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中的禅趣
发布时间:2024-10-16 04:08:57作者:佛缘网(一)唐宋诗中禅趣问题的形成 唐宋诗是我国诗中的菁英,唐宋诗中有禅趣,论诗者人人所习知常言,而禅趣的构成,则多模糊捕风捉影之谈,且无合理的解释。 苏东坡和子由 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土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二)禅与诗的合流 唐朝是禅的黄金时代,也是诗的黄金时代,禅乃宗教,诗系文学,各有域宇,然终至相别相异之外,而同流并趋,如水乳交融。 (三)唐宋禅趣诗的构成 禅趣诗的拈论,颇感碍难,因为诗中无禅语而有禅趣,寓禅理而无迹象,往往可直感而不可诠说,且见仁见智,难有定规,谨分三类。 1、天趣与禅趣诗: 洞山开悟诗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凭么会,方得契如如。 张说湖山寺诗 空山寂历道心生,虚谷迢遥野鸟声。 禅室从来尘外赏,香台岂是世中情。 云间东岭千寻出,树里南湖一片明。 若使巢由知此意,不将萝薛易簪缨。 李翱赠药山惟俨诗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霄水在瓶。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元微之幽栖 野人自爱幽栖所,近对长松远是山。 尽日望云心不系,有时看月夜方闲。 壶中天地乾坤外,梦里身名旦暮间。 辽海若思千岁鹤,且留城市会飞还。 王安石独卧有怀 午鸠鸣春阴,独卧林壑静。 微云过一雨,淅沥生晚听。 红绿纷在眼,流芳与时竞。 有怀无与言,伫立种山螟。 戴丙幽栖 幽栖颇喜隔嚣喧,无客柴门尽日关。 汲水灌花私雨露,临池叠石幻溪山。 四时有景常能好,一世无人放得闲。 清坐小亭观众妙,数声黄鸟绿荫间。 2、奇趣与禅趣诗: 六祖示法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曹山本寂 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 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杜甫诗 水流心不意,云在意俱迟。 宋人诗 长说满庭花色好,一枝红是一枝空。 王维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金昌绪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3、理趣与禅趣诗: 仰山慧寂 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 酽茶三两碗,意在镢头边。 曹山本寂五相颂之一 白衣须拜相,此事不为奇。 积代簪缨者,休言落魄时。 韬光禅师谢 白乐天招诗 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严阿倚石眼。 不解栽松陪玉勤,惟能引水种金莲。 白云乍可来青嶂,明月难教下碧天。 城市不能飞锡去,恐妨莺啭翠楼前。 鹤林玉露 载某尼悟道诗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昭觉克勤悟道诗 金鸭香消绵锈帏,笙歌丛里醉扶归。 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杜甫寓禅诗 牛头见鹤林,梯迳绕幽林。 春色浮山外,天河宿殿阴。 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 休作狂欢老,回看不住心。 路洵美夜坐 帘卷竹轩清,四邻无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