妻子妙贤,也像有什么懊悔的事情正在不高兴。后来他们互说出自己的心事,彼此更加感叹世间的凄惨、人生的无聊。大迦叶就向妙贤说道:「无论怎样,我是决意放弃家庭去修道,因为在家好比被关在牢狱一般,有种种系缚、种种苦恼。在家庭里造业是没有终了的时候,所以我要弃家去寻求人生的真理。到山林里去修道,好像在虚空行走,没有一点障碍。我要先去求师访道,你暂且留在家中,等我遇到贤明的老师时,再回来接你一同出家,你等著,我一定有好消息带给你。」

妙贤听了,很敬佩丈夫的志愿和感激丈夫的关怀。出家修道本是他们夫妇俩的宿愿,为了父母,一等就是十多年的时光。

现在,大迦叶离家去修道了,他内心的欢喜,自不待言。-------------------------------------------------------------

做了佛陀的弟子

大迦叶,现在正是三十多岁的年龄,据传说,当他离家修道的那天,正是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成正等正觉的时候。

大迦叶东南西北四处访师求道,诸师所说,大都不能满足他的所愿。两年后,他在鸳伽国时才有人告诉他说,释迦牟尼佛是当今的大觉者,现在正带领著舍利弗、目犍连、优楼频罗迦叶等千余人住在竹林精舍。他一听很欢喜,便取道折返竹林精舍。

竹林精舍,是佛陀组织教团最初住的道场,在王舍城北门外不远的地方。大迦叶到了王舍城,他不直接去访问佛陀,只跟随王舍城佛陀的信众,每天去听佛陀说法。他心里想,如果不是真正的佛陀,一定不能拜他为师。在他认为,即使不能遇到佛陀,没有老师,自己也可以修证到二乘独觉的果位。

佛陀的说法,佛陀的德慧,渐渐打动他的心,有一天,他听完佛陀说法后,想回城中,走近城门不远的地方,多子塔边,在一棵大树枝叶交错的下面,佛陀正在那儿静坐。他临走的时候,还见到佛陀坐在竹林精舍的法王座上,怎么现在又会逢到佛陀?他看了又看佛陀肃静和威严之相,好像一座金山,终于觉得应该向前礼拜。他在佛陀的座前合掌顶礼之后,非常感动恳切的说道:

「佛陀!请接受大迦叶的皈依,从此大迦叶是佛陀的弟子!」

佛陀知道大迦叶此刻的信念,说道:

「大迦叶!你真是我的弟子,我真是你的老师。在这个世间上,如果没有证得正觉的人,是受不起你做弟子。你跟我来吧!」

佛陀静静的站起来,往竹林精舍的方向走去,大迦叶跟在佛陀的身后,他恭敬、感动、欢喜,不知不觉的流下了眼泪。

佛陀回过头来看看大迦叶,然后说道:

「我很早就听说过你,我知道你最后会到我这里求道的,今天是你得度的日子,未来佛法的流传,需要你的地方很多,为众生以及为你自己,都要珍重!」

回到竹林精舍,佛陀为大迦叶剃度,又为他讲说四谛十二因缘等法,佛陀的威德相好,佛陀的亲切慈音,可以说,证悟的气氛包围了大迦叶。佛陀的教化,使大迦叶如同乾田遇到豪雨一般,在他剃度的第八日,他就开悟了。-------------------------------------------------------------

为美丽悲哀的女子

大迦叶出家后一年,那是佛陀成道的第三年,佛陀接受父王之请与弟子一同回到故乡毘罗卫城的时候,他也跟在里面。后来佛陀回到舍卫国只园精舍的时候,在许多追慕佛陀出家的释迦族里,佛陀的养母憍昙弥夫人(摩诃波阇波提),也被准许出家而成立了比丘尼教团。

因此,大迦叶想起了与妙贤曾经约定的事,从前女众不准出家,这是没有办法向佛陀进言的,现在比丘尼教团成立,正可以了结当初和妻子的约定。大迦叶自从离家,已经过了三、四年的风霜和寒暑,三、四年来,不知妙贤是怎么样的情形?他静静的入定观察,知道妙贤在恒河畔已做了外道的弟子。

