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遗教经讲解》戒是解脱之本
发布时间:2020-06-02 11:29:58作者:佛缘网戒是解脱之本
(节录自正如法师《佛遗教经讲解》)
经文:“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种植及诸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节身时食,清净自活。不得参预世事,通致使命,咒术仙药,结好贵人,亲厚媟慢,皆不应作,当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显异惑众。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畜积。此则略说持戒之相。
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缺。若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
我们上面讲完了“序分”。现在从上面的这段经文:“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开始,是本经的“正宗分”。什么叫“正宗分”呢?正宗分,就是佛说一经的正文宗要。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一篇文章的正文部分。正宗分,是记录佛说的法,是佛说的。
本经正文一开头,佛就为我们宣示了佛教的“宪法”。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也称“母法”,是一个国家其他一切法的立法依据。除宪法外的其他一切法,称为“子法”。佛教各寺院团体的规章制度,就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子法”。这“子法”是依据佛教的“戒”这个“母法”而产生的。佛教所说的“戒”就好比国家的“宪法”。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教有教条,佛教有戒。法,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是国人的行为规则,人人必须遵守。犯法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戒,是佛教徒的行为准则,对佛教徒行为起规范作用,是佛教徒实践佛道的根本。犯戒者,或“现在生”受报应,受国法处罚,招来恶果,或来生受报应,堕落三恶道受苦。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持戒清净,而成佛道。
佛法修学,法门八万四千,但实则不出“戒定慧”三学。三学之中,戒为基础。中国佛教有十大宗派,其中有一宗专门讲“戒”名叫“律宗”,则为其他九宗派所共同重视。
研究戒律、实行戒律、弘扬戒律的法师,名为律师。现在,社会上也有律师这一名称,他们是从事法律事务的专业人员。这名称与佛教的律师名称相同,他们从事的事务也都是与“律”有关。
一、宣示根本清净戒
经文:“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汝等比丘”,汝,是你。汝等,就是你们。比丘,是尊称,是佛弟子。佛非常温和,非常客气,非常礼貌,叫自己的弟子,还不忘地称呼“比丘”。我们在佛经中还常常看到,佛称弟子为“善男子!善女人!”“善男子、善女人,”就是“好男人”“好女人”。用现在话说,是先生们女士们。在有些人眼里,世界上没有好人,就连儿子也认为父母是坏人。有位年轻人,一天看他的母亲,越看越像“坏人”。一气之下,将他母亲赶出家门。在佛看来,所有的人都是好人,更不要说是亲生父母了。
佛告诉我们,要视一切男人女人是善男子、善女人。有人说,这个境界太高,我作不到。的确如此,但是,我们最起码在家庭中要有这“善男子、善女人”的观念。善男子、善女人们:你家的所有男士都是善男子;你家的所有女士都是善女人。有人说,这个我也作不到。这个作不到,你就没有资格学佛了!
比丘为七众之首
比丘,原是梵语音译,又可写作苾蒭、比呼等,是出家受二百五十条“具足戒”的男子。出家受三百四十八条“具足戒”的女子,称比丘尼。在以前,出家比丘,穿件破衣服,背个简单行李,“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为了生死事,乞化度春秋。”其生活其模样真得跟乞丐差不多。这话真的说对了,比丘还真有乞丐的意思。你们大家都叫我法师,其实我是个乞丐。不过文字上用得优雅一些,叫做“乞士”,将“丐”变为士。依据《大智度论》卷三记载,比丘一词有5种含义:
(1)乞士:乞求佛法长养慧命,乞讨饮食养活色身。
(2)破烦恼:又称破恶,精进破除贪嗔痴等烦恼恶业。
(3)出家人:出离世俗家庭,过独身清净利他生活。
(4)净持戒:受持比丘清净具足戒。
(5)怖魔:出家为僧,魔王少了一位魔民,因而惊怖。
以上5种含义中,一般又以乞士、破恶、怖魔,称为比丘三义,与阿罗汉一词义中的应供、杀贼、无生三义,合起来而称作“因果六义”。意思是,由于比丘乞士之因,而获得阿罗汉应受人天供养之果;由于比丘出家,让魔恐怖,精进修行,杀尽烦恼之贼,因此,而得阿罗汉“杀贼”之果;由于比丘努力破除烦恼恶业,超出六道,不再生死轮回,因此,而得阿罗汉“无生”之果。
出家人,又称“沙门”,意为“勤息”,指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出家人,又称为僧。僧,梵语僧伽,意为和合众,原是指三位以上的出家人,三人为僧。后来在我国,单一出家人也称为僧。但是,佛、法、僧三宝的“僧宝”,是以受“具足戒”的比丘、比丘尼为主。这里所说的“僧宝”是指整个“僧团”。僧与佛、法并立,而为佛教三宝,可见,僧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
皈依佛法僧三宝后,就成为佛教徒。皈依僧宝,是皈依整个僧团,不是皈依某一位比丘、比丘尼,不是这个比丘是我师父,那个比丘不是我师父。十方佛是我皈依师,十方法是我皈依师,十方僧是我皈依师。作为一名佛教徒,敬佛及格,敬法也及格,可是敬僧不及格,这就不能称做合格的三宝弟子。
有位朋友对我说:一天,他到朋友家。同朋友闲谈中刚谈到神父不好的话题。这时,朋友的父亲从卧室里冲出来大声说:“不能乱讲话!再讲神父不好,下次不准到我家!”原来他父亲是天主教徒。
有几位居士手捏着佛珠,围在一起念佛,正念得昏昏沉沉,突然,朱居士提起某出家人不够慈悲,这下好了,余居士精神一振,昏沉全消,接过话题,坐在身边已打盹的吴居士也插上嘴,大家越谈越起劲,从甲僧谈到乙僧,从乙僧又谈回甲僧,谈得大家眉飞色舞,笑语声声,全忘了手上是拿着佛珠在念佛,全不知言笑之中已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已经造成重罪!应该明白,纵然有见到某出家人有某些过失,或在家同修之间有过失,我们都应该想办法善意地去帮助他,而不是背后批评、恶意毁谤。毁谤之罪,入阿鼻地狱。
现在人都说自己不容易,做父母的说,做父母不容易;做儿女的说,做儿女不容易;同样地也应该理解我们做出家人也是不容易!有句话说得好“理解万岁!”。我们由于共同的信仰,而走到一起来!用我们佛教的话讲,是前生累世所结下来的“缘分”。这一份缘分来之不易,我们理应互相惜缘,互相理解,互相勉励。团结合作才是佛法精神。
