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网

大音希声——天童正觉默照禅与香海止语禅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4-08-14 04:06:08作者:佛缘网
大音希声——天童正觉默照禅与香海止语禅比较研究

大音希声

——天童正觉默照禅与香海止语禅比较研究

香海禅寺释贤宗;云南大学韩扬文

摘要:自曹洞宗天童正觉禅师明确提出并践行弘扬默照禅以降,八百余年矣。近现代以来,随着人间佛教思潮的蔚兴,默照禅重现热潮。本文分三部分、两层意义讨论默照禅及其在后现代语境中的运用与变革。其中,前两部分主要分析正觉禅师的默、照互参理念;第三部分则侧重于探讨香海禅寺止语禅对于默照禅的沿革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试指出后现代语境中中国禅宗乃至整个佛教的生存状态与趋势展望。

关键词:正觉;默照禅;香海禅寺;止语禅;人间佛教

一、默唯至言——尚静的禅法

南宋初年,曹洞宗下第八代传人天童正觉禅师正式提出默照禅,以静坐、观照之法来寻回清净自性,彻悟成佛。这一导源于达摩而新题于赵宋的禅学主张之所以在当时出现,既是宗经复古,又有其时代赋予的必然性。

首先来谈默照禅中“默”的理论依据及其意义所在,同时对默照禅的提出过程做一个简单的钩沉。

默照禅的修行方法早在二祖神光受业于菩提达摩时就已是禅宗的修行正法:

昔达摩谓二祖曰:“汝但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种种说

心说性二祖俱不契,一日忽然省得达摩所示要门。遽白达摩曰:“弟子此回始息诸缘

也。”达摩知其已悟,更不穷诘。只曰:“莫成断灭去否?”曰:“无。”达摩曰:“子

依么生?”曰:“了了常知故,言之不可及。”达摩曰:“此乃从上诸佛诸祖所传心体,

如今既得,更勿疑也。” [1]

神光所谓的了了常知、言不可及,恰说明了“默照”的真谛。

这种由“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修行证得的静中禅并不是言辞所能够企及的。这也正是正觉禅师提倡以默修为正道的理论基点。以上达摩壁观禅中“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三则四字箴言,体现的正是“默”的精神。

要做到“默”,绝不是仅仅依靠闭口就可以完成的,它首先要求修行者在外的摄受要统统关闭,做到万缘放下。否则,觉受飞动,就不是“默”。其次,内心要平静如水,一尘不染,心中杂念纷弛,也不是默。那么达摩所说的“默”究竟是什么境界呢?将前两句否定掉以后,紧接着他就从正面提出了“心如墙壁”的“默”境。默是身心阻隔了外物与自我的觉受以后所兴起的境界,它不再躁动,也不再挂碍,而达到物我两忘的禅定状态。

这种以默胜声,以静制动的修行法除了得自初祖的真传以外,不可不说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一定的关联。从老子那里,默照禅吸收了“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2] 的辨证思想。世人皆动而静者生,在静默中天地蕴蓄着无限的能量,以焕发新光;世人皆进而退者成,在沉寂的谦退与孤独地思考中究竟的智慧产生,这就是默照禅在老子处的得益。这种影响乃是显性的,它在正觉禅师的开示语“明明灵灵兮,唯已自知;大辩若讷兮,大巧若拙”中可以找见。

至于正觉禅师是否受到庄子“得鱼忘筌”说,甚至更早《易经·系辞上》中“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说的影响,并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根据《佛光大词典》对于“得意忘言”的注释中关于禅宗由此受启的说法:“‘得意忘言’一语,意谓语言乃表达道理之工具,既已得其理意于心,则名言可忘绝;或表示不拘泥于文句以领纳体味其中真意。于道家、禅宗,皆认为最高深之道理绝非言语所可传示,故主张以心证道,离绝言诠。” [3] 我们有理由相信,默照禅也多少继承了这种心印不语的主张,故以静默作为高于声教文字的修行手段,这是无疑的。

当然,素以圆融见长的正觉禅师提出默照禅不仅与诸多传统文化思想相关联。它不仅是一种历时性的思想主张,更是共时性的。

前文提到,默照禅的产生乃是时代之必然。原因有二:

