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之《普贤行愿品》
发布时间:2020-04-09 11:50:01作者:佛缘网2009年11月23日
《普贤行愿品》源自于《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经三次翻译,有八十华严、六十华严和四十华严,《普贤行愿品》是四十华严的最后一品,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参到最后到了普贤菩萨这里,普贤菩萨告诉他修行这十大行愿,既可速速成就无上菩提。
在佛菩萨的造像、塑像里,就能看到善财童子,观音菩萨身边常塑有童男童女,女的是小龙女,男的就是善财童子。别看他是个小孩,实际上这只是善财大菩萨众多化身中的一个。我们以前讲过,佛菩萨在各个地方的化现是没有固定样子的,也不会因为最后成了佛、涅了槃,就不能再来众生的世界了,佛菩萨无去无来,或者说如如而来,如如而去,不存在生与死、有与无、去与来。一些人理解不了,觉得佛已经修成了,怎么还要回来投胎,那我们辛辛苦苦学佛,以后成了佛,是不是也会一不小心又回到这个苦海里,心里就开始害怕了。实际上对很多说法的理解,都只是众生自己愚痴的延伸。因为众生即使在修行,他的出发点也是脱离这个让自己烦恼的、总是不自在的环境,以离开它为光荣,以离开它为目标,为成功的标准。可见,很多道理是众生自己想出来,给佛菩萨定义的,不是佛菩萨真地如此。很多人都说自己了解佛菩萨,其实很可笑,很可悲。
佛菩萨慈悲,耐心地、默默地帮助我们对他们和佛法产生信任、产生好感,逐步地进入佛门。我们还并没有体验到什么是真正的佛法,现在已经体验到的,挂在嘴上津津乐道的,佛法的好处和威力也是很肤浅的,还远远没有具足功德、掌握命运。但是有很多人已经满足了,认为自己知道的这些就是佛法,也已经够用了,当然,这种够用远远不是佛菩萨所希望的,如果觉得这就够用了,那这些人以后还会继续被无常困扰下去。
我们现在在从前善缘的辅助下,能有一个无残无缺健全的人身,还有闲暇能够学佛,没有处在战争爆发的时代,或者一个战乱频繁的地区,不会每天朝不保夕,一出门就有可能被炸弹所伤。甚至我们能够活着,基本的吃住能够满足,都是以善缘作依托的。从近距离来看,我们要感谢国家、社会大环境、及所有亲朋好友的给予和帮助;从生生世世全面的普遍联系来看,要感谢我们自己曾经发生过的、所有真、善、美的思想和由此而付出的行动。
在这无常变幻的世间,再大的福报也终究会用完的,就算去了天堂,福气也在不断地消耗,享完福又会受苦,愚昧的心灵和盲目的行为是将我们带入这种恶性循环的罪魁祸首。我们一直在提醒大家,要发菩提愿,发菩提心,在现在身体健康、头脑清醒的时候多为寺院做一些功德,多一些深入经藏,才会延续福气,减轻麻烦侵害的力度,不会被疯狂扑来的噩运所拖垮。
所有的因缘既然产生了,就有运动的惯性,恶缘也一样。“无事不登三宝殿”,很多人有麻烦了,想起佛菩萨了,来寺院试一下,看拜佛有没有用,如果事情没有被解决的话,就不继续来了,觉得佛教是讲大道理的,没有真正的力量。显然还没有懂,发现大难临头的时候,实际上往往只是恶缘初显的开始,麻烦只刚刚露出个触角,更糟糕的本来就还在后头。之后的麻烦和苦难会接踵而来,烦恼和苦痛有可能持续很多年而不消散,须要我们去承受,甚至成为一生中的转折点。所以,从整体上看,这个持续多年的痛苦才是我们要真正承受的恶缘,那大家自己想想,这么强大的霉运袭来,凭我们临时惊慌失措而烧的几根香和可怜的一点布施能抵挡住吗?没有平时积累的布施、持戒等等功德,一朝一夕的忏悔能够扭转局面吗?显然不能。所以,大家记住,平时的修行和义无反顾去做功德是我们心想事成的基础!而且,这些功德升级投射到来世,为我们掌舵,把握方向,让我们在来世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碰到善缘,遇到法缘,继续走积福成功之路。我们现在所做的每一点一滴善行,都会组合在未来的因缘当中,不会消失。