“汝等比丘”,佛在本经中的每一段开头几乎都在叫“汝等比丘”。是不是本经是针对比丘讲的呢?不是的!本经内容针对比丘等出家众,但是,经中有许多内容也非常适应在家众。经中那些内容是针对出家众?那些内容是适应在家众?弄清楚这一点极为重要,否则,所谓“佛法即非佛法”了,误解佛法了。
那么,佛在经中为什么只叫“比丘”呢?这是因为:(1)佛说法的对象人数众多,不可能一一都叫。为了简捷,佛就叫“七众”之首的比丘,用以代表所有佛教徒。(2)佛在世时,许多比丘本是菩萨,外现比丘。今举比丘,说明大乘方便道,与“二乘”相共。依本经修行,一定可以趋向大乘佛道。(3)比丘为出家众之首,乃“三宝”之一,今独举比丘,以表示恭敬僧宝、远离烦恼、住持佛法、弘法利生的重要。
尊重波罗提木叉
“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比丘们、信众们:我“入灭”后,你们应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灭,就是涅槃。梵语“波罗提木叉”,翻译中文是“处处解脱”、“别别解脱”,是佛教戒的别称。
林太太对陈太太说:“陈太太!你对佛教这么虔诚,你应该归依三宝才好。”陈太太回答:“我还没有自由够呢!”言外的意思是说,归依三宝后要遵守“戒”,这个不能作,那个又不许干,不自由。这实在是不了解戒,这是对戒的误解。这里,我们就明白“波罗提木叉”戒,原来就是“解脱”的意思。解脱才有真正的自由,解脱就是自由。这个意义延伸也就是说,法律也就是“解脱”。
比如说,大家遵守法律,没有人入屋偷东西,大家的房子也不设铁门,也不装铁窗,甚至门也可以不上锁,这就是解脱。美国的乡村民房就没有铁门、铁窗。你没有杀人、偷东西犯罪,听到警车沿街呼叫,你心里自然坦然一点都不害怕。你没有干坏事,警察在街上巡逻,你也胆敢从警察面前大摆大摇地走过,这就是解脱。古语说:“心中没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再比方说吧,一天聚会,你对朋友无故发火口说恶言,之后,你心里一定很难过,心里有挂碍,这是不解脱。如果你做了一件好事,你心里一定很舒畅,这就是解脱。你不侵犯我,我不侵犯你,大家都这样,大家都解脱。
有了戒,有了规章,有了法律,大家也才有自由。再比如说,交通规则中规定驾车必须靠右行驶。驾车人都能遵守“靠右行驶”等交通规则,那么大家开起车来就自由了。所以说,戒是解脱,这表达得非常之妙。
这“波罗提木叉”戒,有种种分别不同,如果人们依照各自所接受的不同内容去实践,就能够获得各自不同的解脱,这就是“别别解脱”。如果人们能完全遵照“波罗提木叉”去作,则时时处处无烦恼得解脱,这就叫做“处处解脱”。
戒,梵语又称“尸罗”,有行为、习惯、道德等义。从广义上讲,一切善恶行为都称为戒,如好的行为称作“善戒”,坏的行为称作“恶戒”。然而,我们一般所说的“戒”,是指特为佛教出家、在家信徒所制定的戒规。
戒的种类有许多,但常见的有这几种:
(1)三皈戒: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宝。皈依三宝,为加入佛教教团的第一条件。
(2)五戒:①不杀生,②不偷盗,③不邪淫,④不妄语,⑤不饮酒。此为在家男性信徒优婆塞、女性信徒优婆夷所遵守。
(3)八关斋戒:①不杀生。②不偷盗。③不淫。④不妄语。⑤不饮酒。⑥离涂饰香花,就是身上不涂香油、不带装饰品。⑦离高广严丽床座,及不歌舞视听,广义说,就是不奢华享受、铺张浪费,不看不听不表演不健康的歌舞等。⑧离非时食,即过午不食,饮食适中。此是优婆塞、优婆夷在一日一夜中体验出家生活时所遵守的戒。
(4)十戒:将八关斋戒中的不歌舞视听分出来,单独为一条,再加上不持金银财宝,就是不接触、不储存货币财物。再加“八关斋戒”,而成十戒,此为出家男众沙弥、女众沙弥尼所遵守的戒。
(5)六法戒。沙弥尼经过两年的“试习期”合格才能受比丘尼戒。在这两年的“试习期”中,她们称“式叉摩尼”(学法女),除遵守“十戒”外,还必须遵守“六法戒”。六法戒是:①染心相触戒:没有接触“染污心”男性。②盗人四钱戒:没有偷人财物价值超过四钱以上。偷人财物四钱以下,名为“缺戒”,可以重新受戒。③断畜生戒:没有故意杀害畜生生命。④小妄语戒:没有讲微细虚假不实的语言。⑤非时食戒。⑥饮酒戒。
(6)具足戒,指比丘、比丘尼遵守的戒条。具足,原意为亲近世尊足下,后来有完全圆满的意思。说比丘戒、比丘尼戒相对于五戒、十戒等不俱全的戒来说,算是完全圆满之戒,所以名“具足戒”。此外,还有《梵网经》上列举的“十重禁四十八轻”等等戒条。这里就不一一介绍。
戒是我等之大师
佛说:你们应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在这句话中,我们感受到佛的慈悲和蔼,他没有以“教主”之尊,用命令式的口气,要求佛弟子们必须接受戒规,而是用“尊重珍敬”四个字来表达他对弟子们遵守戒规的期望。“尊重珍敬”,这是用两个词组,表达一个词性,以突出“戒”的严肃性和重要性。要你遵守戒规,一般来说有强制性,遵守者处于被动,不是那么自愿,而“尊重珍敬” 戒,这是遵守者发自内心对戒的尊重敬仰,这是遵守者对戒充满虔诚的心情,这是遵守者主动地自愿地遵守戒规,完全没有被迫。以尊重敬仰欢喜之情,以主动自愿之心实行戒规,这是佛弟子实行戒规的基本态度。从“尊重珍敬”四字中,我们感受到佛为弟子们“持戒守法”,用心良苦。
为什么要遵守戒规呢?经中说:“如暗遇明,贫人得宝。”没有戒,我们无所适从,那么你乱来,我胡来,结果就好比大地一片黑暗。大地一片黑暗,大家怎么走路?大地一片黑暗,大家怎样生活?假如,大家顽固地要远行,那是非常危险的。有了戒,就好比黑暗中有了光明,你自然看清楚在你眼前的路那条可以走,那条路不能走,你有所依从。“戒”为我们身、口、意行为指明方向。
遵守戒规,又犹如“贫人得宝”。宝,是金银财宝,戒怎么称为“宝”呢?大家好好想一想,就会明白戒实在是“宝”。一个人尽管有许多金银财宝,但是犯了杀人戒,这个人的一切金银财宝都不是“宝”了,一切金银财宝都没有用了。拥有守法这个“宝”,其他一切“宝”才是宝。戒,是方法,掌握这个方法,按这个方法去作,你脱贫致富发财了。
又由于犯戒会招来恶报,遵守戒规会产生善法果报,因此,戒称为宝,太弥足珍贵了。又,戒能让你见到佛,戒能让你成佛道得解脱,你说,戒是不是宝?戒,不仅是宝,而且是宝中之宝。所以说,能得到戒,就好比“贫人得宝”!
佛在世时,制定了戒律。然而,诸佛弟子在遵守戒律的同时,依然是以佛为模范,以佛为师,遇到问题就找佛解决,佛为大家指点方向。现在,佛要涅槃了,佛涅槃后,诸佛弟子以谁为师呢?依《大智度论》说,佛临涅槃时,阿难向佛提了四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佛涅槃后,我们“以谁为师”?佛回答:以戒为师。这里,佛再次强调这个问题。经文说:“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佛再次将“戒”提升到与佛同等地位。大家知道戒就是我们的大师,戒在世间就是我佛如来在世间。戒与佛是没有区别的,戒就是佛。
甲比丘对乙比丘说:“很久没有见到佛了,我们去见见佛如何?”
乙比丘就劝说甲比丘不要去,好好在这里依戒修行,弘法利生。甲比丘不听,于是跋山涉水,风霜露宿,千里迢迢,一路上犯了戒条,终于见到佛。他十分得意地对佛说:“尊敬的佛陀!我经过千辛万苦终于见到您了!”
佛说:“你没有见到我!”
“尊敬的佛陀!我明明见到您了!怎么没有呢?”
佛说:“因为你没有遵守戒律!而那位乙比丘,他才真正见到我!”甲比丘明明见到佛,而佛却说没有见到佛。而乙比丘明明没见到佛,而佛却说见到佛了,这是为什么?因为乙比丘遵守戒律!“戒是佛”吗!