第一,为廓清两宋文字禅埋首故纸、皓首穷经的唯理习气,默照禅提倡以无形的静默观照代替无尽的文字说理。

两宋时期,以解释“公案”来阐发佛学主张的文字禅蔚然成风。颂古、拈古、代语、别语等文字表达形式被专门用于参禅的过程中。这种做法,始于临济宗的善昭,至克勤臻为高潮。它们采用偈诵的方式对公案进行参省,其中不乏佳篇。如象田禅师梵卿的偈子:“春已暮,落花纷纷下红雨。南北行人归不归,千林万林鸣杜宇。我无家兮何处归,十方刹土奚相依?老夫有个真消息,昨夜三更月在池。” [4] 这些富有诗境在心灵表达既有禅趣、一片性灵,又含一定的思辨主张,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受到有唐以来的禅诗影响,文字禅也体现了僧人文士化,文士禅林化的融合倾向。但是专尚语言,只在文字上下功夫的禅法也使得禅林士人化倾向严重,一时人人专心文辞博彩,而远离壁观参禅之道,于僧人的内省功夫不利。加之文字禅末流多蹈袭陈言,并无创见。为反对文字禅,克勤门下宗杲提倡话头禅,专门研究公案中的“无解之语”,在实践中,要求从无解中求解,借助浑浑灏灏的古语阐发自己的思想,其结果还是在文字上下功夫。

而正觉认为,禅修还是要返回到壁观一路,否则无论是在有解的文字还是无解的言辞上下功夫,都是不究竟的。他所提倡的这种禅法,在反对当时贸然外求,止于言荃的文字禅和话头禅方面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第二,南宋初年,江山半壁,朝廷偏安,默照沉思有利于人们在这种形势下痛定思痛,救国弼时。

南渡以后,举国之心沉痛,文人士大夫常有《式微》、《黍离》之叹。如南宋词人朱敦儒《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类似这种离乡去国的愤慨幽怨之情在当时成为了主流的声音。这种倾向在当时的禅林中也有反映。

士人南渡以后,与佛禅的往来频繁,他们相互应答,士人援禅入诗,僧侣们在与他们的交往中也多有酬唱。在宗杲禅师的《大慧普觉禅师语录》中,多有李光、富季申、魏邦达、向伯恭等南渡诗人、文人的往来唱答。“这些赠答僧人之诗,或述友情,或论佛法,或表明皈依出世之心迹,内容不离方外之情,并且常化用禅宗公案,用释典表达禅理禅趣。” [5]

虽然推举的修行主张不同,但与宗杲禅师类似的,正觉禅师当时所主张的默照禅也受到了包括文人士大夫在内的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欢迎。在天童追随他弘法的信众,相传超过千人。

这种默照不语的禅修方式,与当时人们崇尚反思的心境是契合的。因为静默乃是反观自照的前提。如果说文辞的抒发乃是向外求得宣泄的手段,那么空阔的沉思乃是反求诸己的方式,后者要比前者更加彻底和究竟,惟其沉思才能够导向澄明,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现在何处,该往哪里去。

正如高令印在《中国禅学通史》中所总结的那样:“默照禅在南宋初盛行,反映出人们在经历国破变离后的心情,默照沉思,思痛而定来。” [6]

总起来说,默照禅的“默”多得壁观真意,又对中国传统的言象意论有所借鉴;在纠正两宋文字禅、话头禅的流弊方面以及沉思国难方面均有裨益。因此,其中“默”的传统对于禅修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照唯普应——观照的艺术

默修只是默照禅的前提,这是我们再三表明的。“照”就是以观照寻回本来清净、圆满的面目。因此,“照”有一个先在的预设,即人人本有一个不生不死的状态,本有重现悲悯、圆满的能力。默照禅要做的,只是用一种反观自照的方式来寻回这些被遮蔽的本相与潜能。这与苏格拉底所提倡的“学习即回忆”说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照”的方式在正觉禅师的《默照铭》中得到了诗意化的解释:“灵然独照,照中还妙。露月星河,雪松云峤。晦而弥明,隐而愈显。鹤梦烟寒,水含秋远。浩劫空空,相与雷同。妙存默处,功忘照中。” [7] 只有清清楚楚地用心来观照,才能够达到澄明的境界。以上用作连类譬喻的意象都是最为清晰明白的事物——露洗清月月更明,银汉现前表空灵。它们象征着自明自在的至境,是通过默而照之的方式达到的。

“功忘照中”,这和王羲之《答许询诗》:“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的思想可谓不谋而合。默照的目的,乃是要弃绝对于名闻利养的追求,拾起明净澄澈的本心,以返回真我的状态。当我们向外求索时,看到的是诸幻相,至于真相则全部被功利形貌等遮蔽起来,教人找寻不到。因此,正觉禅师才主张内照,惟其如此,才能照见诸相非相,自性圆满。

默与照缺一不可,否则就会造成偏废,走入邪道:“问答证明,恰恰相应。照中失默,便见侵凌。证明问答,相应恰恰。默中失照,浑成剩法。”(《默照铭》)如果只照不默,就容易使思绪混乱,进入一种杂而无章的魔境;但如果只默不照,那无疑如同昏沉入睡,一无所得。

