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网

学佛就在工作与生活之中

发布时间:2024-07-15 04:09:39作者:佛缘网
学佛就在工作与生活之中

学佛就在工作与生活之中,因为佛法,并不在工作与生活以外。时时处处,吃饭穿衣,上班、下班、待事接物、行往坐卧,举目扬眉之间,也就是于一切善恶、好坏、是非、得失当中,我们的心能平和自在,如如不动,不受扰乱,即是学佛修行。其实,我们往往只顾着向前跑,只一心想着成佛,却没想到还须做人;只知道积功累德,却忽略了打扫自心。我们的眼光,始终没有找到修学的焦点,不在别处,只在于自心。所以,虽然是修行、学佛、行善,我们依然是迷惑、痛苦的。

我们在工作中学习知识技术,使自己在工作中更能突出我们佛弟子,什么都会干,什么都会做,给大家做一个好的标帅,能使大众更好的认识佛教、弘扬佛教。我们工作也是为民众服务,报佛恩、报众生恩的实际行动。不少人只为自己着想,只把工作看作一类挣钱吃饭的手段,则工作对他便成了一种外来的负担,就算尽了力,也不能生出善果功德。发菩提心、修菩萨道者为民众和社会着想,把工作看做奉献的机会,当作菩萨道来修,则何往而不是道场,即平凡的工作,也可生世间、出世间的功德。

至于人事交往,正是作法布施的机会。只要自己学习、工作好,道德高尚,学识丰富,生活愉快,热心助人,人们自然会尊重你,你讲佛法,他们也乐于接受,是为以身弘法。若能将自己锻炼成才,对社会作出巨大贡献,则弘法度人,教化的效力更大。把学佛与学习、工作、生活看作两回事,以学习、工作为学佛的障碍,以不信仰佛教的人为对立面,当然会触处成碍,苦恼重重。只有依大乘菩萨道,将生活、学习、工作、人事交往与学佛打成一片,即世间俗务而修出世间之道,把生活完全佛法化,把佛法融贯于生活的全过程,念念修行不辍,勤集福智资粮。就今天居家学佛的条件而言,这是最契机的法门,是大修行,能速得大果报。就象师父所说"人间净土"。

“心”,是痛苦之本,也是自在安乐之本。既然我们的心,可以让我们痛苦,让我们迷惑。同样也可以让我们解脱、自在。所以,“心”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凌乱不堪,也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无喜无忧,无憎无爱,随处安乐。“心”,让可以我们唯利是图,也可以让我们学会关爱。“心”可以让我们怨叹、计较,也可以让我们赞叹、宽容。“心”可以让我们失衡、是非,也可以让我们心怀平等、泰然。“心”可以让我们患得患失,也可以让我们不计得失。“心”如湖水,可以激荡浪涛,也可以净如明镜,“心”如天空,可以充满乌云,也可以遍洒阳光;“心”,可以让我们爱欲、缠绵,也可以让我们看破、放下。

但我们的“心”不会总是处在无事的状态,免不了要应酬复杂的人际关系;,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就忘记了当初的发心,甚至将事业的成就当作修行目的。事实上,我们发出离心或菩提心去做事,最终所要成就是解脱,是无上菩提,事业只是其中的一个副产品,所以说做什么事情绝对要把握好正知正见,要搞清楚什么是正行、什么是助行。

遗憾的是,多数人在做事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忽略了自己的初心,逐渐背离了最初的目的。而忘记了修行人应以怎样的心态来做事,所有的凡夫心都回来了。虽然从事的是佛教事业,但和从事世俗事业的心行运作规律是一样的,如果我们能发起猛利的菩提心,并调整好自己的心行,在做事过程中就不会被事业所转。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做事会做出那么多问题来,还不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这样就不能利益一切众生,也就不可能成就佛道。我们知道,菩提心的修行是非常积极的。如果我们不做事,菩提心根本无法调动起来,佛菩萨所具备的品质根本无法成就。所以,必须通过修行利他来积累成佛的资粮。关键是在于,要以正确的发心来做事,并始终保持这份发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利益众生的同时,在自身成就佛菩萨一般的品质。

我们应该感到幸运,能在学佛初期就了解到发心的误区。当然,仅仅了解还远远不够。如果不掌握用心的要领并付诸实践,即使知道也是白搭,因为凡夫心的力量太大了。所以,我们必须结合佛法中上乘的用心方法,在心行的训练和调整上下一番苦功,否则,明白了道理也会照掉不误。

故事:一队商人,在沙漠迷途,水又喝完了,他们十分焦急。他们动手挖掘地下的泉水,挖了几尺,因为没有信心,便不愿掘下去,只是叹气和流泪。只有一个孩子,他有信心、有毅力继续下去,结果,沙石搬开后泉水就喷出来了。大家都觉得很惭愧。有信心、有毅力,做什么事都会成功。

我们处在末法时期,我们善根浅,福报薄,如果不老老实实念佛求生净土,很难成就,所以我们要坚定正信、专修、专念,一句佛号念到底往生西方。阿弥陀佛!

摘自:净土修行必读《第三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