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网

反思:当前佛教放生乱象之因

发布时间:2024-04-16 04:06:49作者:佛缘网
反思:当前佛教放生乱象之因 (本图片来自网络)

一、信仰之缺失

就目前信众对于佛教信仰之缺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因果观淡薄。在《太上感应篇》开篇便有“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四句话为总纲,教导信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明了因果自相随,果报还自受。佛教典籍《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云:“假使经百劫,不坏诸业因,因缘和合时,有情随受果。”告诉说我们造作的业因,等种种因,哪怕是轮回百世,当初所种下的业因依旧存在,无论是善因,还是恶因,一旦因缘聚合,果报示现。然则当前许多信众对于放生之实践,流于形式,盲目跟从,只强调放生之功德,模糊了对所放之动物的具体思虑。如此发心,忽视因果,反而会弄巧成拙。只有进一步深入认识因果观,在放生实践中,发善心,结善缘,进而得善果。

(本图片来自网络)

二慈悲心缺失。《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将慈、悲统摄于四无量心之中,并称为慈无量心与悲无量心,即“四无量者,慈、悲、喜、舍。慈名爱念众生,常求安,隐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喜名欲令众生以乐得欢喜。舍名舍三种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简而言之,慈为予乐,即利乐有情众生;悲为拔苦,即令其远离怖畏与苦厄。二者和合即为慈悲。对于放生实践亦是放生者慈悲心之体现,然则当前许多信众,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执着于放生之仪轨等表面形式,忽视了放生动物之牢笼之苦,以及长途运输疲惫之辛,在放生过程中,如鱼类,直接将其从垂直高度倾盆倒出,或用手抛入水中,如此之举,慈悲何在?

(本图片来自网络)

二、生态意识之淡薄

佛教之放生实践,是根据动物的动物学特性(自然地理分布、区域组成、种类、种群数量、栖息环境、天敌状况、生态环境承载力)和生活习性,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和手段使其重新回归到自然环境中获得生命自由的过程。

(本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在准备放生动物时,应考虑到适宜放生动物生长的环境、适合当地生存的物种、放生前的准备工作、放生地动物天敌的情况、放生动物的野外生存能力、以及危险动物的放生。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独特生态习性与栖息环境,往往信众在放生实践中缺乏对所放动物之了解,缺乏对放生地之了解,造成所放动物难以存活,甚至被天敌掠食或者再次被人类捕杀等等,这一切都体现了信众对生态意识观念之淡薄。所以信众在发心怜悯众生,践行放生的同时,亦应增强对生态观念之认识。

(本图片来自网络)

(三)生命观之深化不足

佛教生命观的基调是众生平等。在这一基础上,佛教提出不杀生之生命实践。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是佛教之根本观念。根据《地藏菩萨本愿经》云:如果触犯杀戒,己杀或教人杀,悉属同罪,死后便堕入三恶道,即使获得人身,必将遭受多病、短命两大恶报。不杀生的理由有二:一是慈悲心,二是避免杀生恶业。这是佛教徒最重要之修行实践,为所有宗派之所共许。然就目前对信众放生之实践而言,依旧存在对佛教生命观之认识不足,片面的强调不杀,但从信仰之角度而言,对佛教信仰之缺失与对佛教生态意识之淡薄,盲目放生,导致所放动物无法存活,或侵占它物之领地,造成物种入侵,或携带疫病,传染它物等等,显示出了信众对于佛教生命观之深化不足,故归根到底还是要从信仰与生态意识两个角度加之深化。

(本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