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水陆法会不可思议功德
发布时间:2020-07-25 10:03:23作者:佛缘网水陆法会,又称水陆道场,全称“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关於这一名称的解释,《水陆仪轨》卷二写道:
何谓法界?理常一故,诸佛众生,性平等故。
何谓圣凡?十事异故。佛及三乘,是名为圣,六道群生,是名为凡。事虽有十,理常是一。
何谓水陆,举依报故。六凡所依,其处有三,谓水、陆、空,皆受报处。今言水陆,必摄於空。又此二处,其苦重故。
何谓普度?无不度故。六道虽殊,俱解脱故。
何谓大斋?以食施故。若圣若凡,无不供故。
何谓胜会?以法施故。六凡界中,蒙胜益故。於此可知,“水陆”是从听依处,标明六凡。六凡依处为水、陆、空。何以但说“水陆”就终包括空,因水域和陆地都存在於空间而住。又依“水陆”居住的众生,苦难特别深重,从悲心出发,所以独举“水陆”。首先“水陆”这一名称告诉人们,我们法会的任务是普度六凡一切众生,令一切有情皆得解脱。依缘起论的观点,一切众生的生存,是互相依赖,互相联系。彼有则此有,彼减则此减。必须令一切众生皆得解脱,才能有个人的解脱。这就是《涅槃经》所说「如一众生末成佛,终不於此取泥洹」的道理。怎样能普令一切众生皆得解脱?参加法会的法师和施主必须以“四无量心”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无量指没有边际,没有人我的界限。即我们每做一样佛事,要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同入涅槃城,同登解脱牀,同证福慧果。
慈无量心:颐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都得到快乐。
悲无量心:愿拔除一切众生之苦。为了拔救别人的痛苦,忘却了自己的痛苦。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就是菩萨悲心似海的弘愿。
喜无量心:见到别人离苦得乐,如同自己离苦得乐一样,顿生无限喜悦的心情,欢喜赞叹。
舍无量心:丢掉一切分别执著的观念,心量广阔,慈悲济度无量众生,没有怡然自得的心情。寃亲平等,恰似一潭秋水如镜,月穿无痕。简言之,大慈以众生之乐为乐,大悲以众生之苦为苦,大喜以众生离苦得乐为喜,大舍能运心平等,普利群生,无所执著。参加法会的人,都能具足四无量心,则法会的功德,就能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不可思议。
其次从“大斋”和“胜会”来看,“大斋”是食施,“胜会”是法施。说明法会的主要内容是食施和法施。
食施:一切持诵久无量威德自在光明胜妙力陀罗尼移力,持一食,於一一会,出生一切天须陀甘露味及欢喜丸,醍醐酥酪,一切美味,莫不毕具。一一味中,出生妙香宝华,天衣璎珞,众实辇舆,一切服用。钟磬金铙,笙箫角只,鼓乐弦歌,一切妙音。流泉浴地,华果园林,光明台殿,一切住处。我今以此美味、服用、妙音、住处,六尘妙供,普施法界无量群众,一时充足,无所乏少。
法施:在食施时,观想虽彼众生,各得受用,而我本无所与,众生本无可取,亦本无有。我及众生亦无有相,是为空观。虽复无与、无取、无物、无我、无众生;而其施者、受者及中间物,莫不宛然,历历可见,是为假观。於一心中,了知施者、受者及所施物,非有非无,三轮俱绝,是为中观。三观圆照,一念中得,无前无後,何思何虑。作如是观,而行施者,是为不住相施,是诸众生,受此食时,一一自然皆得禅悦法喜。
如此食施、法施功德,能使天道则转增胜福,人道则顿悟真归,修罗能调伏瞋心,饿鬼咸获饱满,畜生自得智慧,地狱永脱拘囚。皆於此时,忏悔业因,进求出世。
