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网

慈法法师:依五种意分析观察往生

发布时间:2024-03-26 04:09:27作者:佛缘网
慈法法师:依五种意分析观察往生

我们来讲“作意”。为什么有的人的作意,他管不住自己呢?实际不是,是串习的问题。我们就说“业有”这个障碍,把“业有”这个障碍变成一个有意义的东西,我们可以从五个层面来分析。也就是对第一念门,我们用五个层面来分析。“身业礼拜阿弥陀应正遍知,为生彼国意故”,它已经归结到生彼国意这个主体思想上来了,那我们把这个“意”用五个角度来看看。

第一个就是于我们自身、他人、共业的这种不定业,即不定意中,我们来审视。自业、他业、共业,这个业的意识上,它有习惯性的意识,好比说我们贪图安逸、怕苦。极乐世界但得诸乐,无有众苦,从这个贪图安逸的引导上,我们有“愿生彼国”的意,这个意是最表层的一个意。由于极乐世界但有诸乐,无有众苦,我们从贪图业有的这个意识上,会生出“愿往生”这样一个贪图的愿望。这没有问题,我们先把它放一放。

再一个,彼国可能不能往生,这种不能生的意识,包括自己、他人、共业,有不能生的意。为什么有“不能往生”的意呢?因为有的人贪图娑婆世界。我听到许多男子跟我这么讲:“哎呀,法师啊,极乐世界虽好,没有女人我不去。”有的人说,极乐世界黄金为地什么什么的,我不喜欢,我喜欢什么什么……,他讲这种不定性。或者有的人说,你这样的业障鬼子,你做这,你做那,你这不修行,那不修行,你不能往生。自己、他人、共业都会有这种“不往生”的认为。在我们的业习中,有这样两种意,就是受自己影响、他人影响、共业影响,受语言、业力的纠缠,有“不往生”的意,不往生的意跟往生也有关系啊。这是第二层意。

那么第三层意呢?我们说正念所观。我们依止着正念,好比说依止着世尊所说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或者说法无自性,我们来审观自己愿意生不愿意生?他人能不能生?共有的人能不能生?从这个意念层面上来看,你基本上就能有一个意乐了。什么叫意乐呢?这时候的意识就会偏向于、搁置于大家能生的这样一个善巧上来。所以说这是作意往生,作什么意呢?顺正见而作意。这个作意开始有力量了,这个力就能摧毁世间那种贪图安逸而往生,以及贪图世间的因缘不能往生,或者说由于世俗的分别执着、相互的困惑困扰不能往生,这两种知见,基本上有力对付它们了。但这个地方的对付是飘忽的,是有变异性的,它会不稳定。第三种意识,我们称为正见中所产生的意乐观察,或者作意,就能有往生——自己往生、他人往生、共业往生这样一个引导,能破除前两个作意,或者说两个业的意识。

后面两个作意特别重要,对我们学习净土法门的人来说,基本上就是主体了。净土法门的主体恰恰就在后两个作意上,或者用意上面,它起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前三个作意是比较普遍的,包括一些善知识说阿弥陀佛他利什么的,就涉足到第四个,所谓佛的报德的意、圆满意。我们都知道阿弥陀佛经过二百一十亿佛土的观察、五劫的思维,他就思维了那样一个方法——怎么通过音声令众生有一个圆满心智的缘起,不在轮回上去捕捉亏欠,不在亏欠中去推动自己的轮回,或者是相互的欺辱,而在圆满作意中作为缘起,所谓“果地觉因地心”的回施,这个意是佛报德而成就的圆满意、真实意、究竟意的亲证,他把亲证的东西通过“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圆满意的功德名号入一切众生心意之中,令你的心意正遍觉知、圆满守护、圆满认知、圆满安立、圆满地回归,所以说“毕竟回归”是为往生。那你说有的人还没有回归,还没有听到,还没有抉择,但他毕竟会往生。所以一切佛究竟报德是众生必然之归趣,这就是所谓佛的呼唤。这是第四层意。

