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网

我们能为佛教做些什么

发布时间:2020-05-16 16:44:17作者:佛缘网

我们能为佛教做些什么

  

\

  弘法利生,兴办教育,是当前与今后佛教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要大力倡导的大事。弘扬人间佛教思想,走人间佛教之路,少不了兴办佛教教育事业,培养有志于弘扬佛法的僧青年人才。这也是当前一直困扰着佛教事业发展的难题。一心思索着怎样求发展,但佛教要发展不是一句空话和口号,喊一喊就会有人才自然而然而来。而是要我们下大功夫,在思想观念上,在资金投入上,加大力度,痛下决心。绝不只是说起来重要,其实只是一种形式而已。我们可以算一笔帐,每个地方在建设寺庙的投入与在每一个地方在兴办教育的投入作一比较,就不难看出,两者之间可真是不可同日而语,看出来是少得太可怜了。再拿僧众的个人素质、文化程度、自身修养、思想品德,以及他们所享受的生活待遇,可以说是极不相称的。我们对佛教教规教义所掌握的,无论在哪一个方面,不能不说有愧,扪心自问,我们又为佛教作了一些什么,我们能为佛教做些什么呢?这些问题我们问过自己没有,身为一个佛门弟子,应该为佛教做些什么,我应该为佛教做什么样的贡献,如果我们时常能够认真去想一想,那么,如来的家业何愁不能兴盛,怎会没有希望。在此呼吁我们佛教界不能只是坐而论道,一味的把老祖宗抱着不放,一味的吃老本,当真的要为我们的下代人多想一想,他们将来怎么办?

  

  倡导人间佛教,发扬佛教优良传统,传播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宗旨。以“三归、五戒、四摄、六度”等教规教义,引导人们走上信仰之路。不要在匆匆岁月里,忙忙碌碌的生活中虚度光阴,迷失了自己。在紧张忙碌的生活之余,适当留一点空间给自己,让疲惫的身体、烦躁的心情稍微停息下来。静心思维,问一下自己,我今天的心情怎么样,我的生活当中是不是充满阳光和喜悦,还是对一切都无所谓的样子。如果心情上和身体上昏昏沉沉,倒不如练习一下佛教的“自净其意来降伏其心。”提一口气,做一下深呼吸,万念放下。不妨轻松一下,学会“善用其心”,体验一次佛教创造人,释迦牟尼启迪人生智慧的心路旅程,学会佛教的宽容,尝试着以大海浩渺一样的胸怀来审视人生、包容众生,人生的道路何尝不是洒满阳光。

  

  静夜深沉,外面下着瓢泼大雨。趺坐床前,一盏台灯照亮着我,聆听大自然滴嗒浑然的音声,啊,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作为生长在新时代的僧青年,时刻面临着抉择的难题。是欣然面对现实的无奈概叹,还是探索走自己的路。人生的道路,谁主沉浮;是苟且偷生,随波逐流,还是静养潜修,励精图治,千丝万缕的思绪,困惑着沉重的灵魂深处。佛法如大海博大精深,身在其中,往往醉心于不可思议的精神境域,叹为观止,不能自拔!深深的体会到:这是一种高品味的精神食粮,人生的理想、愿望,精神的、物质的,可以说,都能令你满足。这是一座宝藏,取之不尽,如果你选择了其中的一件,受益终生,决不反悔。这是每个人的精神宝库,但是需要许许多多的人来发掘、整理、研究、奉献。这是一件繁重而又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首先在知识领导阶层中尤其需要达成共识。因为这是一项佛教的精英工程,跨世纪的伟大构想蓝图。这不是梦,可是,似乎离我们又十分的遥远。虽然不可能很快去实现,但我坚信这就是我们佛教--人们心灵的归依地。我们失落了自己的家园,一代又一代,为了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在为之奋斗。

  星移斗转,人生变迁,这种迹象已经在有些地方冉冉升腾,似乎不再是太远,可是仿佛那么可遇而不可求。不再是漫长的等待,其实仅仅是需要一种观念的改变,投注入人才的力量,支持人才的培养,转变思想,改变观念,树立新风,重视教育,着重培植僧青年的素养,建立机制,健全制度,规范行为,造就人才。建立基地,试点规模化,修学一体化,管理科学化,大胆任用有识之士,思想开放,思路新颖,适应有时代气息,培养有时代精神的专业文化素质的青年僧格形象,竖立起时代的形象,一种时代精神,现代僧青年的时代形象,只有团结才有力量;不然谈佛教的希望是渺茫的。这也是每个僧青年的悲剧了。

  

  佛教当前存在乱建小庙现象,在内陆不少省份愈演愈烈。乱建小庙的问题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新问题而备受重视。政府这些年在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法规的同时,对乱建寺庙也制定了一些政策。但是,这股风气还没有从根本上控制住。应该说,此风不可长,佛教界应该着眼未来,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和加强自身建设,这个关系到佛教事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很显然,没有合格的僧才,素质跟不上,建造这么多寺庙,没有信众,怎能续佛慧命?现在不少寺庙作主的不是出家人,且素质参差不齐,完全受地方的控制,作为出家人,我看如同世人打工差不多!

  寺庙是弘扬佛法的精神道场,出家乃是革新自我,修行办道,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四大威仪中树立新的形象。在言行举止、方式上运用佛法的义理,转化以往种种的不良习气(习惯)做到进退有礼、动止安详。把佛法的教规、教义作为一面镜子,时常照一照,提醒自己,提起正气,把握当下调整心态,把精力和心思投入到用功办道上。这样一个全新的学佛者的形象,会使人耳目一新。真正的佛教是积极上进的、是充满活力和充满智慧的。

  因此可以说,在对一个有自己信仰的人,这颗心永远是年轻的。有了正知正见,觉悟者的行列,菩提大道在脚下从新开始,一路上用爱心和慈悲照着回归于生命的归宿。

  2003.05.21日楚人于东方山狮子楼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