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习净化
发布时间:2020-04-29 09:45:33作者:佛缘网前面谈到修行层次上的一些问题,也谈到如果要时时提升自我,必须要有一份诚心,深入自己的内心去剖析。我们的心造作种种的行为而形成种种的业因,再招感种种的果报,所以心是一切活动,甚至是一切现象显现的主体。因此,心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修行一定得往内心去深入探究。
亲近善法,向内熏修
虽然说修行并不是从外在的形式及因缘去做功夫,但是外在的因缘却能够产生一定的熏习和净化的作用。比如当我们不晓得要应用什么方法来修行时,就需要善知识在旁指导、帮助我们,也需要阅读一些经典来吸收正确的思想观念。这种种的法界等流显现为一种外在的因缘,让我们能够依其而产生一种熏习和净化内心的作用。在止观法门的修学里,我们也看到了外在因缘、条件的重要性。幽静的环境对修行有一定的帮助,持戒也能够产生一定的效果。这些戒条并不只是告诉我们不应该做某些事情,而是要我们在不造恶的同时,积极地去行持一切善法。
世间一切的善行都能够净化我们的身心,世间的恶法则会障碍我们的修行。通过戒律的修学,我们能够分辨善恶,从外在行为善恶的分辨到达内心的剖析。“心所法”分成“善心所法”及“恶心所法”,当我们的内心生起一个念头时,就能够分析它会衍生为怎样的一种后果。如果一个行为的造作会伤害到别人的话,最后它必然也会伤害到自己,这就形成一种障碍了。
恶心所法即指烦恼。在用功的过程中,当我们生起一些恶念时,如果能从佛书的指导中了解它是一种阻碍,是一种往下拉的力量,就设法去改进自己的行为,从行为的改进而产生一种熏习的作用。如果我们能够常常行善,它就能够和内心的善心所法相应,逐渐加强善心所法的力量;而一些恶法或者不好的行为,尽量不去做,甚至不让恶念生起来,那么恶心所法的作用就会慢慢地减弱。
在初学的阶段,我们固然需要从外在的因缘或者一些助缘中,懂得去分辨、去分析,然后作出适当的抉择及如法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对心的熏习与净化的作用。心是一切造作的原动力。倘若我们的心净化了,行为自然就会清净。可是我们愈往内心去探索,愈会发现它捉摸不定。如果说心是我们自己的,但它又好像不听我们的使唤;如果说它不是我们自己的,却又知道自己在想东西。所以心非常抽象,也最难捉摸。佛法就从不同的角度去剖析它,让我们明了心的作用。我们在修学的过程中,是否曾觉察到这种情况呢?
我们偶尔会发现自己的心力薄弱,那是因为我们捉摸不到自己的心;我们对心的作用、功能和性质没有正确地了解,因此无法发挥它的功能和作用,所以我们的心没有力量。在修学的过程中,这些情况都会出现。
如果我们只是在外在的形式下功夫,比如初一、十五吃一餐素,偶尔往寺院跑,找法师喝喝茶、聊聊天,这样当然不会发觉自己的心没有力量,因为它也是随着外境转。认为自己在某个程度上已符合了外在的形式,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佛弟子了,这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已经学佛相当一段日子,仍然停留在很表面的层次,这在整个学习的过程来讲,即使是世间学问,也不是很理想的。
借事观心,不断净化内心
在修学过程中,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增上。世间学问如此,学佛修行也不例外。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把一些缺点、一些烦恼消除,即使无法完全除去,也要让它逐渐地减轻。如果真的能够让佛法深入内心,它就能够发挥净化的作用,我们就会逐渐感觉到内心的烦恼一层一层地脱落,也会有一种类似解脱自在的感觉。
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生活中种种的问题,在面对的当下,我们依自己内心的境界去应对它,所作出的反应正好说明我们内心真正的境界。比如事情发生时,感到慌张失措,虽然学佛了,仍然不能真正运用佛法来分析,也无法观照自己的内心:为什么这个烦恼会生起来?那表示自己还做得不够好,还不能用观想的方法来化解烦恼。