蔡居士经常抱怨说:“我每逢初一、十五都买许多水果供佛,还烧很多香薰佛,为什么我到现在还没有见到佛?”一天,她读《遗教经》读到这里才明白,原来遵守戒律就能见到佛。谁遵守戒律,谁就天天见到佛,天天与佛在一起。我们早课念诵时都在祈请“诸佛住世”,其实,现在你遵守戒律,诸佛便已在人世,因为“戒是佛”。戒在人间,就是佛在人间。要想见到佛,要想“佛住世”,就从“戒”中求。“戒”,“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二、清净自活方便戒
戒条,又可分为“性戒”和“遮戒”。性戒,是指主要的、根本的戒,如杀、盗、淫、妄等。也就是说,这些戒条的本质就是“恶法”,不是佛制定才成为戒。也无论是出家、在家、受过戒、没受过戒,只要犯了“性戒”,都是有罪的。譬如杀人,在佛教中是绝对不允许,在社会上也同样是不允许。触犯“性戒”,罪恶极重。有些人以为,受了戒,犯戒有罪,而且,明知故犯,罪加一等。没受戒犯戒无罪,因为不知不为过。这完全是错误。应该明白,没受戒犯戒,同样有罪,而且不知悔过自新,越犯越大。就像衣服破了洞不知修补,衣服的破洞将越来越大。受了戒犯戒,而知忏悔,改过自新,还有得救的机会。
遮戒,是指遮止、次要的戒条,它有预防触犯“性戒”的作用。遮戒本身并不是恶法,但是,违反遮戒,有可能造成触犯“性戒”。又,遮戒,一般是因为防止世间人的指责毁谤而制定的。如饮酒等就是属于遮戒。一般说来,触犯遮戒,罪比较轻。
受戒者能够遵守戒规,叫做“持戒”。相反的,则称“破戒”。如何才是持戒?如何才是破戒?这有个标准,那就是以“善恶”为标准。有益于社会大众的,这就是“持戒”;有害于社会大众的,这就是“破戒”。其精神可以概括为三条,这也就是《菩萨地持经》卷四中所讲述的“三聚净戒”。三聚净戒,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
(1)摄律仪戒:是指约束自己的身口意行为,不作损害社会大众利益的事。这也叫“断一切恶戒”。
(2)摄善法戒:是指自己的身口意行为,广作利益社会大众的事。这也叫“行一切善戒”。
(3)摄众生戒:也称“饶益众生戒”,是指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帮助众生。
基于“三聚净戒”的精神,依据各国国情、风俗、气候等不同,除“根本戒”外,其它的“小小戒”还可以适宜修订,这叫“随方毗尼”。道宣律师的《四分律行事钞》卷上说:“虽我所制,于余方不清净者,则不应用。虽非我所制,于余方必应行者不得不行。此如来在世教也。”这里的“我”是指佛。什么是“小小戒”?“随方毗尼”就属于小小戒的范畴。比如,“过午不食戒”,我们中国许多僧人要从事耕种等辛苦的体力劳动,不食晚餐影响身体;又由于饮食是寺内自己作,比较方便;又由于自力更生,粮食较为充足,等等,所以,允许吃晚餐。但吃晚餐,叫做“药饮”,就是当作药来吃的意思。允许吃晚餐,这就是“随方毘尼”。“毘尼”就是戒。
这条“过午不食戒”,虽然是我佛制定的,但是,在遵守者的居住地确实有困难遵守,可以“不应用”。又,这不应用的戒条,应该在不损害他人,以及社会的同时,还不会引起他人,以及社会的反感。这就是“小小戒”了。
基于“三聚净戒”的精神,戒律中还有“开遮持犯”。这是大乘菩萨本着慈悲願行利益众生灵活应用戒律的作法。小乘戒法不准“开”。开,是开禁,指解除戒。遮,是遮止,指预防之戒。持,是坚持,指奉行戒。犯,是触犯,指违反戒。
戒的根本意义,在于“止恶行善”。下面的这则故事,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戒的开遮持犯。佛经记载:波斯匿王的王后未利夫人,是个虔诚守戒的佛教徒。一天,王宫里的厨师犯差错,波斯匿王要杀厨师处罚。当时正在守“八关斋戒”的末利王后闻讯,立刻带金挂银抹粉戴花打扮华丽,请波斯匿王一起饮酒歌舞作乐,还指定要那位被国王定死刑的厨师亲自煮菜。波斯匿王十分纳闷地问她:
“今天是你八关斋戒不饮酒、不涂香油、不带金银装饰品、不穿华丽服装、以及不唱歌不跳舞的日子。为什么你今天破斋戒?”
末利夫人回答:“我听说国王要杀这位厨师。我想今天不吃他煮的好菜,以后再也吃不到了。”波斯匿王明白末利夫人“破斋戒救人”的慈悲用意,就当场宣布免除这位厨师的死罪。
末利夫人深解“戒原是以止恶行善”,因此,冒犯饮酒、涂香破戒,以救他人,不为戒相所惑,灵活应用戒条,真正表达了“戒是止恶行善”的道理。
佛根据“随犯随制”,并结合佛弟子的不同情况,归纳了几种不同的戒,这许多戒条都很重要。现在,佛临涅槃时刻,从“戒”中特别列举以下戒条,可以见得,以下这些戒条的现实意义。佛制定的戒条,是在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中产生的,因此,我们从戒条中可以看到当时的时代特征。
请再看经文:“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婢、畜生……此则略说持戒之相。”这里,佛列举了四项十二条。一个持戒的人,身口意自然清净,因此,戒又称“净戒”。“持净戒者”,这里有两层意思,(1)指持戒的人;(2)指持戒圆满无犯的人。“持净戒者”,应该遵守以下四项十二条:
不得贩卖贸易
经文:“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种植及诸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在这一项中,佛列举四条,持戒者不得作的事。
①“不得贩卖贸易”。“贩卖贸易”,就是开公司、开商店做生意。做生意难免要花费时间,动诸心机。遇上紧急关头,思想还难免像股票指数线,上下起伏不停,心神不得清净。而且还难免是非纷争。比丘要专一学修佛法,弘法利生,所以,不得做生意。至于在家众则可以“贩卖贸易”做生意。但是,所做的生意,应该在法律的范围内,应该在不损害众生的情况下,公平合理,知量知足,并以所得的清净资财广作功德善行。 ②不得“安置田宅”,指不要买田地买房子置产业。从律制的规定,出家人以树下坐卧,行乞食,日中一餐,总财富只有三衣一钵,当然不需要财产,也不得有私有财产。然而,中国僧人由于不托钵乞食,而是靠寺院团体自给自养,因而寺院需要有房地等产业,维持僧众生活。寺院又要开展弘法等其他社会服务事业,因此,如果有信徒供奉田地、舍宅等,仍可以接受。这也是“随方毘尼”。佛教的一切产业都是属于佛教团体财产,出家比丘个人并无权拥有。佛教徒“安置田宅”更应该依法办事,并且“知量知足”。
