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网

宗喀巴大师:因为这些 你们远离了诸佛的欢喜

发布时间:2020-04-09 14:31:29作者:佛缘网整理

宗喀巴的生平

相信师兄都是听说过宗喀巴的,宗喀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立者。在我国西藏、青海、内蒙、甘肃、北京等地区的喇嘛寺院里,都有宗喀巴大师塑像。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宗喀巴的生平。

宗喀巴生于1357年,卒于1419年,享年63岁。他出生在青海宗喀地方(在唐朝时就已经有宗喀这个地名)。宗喀汉文的意思是宗水岸边;在宗喀巴成名以后,西藏人为了表示尊敬,都不称他的原名——罗桑扎巴,而尊称他为“宗喀巴”,意思就是宗喀地方的圣人,就像孔子一样,我们称他为孔圣人。另外还有一个尊称:杰·仁波切,意思是宝贝佛爷。

(以下引自1987年社科出版社出版,由王森所著《西藏佛教发展史略》中的宗喀巴年谱。)

1357年,宗喀巴诞生在青海的塔尔寺附近(宗喀地方),兄弟六人,排行第四。

3岁时,由做官的父亲带领皈依有名的白教黑帽派的法王噶玛巴,受近事戒,也就是居士戒,在家人不分男女老幼都可受戒,主要是五戒:杀、盗、邪淫、妄语、饮酒。

7岁时,从迦当派的大喇嘛敦珠仁钦出家,受沙弥戒,法名罗桑扎巴。以后大部分著作均用此名。

7~16岁,在贾存寺从敦珠仁钦学习藏文和佛经。十年中,他在藏文和显教的基本经典以及藏密仪轨等方面,打下了很深的基础,对于后来的影响颇大。

16岁时,敦珠要他离开青海到前后藏继续深造。临行前指示他学经的次第和方法。关于次第,首先应学以《现观庄严论》(简称《现观》)为首的《慈氏五论》,其次要学以《释量论》为首的法称《因明论》,其次再学龙树的《中论》,最后再学一切显密经论。由此可见藏密学法的系统和严谨。

关于方法,首先要依止明师善知识,一定要从明白过来的老师,学习身教和言教。其次要以自己的思辨来掌握经论的深义,然后依教理而实修实证。缺一不可,这是密宗教授的殊胜之处。这些指示决定了此后宗喀巴在学术上发展的路径。后来他能继承迦当派的精神,也是奠基在这个基础之上。

17岁时,在止贡寺从噶举派僧人学习“大印五法”、“那诺六法”。这些密法都是噶举派的主要传承法门。

学习密法的同时,又在极乐寺学习《现观》,在两年之间遍学《慈氏五论》,完成了第一阶段。

19岁时,以《现观》立宗,答辩成功。当时西藏“立宗”是个非常隆重的学术辩论会,学者以某一经论为主,经过层层的公开答辩,才能成功,代表在学术上有一定的成就。

宗喀巴能以《现观》立宗,证明他已充分掌握《现观》的精义,对于以后他屡次弘扬《现观》最具关键。

20岁时,学习《因明论》、《中论》以及其他密法。

这时遇到一个影响他终生的善知识:仁达娃。他是当时西藏对于显教经论精通的明师,对于宗喀巴显教经论的深入和启发,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先后引荐了两个弟子作为宗喀巴的主要弟子,对宗喀巴的弘法事业,有莫大的鼎助。

21岁时,学习《戒论》。西藏自8世纪以来的戒律,都以小乘一切有部为主,故宗喀巴先学小乘戒律。

22岁时,遍学各家各派密法。当时尚未深入上部密法,只学习一般仪轨和事相。

24~25岁时,得到“格西巴”的称号,意思是显教理论的成就者。同时开始学习中观,这时开始奠定他思想体系的基石,逐渐趋向成熟。

29岁时,正式受比丘戒,又称大戒,受此戒后才能正式成为僧人。

宗喀巴的生平

30岁时,遍学藏文藏经。

32岁时,开始着手《现观》注疏,并首先改戴黄帽。当时一般僧众都戴红帽,改戴黄帽,表示有别于不守戒行的僧众,更有重整戒律的意义。

33岁时,正式从迦当派的僧人学习“时轮金刚”,这是很特殊的密法,其中包括一种特别的历法。从13世纪起,迦当派就非常注重此法的修习;自宗喀巴开始,“时轮金刚”在黄教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相传历代班禅为“时轮金刚”的化身。

34岁时,专修中观门。

35岁时,开始学习下部和中部的瑜伽密法;当时藏密僧众全都偏重在无上瑜伽的某一密法,很少有像宗喀巴这样全面而系统的学习整理,这种精进,对于宗喀巴后期密法的成就,起了很大作用。