我经常会提醒大家,修学佛法是一种解脱之学、解脱之道。学佛之后,心胸应该是愈来愈开阔。如果愈学愈苦恼,原本没有学佛时还不觉得被绑住,学佛之后反而有了更多束缚,那就得检讨到底是佛法出问题,抑或是自己的学习心态不正确。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不是用方法来绑住自己,而是要依这些方法来帮助自己开拓更宽广的视野与胸襟。
佛陀在制戒时已经告诉我们,戒为别解脱戒,戒能够让我们得到解脱。也许我们认为法律约束我们,实际上法律让我们得到了更大的自由空间。法律是一种约束抑或是解脱之道,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它。如果我们不犯法,法律对我们而言就不是一种约束。只要不闯红灯、不超速,交通警察就不会管我们;若我们不但开快车,还到处闯红灯,当然交通警察就会开罚单了。戒律也是一样,表面上看似在约束我们,其实却是让我们得到更多、更大的自在。戒律防范我们造恶业,因为恶业会障碍我们修行;如果我们不造恶业,当然我们走下去的路就宽阔了。
修行的每个阶段、每个法门,都是在帮助我们开拓更平坦、宽阔的道路。这条路我们不知道要走多久,也许三十年,也许五十年,甚至穷尽这一生,可能还要继续走下去,所以当然希望自己的路能愈走愈平坦、开阔。即使我们不去想将来这么遥远的事,把重点放在现在,但我们是否能从佛法的熏习里得到一种比较内在的受用呢?学佛之后,心胸是否放宽了?在面对种种问题时,是否能以更宽阔的胸襟去包容、以更理智的态度去应对,以更有智慧的方法去处理问题呢?
有时候面对问题时,我们的确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处理。但是当静下心来,仔细用佛法来分析,也许就能够把原本压抑在内心的那股压力疏解开来。在分析的过程中,心里可以想:事情已经发生,一定是因缘具足了,我们不可能逃避它,只能面对它、接受它,然后慢慢地调整它。即使再大的事情,我们也有信心、有能力去处理。我们一生中面对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就是死!如果连死也能够看透、坦然面对,那还有什么事情是看不透、放不下的呢?
虽然我们把重点放在内心的净化上,但是也要让外在的仪式行为产生一种内熏的作用。比如做早课时,是否能够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专注在课诵里呢?大家一起拜忏时,是否能够全然投入,让自己的心与这个外在的仪式相应?我相信有很多人是排斥这些仪式的,他们也许会认为:“我这样的人不需要拜忏。”如果这么想的话,它当然就不会发挥效果了。也许有一个人在在拜忏时感动得痛哭流涕,下定决心从此要改过自新;他的心念一转,所受到的熏习就会变得强多了。这种种外在的形式都有一定的功能,但看我们以什么心态去看待它。
同样的,在守戒时,我们不要把戒律当作一种条文、一种形式。其实戒律是要防范我们造恶,帮助我们解脱。如果认为戒律是一种约束,表示心里还想做坏事。比如,若你觉得交通规则是一种约束,就表示你还想闯红灯。我们要训练自己遇到红灯时,不管有没有人,也不管是深夜抑或清晨,都很自然地遵守交通规则。我们有责任去遵守该有的纪律,让它能够顺畅地进行,大家才能共处在一个更和谐的环境里。如此,我们不但能减少很多的烦恼和障碍,同时也能帮助别人减少烦恼和障碍。
这些外在的形式能够产生熏习的作用,但内心的净化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回到自己本身来。别人也许能够在外在的行为上帮助我们,可是无法直接进入我们的内心提供帮助。即使佛陀有“他心通”,能够知道我们起了恶念,他也没有办法把我们内心的恶法去除,能够消除恶法的唯有我们自己。因此,我们一定要回归到自己的内心去锻炼,让心念能够产生净化的作用。
一旦我们返观自己的内心,就会发现这很不容易,因为我们的心静不下来,所以不能有效地分析它。一定要通过一些方法去锻炼我们的心,先让它得到某种程度的专注与稳定,再进一步去剖析它,让它能够发挥功能,达到净化的效果。
修定为了炼心。炼心为了修慧
我们可以通过禅定与智慧法门的修持,来锻炼我们的心。从文字或者是理论上的分析,我们先把心当作一个精神的个体来看待,再从不同的角度及层次去剖析它。佛法谈到心识的问题时,一定是以哲学或心理学的角度去剖析。依哲学的角度看,修行必然是通往解脱道,修持一定是趋向出世间法的。