原来大迦叶的妻子妙贤,自从丈夫去修道以后,她就独自留在家里等待丈夫的消息,岁月似流水般的过去,一月二月,一年二年,大迦叶的音讯杳然,她终于决意不再等待而出家了。她立定志愿后,即刻把管仓库的人叫来,将所有的珍珠衣宝,悉数分给亲族、邻里、家人,自己则走到恒河畔,礼拜在那里修道的裸形外道为师。

妙贤做了裸形外道的弟子后,由于她的美貌,受了很多的凌辱,大迦叶知道她很殷切的等著他去迎接,他的确也急着想要把佛陀的真实之教,早点告诉他敬爱的妻子。所以他就把这个理由告诉一位比丘尼,拜托他去迎接妙贤,那位比丘尼很同情妙贤,不久就把妙贤迎来。

妙贤加入比丘尼的教团以后,因为她那天仙般的美丽,又成为人们捏造谣言的材料。她自己觉得很惭愧,悲叹生为女身的缺憾,她从此就停止托钵,远离大众,不在人多的地方露面。

大迦叶很怜愍她,就求得佛陀的允许,每天将自己乞回来的饭食分一半给她吃。这件事让比丘尼中,搬弄是非有名的偷兰难陀比丘尼知道后,说出很多的坏话。她说:「那两个人,据说在家中十二年间不曾共过床,但现在每天看他们那样亲蜜的分饭吃,我想一定有什么私情在里面。」

大迦叶听后,在阔达的圣者的心海中本无所谓,但为了要激励妙贤发愤修行,从此就不再理她。

是非罪恶充满的世间,这么一位清净自守的圣者大迦叶,居然也有人为他造出桃色新闻,真是令人为他要大呼不平!

妙贤经此刺激,格外认真严厉的修行,整夜不睡,正意诚心,发露忏悔,终于开悟。她开悟后说:「断除系缚,完成净行,该做的我已做完。」

佛陀后来还赞歎他说:「在比丘尼中,没有一个能比妙贤比丘尼更通宿命的!」

大迦叶很欢喜,对于世俗的恩情,在他心中是丝毫的挂碍都没有了。-------------------------------------------------------------

舍利弗访问

大迦叶从此以被人尊敬的圣者身分,出现在僧团中。

有一段时间,他和舍利弗同在王舍城附近的耆阇崛山修道。那时,有很多的外道向舍利弗尊者问难,他们提出种种的质问中,有问如来以后有没有生死问题,要说以后有生死?还是以后没有生死?或者以后既不是有生死,也不是没有生死?

关于外道用四问方式来问难佛陀生死的问题,舍利弗尊者便回答他们,唯有这个问题,不能说如来怎样。

外道不满意舍利弗的回答,就讥讽道:「这几个问题都回答不出来的人,怎么敢称是佛教教团的上座?所谓智能第一者,恰如婴儿一般。」

外道嘲笑著蜂拥的走后,舍利弗徐徐的站起来,穿过满是绿色的森林,到不远的石窟中访问入定的尊者大迦叶。

舍利弗先把外道所问的问题,告诉大迦叶,随后就问道:

「尊者大迦叶!佛陀为什么对于外道所问的问题,不曾给过解答?」

大迦叶即刻回答道:

「如来的爱执已尽,心无烦恼,永远解脱,他的证悟甚深广大,是不能以迷情的四句所能问,也不能以言词回答。唯有这个问题不应问,故如来不给解释。」

舍利弗听后很高兴,便告辞回到自己修行的地方。

在诸大弟子中,常常互诉互督,互问互审,往复问答的切磋琢磨,所以,他俩的问答本不足奇,但对于大智舍利弗尊者所提的这个大问题,大迦叶能够随时答复出来,由此可见,大迦叶的修道是何等的深远!-------------------------------------------------------------

度贫婆生天

有一次,佛陀和诸弟子在舍卫国的时候,王舍城的教区就由大迦叶主持,他经常出入王舍城布施福祉。他托钵的时候,是远避富豪而选择贫穷之家。尊者的心中以为,富人虽该怜愍,但总不如每日都要为生活忧愁的人可怜。

那些贫苦的人,因为贫穷而不能享受到五欲的快乐,虽然闻到正法很高兴,但究竟不能获得行布施的幸福。尊者大迦叶,那慈悲的心如流水一般,流注到这些可怜的人们身上。

在王舍城中,有位很贫穷的老婆婆,既无亲戚,也无家可归。白天,东街流浪到西街;晚上,随便睡在小巷的角落。她身上穿的是以竹叶编织而成的衣服,只能掩蔽她那难看的裸体,当身体生起严重的病症时,她只能躺在尘埃中等死。有时,富家的佣人,将洗米的水汁倒在老婆婆的身旁,被饥饿所迫的老婆婆,赶快用破瓦片去接受那肮脏的米汁来充饥。

