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生命是佛教的基本原则之一
发布时间:2023-11-15 04:10:44作者:佛缘网
英国学者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中提出,宗教起源于万物有灵,认为万物有灵崇拜是一切宗教的源泉,把灵魂观念用于万物则产生万物有灵论,用于非生命的自然物则产生自然神和自然崇拜,用于死去的祖先则产生祖先崇拜,然后发展到多神教和一神教,产生了神灵。mcm バッグ人为宗教的本质,就是把超自然的神灵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可以感知的物质现象,以使信仰者更好地感到神灵确实存在,从而让宗教情感有了投射的具体对象。藏传佛教的产生同样经过了这样的认识过程,因为承认万物有灵,遂把一切生命体,包括蝼蚁昆虫等动物通称为“有情”,并为花草林木等植物赋予灵性,作为沟通人们与神灵世界的“舟楫”和“桥梁”,进行崇拜,教育人们应该关爱怜惜动植物,禁止欺凌杀害、乱砍乱伐。甚至认为“有情众生皆为我母”,将动物等应作为睦邻而善待之。因此,佛教把杀生视为最大的罪恶,戒杀生作为第一大戒,禁止打猎、钓鱼及吃亲眼见杀的动物和活物等,佛教主张素食,盖源于此。同时,极力倡导保护生态,形成藏族等民族传统的生态观念。就人的生命体而言,藏传佛教认为人是肉体和灵魂由前世业力的一种结合,是依缘而起、因缘和合的结果。寄居有情灵魂的躯体是生命,人的心灵意识是灵魂,二者结合的时限是寿量,这好比油灯,生命如灯芯,灵魂如灯焰,寿量如灯油,三者互相依存、融为一体,灯芯不存,则灯焰灭、寿缘尽。根据这一生命观,藏传佛教把常人生命的存在形式用六道轮回来表示。 六道轮回分为三善道和三恶道。其中三善道中,天道和阿修罗道的生人虽有一定的神通,但天道乐多苦少,阿修罗多嗔恚好斗,唯有人道苦多乐少,思求出离,最适合于修行佛法,故佛经中常说“人身难得”,今生获得人身是过去善根福德的果报,应珍惜来之不易。许多佛教大师从学佛的角度教诲人们,珍惜难得的人身,按照佛的教诲修学做人,以求佛果,使有限的生命具有价值,故有“仰仗圆满因缘力,获得暇满齐全身,为使此身具实义,修持佛法证菩提”的偈语。宗喀巴大师更明确地说:“净心清修戒定慧,大慈大悲度众生,自利利他修六度,摄化众生成菩提”。藏传佛教的密宗修行,一般分加行和正行两个层次,其中加行是筑基阶段,有一个重要修持项目就是要恒常思惟“人身难得”。虽然佛教思惟人身难得的出发点重在强调“佛法难闻”,应该利用有限的生命去清净修习正法,这渗透着珍惜生命的哲理,充分体现了佛教对生命的关爱和重视。因此,佛教十分看重人生、珍惜生命,不主张无为的牺牲,并且认为自杀或非正常死亡者不易转生而获得第二次生命,故特别看重超度的功能。对此,一般的凡夫俗子也予以认同,懂得珍惜生命的重要性,对于那些轻生自贱生命者,总会嗤之以鼻。 最近,在藏区部分地区出现个别僧人自焚现象,广大佛教界人士认为,作为佛门弟子,不潜心佛法,不过正常的宗教生活,却充当某种政治集团利用的工具,做无为的殉葬品,则是完全违背佛法教义的。佛教从来主张一个正确学佛的人,应该时刻保持内心的清净,爱国爱教、利益众生,为世界和平、祖国昌盛,创建和谐社会做出一切努力。正如一位果洛的活佛所说:“作为一个中国僧人也好,作为一个俗家弟子也好,首先应该想到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应该爱国爱教,这一点绝不能含糊。绝不能披着神圣袈裟,去破坏民族团结,破坏世界和平,煽风点火、挑拨离间、蛊惑人心,干出那些打砸抢烧的事情,这是作为一名佛教信仰者决不容许的,也与佛陀的教义背道而驰。”反观清代雍正初年,青海和硕特蒙古亲王罗卜藏丹津起兵反清,原受其支持的今互助佑宁寺、大通广惠寺等湟北数座寺院被卷入这次事件,当年羹尧带领清军攻打叛军时,部分僧人在个别人的蛊惑煽动下,与清军作战,结果惨遭失败,并使寺院的大部分建筑被焚毁。后世研究认为,罗卜藏丹津事件影响到中央王权的巩固和西部边陲社会的稳定,部分僧人逆潮流而动,其行为不利于社会进步,所做牺牲毫无意义。对此,后来的不少佛教大德也有过评说,否定个别僧人的过激做法。如佑宁寺的第三世土观活佛罗桑却吉尼玛大师在其《佑宁寺志》中曾称那些蛊惑僧人为所谓“捍卫佛教”而献身的头目是“昏了头的人”,并为时任广惠寺法台的却藏活佛因受反叛者牵连而枉送性命深表痛惜。 佛教是对人生终极关怀的宗教,它以善为总则,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对佛教的基本定义。因此,善为佛性之本,善待一切生命,是佛心的体现;在佛教的教义中,充满着善的理念,处处是和谐的思想。在个人行为修养方面,总是教育人修身养性、去恶向善,重视心安、心净、心善,倡导“化偏激为和平,化残忍为仁慈,改浮躁为沉着,改刻薄为宽容”,要求人要尽量自爱,珍惜自己,别糟蹋自己。尤其大乘佛教的核心是自利利他、利益众生,认为大乘如舟楫,自载兼载人,自身若不存,何以载他人,强调自重和自身修养。同时,一切宗教史表明,宗教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与一定的社会环境相适应,脱离开现实则无宗教可言。唐朝的慧能大师有一名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反映的正是这一思想。这一人间佛教思想无疑是正确的,普遍为后来的佛教界所认同和接受,且有许多践行的范例。当今,中华民族正在复兴之际,这是多少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夙愿。实现这一目标,当下急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华各民族务当紧密团结,万众一心,集中一切精力谋求发展,通过各民族的共同努力,增强国力、提高国家地位,改善民生,推进民主进程,这也关系到包括宗教界在内的全国人民的福祉。因此,我们在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时,调动僧俗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注意挖掘和发扬佛教文化中有关万物和合共生、人与人自他不二、为善去恶、慈悲为怀、众生平等、关爱生命等一系列积极因素,为现实社会服务,将是十分有益的。(作者:曲扎) 作者:曲扎来源青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