③不得“畜养人民、奴婢、畜生”。古人“畜养人民、奴婢、畜生”是不可以的,因为将人当作牛马畜生来对待,所以称“畜养”。其实,大多数的“人民、奴婢”可能还没有得到“养”,而是受到残酷的剥削。现在,情况不同了,社会讲法律、讲人权、讲人道,因此,我们鼓励“畜养人民、奴婢”,因为增加社会就业,功德无量。这里的“人民”,就是你公司里的员工、工厂里的工人。这里的“奴婢”,就是你家的保姆、花工等勤务员。古代,“畜养人民、奴婢”是犯戒。如今,“畜养人民、奴婢”是功德。“畜养”,就是要将养的对象当人看待,要及时、合理地给对方发工钱,真正将“养”的含义表现出来,这才有功德,这才不犯戒。
“畜养畜生”,有两种意义。A、畜养鸡鸭鱼虾等水陆空“畜生”,供人宰杀食用。B、畜养狗、猫等宠物。佛教徒不杀动物,放生动物,爱护动物,不要畜养畜生以为经济来源,不提倡畜养畜生以作宠物。
④不得“一切种植及诸财宝”。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在古代农业社会的中国,不从事“种植”劳作的人,不干活的人,会被人看不起。大家看中文的“男”字是“力”字头上顶着“田”,这就表明了男人与田地劳动有关,这也表明了中国男子热爱劳动。所以,中国的僧人也不托钵乞食,而是住在寺院,农禅并重,一边学修佛法,一边从事耕种,过自种自给、自食其力的生活。中国的寺院,大多是草木苍翠茂盛的风景名胜。可见,中国僧人不仅勤于耕种,更乐于种植树木花草。
中国僧人在自养衣食住之外,又从事修建寺院、弘法、文化、社会服务等事业,这就自然产生了佛教的经济问题,这就与“财宝”有了关联。中国佛教的发展是离不开“种植”,及经济等因素。对这一条,我们又“开戒”。但是,我们要明白违法的东西我们不能种、不能作,违法的经济方式我们不得作。经济从十方来,应回馈十方去。知量知足,不得贪求。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而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要想把一门学科学好,“皆当远离”其他科目,“如避火坑”就如同躲避火坑一样,这样才能将一门知识学好。如果,一个人又要做生意,又要管理人事,又要“安置田宅”,又要搞学问,思想不专一,很杂乱,则学问难以深入,学问自然难以取得大成就。比丘的真正职务是从事佛学研究弘扬,从事社会教育工作,因此,应该远离一切种植、生意经营等事务,一心一意学修佛法,学习文化知识,树立社会道德形象,担当起弘法利生,造福社会的职责。
不得占相吉凶
经文:“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节身时食,清净自活。”
①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中国出家人从事“农禅”生活,自然离不开锄草砍树、翻土挖地。修建寺院、房舍也离不开翻土挖地。“斩伐草木,垦土掘地”,有两层含义:A、是在农作物的田园范围内,或修建寺院、房舍时,“斩伐草木,垦土掘地”,是不得己的情况下,可权宜开遮。B、指故意胡乱,不合法地“斩伐草木,垦土掘地”,这是不允许的。佛教徒要爱护花草树木,“斩伐草木,垦土掘地”还有可能伤害到其他众生,又胡乱这样作,将造作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等等。
②合和汤药,指做医生为人看病开药方。这一条,在家信众可以作。医生救死扶伤,佛经称为“菩萨行”。那为什么出家人不得作呢?这主要是考虑到病人有男有女有先生有小姐,有看内科有看外科等等,以出家人的身份做医生有许多不便之处。和尚穿僧装头光光,开个诊所作医生,来了一位小姐要看病,“请!到里屋来!”关上门拉上隔离墙布,和尚在里面为小姐看病,这是不大方便的,并且容易招来是非,惹来世人讥讽嫌弃。又,合和汤药,容易滋长人们的利、养心态,耽误出家人的“正业”,因此,出家人不得作。然而,这是救死扶伤,自利利他的菩萨行为,所以,在中国仍然有许多僧人懂医学。这一条戒,无形中也就“半开”了。
③占相吉凶,指占卦、看相、算命、解梦、测字等,说人好坏吉凶。A、看相算命等,有一定的理论,但是,人们很难精通,且容易出差错,而自害害人。B、人的相,随时在变,随心在变,现在是凶相,也许等一下就变为吉相了,所谓“相无定相”。所以,尽管“相理”精通,也无法精确掌握人的吉凶。C、佛教认为,我们今生的福祸吉凶,是过去世的善恶业因的结果。并且,今生的正确努力和错误行为都会改变今生的福祸吉凶的命运。比如说,前生的业因不好,感得今生的命运不好,但你今生能多多注意知识的增长,智慧的开发,身体的健康,善行的积累,道德的提升,就会改变原有的不好命运。这就是说,人的命运,经过后天的因素能得到改变。而且,改造不好的命运,完全是靠自己的正确努力,他人为你看看相是帮不上的。佛教徒不得“占相吉凶”。
④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星宿,又称宿曜,古印度天文学上的星座,其中有二十八宿、十二宫、七曜之分别。古人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生命星”在天空中。通过观察“生命星”的方位,以及运行情况,可以预见这个人的命运。
“推步盈虚”。《左传疏》中讲到:“日月转运于天,犹如人之行步,故推历谓之步历。”“推步”,是指推算日月在天地间的运行。“盈虚”,是指人们从地球上所见到日月在运行当中的满和缺。通过推算日月运行于天地间的满和缺,而预测人的吉凶祸福。“历数算计”,是指通过计算年月日“历数”,而推测出一个人的命数将会怎样?
佛说,这些“皆所不应”,这些都是出家人不应该作的事。出家人应该“节身时食,清净自活”。“节身”,是指节俭养身。“时食”,按时饮食,一日两餐。泛指不铺张浪费、节俭适中的生活。节俭、爱惜物资,也是佛教徒品德情操的表现。“清净自活”,靠正当的职业,过清净的生活。这就是说,佛教徒应该靠正当的职业,靠真正利国利民的职业,不求名、闻、利、养,过节俭、清净的生活,保持高尚的气节情操。
讲到节俭、爱惜物资,我想起了一位僧人为一叶白菜,而沿溪寻找的爱惜物资的故事。从前,有两位禅师结伴云游参访。一日路过一条小溪,便坐在小溪旁休息,几分钟后,突然看到一位老和尚沿着小溪上游向下游飞快地跑来,好像在追赶什么?两位禅师问那位老和尚:
“你为什么跑得这般快?”
老和尚说:“两位有没有看到溪水上漂流着一叶白菜?”
两位禅师齐声答:“没有。”
老和尚说:“刚才溪水冲走我一叶白菜。为了找回这叶白菜,我沿着小溪追赶到此。”
两位禅师一听,马上向这老和尚连连顶礼,口说:“啊!我们参访了一年,终于遇上了得道高僧!”