大迦叶知道这位可怜被贫病所缠的老婆婆后,特别前去访问。老婆婆自从贫病加诸身上以后,从来就不曾有人访问过她。尊者到时,她挺起病身一看,原来是一位很庄严的乞食比丘,难道比丘比老婆婆还贫穷?所以她就说道:

「我的身体被贫病所煎迫,尘埃草堆就是我的家,你看我没有穿衣服就这样躺著。在这国中,没有比我再贫穷苦恼的人。唉!难道世上没有一个仁慈的人供养你们沙门吗?你为什么要来访问我?你应该先来设法救济救济我的贫苦!」

大迦叶回答道:

「在这个世上最尊贵最仁慈的人莫过于佛陀,或者是沐浴著佛陀教化的人!今天,我就是为了救济你的贫穷,才特地来向你乞食。我也想用物质来帮助你,虽然这样可以免你一时之苦,但那会更增加你的贫穷。不如你随便把身边的一点东西布施我,你以此功德,来世一定可以生在富豪的人家,或是生到天上,享受比较久的快乐。」

老婆婆虽为尊者的说教与慈悲所感动,但找不到一样东西可以布施。老婆婆就伤心的哭泣著说道:

「伟大的沙门!你尊贵的教示深深的铭刻在我的心底,不过,你也知道我是一个贫穷下贱的人,我的身边既没有食物供养你,也没有衣服可以布施你。」

「老婆婆!有意布施的,即非穷人;知道惭愧的人也就是穿著法衣的人。你既拥有这两种稀世之宝,所以你决不是贫穷的人。看那些世上占有金银财宝的人,不知道布施,不懂得惭愧,才是极愚痴极贫穷的人。」

老婆婆听到这样的教示,欢喜得几乎跳起来,法喜洋溢在她的胸中,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她忘记了自己污秽的身体,竟将瓦片里剩下的米汁,从竹篱上捧给大迦叶尊者,尊者也恭恭敬敬的把它接过来,为了避免她的疑惑,尊者立即把米汁喝乾,老婆婆内心欢喜无比。

没有多久,老婆婆终于离开人世,往生忉利天宫,由于布施供养米汁的功德,她做了美丽的天女。有一次她念起前生的福业,想起大迦叶尊者的恩惠,曾下降人间将天华散在尊者的身上。-------------------------------------------------------------

视察教团时的不满

有一次,佛陀命令大迦叶到旷野城视察教团中的情形。朝晨,他著衣持钵入城,威仪严肃的行乞。

他经过几条街道,发现人家见到他都把门关起来,他出城到乡村托钵也是同样的情况。他很怀疑,因为这里过去佛法很兴隆,为什么现在人民对于比丘一点恭敬供养的心都没有?

他找到过去认识的信者问道:

「佛陀离开旷野城还没有太久,这里还有比丘在教化,怎么大家这么快忘记对三宝的恭敬,连比丘托钵都不肯供养?」

那位信者回答道:

「尊者!自从佛陀走后,这里的比丘几年来大兴建筑工程,各自建筑房舍,说是佛陀允许的。本来,若是修建讲堂或精舍,以便弘法和集体共修,这是我们信众应该护持的,但现时此间的比丘,都是为了个人的安乐,建筑很多小小的僧房,挨门挨户的叫信众喜舍木料、砖瓦、绳索、运车等,信众感到这样的应付没有穷尽的时候,因此城里城外的人见到比丘就关门。唉!说来我们真对不起佛陀!」

大迦叶听后,心中非常难过,他很快的回到王舍城把这种情形报告佛陀,佛陀马上到旷野城召集这里所有的比丘,教诫他们不应该强请人家做过分的喜舍。佛陀说:

「诸比丘!我的正法流传,就要依赖僧团的清净与高尚,人到无求品自高,你们不能向众生有所要求,你们应该贡献众生,你们不能让信众看不起。你们重要的任务是弘法度生,不是为自己的住处打算。假若,你们为众生建筑说法的讲堂,为僧团建筑共修的精舍,而不是为了自己,我嘉许你们的志愿!