37岁时,传说得到文殊的示现,证得中观正见。

他的大弟子克主杰在传记中说,在此之前,他的见解是以空见为主,经文殊示化,才具中观正见。

一般学佛能得无心空见,已属难得,如宗喀巴此等智慧若不遇明师,仍执空见,可见中观正见难能难得。徒执空不能起用,偏执有不得明体;一则易入断灭,一则易落常见,惟具中观方得智慧。后来宗喀巴乃能发扬性空缘起之中观正见,始基于此年。

38岁时,开始介入社会活动。

39岁时,专学迦当派《菩提道炬论》,为日后写作《菩提道次第论》打下基础。

同年又做一尊弥勒菩萨的法像,作和尚打扮,表示菩萨也应该守戒律。不守戒律,虽为菩萨也难成就;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40岁时,自修五个月,期间阅读卓珑巴所著《菩提道次第教论》,有所启悟。

这时的思想体系完全成熟;又主要继承迦当派的心法,再参以本身对显密教理的汇通,发扬了迦当派的学说,当时人们都称黄教为新迦当派。

同年的下半年,他举行供养法会,并在会中宣扬比丘大戒,更特别着重依戒而行,并要求自己和学人以身作则。

41岁时,大弟子之一贾曹杰前来辩论佛法,后来心悦诚服,依止宗喀巴为师。

42岁时,证得缘起性空的胜义,并作《缘起赞》。这一年他的显教成就已臻圆融。正如在《略论》中所说:“于诸显密共道净修之后,不应犹豫当入密乘。”此种见地就宗喀巴特殊之处,历代西藏学者没有提过此种次第。自宗喀巴而后乃有此全面系统的传承,密宗得以历数代而不衰,实由此始。

45岁时,有六百多人参加由他主持的忏露法会,全持戒律。同时着手《菩提道次第广论》(简称《广论》)和《菩萨戒论释》。

47岁时,于热振寺完成《广论》,并开始讲授,同时重讲《现观》。

48岁时,冬天开始闭关。

49岁时,开始写《密宗道次第论》,他的密法业已成就。

50岁时,是他一生显密学问成就的总结。

51岁时,大弟子之一克主杰持仁达娃的荐书前来皈依。同时开始讲授密法。

52岁时,完成《辨了义与不了义》、《七十空性论》等书。

53岁时,得到帕竹法王支持,于藏历正月初一到十五在拉萨的大昭寺举行万人祈愿大会,其中僧众万余,各地朝会的俗民有数万之众。

在大会中,每日为大众讲授《佛本生经》,其中意义明显,要以释迦本身所传的戒律作为教旨,以戒为师,重整戒律。

因为宗喀巴以弘扬戒律为使命,对于当时西藏的社会民情带来了新的契机,从而为经济的成长与发展,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起了良好的积极作用,更稳固了帕竹政权的基础。为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帕竹法王在会后又捐助宗喀巴兴建主寺。在当时每个教派的主寺,等于一国的首都,没有主持,等于没有主权。黄教刚刚兴起,正好需要主寺,得到财力支持,就在拉萨附近兴建了第一个主寺甘丹寺。这时迦当派的寺庙,也逐渐进入到黄教之中,就在这年宗喀巴成为黄教教主;同时佛教也受到黄教的影响和白教的支持,逐渐步入正轨,依戒而行,注重实修。西藏的局面也暂时呈现安定与繁荣。

在这种意义上,黄教不认为是改革,只是重新恢复过去佛法的兴盛而已。

54岁时,讲授密法,弘传《菩提道菩萨戒论》。大乘戒律开始在西藏弘兴。

55~57岁时,示疾生病。即知宗喀巴以平常人行平常事,绝无故现神通之事,因业力及愿力故,表示不昧因果。

58岁时,六月中病愈,完成《略论》。因《广论》篇幅厚重,学者难以卒读,故择精去芜而作《略论》,方便学人。

60岁时,兴建第二个寺院——哲蚌寺。

61岁时,讲授根本密法。

62岁时,建色拉寺。

63岁时,允开《广论》、《略论》在寺院以外可以讲授之戒。本来规定《广论》等只准在寺院之间讲授,不许外传,因此时为方便有缘,特开戒规。

年前讲授《集密》,到第九品时停止讲授,回到甘丹寺。

10月示疾,将衣钵传给大弟子克主杰,接任第二代甘丹墀巴。

10月底圆寂。

综观大师一生的成就,全来自他本身的深学和精进,因此才能完成一代伟大的思想体系;西藏密宗得以历六百年至今兴而不衰,实得益于大师的智慧成就;他全面系统地奠定了深厚而严谨的修学次第和方法,为后世奠定了不朽的基业。相较内地显教清谈枯寂,了无生趣而言,实在胜之良多,宁不深叹!

宗喀巴的生平

上面就是关于宗喀巴的生平了。其实我们若是能够认真的念诵修行佛法的话肯定是很好的,现在很多人都是在修行佛法的,我们也是可以找一些师兄来一起共修佛法。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热门内容

  • 相关专题

  • 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