一叶白菜,本是事小,但是,你掉一叶,我扔一叶,物资浪费,垃圾堆满,那还得了。一叶白菜,本是事小,漂流某处,滋生细菌无数,危害不小。这和尚对无情的小小的一叶白菜都如此爱惜,那他对有情生命的慈悯、爱护之心可想而知。
不得参预世事
经文:“不得参预世事,通致使命,咒术仙药,结好贵人,亲厚媟慢,皆不应作,当自端心,正念求度。”
①不得参预世事,通致使命。“参预世事”的世事,指世俗的种种事务,其中也包括“参政议政”。佛教徒为社会一员,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想完全脱离“世事”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是“离世觅菩提,犹如寻兔角”。菩提就在世间中寻觅,菩提就在生活中体悟,所以,佛在其他经典中又教导我们要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业”,以极大的悲怀热情关心、投入利生事业。当然,对于那些正在学修佛法知识路途上的出家众来说,为了防护“道心”,为了更好地安心学修,离开一切世事杂务,是完全有必要,是完全正确。
“通致使命”,是说往返两国,或多国之间传达国事;或者是将A国的机密告诉B国,将B国的机密告诉A国,这个现在叫做从事间谍工作。佛教徒祸国殃民、损人利已的事不得作。
②咒术仙药。“咒术”,是指咒语、幻术。“仙药”,是指提炼仙丹、借神制药。“咒术仙药”,泛指邪咒、幻术、仙丹、符水、扶箕、降神等等歪门邪术。佛教徒不得“咒术仙药”。
③结好贵人,亲厚媟慢,就是攀缘、亲近、结交、依附社会上有名望的人物,仗势傲慢。佛教徒向社会名流宣扬佛法,共同行善事做好事是允许,但是,结交权贵,为求名利,以增傲慢,是用不得。
佛说:“皆不应作,当自端心,正念求度。”出家人都不应该作这些,因为,它们能让我们的心受到污染,人格受到损害。为了端正心态,树立正派形象,佛教徒应该不作这些,而是时时刻刻将思想行为放在“弘法利生”的事业上。
不得显异惑众
经文:“不得包藏瑕疵,显异惑众。”瑕疵,原是玉石上面的斑点,这里比喻人的缺点。“包藏瑕疵”,就是隐藏缺点,隐瞒事实真相,包庇坏人等等。隐藏自己的缺点,这是人性的弱点。将作错的事隐藏起来,不讲出来,这是不好。
我们那里有位张老太很想吃草莓,一天她儿子刚好买两斤草莓回家。老太太看儿子将草莓放在客厅后走进卧室。老太太看客厅没人,就赶紧用手抓一个,塞进嘴里,这时她儿子叫一声:“妈!”老太太自尊心很强,平时她儿子给她东西吃,她都不好意思要。此时,听儿子叫一声:“妈”,心想:“不好了!”她儿子在卧室里听他妈没有答话,边走出卧室边大声叫:“妈!”这位中年人一见他妈,吓了一大跳,说:
“妈!你的嘴巴怎么这样大?”
“……!”他妈不答话,只是瞪着两只大眼睛。因为嘴巴被草莓塞住,无话可说。这位中年人一看完了!妈嘴巴肿了,不能讲话了,赶紧打应急电话,叫救护车。救护车来到,这时老大妈才壮胆吐出草莓,说:“我嘴里长了个草莓。”真相大白,搞得这位中年人哭笑不得。这就是隐藏真相。有些隐藏真相严重的,还可以造成危害生命,害人害己,那问题可就大了。
“显异惑众”,异,指各种特异功能。向人们表现某种特异,以迷惑大众,获取称誉,以及功名利禄。
远离邪命生活
以上各条,在佛教其他经典论著中又称作“邪命自活”。邪命自活,在经典论著中有不同说明。在《大智度论》中,邪命自活,又叫做“不净活命”。论中记载:净目女问舍利弗:“不净活命?”舍利弗回答:“有出家人,合药种谷,植树等不净活命者,是下口食;有出家人,观星宿日月、风雨雷电、霹雳不净活命者,是名仰口食;有出家人,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净活命者,是名方口食;有出家人,学种种咒术,占算吉凶,如是等种种不净活命者,是名维口食。”其他,还有5种不净食等,其内容同上面所说的大同小异。
以上各条,对于佛教徒来说,都应该依据“三聚净戒”的精神作慎重思考衡量,衡量的结果是,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利的,可以依法而作。如果,所作的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害,则不得作。至于,佛在经中为什么只强调“不得作”呢?这主要是针对出家众说的。其目的是,希望出家众远离“不正当”的生活,不被世俗杂务所困扰,不为世间名利所污染,身心清净、一心一意学修佛法,更好地作好僧人的本职工作,那就是 “弘法利生”的事业。
《楞严师资记》中说:“大厦之材,本出幽谷。”大厦之材譬喻出类拔萃的人材。为什么大厦的栋梁之材出在幽深的山谷之中呢?因为“远离人故,不被刀斧损斫。”(同上)什么是“刀斧损斫”呢?就是妨碍学者学修的一切世事杂务。出家“弘法之材”当然也不例外。故出家人应当远离以上“四项十二条”等妨碍“道业”之事务。
大家知道,出家人,又一个名称叫“和尚”。梵语和尚,意译亲教师。用现在的语言来讲,“和尚”,就是老师、教授的意思。和尚,是我们亲密的老师,是我们要亲近的老师,是我们最亲近的老师。
出家人为了安心办道,为了当好教授,这个不得作,那个也作不得,那生活靠什么呢?是靠乞食为生,靠信徒供养。《十住毗婆沙论·归命相品》中佛说:“白衣在家者,应多行财施。”又说:“在家之人當行財施,出家之人當行法施。” 在家出家分工合作,佛日增辉,*轮常转。
出家人生活要靠大家供养。因此,作为在家信徒来讲,应该要供养出家人的生活所需,特别是那些可以造就的僧才。在家信徒应该让出家人没有生活之忧,专心致意地学修佛法,弘扬佛法,教化众生,过上“清净生活”,这功德真正是无量无边。供养出家人是“敬佛、僧、父母、悲苦者”四大福田之一。出家人譬如“福田”,我们供养出家人就好比在福田中耕种,必定收获大功德。
虽然出家人接受在家信徒供养,但是,佛告诫出家人必须“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畜积。”“四供养”,是指饮食、衣服、卧具、汤药四项供养出家人的物品。“四供养”,这里泛指供养出家人的一切物品。佛说,出家人所接受的“四供养”,应该“知量知足”,不得贪求,不得有多余的积聚储存。
古往今来,许多僧人还不受供养,自食其力,一贫二洗,真是贫僧,就连皇帝请他进宫接受供养都不去。法融禅师就是这其中的一位。皇帝请他入朝相见受供养,他拒绝使臣后说: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
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吾复何忧。”
法融禅师,石块为枕头,藤萝为床铺,“知量知足”,当然是没有“蓄积”了。中国的出家人基本上是“自给自养”,过“知量知足”生活。佛说:“此则略说持戒之相。”以上所说的只是简单地列举一些戒条而已。
如今,依然有出家人以清净自修,讲经说法,教化众生,从事佛教的社会教育工作,恢复出家人的本来面目,这是值得我们佛教徒大力推崇的。
三、戒是解脱的根本
经中说:“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这一段经文,是上文的总结。
戒是正顺解脱本
“戒是正、顺、解脱之本”,这一句是总说。这一句也将戒的意义提升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说明白了,就是戒为成佛的根本,诸佛是由戒而修成佛的,诸佛是从戒中产生的,戒是佛母。一个国家的法律,是“至高无上”的,人人必须遵守。同样道理,佛戒也是“至高无上”的,每位佛教徒都必须遵守,能遵守戒律者才有成佛的希望。
“正”是指一个人的身、口、意行为正确无误,没有差错。因为,戒有“防非止恶”的作用。它规范人们“身”“口”行为的防非止恶,行善修德,到规范人们思想“意”行为的“起心动念”生善止恶。所以说,戒是端正我们身、口、意行为的根本。
顺,是顺心如意。你遵守法律,遵守规章制度,有道德观念,人们就会敬重你,那么你做起事情来自然比不遵守法律,不遵守规章制度,没有道德观念的人要顺利。有这么一个人老喜欢打妄语,大家都知道他是个不讲真话的人。大家想一想,这个喜欢讲假话的人跟人们在一起能“顺心如意”吗?赵先生每到一个公司找工作,大家都说赵先生是个不守规矩、不守法律的人。大家想一想,这个赵先生能不能顺利找到工作?而且,从佛教的观点讲,遵守戒律、法律,能得到诸佛菩萨护念,能得到善神护助,能产生种种功德利益,因此,做起事来自然得心应手、顺心如意,所以,戒又是“顺”的根本。