「建筑很多小的僧房,供养少数人的享受,这样会分散教团的力量。门户对立,各自为政,更容易增加自私的心理!」

佛陀向比丘们说后,回到王舍城,大迦叶留在那里重新建立人民的信心。

尊者不为自己的住处,不为自己的生活打算,只是忙著把法喜之乐给人,等大家信解以后,他又出旷野城到其它的地方。以教团之祸为己祸,把该做的事情做完后,马上就离开,不为自己有所求而为法工作,他那种崇高的圣者胸襟与人格,实在是值得我们敬佩!-------------------------------------------------------------

阿难赠钵

大迦叶尊者为法的真诚,很得佛陀的信任,佛陀对于他,其爱护是无微不至。

在佛陀的教团里,有所谓六群比丘满宿等,专门结党犯恶,佛陀因此制下许多戒律。

有一个时期,是佛陀住在只园精舍的时候,六群比丘们又在努力的蓄钵。钵有铁钵和瓦钵两种,但由于产地、质料、颜色等的不同,所以分别有铁钵、苏摩国钵、乌伽国钵、黑钵、优伽国钵、赤钵等六种。那些六群比丘,在这些钵中,务求好的钵,把它收藏在自己的房中,好像在开陶器店一样。

这六群比丘,从早到晚,不知用功修道,把精神都集中在这些事情上。因为在实行托钵乞食制度的教团里,是绝对禁止积蓄金银衣米财物,所以他们就把兴趣移向收藏古董的方面去。

因此,佛陀便禁止蓄钵,制定戒律,佛陀说,如果谁再蓄钵,就是犯尼萨耆波逸提戒(舍堕的意思)。

佛陀正要制定这条戒律的时候,阿难陀正获得一个高贵的苏摩国的钵,想赠送给大迦叶,但不巧得很,大迦叶游化到别国去,暂时不会到舍卫国来。若是依照制定的戒律不可以蓄钵,则阿难陀就无法将这份礼物赠送给尊者大迦叶。阿难陀只得把自己的意思告诉佛陀,佛陀便问道:

「大迦叶来舍卫城的日子是那一天?」

「大概要十天内他才能赶来!」阿难陀回答。

佛陀就召集大众,讲说头陀严正之法,并称赞大迦叶奉行头陀法毫无缺点,教六群比丘们要跟他学习。最后,由于阿难陀所说赠钵的事情,特将这条戒修改成在十日以内可以蓄钵。

由这件事来推想,我们大略可以知道大迦叶在佛陀心中以及在教团里的地位是怎样崇高了!-------------------------------------------------------------

乐于修苦行

大迦叶一向是安心修习他的头陀苦行。说起他的修习苦行,直到老年,无论在什么情形之下,或是什么人劝说,他都不肯中断他的苦行。

凡是修习头陀苦行的人,第一要选择空闲的地方,第二要过托钵的生活,第三要常居一处,第四要一日一食,第五要乞食不择贫富,第六要守三衣钵具,第七要常坐树下思维,第八要常在露地静坐,第九要穿著粪扫衣,第十要住于坟墓之处。修学头陀苦行,就要过如此简单的生活,也是清净的生活。

对于大迦叶这样的人,不去度众生,而喜欢离群独居,过苦行的生活,比较积极的比丘们总不太同情,他利人的悲心可以说值得人敬仰,但他弘法的热情显然是不够。

除了佛陀,与外道辩论、教化僧团中诸比丘的大弟子,就是舍利弗和目犍连二位尊者,大迦叶是当佛陀与二大弟子在世的时期专心修道,期间或对在家的居士说法。当佛陀灭度后,能够代佛陀统理大众的实力,就是在这期间养成的,他如同巨钟一样,沈默的时候就沈默,但一遇到因缘,他就可以发出响亮的洪声。

当初舍利弗和目犍连二位尊者,也曾劝过他忘去自我,发菩提心来从事弘法利生的真理运动,大迦叶总是坚定的回答他们说:

「关于弘扬正法、教化众生,我实在是不行,忘去自我,多么不容易啊!教导没有信心或恶智的人,我实在没有那种勇气和毅力。我愿意在自己的生活中,树立起更艰苦的修行榜样,让后来者对于少欲知足的头陀苦行知道尊重与实行。

