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
发布时间:2023-01-19 15:27:45作者:佛缘网「般若」
「般若」两字是梵语,意译是智慧。六祖大师曾说;「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智慧看不见,摸不到,郄能发挥妙用,明了诸法实相理体,并能产生一切法乐和种种功德,可称为妙智慧。菩萨所修的六度万行,不论前五度之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都离不开智慧。
「智慧」并不是佛教的专用名词,可归如下三种:
- 世间智慧:在社会有成就的人,如艺术家、科学家、文学家、天文学家等,都有此种智慧,这世间智慧是意识分别的结晶。
- 出世间智慧:如二乘:声闻、缘觉,善于观察世间之苦、空、无常、无我,了脱分段生死,超出三界,证一切智,但仍有变异生死,是未究竟的智慧。
- 世出世间智慧:证得一切种智,即佛智,能通达诸法实相,不住于有,不住于空,出世入世,随缘不变,不变随缘,随机说法,无机不与。此是佛与佛乃能究竟的真智慧。
学佛目的,是开启智慧,有了智慧,可除种种烦恼,能见本来面目。如何能启发智慧,须透过日常生活中对人处事,运用得洽到好处。举一典故为例:从前有一个非常富裕的国家,物资丰盛,其国王心量广大,为使人民生活得更好,派一大臣参访其它国家,即是到国外取经,把优点带回国。然而这位大臣出外数星期了,仍未有收获,在回程时,看见有一间空店铺,门外挂上「卖般若」的招牌,产生好奇心,于是走进去了解。知道「般若」售价要五百两。他想了一会儿,觉得此般若价钱虽然颇高,不过非常新鲜,便决定把他买下来。店主给与大臣的,只有四句话:
「凡是审思维,莫遽行暴怒,今日虽无用,时至获大利。」
意思是无论发生任何事,不论苦与乐,得与失,利与害,开心或烦恼,先把内心平静下来,慎重思维,所谓「三思而行」,不要冲动。「遽」字是立即的意思,勿实时发脾气。此话虽未用得着,当需要时,会得到很大的利益。
这位大臣用了五百两银,买了这几句说话。在回程途中,一直记在心中,到达家门时己是傍晚。刚巧他的太太不舒服,婆婆在床上陪伴着她。当走进房内,看见床前有两双鞋,以过往的性格,会立即发怒生气。此时想起「般若」,「凡事审思维」,故先上前了解情况,才没有把事情闹大。由此觉得「般若」真是很受用,便将这四句话奉献给国王,使其国家更加兴盛,人民更加安乐。
般若智慧,人人本具,可是从无始劫以来,乃至今生,被无明遮盖了本体,整天在烦恼中打转,自性迷惑,若要反妄归真,必须透过身心修习,至于怎样入手去修,就是从以上所讲的前两句话「凡事审思维,莫遽行暴怒」,做功夫。万事切勿冲动,要经过正确思维而行,渐渐会达到现前受用的般若功能。
新年将临,万象更新,用此般若与大家共享,祝愿在这新一年,人人开发般若智慧,为无量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