依水陆而住的除六凡外,还有四圣,故法会名“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法会施食,普沾法界,平等广大,事尽理到。上供十方佛,中奉诸圣贤,下及六道品,等施无差别。如佛经说:施诸鬼食,便能具足无量福德,则同供养百干俱胝如来功德,等无差别。因一切众生得食,近资色身以行六度,远资法界以显四德。原始要终,其实一道。
法会缘起,见《水陆仪轨》卷三:
西域阿难为起敦,东土劝行始梦僧,
志公赞机梁祖兴,僧佑秉法初建会。
唐代英公复中行,印师感验颐师述,
内翰苏公亲制赞,节推杨氏为修文。
四明东湖重继述,云栖真寂再中兴,
惟兹相继最功高,故我今辰劝奉供。
现将此颂略释如下:第一颂四句说明法会兴起之缘由。
据末宗监灸释门正统移卷四:“所谓水陆者,因梁武帝梦一神僧曰:‘六道四生,受苦无量,何不作水陆(大斋)普济群灵?’帝因志公之劝,搜寻经文,早夜披览;及详阿难遇面然鬼王建立平等斛食之意,用制仪文,遂於润州(今镇江)金山寺修设。帝躬顶法会,命僧佑禅师宣文。”这是水陆法会的肇始。
第二颂四句说明法会发展之经过。至唐咸享中(六七〇—六七三)西京法海寺沙门道英从吴僧义济得其仪文,遂再兴法会於北山寺。宋元丰年,佛印(了元)禅师住持金山时,有海贾到寺设水陆法会,佛印亲自主持,大为壮观,遂以“金山水陆”驰名。宗颐禅师删补详定诸家所集,完成《水陆仪文》四卷,普劝众生,依法崇修。宋苏轼重述《水陆法象赞》,後此称为《眉山水陆》。熙宁中(一〇六八—一〇七七)东川杨锷祖述旧规,又制仪文三卷(夫失)行於蜀中。
第三颂二句说明法会中兴之所以。据《佛祖统纪》卷三十三:南宋乾道九年(一一七三)四明人史浩尝过镇江金山寺,慕水陆斋法之盛,乃施地四百亩,於四明东湖月波山专建四时水陆,以报四恩,并亲制疏辞,集仪文。孝宗闻之,特给以“水陆无碍道场”寺额。月波山附近有尊教寺,师徒道俗三干人,施财置田,一遵月波山四时普度之法。众更力请志磬续成《水陆新仪》十卷,推广斋法。并劝十方伽蓝,视此为法,大兴普度之道。
明代江浙之间,有南北水陆之分,四明所行江南宋志磬续成的久水陆新仪锣为新水陆。金山旧仪,则称为北水陆。明末莲池祩宏不从北而从南,即依志磬《新仪》略加改削,行於杭州。清代真寂仪润依祩宏之意,详述水陆法会作法规则:成《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仪轨会本》六卷,成为现行水陆法会的范本,简称久水陆仪轨移。此外,还有咫观就祩宏《水陆仪轨》详加增补,成《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普利道场性相通论》九卷,《水陆道场*轮实忏》十卷,流行於世。
为什么宋代以後,水陆法会很快地普及到全国各地?众所周知,宋元两代,内忧外患加剧,战争频仍,人民灾难深重。朝野人士认为保庆乎安而不设水陆,则人以为不善;追资尊长而不设水陆,则人以为不孝;济拔卑幼而不设水陆,则人以为不慈。於是富者独力营办,贫者共财修设。这即是现今“独姓水陆”与“众姓水陆”的来源。更为重要的是水陆法会盛大,功德殊胜。宗清《水陆缘起》说:“今之供一佛,斋一僧,尚有无限功德,何况普遍供养十方三宝,六道万灵?岂止自利一身,亦乃思泽九族。所以江淮两浙、川、广、闽水陆佛事,古今盛行。
法会法事,凡七昼夜。主要为结界,发符、请上堂、供上堂,请下堂·供下堂、奉浴,授戒、送圣等。
法会二场分为内坛和外坛。法事以内坛为主,像设布置,香花供养,力求庄严。正中悬挂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三像,下置供桌,罗列香花灯烛果品供物。其前安置长方台四只,成四、方形,台上分置铜磐、门鼓,铙钹,手铃、手炉及仪轨等,主法有正表、副表。四周绕以布幕,将内坛分成三间。两侧分挂上堂,下堂各十位水陆画像。列插牌竿,详记每位圣凡名称。牌上皆昼宝盖,下画莲花、中用黄纸。下堂则用红纸,以示区别。
