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网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解释

发布时间:2022-02-22 09:08:43作者:佛缘网

  【解释】 妙法莲华经:是一经的总题。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一品的别目。

  妙法:妙法是微妙、深奥、不可心思、不可言议、非常宽广、无穷无尽的法。观世音菩萨,他救七难(救众生的七种难:水难、火难、黑风难、枷锁难、刀杖难、怨贼难、罗刹难);解三毒(解除三种毒:贪、嗔、痴);应二求(应众生两种求:求男、求女);是不可思议的人物,他说普门示现有求必应,无感不通的法,这种法是不可思议的法,因为不可思议,所以叫妙法。

  莲华:莲华是比喻。莲花不同凡花,莲花内有莲子,外有莲花,子为果,花为因。莲华的根在泥土里,茎在水里,而它的花是即不在水,也不在泥,而在水上。在泥土里的根表示凡夫,在水里的茎表示二乘;凡夫著于有,在泥土是比喻有;二乘的人著于空,水中茎表示空。莲华在水上是超出空。

  经:上契佛道,下契群机,故名为经。经者常也,千途同归,常住不变,经者法也。是修行的一条径路,你想要成佛,必须要经过这条路。经一字不可去,一字不可添,不能增,不能减。佛所说的一切法都称之为经。

  观世音菩萨:是人。观(观看);世(世间);音(音声);菩萨(是觉有情,觉悟有情的众生)。

  普门品:是法。是妙法莲华经中的一品,妙法莲华经共有七卷,二十八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第二十五品。

  普门:普(普遍),门(能通);普门有很多的意思。一、人法(人就是观世音菩萨,法就是普门所示现的法门);二、慈悲(慈能予乐,悲能拔苦);三、福慧(以法施给众生,他有真正的智慧);四、真应(观世音菩萨以真身的妙力,现三十二种应化身);五、药珠(药是药王树,珠是如意珠);六、显密(显就是明显,密就是秘密);七、权实(权就是以三十二应化身来教化众生。实就是观世音菩萨用法身的力量,来利益众生);八、本迹(本就是根本,迹就是踪迹);九、缘了(缘就是缘因,了就是了因);十、智断(智就是智德庄严,断就是断德,断除一切无名。断德又叫福德)。

  品:经文段落的名称。

  【经文】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解释】当时,无尽意菩萨(无穷尽的心意度众生),就从座位上站起来,露出右肩,合起掌对着佛,就这样说了:世尊,观世音菩萨有这么大的威神力,是以什么因缘名叫观世音菩萨呢?  【经文】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解释】释迦牟尼佛告诉无尽意菩萨说:善男子(佛称呼无尽意菩萨),如果有百千万亿那么多数量的众生,遭受很多种的苦恼,听过这观世音菩萨的名字,一心称名。观看世间一切音声的菩萨,即刻就观察这个众生的音声,所有一切的苦恼都得到解脱。 【经文】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

  【解释】如果有持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人,假设困在大火里,火不能烧。因为观世音菩萨有大威神力,所以火不能烧。如果被大水所漂流,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就得到一个浅处了(这段是说火难、水难)。

  【经文】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

  【解释】如果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黄金)、银(白银)、琉璃(青色宝)、砗磲(白色宝)、玛瑙(红色宝)、珊瑚(像树枝)、琥珀(千年松香)、真珠(珍珠、是一颗一颗的宝珠)等宝,到大海里去找宝贝。

  【经文】假使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解释】假使黑色的风吹其小船、大船,漂流到罗刹鬼国里去(罗刹鬼是啖精气鬼)。如果其中只有一个人发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这一切的人,都能解脱罗刹之难。以这种因缘,这位菩萨的名字叫观世音菩萨(这段是说黑风难、罗刹难)。

  【经文】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

  【解释】如果又有人,将要被人杀害的时候,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这恶人他手里拿的刀或木棒,想要砍你的时候自然一段一段的坏了,就这样得到解脱了这种刀杖难(这段是说刀杖难)。

