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祖开示:摄心念佛。《菁 华 录》(56
发布时间:2024-10-29 04:09:35作者:佛缘网《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印光大师著/曾琦云 译注)
白话译文:
第三章 净土修持方法
一、示念佛方法
56、你不知净土宗旨,应当依照《一函遍复》所说,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不要用观心念法,应当用摄心念法。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都集中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其他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
,这就叫做“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比那不摄心的,则心中清净多了,所以叫做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没有间断,自然可以心归一处。浅一点的可得一心,深一些的则可得三昧。
三摩地,就是三昧的别名,翻译为正定,也可说正受。正定,就是心安住于佛号中,不再跑出去的意思。正受,就是心所纳受,只有佛号功德的境缘,其他一切境缘都不可得。(又正定即寂照双融,正受即妄伏真现。见文钞正编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能真正都摄六根念佛,一定业障消除,善根增长。不须观心,而心自然清净明了,又怎么会引来心火上升的病呢?
你是业力极重的凡夫,却妄用观心之法,故致如此。观心之法,是教家修观之法,这个方法对念佛之人,不很契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才是上,中,下,圣凡等一切根机众生的无上妙法。
要知道“都摄”注重在听,即使心中默念,也要听。因为心中一起念,即有声相,自己的耳朵听自己心中的声音,仍然是清清楚楚的。果然能字字句句,听得清楚,那么六根通归于一(耳根一摄,诸根无由外驰,才可速至一心不乱。见文钞正编与徐福贤书)。与其他观法比较起来,这种方法(指持名念佛)是最稳当,也最省力,最契理契机的。
57、念佛之人应当恭敬至诚,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果然能够这样,即使不能做到完全没有一点妄念,妄念也不至于很多。很多人只图快,图多,随口去读,因此无效。若能摄心,才可以说是真念佛人。大势至菩萨,以儿子思念母亲为比喻,儿子心中只思念他的母亲,其他事情,都不是自己心中的事,所以能够感应道交。
58、修习净土,随分随力,难道一定要排除世间万缘,才能修持吗?譬如孝子思慈亲,淫人思美女,虽然每天做事繁忙,这一念却无时无刻不在,一定没有忘记啊!修净土的人,也是这样。任凭每天做事有多繁忙,也决不允许忘记心中的佛念,这就得到修行的要旨了。
59、出声念,就可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心中默念,字多难念,适宜念“阿弥陀佛”四字。从白天到黑夜,睡着了任他去,醒来就接着念。以念佛为自己的本命元辰,决不片时放弃,才可以超凡入圣,了生脱死,往生西方啊。
60、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在六道中轮回,无业不造。如果无心修行,反而不能觉察出有这些稀奇古怪的恶念;如果发心修行,那么自己就会发现,这些念头反而更多(这是心地趋于清净而容易显露妄念,妄念从前并非没有,只是不能发觉罢了)。
这个时候应当想,阿弥陀佛就在我面前,因此不敢有一丝杂念妄想,就会至诚恳切念佛圣号(或小声念,或默念)。必须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听得清清楚楚要。能如此常念,则一切杂念,自然消灭了。
当杂念产生时,格外提起全副精神念佛,不许它在我心里作怪。果然能如此常念,则意地里自然清净。当杂念刚刚生起时,如一人与万人作战,不可稍有宽恕纵容的心。否则它就做了我的主人,我就受它的危害了。如果拼命抵抗,它就会随我所转,即所谓转烦恼为菩提了。你能常以如来万德洪名极力抵抗,久而久之,心地自然清净。心清净以后,仍旧念佛不放松,则业障消而智慧开。切不可生急躁心。
无论在家在庵,必须敬上和下,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已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者小声念,或者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叫它消灭。常生惭愧心,及生忏悔心。即使有修持,总觉我功夫很浅,不可自夸自大。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只有我一人实是凡夫。你果然能依我所说而修行,一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61、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只要收起心来恳切地念,自然能够归一。摄心之法,首先要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想要收敛也没有办法。
如果心已至诚,而念头还未专一,应当收敛耳朵仔细听。无论出声还是默念,都必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仍有口念的样子)。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此摄心,妄念自然消失了。
如果有时妄念还会汹涌而至,则就用十念记数法,将全心的力量都放在一声佛号上面,这样的话,即使想要产生妄念,也没有力量和时间来顾及了。
这种摄心念佛的究竟妙法,过去弘扬净土的人,尚未谈及,因为那时人的根基比较好,不必如此,便能使心归一。我印光因为心难制伏,才体会此法之妙。屡次试验屡次成功,并非我轻率乱说的。愿与天下后世钝根人共同如此修行,令万修万人去。
所谓十念记数法,就是在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必须念得清清楚楚,还必须记得分分明明。到十句后,又必须从第一句至十句念,不可接着念二十,三十等。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只凭心记。如果十句一次记忆比较难,可以分为两次记,即从一至五,从六至十。如果还感觉费力,可以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次记忆。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插脚,一心不乱,久而久之自然得念佛三昧。
须知这个十念法,与早晨的十念法,收敛妄心是相同的,用功就大有差别了。早晨十念法是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十念法是以一句佛为一念。早晨十念法只能十念,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这里则是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即使每天念数万,都是这样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没有一点停滞和阻碍。从朝至暮,没有什么时间不适宜。与掐珠记数法比较起来,所得利益有天壤之别。掐珠记数法身体劳累且心神不安,此十念法则身体安逸且心神安定。
只是做事时,或者难以记数,就恳切直念。做事完毕,仍然再摄心记数。这样下去,则心中往来不绝的念头都消归于专注一境的佛号了。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说,像我们这些钝根,如果放弃十念记数之法,想要做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太难太难了!
又必须知道这种摄心念佛之法,是既可以浅又可以深,既可以小又可以大的不可思议之法。只应当相信佛言,切不可因为自己想不到,就生疑惑,致使多劫善根,从此丧失,不能最后亲获实益,实在悲哀!
掐珠念佛,只适用于行住二时。如果静坐养神,因为手动的缘故,心神不能安定,时间久了就会得病。而此十念记数法,行住坐卧,没有哪个时间不适宜。
62、摄心念佛,是一定不变的大道。摄心之法,只有反闻最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