“照”是明白一切事物的本来面目,照见本地风光;“默”是将事物的外相悬置起来,突破自己本来看待事物的方式。从这个角度看,默与照在实践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个循环。这个循环以“默”为前提入定,开始入定以后,用“照”的方式来放舍外相,知道万事存在但不执着于它们的表象;然后回到“默”,这时已经完全清楚了一切外相,一切烦恼,但能够完全不挂碍,到此,就有一种解脱作为果呈现出来。但是这个果还不是究竟果,一次“默——照——默”只是形成了一个小循环,若要得到究竟解脱,还是要以此循环坚持践行,在其中秉持“发大悲心,放舍诸相,休息万事” [8] 的基本态度,慢慢地将默照禅的修行循环放大,循环越大,信念越正,获得的解脱也就越究竟。等修到根本处,也就是“彻见离微”之时,就能够彻见法性的体用,得到究竟解脱。

“照”,不仅是禅修中得见五蕴皆空的妙门,而且也是艺术创造的要门。不少文人士大夫通过观照来得到心灵的启示,这种启示或者对他们的人生产生积极的效应,或者在艺术上使他们顿然醒觉。《默照铭》中所提到的诗意境界与文学艺术中的“无我之境”是通似的,而这种境界的获得,离不开澄怀观道的过程。当他们在万缘放下的那一刻,消除了的我执就被触目成诗的外境所取代,这时情就是景,景就是情。正如《美的历程》所言:“所谓‘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不自觉意识到。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不论是人间事物还是自然景物),终于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主题思想。” [9]“照”所体现的禅风是艺术性的,它看起来是与外境相隔离的,但实际上这种隔离却使修行与艺术在“距离”的促使下,反而更接近真相。因为真相不在外界,而在内心。

尽管,默照禅在当时及后世皆因其静默山林之气受到一些质疑。如宗杲禅师曾激烈地批判默照的流弊曰:“近年以来,有一种邪师说默照禅,教人十二时中是事莫管,休去歇去,不得做声,恐落今时,往往士大夫为聪明利根所使者,多是厌恶闹处,乍被邪师辈指令静坐,却见省力,便以为是,更不求妙悟,只以默然为极则。” [10] 这种说法从反面指出了默而不言可能造成的消极守成状态,然而对于当时文字禅甚嚣尘上,南渡后赵宋分土割疆的实际情况而言,退而静思无疑是有效的。

三、因革随流——后现代语境中的止语禅

20世纪7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运动勃兴。人们在享受日新月异的科技成果的同时,也纷纷意识到当代科技对于人的异化作用。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旧有的行为方式、思维取向面临崩溃,人们开始怀疑理性,质疑道德。这个唯速度是举的时代在人们还来不及思考的情况下就已经全面凭临,使人在身心两方面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

第一,对于自然及人为灾难的极度恐慌。尽管中国人血脉中原有深重的忧患意识,但必须指出的是,没有哪一个时代对于灾难的恐慌更胜于今。传媒,尤其的网络的风行使得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灾难都得以直观地呈现在另外的时空中。战乱、自然灾害、科技使用不当造成的祸端、不明因素造成的惨祸以及人性造成的灾难都深重地打击着人们原本就因压力深重而脆弱不堪的心灵。不少以预言者姿态出现的消极主义者更是在近年多番预测世界末日的大限。种种负面的言论在无形中使得人人自危。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科技、人性、异质力量等产生怀疑,而怀疑促进了心灵的躁动,使得人的正面能量大大降低。

第二,对于工作、家庭的犹疑以及人际交往的不安情绪明显。受金融风暴及次贷危机的影响,人们对于工作的认知与理解已经产生了很大变化。原先被理解为安身立命的终身职业被渐次取消,工作的频繁变化使得人们在适应新的时代环境上多少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对于工作及家庭的稳定性多有忧虑,人际交往的不安感增强。

这在世界各地不断飙升的离婚率与相亲节目热潮中普遍急躁的择偶倾向中可以明显见出。在应时而变成为时代主流的同时,安全感普遍缺乏;责任意识在新一代人的建树中成为一个困难的课题。

第三,自然环境对身心机制的影响。随着医学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无疑呈现增长趋势。但是受到生态环境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人群中罹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也越来越高。这种趋势不仅使得人们对于身体的担心更增一筹,由此影响心理健康的也不在少数。疑病症成为一种现代病。人们对于身体的过度担忧,容易使心灵更加浮躁,反过来对身体的循环也多有不利。

总之,快节奏的当代生活,高强度的生活压力,自然生态的破坏,科技对人的异化,伦理观念的转变,对于灾难的深重忧虑,使人身处于这个时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公允而言,这是一个“动”的时代,是一个速度的时代,因此在这重重情势的压迫下,修习“静中禅”重新成为时代风尚。