我们要把这个意一层层地揭开来看,我们对自己的修行就不会感觉到困难了,我们就不会贪图自己那一点觉受,好比昏沉、无惭愧、或者放逸,或者说我是个什么人啊,我在世间有多少名多少利啊,或者说没有多少名和利啊等等,我们都会超然的。所以第四个意——圆满意,能使我们不离当下,抉择于生死,当然是仰仗弥陀亲证的报德的回施和我们的随顺而得到的。虽然你有无始以来的业习烦恼、执有烦恼,这都不可怕,只要有第四种意的随顺、回归,就是佛陀回施给我们,我们有随顺的愿望,它一定会产生一个事实的力,即从无始以来的生死轮回业障中走出来这种力。

这要一层一层地去剥离它,因为我们现在是用作意分析的方式,或者说用观察(或说妙观察也好)的方式去一层一层剥离的一种方便。但对我们来说真正解决没解决过我们的问题呢?问题真正彻底地剥脱过没有呢?那这就是第五层意的问题。这个意,我们说本净意、本具意,也就是究竟意。这个意非造作而得,非修非不修而得,这个究竟意才真正是极乐世界。



你看我们这五步,一步一步走过来了,走到极乐世界了。什么叫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以他的圆满意引导我们步入极乐世界,得究竟安乐,就是究竟意上的安乐与回归。在究竟意上,我们是没有办法受到伤害的,没有办法迷失的,因为它不是得失,不是修证,不是不修证,不是善恶,不是对待,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不增不减的这样一个真如法则,所以称为究竟意。

从究竟意、本净意上来观察,我们再看前四重意,我们就知道什么叫往生了,所谓究竟意上谈往生,究竟意上安乐国,究竟意上得利益。什么利益?往生利益。要不然我们就徘徊在所谓的造作——业力烦恼的造作、“有”的障碍的造作,基本上所有的修行人没有出这两个障碍,就是说修行在修障碍!我这话似乎有点难听,菩萨们,你要没有一个法的进趣,没有善知识引导,没有教法的增上引导,你修行业就是业,你所有的修行是自我坚固的方法罢了,是贪图自身名利、享受、放逸的一个机会、一个作为、一个推动,没有第二个东西,这就给你定死了。

为什么说佛法是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呢?历代这些善知识为什么要把教法传播给我们大家?因为我们自己举心动念离不开业,离不开业习,离不开“有”的执着,离不开这两种障碍。如果你离开这两种障碍了,那你现前就成就了,二障一除,人就得成就。你看我们这个色身,我们都管不了,意识管不了,作为管不了,你未来怎么管得了呢?但我们还会经常去“帮助”别人,还经常会面对社会,还经常会感觉到自己很修行,还经常感觉自己起码还有个出家形象,起码在释迦法中还做点念诵等作为,但是,根还是安逸,贪图安逸、强化自我。所以一定要从五种意上学会观察、分析。

大家给我这样一个供养的机会,我很真诚地希望大家能听得进去这五种意。听得进去,你就有机会了,你就去思维思维,当然我们念佛的时间,也可以思维,对付你那一点儿业、一点儿感受、一点儿贪图安逸、一点名利,不是太复杂!但你要是不按照这个法则去做,比如有的人就说“我要挣个面子,我来怎么样怎么样修行。”这还是“有”的一个执着,产生不了真正的法益。有的人说:“我才不管你,我该睡就睡,我就这样子,我就这么个业。”那你的去向也就很清楚。我们也只能做一个供养者,也不能做其他的,再苦口婆心也只能真诚,不能用其他东西,强压压不来的,谁也不能把谁自己的意识,种到谁的脑壳子里。但是我有一个信心,是什么呢?在弥陀这个教法的传承机制中,是有无量的善知识,有历代的传承支持着这样一个教法,这个我是充满着信心的。我也不管你顽固不顽固,知见不知见,但我有这么个信心,在究竟意上,大家是没有问题的,这个信心是有的。

在弥陀的圆满回施上,我感到大家也都可以接受。在自己正念的意乐观察上呢?这个地方可能是个弱项,但是我们也可以反复观察的。那么在业习的贪爱往生与贪爱不能往生这个地方,我想若我们是一个真正尊重自己的人(不说尊重其他人),真正尊重教法的人,真正要自己不再沉沦了、不再受苦了,有这样一个心,那这五种意会给大家带来一个殊胜的利益。
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