弘法利生的艰巨任务,全赖你们担当了。」

听了大迦叶话后的舍利弗和目犍连尊者,并不感到失望,反而称赞道:

「长老能够在这方面树立法幢,也是非常难得,佛法是多方面的,各人可以依著自己的志趣实践自己的理想,我们为长老祝福!」

大迦叶最不喜欢住在竹林精舍或是只园精舍过团体的生活,他甚至厌恶那里的和乐环境,他喜欢的是在露天静坐、塚间观尸、树下补衣。他认为尸臭或骸骨,对于修无常、苦、空、无我、不净观等,才更合适。

大迦叶不怕狂风暴雨,不惧日晒夜露,他枯瘦的老年之身,总是住在深山丛林的树下,或是白骨遍野的墓间,对于他的头陀苦行,任何人劝说,他都不停止。-------------------------------------------------------------

佛陀分半座

大迦叶的年龄终于渐渐的老了,可是他对头陀苦行的生活,是越过越认真。

有一次佛陀也不忍他以衰老之年,还要生活在日晒夜露、狂风暴雨之中,想劝他中止苦行。

那是佛陀法驾住在鹿母讲堂的时候,佛陀召见大迦叶,大迦叶穿著破衲衣,须发长得很长,蹒跚的走来,这里新皈依的比丘都不认识他就是大迦叶,看到他那仪容不整的形相,都投过来轻蔑的眼光,甚至有人向前想阻止他走近佛陀。

佛陀知道大家的心思,很远的就招呼道:

「大迦叶!你来啦!我留了半座在这里,你赶快到这里来坐吧!」

诸比丘听佛陀这么一说,吓了一跳,想不到这位老比丘,就是大名鼎鼎的大迦叶尊者。他向前顶礼佛陀后,退下几步说道:

「佛陀!我是您末座的弟子,要坐在佛陀所设的座位实不敢当!」

这时,佛陀就向大众叙说大迦叶广大无边的威德,并且说他有如佛陀修道相等的历程,今生如不遇佛陀,他也可以觉悟,证得独觉罗汉。

由这个事实,可知佛陀如何重视大迦叶尊者,甚至待他如宾,显示他在教团中地位的重要。

佛陀告诉他,不要继续苦行,把粪扫衣脱去,改穿信众所供养的轻衣,静静的养老,不要过度疲劳。

虽然受到佛陀这么高的慰劳,但他并不肯改变他的头陀苦行,他向佛陀说道:

「佛陀!头陀苦行在我并不以为苦,反而感到很快乐,我不为衣愁,不为食忧,没有人间的得失,我只感到清净解脱的自由。

「当然,有人说我这样生活太着重自利,像舍利弗、目犍连、富楼那、迦旃延尊者等,他们负起代佛陀宣扬的任务,不惧阻难,不惜身命,推动著真理的法轮,使众生普沾法味,同获法乐。我虽然没有那股为人为法的热情,但我不会忘记佛陀对我的恩德,就是为了报答佛陀的恩惠,我才更要过头陀的生活。因为众生要能得救,全靠僧团的弘法,僧团中布教的弘法者,是人民的亲教法师,他必须自身要健全,才能担当弘法的工作,僧团本身如何才能健全呢?当然只有从严肃的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德行。佛陀教法中的头陀行门,就是一种最严肃的生活方式,能习惯于这种生活,便能吃苦,便能忍耐,便能甘于淡泊,一心一德,为法为人!佛陀!我为了直接巩固僧团,间接的利益众生,我欢喜愿意不舍苦行,请佛陀原谅弟子的执著!」

佛陀听后,非常欢喜,看看大迦叶,又看看诸比丘,说道:

「很好!诸比丘有没有听到长老大迦叶的话呢?将来佛陀正法的毁灭,不在天魔外道的破坏,而是在僧团的腐化与崩溃!大迦叶的话说得很对,要弘扬佛法,让真理之光永照著世间,则必先要巩固僧团,要巩固僧团,就必须过严肃的生活,我的正法,如大迦叶尊者,就能负责住持!