更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在尘世之外求得解脱并非根本办法,要在生活中时时能够“语默动静体安然”才是重中之重。

20世纪初,印顺法师在太虚法师“人生佛教”的基础之上提出“人间佛教”的主张,在对治现代病,乃至对治现在的后现代解构、怀疑之风具有积极意义。印顺法师认为:“佛教是理智的宗教,自然不能离却这人间的导师,转到玄秘的信仰。但是,单在种姓清净、相好圆满、出家、成佛、说法、入灭的形迹上建立信仰,也还不能算深刻正确。凡是纯正的佛弟子,必须把握佛陀的崇高伟大点,要窥见佛陀之所以为佛陀。” [11] 他所主张的“佛陀之所以为佛陀”的思想,正是佛陀出现世间,自度度他,自利利他的行为主张。人间佛教是入世的,符合现代人对于宗教的诉求。

当代语境下的佛教,不是出世的,不应以丛林修行为根本修行法则。而应该有利于四众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与道德健康,应当以佛的利他精神,以菩萨的倒驾慈航精神,积极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行为方式与思维方法,以助益人们的身心健康,这是当代佛教弘法利生的应尽职责。

香海禅寺以此为努力方向,以“以人为本,服务社会,正知正觉,共证菩提”作为建寺宗旨,以“建精舍,创特色,树典型”作为建寺纲领,从硬件与软件两方面入手,着力打造符合时代潮流的人间佛教道场。在香海禅修院开展的各种禅修活动中,止语禅是其中颇具特色的一项禅修活动,至今开展二十二期,累计学员人数近千人。

止语禅俗话叫“闭口禅”,是一种很高境界的修行。止语,就是要杜绝所有世俗往来,断绝一切凡心杂念,以求更大地精进。佛教认为,一切众生之生死轮回,皆由于身、口、意三业所致,若消除此三业,可速得解脱;禁语目的之一即为减少口业。真正做到“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使自己能尽最大的努力修好十善业,积累往生的福德资粮。同时可以防止辛苦修积来的一点福报从说话之中流失掉,也可避免因口过而招来的麻烦和灾祸,在较大的程度上断绝了菩提道上的业因业缘。同时,也使善信同修能够避免犯破六和敬,破坏正法道场的罪过。这是一种静修的禅法。

在止语禅的践行中,我们提倡以当代人的思维方式为切入点,结合曹洞宗的默照禅与临济宗的看话禅,以前者为入门修习的简易方式,以后者为精进的着力点,共促修行。

止语禅课程有开示也有践行。在具体的践行过程中,确实是要求止语默照的。结合传统禅修打坐时安那般那数息法的指导语和当代心理学中的催眠指导语中的部分放松指示词,帮助入门者初入定境。其中有看住话头的指导,也有默想内观的指导,前者教人不生杂念,后者教人安住当下,这一点其实是可以打通的。同修可以根据自己根器和兴趣的差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修行方式。

为什么我们的止语禅中既有数息观和参话头的指导,又有默照的指导呢?因为我们认为这两种禅修方式对于当代人安住浮躁心,调整身心状态,对治烦恼恐慌、缓解压力都是有益且可行的,同时也适合大家作为禅修入门进行修习。强调静默止语则主要是为了纠正当代人话语成灾的习气,将安心法门的所在定位于内心的静观壁照上,以静制动,以柔弱胜刚强。通过转变思维方式来起到修正行为、调节压力、强健身心的基本作用。如求勇猛精进或要闭关修行的同修,香海也提供专门的禅房和禅修指导。

香海禅寺借鉴默照禅不落言筌、反观自照的修行方式,以此作为止语禅的精髓所在,并本着“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用,同结万方缘”的美好寄愿,希望能够利益到各行各业的禅林同修。

参考文献

[1]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书(卷二十七);禅宗语录辑要[Z].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431.

[2] 老子著;陈鼓应注译. 老子今注今译[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45.

[3] 转引自佛光大词典[Z].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4] 裘樟鑫释性空主编. 佛教诗词楹联选(嘉兴卷上册)[Z].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23.

[5] 钱建状尹罗兰. 南渡士人的佛教因缘与文学创作[J]. 浙江大学学报,2003,(3):122-130.

[6] 高令印. 中国禅学通史[M].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458.

[7] 弘智禅师广录(卷九);大正藏(卷四八)[Z]. 100a-b.

[8] 圣严法师. 圣严法师教默照禅[M].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12.

[9] 李泽厚. 美的历程[M].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281-283.

[10]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书(卷二十六);大正藏(卷四七)[Z]. 923a.

[11] 印顺. 妙云集下编之一:佛在人间[M]. 台湾:正闻出版社,2007:4.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