外坛有六个坛场:大坛二十四人,专门礼拜《梁皇宝忏》等经。诸经坛七人,讽诵诸经。法华坛七人,专诵《妙法莲华经》。净土坛七人,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华严坛两人,分阅《大方广佛华严经》信楞严坛七人,专门讽诵《楞严经》。瑜伽坛(施食坛)为夜间施焰口之用,人数由各坛临时调用。此外监坛一人,共计五十五人。
(一)、内坛五日佛事:水陆法会进行第三日五更结界,早粥後发符悬幡:幡上书写“修建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道场宝幡”,高悬于大雄宝殿左前方的刹竿上。午刻斋僧。第四日五更请上堂,午前供上堂。第五日五更告赦。看《地藏经》午後请下堂,晚间说冥戒,午刻斋僧。第六日午前香灯在表白位,拜大忏悔一部,午前上堂设供,午後供下堂。第七日午前上下堂设普供,午後烧圆满香,送判,送圣。水陆法会即告圆满。法会期间,自第一夜起,每夜於瑜伽坛各放焰口一台,至第六日则放五方焰口,内坛水陆法师及诸坛僧众均须参加,此为水陆仪式的高潮,以後即从事结束。
(二)、外坛七日佛事。法会于前一日下午举行熏坛仪式。大坛诸师一—四天拜《梁皇忏》,五—七天讽诵《金刚经》《药师经》《梵网经》余坛诵经内容如前所述,不再赘言。
法会所以能产生巨大的威力,主要依靠三种力量。
(一)、依佛力加被。法会自始至终,供佛,礼佛,请佛哀悯,降临法会。法师与施主共于佛前礼忏、诵经、施食,普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如此则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二)、依法力加持。在进行法事时,要内坛、外坛浑为一体。内坛依外坛诵大乘经,持名念佛的功德以助成其事;外坛依内坛诵持陀罗尼的威力以增长其事。如此显密结合,其功德和威力不可思议。
(三)、依僧俗虔诚的力量。僧人在作法事时,三业清净,三密相应,能所双泯,是法会获得力量的源泉。但施主不虔诚,或不够虔诚,也得不到感应的力量。如《感应录》卷三说:通州顾司马养谦夫人卒,迎沙门修经忏,作种种功德。因其在沙门持诵堂上,与客饮奕,其妻得不到超度。说明在作法事中,施主多一分虔诚,则多一分感应力量。否则,徒劳无益。
佛力即法身德,法力即般若德,僧俗俱虔诚即解脱德,三德秘藏具一切法。一切法同以三德为体,故能举体起用。力即三德之力用,大周刹海,小极一尘,无事不遍,无德不备。这就是水陆法会具足不可思议的威力。
法会最後,导归净土。以此土众生障重机疏,纵有进修,难于成办。极乐净土的殊胜:其地宝池琼苑,无三恶道,清净光明;其时无寒暑昼夜;其人莲花化生,纯丈夫相;其衣食随念而至,珍奇美妙,惟成法喜;其寿命同于彼佛,久长热量。水陆法会的任务,为使众生离苦得乐,即离娑婆之苦,得净土之乐。往生净土的方法有二:第一观想念佛,佛说十六妙观,为求往生之要。一观落日,标想西方,令向彼佛。二观彼土依报,即观水、观地、观树、观池。三观彼土正报,即观座、观像、观佛、观二菩萨,普观,杂观。四观舍劣取胜,即观三辈九品往生。在观想时,要观即心作佛,从性起修,显从修得,非是自然;即心是佛,全修成性,显佛本自具,非从修得。依此修观,久之自得三昧。由三昧力,由阿弥陀佛的愿力,由本有的功德力,会三力于一时,收成功于一念。便不离尘处,坐宝莲花;不逾刹那,往生彼国。
第二持名念佛。佛於《阿弥陀经》说:执持阿弥陀佛名号,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入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在持名时,一句佛号三密相应,净念相继,即是一心不乱,此之持名,深达实相,则与妙观同功。上品上生,指日可待。
凡我佛子,皆同一心,观想和持名念佛,求生安养,一定能达到目的。如此水陆道场,真正名为功德圆满。
一九八七年秋写于美国万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