顺,是顺从。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规则,人们遵循顺从这个规则,那么做起事来就方便了,就顺利了,就事半功倍了。违背了这个规则,必定没有结果。遵守不杀人、不偷盗等戒条,遵守国家的法律,那么法院就不会找你麻烦,你就必定在法律的这一领域内顺利地走完人生。我们顺着佛为我们制定的戒----这条道路前进,我们才有可能顺利地到达涅槃城。这才是真正的“顺”。戒,是“正”、是“顺”的根本,这里面包含的意义非常深广,希望大家好好领会。
戒,又是解脱的根本。我们上面也简单讲了“戒是解脱”,然而,这“解脱”的真正内涵,是指解脱三界烦恼,以及尘沙、无明等一切烦恼,而成佛。成佛才是真正的解脱。
戒,是解脱的根本,我们在许多佛经中也看到表述这种意义的语句。如《华严经》中说:“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涅槃经》说:“戒是一切善阶梯,亦是一切善法根本。”又说:“欲见佛性,证大涅槃,必须深心修持净戒。”
以上这些经文法语,都为我们提示了“戒是解脱的根本”,“戒是成佛的根本”。换句话也就是说,谁不遵守戒,谁就不可能成佛。他这个人不守法律、不守规矩、行为不正,他自然不能称作好人。他这个人犯杀戒,杀人,警察要抓他,警察抓到他,法院判他死刑,他被剥夺政治权力,他也就没有选举和被选举当总统的权力了。这个人犯杀人戒,要受法律制裁,他自然就没有自由,没有自由就没有解脱了。
依戒生禅定
戒为什么是解脱之本呢?因为“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原来,遵守戒律,能让我们不安的心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摇所迷惑,这是说各人自修方面。从大众方面而说,假如大家都遵守“不偷戒”,你离家出外就不担心有贼撬你家的门锁,偷你家的东西,你便“安心”外出了。大家不杀生,那人们就不担心被谋杀。有了戒,有法律保护,你钱存在银行,你也不担心你的钱会没有掉。有了戒,大家的心就“安定”了。这便是“依戒生定”。
戒,是章程,是程序,是方法。有了章程、程序、方法,我们按此办事,自然有条不紊,心不慌张,意不散乱,思想安定,这就是有“定”。
佛告诉我们“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根据各人对戒律的不同程度的遵守实践,就会“得生诸禅定”,就会产生、获得各人不同层次的“禅定”境界。完全无缺遵守戒律就会产生、获得种种层次的“禅定”境界。“禅定”,这才是真正的“定”。
禅,梵语禅那,意译作“弃恶”、“思维修”、“功德丛林”、“静虑”等。说修行“禅那”,自然要捨弃恶法,聚集善法,令心神专注一境而不散乱,所以称“弃恶”。“禅那”是通过思维修炼,而使精神状态达到高度集中,所以叫“思维修”。通过修行“禅那”,功德越积越多,所获得的功德就好比茂密的丛丛树林,所以名“功德丛林”。“静虑”,是指心神专注在某一对象,静止一切思虑分别,达到极寂静极微细的思维状态。
定,梵语三摩地,意思是心不散乱,而达到特殊的精神状态。梵语禅那,又可翻译为“定”,梵语中文合起来,这就叫做“禅定”。但是,仔细分析,禅与定是有区别。禅,一般说来,是指三界中的色界的心境,因此,色界则称作“四禅天”。定,是泛指心的统一境界,在欲界的“定”可称为定,到无色界的四无色定也称作定,就是出了三界的出世间定还是称作定。从这里,可以见得禅是定的一种,定的含义比禅的含义要广。然而,一般而言,禅及一切诸定总称“禅定”。例如,有将出世间最高定称为最上乘禅,称世间比较初级的定则叫做外道禅。
现在,大家心里很烦躁不安,很容易发脾气,心神散乱不定,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转,等等,这都是没有禅定的缘故。《坛经》中六祖说:得好“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这可以说是对“禅定”的最简易而直接的解说。
证得禅定境界,自然妙用无穷。七里禅师在禅房打坐参禅,三更半夜闪进一个强盗,低声说:
“钱拿来!”
七里禅师说:“钱在那桌子的抽屉里,自己去拿。”
盗取了钱,正要走,七里禅师说:“喂!不要全部拿走,留一点,我明天买香油供果。”
强盗真得将钱留下一点,正要走出门时,七里禅师又叫住他:“站住!”
强盗吓了一大跳,回过头来,只听七里禅师对他说:
“你拿了钱,怎么不说一声谢谢就走了。”
“谢谢!”强盗边说边飞快地溜了。
后来,这个强盗被警察抓住,并供认偷了七里禅师的钱。警察带这个强盗来让七里禅师指认。七里禅师说:“他没有偷我钱。那些钱是我送他的,因为他向我道谢了!”
自此,这个强盗悔过自新,还做了七里禅师的徒弟。
世间人视钱如命,世间人看钱比生命还重要,而七里禅师不为人人都喜爱的钱所动,还感化了强盗。这里,展现了七里禅师“外离相,内不乱”的禅定功夫。
有位财主不小心(没有定),钱掉进海里,慌忙中(没有定)他便跳进海里捞钱,全忘了自己不会游泳。挣扎几下,这才大呼:“救命!救命!”
岸上,他儿子非常慌张,马上叫会游水的人下海救他。这个会游水的人知道这位财主不是好人,于是说:“下海救人要10元。”
海里的财主听见,立即还价说:“9元!10元太贵!”
“10元!一毛不能少!”
“就9元!一毛不能多!”财主话音刚落,人已淹没海中。这便是“外著钱财物相,内心散乱慌张”没有神定功夫的结果。
禅定的种数和层次,有多种说法。但概括起来有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世间禅中,又有外道禅、凡夫禅、四禅八定之分。出世间禅中有八念、八想、十想、八背舍、十一切处、九次第定、四谛观、十二因缘观、无相三昧等等。出世间上上禅,也有九种之分,这是诸佛菩萨的最高禅定境界。
不同的禅定境界,自然有不同禅定的功用,层层往上,一层比一层高超。我们大家都有读过《阿弥陀经》。这里,我们就顺便来领略一下《阿弥陀经》中众生的禅定功夫。
《阿弥陀经》中说:“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极乐世界的众生,一清早用衣襟(袍子前面的部分)装满各种鲜花,出去供养十万亿个大千世界的十万亿尊佛后,回到极乐世界才是吃早餐的时间。在这么极短的时间内供养这么多的佛,这说的也就是禅定功夫,这是极乐世界众生的禅定功夫。
禅定生智慧
有了禅定,就自然有“灭苦智慧”。一谈起智慧,大家就会想到字典上所解释的“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叫做智慧。这是世间上的一般解释。佛教上所讲的智慧,它除了有“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外,还有更深更广的含义。梵语般若,翻译为中文的意思可叫做智慧。但是,中文智慧两个字不能完整地表达“般若”这“智慧” 的全部含义,因此,为了避免佛教中所说的智慧与世间上所讲的智慧搞混乱,所以,多数经典中不直接翻译为智慧,而是用梵音“般若”。本经文则是直接用智慧。
一般说来,般若智慧有三种:
(1)文字般若
文字般若,是“般若”的相,是“般若”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能让众生,开发智慧,断恶向善,消除烦恼痛苦,了脱生死轮回,悟入如来知见,觉悟人生宇宙实相。诸佛亲悟诸法实相,诸法实相本无法用语言文字直接、完整表达,然而,为了开导众生,觉悟诸法实相,所以,方便假名“文字般若”。这里所说的文字,还包括口头上说的音声、手做的手势,以及行为举止等等。
世间上有许多人,文章写得很好,可是人们看了以后想入非非,甚至走入歧途。这样的作品就不能称作“文字般若”。教人学坏的影片也不能称作“文字般若”。
一位名作家写了一部小说,其中有这么一段:一对年龄只有11、13岁左右的小兄妹想骗钱。小男孩用一张100元的纸币去那热闹的小摊上买了两元食品。过了两分钟,他妹妹拿10元面额的纸币也到那非常热闹的小摊上买了两元饮料,店主找她8元。这时小女孩说:
“你怎么找我8元?”