「大迦叶!你好好去修道吧,我不勉强你,你可照你的意思去修行。要见我的话,随时都可以来见我。」

佛陀与大迦叶,人虽二而心则一,师与弟子如两个容器盛著同样的水,一点不滞留而互相流动。佛陀待尊者如宾,如亲友,但尊者从不忘以师礼对待佛陀,他们之间洋溢著师徒温暖的情谊。

我们一说到佛陀或罗汉,大家都会自然而然的想象他们如同枯木寒岩般的冷酷,对于人间,一点人情都没有,其实,并不是的,佛陀或罗汉,不执著世间五欲的爱染,高尚的情爱自然流露在其中。这种情爱,佛教称之为慈悲。慈悲的根苗,是被盛在智能的法船里,如同磁石般的引度众生,使他们朝夕能接触到崇高温暖的人格,改良自己的习气。

蓊郁葱茏的热带森林里,娑罗树的红花盛开著,尤其是在夏天,晚上皎洁的月亮从树梢间投射下银色的光辉,就在这空闲寂静的地方,大迦叶数十年如一日的修道,他那种崇高圣者的风范,彷佛还在我们眼前。-------------------------------------------------------------

继承佛陀的衣钵

岁月像石光电火般的迅速,佛陀应身化世的缘满,就在佛陀八十岁的那一年,传出了佛陀将要涅槃的消息。

在佛陀涅槃的这一年,先是目犍连为教殉难,然后是舍利弗回乡入灭,现在佛陀又将涅槃,在教团中到处都是愁云惨雾,为了正法流传,以及僧团的领导,佛陀早就注意继承的人选。现在的教团中,年老的大迦叶尊者,和年轻的阿难陀尊者,被公认为继承佛陀最适当的人选。尤其是大迦叶尊者,所谓灵山会上正法眼藏付嘱的拈花微笑,就是禅宗最初的典故。

佛陀在拘尸那迦罗城涅槃的时候,大迦叶正在北方的铎叉那耆国领著五百比丘教化度众,他得知消息后,非常的伤心,星夜领著比丘们来到拘尸那迦罗城,有的愁眉不展,有的伏地痛哭。

但在比丘中有一个是六群比丘之一的跋难陀,却很欢喜的说:「你们何必要这样伤心?佛陀涅槃后,我们才可以自由,他老人家在世的话,会拘束我们,会管理我们,他常常说我们这个不好,那个不对的,真罗囌,也真麻烦!现在他涅槃了,我们正可以轻松轻松呢!」

不等大迦叶的责罚,有一个比丘向前就要打跋难陀,大迦叶赶快阻止,并恳切的教示说:「现在佛陀进入涅槃,众人因失去了皈依而伤感,愚痴的你,怎么反而以此为乐?」

虽然是圣者的大迦叶,此刻也不由得心乱如麻,有时,他要像慈父教训不肖的儿孙,言辞沈痛的对他们说教;有时像严师对待弟子,其威德吓得人都不敢向他走近;有时又想到法藏的结集,应召集些什么人参加,何人说经、何人持律,他都要考虑到,他要以长老的襟度,顾虑到大法的前途。

总之,大迦叶的心是沈重的。这时佛陀的金棺放在天冠寺里,诸弟子有的围绕著暗暗地哭泣,有的在上面灌注很多的香油,几次的举火荼毘,薪都不燃。七日后,大迦叶到时,金棺中佛陀的足伸出来,尊者不禁涕泪悲泣,合掌顶礼说道:

「慈悲的佛陀!伟大的救主!您放心,我们会依照您的足步来行!」

大迦叶说后,佛陀的足收进金棺之中,正在弟子们嚎哭声中,佛陀就用三昧真火自焚荼毘了。

从此,大法流传的责任,就由大迦叶尊者承担起来!-------------------------------------------------------------

三藏圣典结集

佛陀灭度后的九十日,结集法藏的典礼开始。

起初,大迦叶为了选择结集的场所,费了一番苦心。竹林精舍、只园精舍,都过于宽大,而且这些地方还有很多没有离欲证果的比丘住著,最后他选定王舍城东南的大竹林中一个很大的石室,这个石室叫毕波罗延石窟。

在静寂的林中,宽大的石室里,正是尘外中的尘外。五百阿罗汉的圣弟子,公推大迦叶、阿难陀、阿那律、优波离、富楼那尊者等为上首。尤其是尊者大迦叶以首座的身分,在大众之前数说阿难陀的六罪,责怪他尚未证得最高的圣果等,每一罪都下一筹,甚威严有如佛陀,一向如天之骄子似的阿难陀,在大迦叶之前,也不敢反抗,只得认错。