《普贤行愿品》是大家平时念颂最多的经典之一,是普贤菩萨告诉善财童子实践成佛的大法。一些有点文化知识的人觉得佛教寺院里的仪规、佛事、法事其实太简单了,没有什么深奥不可理解的,信众们还整天机械地反反复复做来做去,绝对是在搞盲目崇拜。他们或许觉得没水平的低智商人才会这么去做又拜又念的事,有素质和水平高的人胳膊腿不用动,佛在心中,看着经用脑子想,知道理就行了。可是,奇怪了,这样以为的人怎么就连行为构建了命运因缘,这么一个基本的简单道理都还不懂呢?行为是内心世界的外延,又在悄然无息地加深或改变着内在的心灵体验。当然,不可否认,不少学佛拜佛人思想混沌,一窍不通,只求临时满愿,或来世超升,不愿改变自己去积功行善,甚至只求和佛菩萨搞好个人关系,不顾他人死活,如此种种,定会引来所谓高素质人的耻笑。但请注意,有错漏的是他们的内在思想,不是拜佛烧香这个动作。切不可因自己的愚昧无知、一知半解而全盘否定。好好地拜佛吧!无论你内心是什么样的想法和境界,都会因为有行动的配合,而使和自己愿望相符的因缘越聚越大,智力越来越强。也不要再去嘲笑那些不求甚解而拜佛的人了,毕竟因为他们实实在在付出了行动,而导致因缘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良性的转变,这是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高素质人没想到的吧。想和做一定要紧密配合,不可光想不做,或只做不想,这些自以为是都会严重限制阻碍我们对生命的改良,停留在肤浅的人类社会经验,或者玄而又美的纯知识佛学概念上,孤芳自赏,永无出期。
进行的每一个简单动作,包括在法事中,可以带着对佛法的理解参与进去,做礼佛拜忏,诵经持咒时,都会不同程度地与宇宙生命的真实相呼应,产生共鸣,发生积极的功德。不能看见以为简单,就不去做了。当然,要知道,我们对佛的理解实际上就是自己心灵世界的一个影子,我们眼中的佛菩萨不是真正的佛菩萨,我们心中的佛只是自己原形的一个缩影。社会上,有很多人说,佛在心中,他那个佛其实只是他们自己刻画出来的以为佛。如果没有对佛经的学习,依法的修行,转变自己愚昧的认识,怎么能说佛在心中呢?这就如同儿戏。那个长着人的样子的佛像,并非真佛,更非佛的心、佛的意,所以,不要凭空就说佛在心中,这是不妥的。我们还远远没有契合佛心,还有很多要学、要做的。了解佛,就是在了解大千世界和生命奥秘的全部来龙去脉,唯一的途径就是懂得佛留给地球的无价之宝——佛法,并按照它去做。
我们已经习惯了信愿行中愿行的说法,但在《普贤行愿品》里说的是“行愿”二字。这里叫《行愿品》而不是《愿行品》,两个字的意思没有变,“行”还是“行”的意思,“愿”也是“愿”的意思,但是“行”放在“愿”的前面,突出说明我们要努力通过行动把愿望变为现实,要实现愿望少不了行动,或者说,如何将愿望贯彻在行动中,去一步步切实有效地推进实现它。佛法告知了人们实现愿望的正确方法,而善根浅薄的人们往往并不去学习了解它,更不去修行实践,即使知道了也不去做,曾听一位老板居士似有所悟、兴奋地说,原来诵经并给别人讲一讲都有这么大功德,那就不用布施行善了,太好了!我听罢,愕然,半晌无语。经是教会我们正确想、正确做的蓝本,当然从念诵开始,以融入实践方可发挥出改造命运的威力,正因为经教导的是正确的,所以才有这么大的威力、这么大的功德,况且,哪一部经的具体内容不是在谆谆告诫我们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在《大般若经》、《妙法莲华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大般涅槃经》等众多大乘了义经中,还不厌其烦地劝诫已经超脱六道轮回生死的罗汉们,虽已初步地不著一切有相,但仍要不遗余力地去做布施等一切善法,才能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