  【经文】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

  【解释】如果三千大千世界国土,都充满了夜叉鬼、啖精气鬼,要来恼害人类,他听见你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这许多的恶鬼,就不能用恶眼看你,何况又怎能加害你呢。

  【经文】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

  【解释】假设再有人,若是有罪、若是没有罪(无罪而被冤枉的人,现在虽没有恶业,也是前世的恶因),戴上手铐脚镣、披枷戴锁,所戴的刑具把人捆绑起来,你在这时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这些杻械枷锁种种刑具都会自然断坏了,即刻得到解脱(这段是说枷锁难)。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解释

  【经文】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

  【解释】如果三千大千世界国土,其中充满许多怨贼(怨:夺命;贼:劫财),有一个做生意的老板,带领许多做生意的人,拿着很贵重的宝物,经过有土匪强盗的地方,其中有一个人,作这样像唱一般的说:各位善男子,不要恐怖害怕。你们应当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这位观世音菩萨,能以无畏的精神来保护所有的众生。你们若能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我们现在遇到这些怨贼,自当会得到解脱不受土匪打劫(这段是说怨贼难)。

  【经文】众商人闻,具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解释

  【解释】这些做生意的人听见后,大家都发出声音: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因为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缘故,即刻得到解脱。

  【经文】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解释】佛又叫无尽意菩萨说,观世音菩萨大菩萨,他的威神之力,是非常的巍巍宏大。如果有众生,有的人一边学佛一边生淫欲心,能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你的淫欲心自然会脱离了(这段是说贪)。

  【经文】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解释】若多发脾气,能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不发脾气。若很愚痴,能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不愚痴了(这段是说嗔、痴)。

  【经文】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解释】佛叫无尽意菩萨说,观世音菩萨,有前面所说救七难、解三毒的种种大威神力,他还有很多利益众生的神通妙用。所以众生心里应该常常念观世音菩萨。

  【经文】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解释】如果有一个女人,假设要求一个儿子,就要礼拜用香、花、水果等供养观世音菩萨,自然会生一个福德智慧具足的男孩。假设要求一个女孩,自然会生一个相貌端正的女孩。是因为在前生培植贤德的本根,人见人爱(这段是说求男、求女)。

  【经文】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解释】佛说无尽意菩萨,观世音菩萨有如以上所说的力量,若有众生能恭敬观世音菩萨,礼拜观世音菩萨,他的福报一定会存在的。因为这个缘故所有的众生,都应该受持念诵观世音菩萨名号。

  【经文】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

  【解释】佛又叫无尽意菩萨说,如果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里的沙数那么多的菩萨的名字,又能尽形寿用香、花、灯、水果,或用饭食、衣服、卧具、医药供养三宝,在你的意思怎么样?这位善男子、善女人,他得到的功德多不多呢?  【经文】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

  【解释】无尽意菩萨回答说:很多的,世尊。佛说:如果再有人,你能受持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受:心里受用;持:身体力行),甚至在最少的时间里,去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这两个人的福报,是一样的,在百千万亿劫,这种福报也是不可穷尽的。

  【经文】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解释

  【解释】佛叫无尽意菩萨说:你能受持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能得到像前面所说的没有数量、没有边际那么多的福报功德之利。无尽意菩萨对佛说:世尊,观世音菩萨怎样教化娑婆世界的众生?怎样为众生说法?用方便的力量,他的事情是怎么样呢?

  【经文】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

  【解释】佛告诉无尽意菩萨说:善男子,如果在三千大千世界国土中有这样的众生,应该以佛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就现出佛身来为他说法。

  【经文】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

  【解释】 应该以辟支佛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就现出辟支佛身来为他说法。应该以声闻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就现出声闻身来为他说法。应该以大梵天王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就现出大梵天王身来为他说法。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