大迦叶的伟大,由佛陀灭度,在那么多圣弟子中,他能统理大众,并没有把教团弄得四分五裂一事就可以知道。在佛陀涅槃的时候,他的声望和权威,实在是如同磐石的重要。

当佛陀在世时,那英才焕发的舍利弗和目犍连二大弟子,在教团中内外活动,做着佛陀的股肱时,大迦叶是默默的修道,就是有一些活动,都是很有限的。但到佛陀和二大弟子涅槃后,所谓水落石出,居然负责领导起教团来,由此可以看出他高深的修养,和宽大的度量。

尊者的作风是保守的,他没有像舍利弗和目犍连尊者那么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今日的佛教,退隐的、山林的、保守的、苦行的气氛很重,受大迦叶的影响很大,这是不容否认的史实。

不过,大迦叶虽不能使波澜化为平地,但无论什么难关,他都能坚忍著,安然的度过。将佛陀的真理之光,像稳如泰山似的普照大地,流传于无穷的未来,具有这种人格的,在当时的教团中,实在没有一个比他更适当的人选。

从结集三藏的第二天起,由阿难陀诵经,优波离诵律,再由诸长老将所诵之经、律检讨修订。所谓第一次结集三藏的神圣大业,就这样的顺利完成。

我们能承受佛陀的甘露法雨,我们能拥有如大海之多的圣典,我们得感谢大迦叶尊者!-------------------------------------------------------------

龙华三会愿相逢

结集三藏后的大约二、三十年,大迦叶忽然厌世起来,他想:「佛陀做了我的老师,像父母爱子似的,对我有如海一般深的大恩,我已为未来将大法流传,总算报答佛陀的恩惠于万一。现在我已老朽,像这样老丑的身体,谁还爱著,不如早些涅槃为好!」

大迦叶的年龄,这时已超过百岁高龄,那是无疑的。

他即刻走到阿难陀住的地方,付嘱法藏,要阿难陀继承,后来他就跃身虚空,到佛陀的八塔一一供养礼拜。

回到王舍城,他曾前去向阿阇世王告辞,守卫的说国王在睡觉,他就迳往离王舍城西南八里多的鸡足山而来。山有三峰屹立,成鸡足状。半山以上,是蓊郁茏葱的树林;半山以下,长满了蔓草。

当尊者到达此山时,三峰裂开,自然形成他的禅座。他即刻以草蓆地而坐,并对自己说道:「我今将以神通力来保持这个身体,用粪扫衣来盖覆他,等六十七亿年后,弥勒菩萨降生成佛,我再去拜见他,协助他教化众生!」说完后,鸡足三峰就合起来,隐藏了他的身体。

阿阇世王知道大迦叶尊者入灭的消息,悲伤无比!马上往见阿难陀尊者,要他同登鸡足山一看,当阿难陀尊者和阿阇世王到达鸡足山时,鸡足三峰自然裂开,他们看到大迦叶尊者端然的入定,身上还盖覆了曼陀罗华。他两人供养礼拜退出以后,山峰又自然地合起来,他们回顾静寂的林中,尔后六十七亿年,尊者大迦叶将长期捧著佛陀的衣钵,在这山中等候弥勒尊佛的来访,再把佛陀的衣钵传给他,以这种遗风教化,令他们不禁钦佩万分!

像这样美丽、玄奥的故事,在很多经中都有同样的记载。从这里可以看出大迦叶伟大的人格,经万劫而不朽!

有人说,伟人的精神进入造化的胸中,参入天地之至奥,而生命与无终的时间同样的悠长!从尊者大迦叶的故事来看,尊者的生命固然是无穷无尽,就是佛陀的教法也将无穷尽的流传下去!

大迦叶尊者的一生,是多彩多姿的,从他在树下诞生,到雕塑金人求婚;从做十二年名义上的丈夫,到在多子塔边皈依佛陀;大富豪的出身,而甘愿修习苦行;灵山会上的拈花微笑,能继承佛陀的法统;对大法的执著,到高龄一百岁的时候,都不放松一步;反对阿难陀参加圣典的结集,但到阿难陀开悟证果的时候,又自愿再将法统传给阿难陀继承,这实在是一位伟大人物的一生,值得我们怀念,值得我们学习。

我写到这里,尊者的德相和风姿,彷佛朦胧的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祈祷:弥勒尊佛的龙华三会上,荣幸的能够和尊者相逢,让我来深深的向尊者敬礼!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