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不能完全放下慢慢来,先把执着放下
发布时间:2025-01-25 04:07:25作者:佛缘网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
贤首大师《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里面讲的四德,第一个随缘妙用,我们没学到,这是菩萨第一德,菩萨之所以成为菩萨,妙就妙在此地。随缘是什么?恒顺众生,自己没有意见,什么都好,欢欢喜喜,与一切众生结欢喜缘。欢欢喜喜,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叫妙用。有我的意见、有我的看法就不妙了,为什么?你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凡夫,起心动念、分别执着统统有是凡夫。如果起心动念、分别,没执着,你就成阿罗汉。阿罗汉是什么境界?超越六道轮回,从六道里面醒过来,不再干六道轮回的事了。
所以佛教给我们放下,不能完全放下,不能立刻放下,一定要懂得慢慢来,先把执着放下。为什么?对你求生净土大有帮助。执着不能完全放下,执着轻了,执着淡薄了,你往生同居土就有把握,就不错了,蕅益大师说他就很满意,能到极乐世界,取得往生的资格。就是决定不过分,决定不要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这个人做阿鼻地狱的业,我们去劝他,他接受了,阿弥陀佛,好;他要不接受,阿弥陀佛,也好。不接受,他要堕地狱。没错,他不堕地狱,他回不了头来,堕地狱是消他的罪业,罪业消掉,他就从地狱出来,遇到佛法,他阿赖耶的菩提种子就发芽,他必须通过地狱那个关,他才能出得来。所以是好事,不要执着,也不要去惋惜,为什么?你起心动念不好,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就是好事。烦恼习气淡,好;烦恼习气太浓,这一生不能往生。所以修行在哪里修?在日常生活当中修,在工作里面修,在处事待人接物处修,叫真修行,真成就。这是帮助众生离大苦,得大乐,这里说得大利益。
《宝积经》说得好,「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彼乘名为大乘」。诸佛如来正觉所行之道是什么?就是戒定慧,在本经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
「住大乘者,即常住于如上大乘法中之人。」这句话里最重要是常,要常住,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你有多少时间住在佛号上?有多少时间住在杂念上、妄想上?你去对比一下,你就知道我这样下去能不能往生,不要问别人,别人给你讲的是假话,问自己真实。如果我们的正念超过妄念,是好事情,不一定能往生。从前李老师时时提醒我们,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你能够每天念佛十个小时,不错了,你还有十四个小时在妄念上,你有把握往生吗?真的没把握。只可以说,你在净宗法门里头结了善缘,你不一定能往生。而往生真正的条件,我们现在明白了,心净则佛土净,这是真正条件。你每天念一句、二句都没有关系,你都决定得生,为什么?心清净,心里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你用真心。换句话说,你是用佛心在生活,你用佛心在工作,用佛心待人接物,虽然没有念阿弥陀佛,你那个心时时刻刻跟佛相应。佛的心念一切苦难众生,你也是天天念一切苦难众生,念苦难众生这个心你没有息掉,这样的人就是经上常讲的一念十念都决定往生。临终时一念十念,平常也是一念十念,念念跟佛相应,他心里真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确实没有其它夹杂。这样的人,后头这四句话说得好,「当知是人,决非凡小」,这个人他决定不是凡夫,不是小乘,「虽是肉身,亦名菩萨」,你看那个样子,他是凡人,但他真的是菩萨,他起心动念、所思所做的跟佛菩萨没有两样。「住大乘者」我们就学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