当我们往内心观照时,会发现心的作用的确是这样。我们内心有种种的烦恼,一旦某个念头生起来,会发现它的确是一股驱动的力量、一个烦恼。经典、论典能够周详且细腻地剖析有情心识的作用,乃是因为结经造论的祖师大德们是真正通过自己内修的功夫,把内心的种种情况一层一层地剖析;他们也可能是在修学过程中,从其他有情心识的活动及心理的状态去了解、分析的。
佛法谈到修心时,会偏向于心识的一种分析,甚至偏向唯心观,毕竟修行离不开调心、修心和锻炼心。明白修行的重点在于修心,我们就先从“有”的角度去分析它,把它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然后再往深一层去分析、理解,甚至看出它是是本性空寂、因缘和合的一种作用。当然,这就牵涉到解脱道的修学了。
不过在修行的过程里,我们仍然要从“有”的角度出发。比如禅七开始用功时所用的数息法就是这样,我们要有一个能数的念头,这个能数(观)的心是心识作用里的一部分,还要有一个所数的呼吸及用来数的数字,这就构成一个方法了。我们在数呼吸时,是缘着呼吸进出的一种触觉,当觉察呼吸出去了,我们才数它。
当我们开始专注数息时,可能会发现能数的念头散乱而没有力量,很容易被其他念头拉走,这是因为我们的前五根习惯攀附于外在的五尘,然后把讯息传人意识里,产生一种熏习的作用。这个进出的作用非常快速,比如把眼睛一张开,我们对于所看到的东西,当下就会作出一种反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个过程已经过好几层的作用了,可是我们却感觉非常快速,而且没有间断。
人的心识有一种持续的作用,在每个刹那的持续过程里,它非常快速地产生内外来回的运作,这就会触动内心许许多多的心所法,有些心所法是比较强而明显的。比如你看到一杯水很想喝,可是又想到这杯水是不是别人的。在这个过程里,你可以觉察到想喝及不能喝两个比较强而明显的念头,而这两个念头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小的念头组成的。
我们前五根所缘的作用是当下的,当一个外尘与根相应时,在这个刹那,作用就生起来了。可是我们的意识作用可以缘过去、缘现在、缘未来,所以接触了之后,意识就开始作思考、分析。比如有人骂你,你也许会一直把它记在脑海里。也许那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时间已经流转了,当时骂你的因缘也已经离散了,可是你还把它留在意识里一直熏习,这样你就苦恼了。如果你经常喜欢攀附外尘,也很喜欢强烈的感官刺激,当然你的意识活动就愈趋强烈、粗糙。即使静下心来用功,你的意识层里的作用却还很活跃,使你无法专注,很快会被许多妄念拉走,不断地缘过去、缘现在、缘未来。
当我们开始调心时,会发现原来心并不是一个作用而已,而是一组一组的作用。假如我们时常往外攀缘,让心活跃惯了,便无法马上把它拉回来,所以要锻炼它。我们用一个方法扣紧它,把一些我们不要的活跃性作用慢慢地清理掉。因此,我们仍然把心当作是一个个体,先提起一个能观的作用,提起一个比较粗的念头,专注在一个固定的外尘上。比如我们用功时,当眼根隔绝了外在的色尘,耳根的作用就比较强,我们可以依耳根去专注外在的声尘。
实际上我们可以依前五根来修行,因为前五根的作用包括在心识的作用里,但是五根容易攀附于五尘而引发内心的种种烦恼、欲念。若依身根所触的外尘来修行,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用功,专注在呼吸进出的触觉上,慢慢地让心稳定。开始时,也许妄念会比正念、专注的念头多,我们觉察了,但是不去分辨它;分辨和思考,会触动我们内心贪与嗔的烦恼。如果觉察不到,则表示我们是处在愚痴、昏沉或是缺少警觉的状态。我们必须不断地让念头专注,不断地清理一些妄念、杂念,也不断地让自己的心安住在更深细的状态。
经过锻炼的心能够发挥无限的力量与作用,但这也只是整个修行过程的一个部分而已,不是修行最终的目标。我们只是依这个禅定法门,不断地锻炼我们的心,让其力量凝聚起来,再依它来起观想,一层一层地把内心的烦恼断除。只要最根本的贪、嗔、痴烦恼断除了,一切问题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