店主说:“你给10元,买了两元,我找你8元。”
小女孩哭着说:“我给你是100元。”
“明明是10元!怎么会是100元。”
小女孩说:“哦!想起来了,我那100元的背面底下,我还写了个‘good’字。”
店主因为刚才太多人买东西,生意太好,对刚才是10元、是100元,意识里也有些模糊,再翻找100元面额的纸币,确实有一张背面底下有个“good”字。店主对小女孩说:“好!好!对不起!找你98元。”
以上这一小说片段有何教育意义?大家一定各有见解。但是,总而言之,一句话,教人“学坏”的文艺作品,都不是“文字般若”。
(2)观照般若
观照般若,是“般若”的作用,它的作用就好比太阳照亮大地一般,让人看清万事万物。我们凡夫俗子没有观照般若,于是分不清事物真相,不明万事万物虚妄所成,于是以假为真,以真为假,将“亲家母当作儿子”,迷惑颠倒,所以生死轮回不得出离。
将“亲家母当作儿子”,说的是一个故事。从前,人们生活贫困,一般都是有早餐,没午餐,家粮不足。张家来了位儿媳的妈妈亲家母,住了三天还没走,眼睛失明的家婆有些焦急。黄昏时刻,“儿子”走进厨房,家婆就走过去对“他”说:
“你岳母住了这么多天,怎么还不走?”
“我正想明天一早就回家”回话的是亲家母。
家婆心想糟糕,我以为是儿子,原来是亲家母,连忙说:“噢!亲家母!我这人有一毛病,就是一到太阳落山就胡说。”
亲家母接过话,说:“我这人也有一毛病,一到太阳落山,就全无记忆力。”
没有观照般若,就好比一个人眼睛失明,对东西南北、青红皂白、善恶是非分辨不清,因而做出种种错事。
(3)实相般若
实相般若,就是诸法的真实相。诸法的“实相”不能说有说无,不能比大比小,非言语文字可表达,非思想意识能想像。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讲义》中有这么一段话:“般若摄无量义,性体空寂,我法俱遣,情执尽空,得无所得。”后四句说的就是“实相般若”的体性。般若体性是空,它离言语相、文字相等一切相。它没有形象,因此,凡人用眼睛是看不见,用手是捉摸不到。不但看不见摸不到,它还离“心缘相”,用凡人心念也是想像不到的。但是,它犹如虚空,确确实实存在,所以只好用“空”来形容它的体性。
般若体性又是寂。“寂”是说般若的清净程度,它清净至极,一尘不染,“我法俱遣,情执尽空”。“遣”是消除、捨弃的意思,引申为放下、不执著。我,是主观个体,对我这个主观个体一清二楚,明明白白,因此,能放下我而不执著。对我以外的外界事物“法”也清清楚楚,明明了了,因此,能透彻“法”而无执著。我法统统消除,“情执”自然也就没有了。
“情执”,严重的,就是贪嗔痴我慢。轻一点的就是起心动念的妄想。 “情”是妄想,“执”是执著。我与法都弄清楚了,都放下了,自然也就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了。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情执尽空”,佛性就显现出来,这就是般若之体。觉悟了这个道理,便明白了“得无所得”。一切事相都是虚幻不真实。
般若之体,是空,是寂,本来是无法用凡人的思想、世俗语言文字来表达,也不能说空说有等种种解说,但是,出于引导众生,不得不勉强假名“般若”,而说空有,尽可能地显示般若之体。
实相般若,是般若本体,般若本体所产生的作用,就是观照般若。观照般若,是作用,它依然是看不到,摸不著,但是,它通过文字般若之相,而表现出来。有个叫“牙咬树枝,悬挂空中”的禅门公案,为我们演绎了般若的体、用、相。
《五灯会元》中记载,一日,香严禅师为了让学生开悟,于是,对大众说:求道,就好比一个人牙齿咬住树枝,整个身体高悬在半空中。这时地面上有人问他:“祖师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大家说说,牙咬树枝的人回话好还是不回话好?假如他不回答,问话的人不能消除疑问;如果他回话,一张开口,人就会掉下来摔死。请问大家,这时他该怎么办?
大家糊涂。当时,虎头招上座正好在场,便站起来说:“我们不问他现在该怎么办?只请你告诉我,他是如何咬住树枝?香严禅师听了会心大笑。
在回答与不回答的问题上纠缠,无非是妄想分别执著,对这件事物本身毫无意义,更何况事物本身便不存在,是个假设,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去寻求答案。不如直达事物本源,知道“未咬住树枝之前是怎么样?这个明白了,一切也将大白。
己证悟的香严禅师、虎头招上座,是般若之体;以一问一答的公案形式,这是般若之相;通过公案,目的是让大家明悟实相般若,这就是般若之用。
证得实相般若,产生观照般若的作用,而表现出文字般若。修行人通过文字般若,观察体验修习佛法的观照般若,而证得实相般若。这也就是人们时常形容的:文字般若如车船,观照般若如驾驶,实相般若如目的地。
智慧能灭苦
佛在经中还特别提醒我们般若智慧的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灭苦智慧”。这“灭苦智慧”四个字非常之重要,不能轻意看过。能消除痛苦获得快乐,才是智慧。能断恶修善,才是智慧。没有烦恼执著,才是智慧。
有人说,他这个人很有智慧,因为他发明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导弹,这导弹威力巨大,一个导弹可以毁灭整个人类。但是,从般若的含义讲,他没有智慧。因为他发明的是毁灭人类,制造人类痛苦。有位年轻人考上世界名牌大学的第一名,他很有智慧吧!可是他活得并不好,天天很烦恼,这从般若的概念说,这位年轻人也不能叫做有智慧。因为他有烦恼。李老板很有智慧,因为他做世界上最不容易做的生意,而成为世界级富翁。后来,人们发现他的生意是违法的。李老板的“智慧”,从般若的角度讲,也不能称作有智慧,因为他违背了“断恶修善”。以上的几位,都只能说是有聪明,或者说是有“世间智”。智慧,是“灭苦智慧”。
没有智慧—无明,这是造成众生烦恼痛苦的根本原因。没有智慧很烦恼痛苦,不要说没有智慧,缺乏聪明也是痛苦。从前,四川有位百万家财的施员外,有个儿子今年15岁,施员外先后请了三位先生教他读书,可是,三位先生教来教去,他儿子就是不领会,记不住,读了5年书还记不了几个字,先生都因为他太笨,不聪明,都气走了。
一天,施员外就叫儿子过来,想教他几个实用的字。施员外写个“四”字,他儿子读“四”,看样子他儿子知道“四”字。施员外写个“川” 字,儿子不认识,施员外说:“这是四川的‘川\’字,是我们的省份。”教了三天“川”字,他儿子说记住了。
过了三天,施员外见儿子在身旁,就顺手拿一本书给他,说:“你从这本书中找出我三天前教你的那个字。”这傻儿子在书中找了30多分钟还没有找到这个字,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当他看到一个“三”字时大叫起来:“我到处找你,原来你在这里睡觉!”傻儿子又被他老爸打一顿,直叫“痛呀!痛呀!”缺乏聪明是痛苦,没有智慧也痛苦,所以,经中说:“灭苦智慧。” 智慧可以避免许多痛苦事件的发生,智慧可以消灭痛苦。成就智慧,痛苦烦恼自然消灭,证得佛果。
你说:“坐这里!”他就坐这里。“走开!”他就走开。“吃苹果!”他就吃苹果。“喝水!”他就喝水。大家说,他这个人很慈悲?他慈悲?他更像是神经病!然而,慈悲再加上有智慧,他就不像神经病,而是慈悲智慧“两足尊”。
