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开法师:亲不贤子仍孝
发布时间:2024-09-15 04:07:32作者:佛缘网
圣开法师:亲不贤子仍孝
在一九七七年十月十四日的中国时报,第七版顶上中央,刊登了一则「父母做贼,儿女伤心」的新闻,并说:「祇偷九百余,暗暗还一千」。同时还附了一封不具姓名的书信,邮寄台北县中和乡警察机关,信上的大意是「前天我的爸妈很对不起您,请原谅他们吧!谢谢您,真谢谢您,附上一千元,请代为退还给陈老板。」警方人员接到了信和钱后,随即通知怡诚商店陈秀凤老板,将钱领回,以补偿十月十日下午四点五十分,被一男一女以购物为饵,骗去的长寿烟六条,芦笋汁六罐,总值九百六十四元,足以偿还本利没有少欠了。按佛教的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的道理,如系骗人钱财,来生要做牛做马,为犬为羊,变猪变骡来加倍的偿还其债主,所以我们看到世界上所有的寺庙,或一切大小道场,都有牛皮制成的鼓,许许多多的修行人,早晚击鼓,启发世人,时刻反省,不可作恶,不可骗人钱财,或无偿使用人的劳力,否则来世必堕极其愚痴的畜生道,偿还前世的欠债。我想这些替他父母偿还骗债的子女,必定是受了佛教因果轮回果报观念的影响,为报父母养育之恩,不忍父母来世堕落三途恶道,受无量诸苦,如此作为亦是孝亲之道,在佛说孝子经里,有一段说道:「能令二亲去恶为善,奉持五戒,执三自归,朝奉而暮终者,恩重于亲乳哺之养,无量之惠,若不能以三宝之尊化其亲者,虽为孝养,犹不孝矣。」三皈五戒,为作人的基本条件,笔者为推行人乘佛教,曾于公元一九七七年四月,讲述并出版的「佛说孝子经白话讲」,这一段讲解是:「作子女的人,能使双亲改恶为善,并进而奉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圣戒;执行自性三皈依:一、自皈依佛者,乃皈依自性之觉也,二、自皈依法者,乃皈依自性之正也,三、自皈依僧者,乃皈依自性之净也。皈依时请僧在佛前证明之,如能做到真正的自性三皈依者,朝闻道得解脱,夕死亦无憾也。其恩之重,又当重于双亲赐予子女婴儿时期养育之恩,胜过无量无边也;假若不能以佛、法、僧三宝之出世至尊,来感化双亲者,虽然行世间之孝养,犹不能算尽了真正的大孝!」又有一段说:「世之父母,为善者固然很多,但是,假若有一种父母,性情顽固,内心黑暗,迷昧痴愚,只知终日尽情的享受财、色、名、食、睡五欲,及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乐,没有信奉佛、法、僧三宝,又不亲近善友,常与恶人交,不讲仁义道德,不守社会秩序,不遵国家法律,憍慢无礼,不做好人、好事,甚而劣性成习,行为凶狠,一向暴躁,乖戾邪僻,虐待他人,残害一切动物牲畜,种种恶嗜,杀生害命,或时常窃盗他人之物,邪淫不羁,伪词诈欺,所行非道,时常饮酒致醉,胡作乱为,违背真理,不谈正义,言行荒唐,劣迹昭彰,像这种程度,已经造了地狱罪;为子女的人,应当设法极力的规谏劝善改过,以启发父母应当知道自己的错谬,痛改前非,不再执迷不悟才好。」再接下去又说:「假若双亲仍然懵懵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