人们说,有钱是好。有钱是不是好?许多人有许多钱就很烦恼。无钱万万不可,有钱也未必就是好,但是,有钱再加上有智慧,有钱才是好。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东西都可以假,但是有一样东西假不来,你们说哪一样东西假不来?就是智慧!有个人进来,低声细语,话语不多,眼观鼻,举止谨慎,装模作样。大家说:“他很老实!”这老实是可以暂时伪装起来的。但是,没有智慧,要装作有智慧的样子,是不可能的。
现在,我们许多学佛人,忽略了智慧,不修智慧。有些信徒遇到问题,碰到困难,就求佛求菩萨,专给佛菩萨麻烦,这就是不够“智慧”。
佛大慈大悲,这没错。佛能帮助我们,这也说得对。祈祷,能给我们不可思议的慰藉,这也是真的。但是,作为佛的好弟子不应该烧香拜佛诵经中总足求佛菩萨帮这个忙,解决那个事,专门给佛菩萨添麻烦,充满着自私自利。
智慧的学修是多层次的,智慧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有智慧佛的弟子应该是对佛菩萨说:“诸佛菩萨,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弟子,弟子一定尽心尽力完成。您去帮助其他更需要帮助的众生吧!”这样的弟子才是佛的好弟子,这就是“智信佛教”,这也就是佛经中经常说到的“代佛弘法”、“代佛度生”。这样的佛弟子,自然与佛道相应,自然而然地获得广大感应。
我们学佛,就是学习智慧,以智慧解决问题,以智慧灭苦除恼,不是学愚痴。我们学佛,就是学习护持三宝,帮助他人,不是学自私自利。学佛的历程,就是开发智慧的历程,不能越学越糊涂。学佛的目的,就是觉悟,不是越学越迷。
智慧,是戒定慧三学之一,佛在世时,讲“般若”的时间最长,讲了22年,一部《大般若经》中文译本就达600卷,在所有佛经中卷数最多。可想而知,“般若智慧”在佛教中的重要意义。
戒是第一安隐功德住处
戒定慧三学,是佛教整个修证体系的总概括。戒学是修学佛法者的行为规范,是修定的基础,“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因戒而产生定。定学是修学佛法者的根本修证方法,通过对身心止观修炼,由定而生慧。慧学是指导修戒修定,又是戒定的目的。依戒定慧三学,断除一切烦恼,了脱生死轮回,成佛普度众生。戒定慧三,说有先后,实乃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戒定慧三,说有三样,实则一中有三,三而一体。
说是如上面所说,但是,依然不可否定戒是三学之根本,所以,佛陀接着说:“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缺。”佛弟子,应当遵守佛戒,“勿令毁缺”。“勿令毁缺”有几层含义,第一层意思是指,不要破戒,不要少遵守戒条。第二层意思是说,要赞叹、护持遵守戒律的人。第三层意思是表明,作为佛弟子要维护戒律,弘扬戒律。
佛说:“若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读了这段文字,大家一定消除以前的错误观念,以为“戒”是出家人、佛教徒的事,跟其他人没有关系。现在,大家明白“戒”不仅是出家人、佛教徒的事,而且,是关系到包括佛教徒在内的所有人的事。因为能遵守“净戒”,才能有“善法”。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净戒”,一切善行善事,好人好事,功德利益之事都不可能产生。没有“戒”,真得有这么严重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不遵守戒律,不遵守法律,杀人放火,谋财害命,干的自然是坏事,发生的自然是罪恶之事,不是好事,自然是“诸善功德皆不得生”。
犯戒,不仅“诸善功德”生不起来,还有种种过失。《四分律》卷五十九中记载,犯戒有五过:(1)自害;(2)为尊者所呵;(3)恶名流布;(4)临终生悔;(5)死堕恶道。《长阿含》卷二说:“凡人犯戒,有五衰耗。何谓为五。一者求财,所願不遂。二者设有所得,日当衰耗。三者在所至处,众所不敬。四者丑名恶声,流闻天下。五者身坏命终,当入地狱。”犯戒,过失种种,举不胜举。
总而言之,“若人造作身口意恶业,必定受苦报,一如牛车紧随牛的足迹。”(《法句经·双品》)做恶事得恶报,如牛车紧随牛的足迹,是逃避不了的。这如同《涅槃经》上所说的“善恶之报,如影随形”那句佛语一个道理。
遵守戒律,遵守法律,不损害他人,“是则能有善法”,这本身就是有善法。再者发生“善行”,利益他人,自然则能产生种种善法功德。
持戒,有种种善法功德,这在许多佛经中都有说明,如在《灌顶经》上说,若持五戒者,有25位善神保护,灾害不入,诸事吉祥。《大乘理趣六波罗密经》中说,行十善业,一一善业都会得到四种果报。四种果报是:(1)现在世得安乐;(2)一切冤家盗贼不敢侵犯;(3)现世来世,常得尊贵,无所缺少;(4)来生,勤奋修习善法,必定证得无上菩提。
《十善业道经》中说,行十善业,各自有不同的利益。如离妄语,能“得八种人天所赞法。何等为八?一、口常清净,优钵花香;二、为世间之所信服;三、发言成证,人天爱敬;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真实语。”
《长阿含》卷二说:“凡人持戒,有五功德。何谓为五。一者诸有所求,辄得如願。二者所有财产,增益无损。三者所往之处,众人爱敬。四者好名善誉,周闻天下。五者身坏命终,必生天上。”
《华严经》中更说:“若能具足持净戒,一切如来所赞叹。”能持戒,一切如来都赞叹你。你在哪里,一切如来都来看你,都来护持你。不需要你花那么多时间,又乘车又走路到寺院来,求佛见菩萨了。你持戒,一切如来都到你家看你赞叹你。持戒的善法功德利益种种,说不能尽。
概括说之,持戒为“三善”的根本。三善是指:(1)以增上心持戒,得生人天,享受人天福报。(2)以出离心持戒,能证圣果,决定永离生死。(3)以菩提心持戒,就是以利他之心持戒,得证佛果。
从以上,我们也看出戒律与法律有不同之处。这就是戒律,不仅规范信徒身、口的行为,而且更强调“心念犯戒”和“非法行为未发生之前”的防犯。虽然,身、口没有犯戒,但是“起心动念”不良,也被视为犯戒。不过“起心动念” 犯戒,罪比较轻。另外一点就是,佛戒,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紧紧相联。
最后,佛总结说“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功德,什么叫功德?行善利人名功,行善利人的效果,称作德。安,是安定、平安。隐,是隐蔽,引申为保护。“安隐”,又与安稳相通。众生因为持戒,而得到保护。住处,就是住所。
“有警察进来!”有警察进来,我们身心安稳自在,不害怕。因为我们有戒,我们持戒不犯法,警察进来,咱们神安心不跳。这个“心不跳”,不是心脏不跳,而是心安稳叫“心不跳”。
讲到这里,我们应该非常明白,戒是保护我们,戒是我们最安稳自在解脱的家。我们应该时时刻刻守护这个“家”,时时刻刻住在这个“住处”。这样,我们才有善法功德。这样,我们才有“定”有“慧”。这样,我们才有安稳自在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