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住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05-14 17:42:36作者:佛缘网整理四念处只是一种本质—既是集中正念于自然现象。正念有所区别,只是因为正念所观察的所缘分别为四:既是身(kaya)、受(vedana)、心(citta)与法(dhamma)。后者即包括了这些要素,如:五盖、五蕴、六根、六尘(所产生的活动)、七觉支及四圣谛。
念(sati)这个字词源自其原意“明记”(samsarati),但作为一个心所而言,正念就是意味着“当下的觉知,专注于当下,警觉与觉醒,并非依着过去的记忆力。处(patthana)即意味着严密、稳固坚定地建立、用功与设立。把这两个字词缀合起来的话,整个缀字的意义即是:对于所观察的目标建立起严密、稳固不动摇的觉知。这种觉知也可称为稳固建立起的正念(suppatitthita sati)。
让正念生起的另一个近因是四念处(kayadi satipatthana padatthana)。更确切地说:正念本身已是正念的因。实际上,正念的培育是连续不断的正念之推动,一刹那的正念引生下一个正念之效果。这可以用受教育过程作相比,假定一位勤奋好学的学生能完成他的作业。在小学所学习的课程是在中学求学的因。小学教育是上中学教育的因,继而转向至高中教育及大学教育。简言之:正念能引生至更深刻与更强烈的正念。
从上座部佛教的观点,四念住被认为是上座部佛教修行的核心,阿含经曰:「有一乘道,净诸众生,令越忧悲、灭恼苦,得如实法,所谓四念住。」「如是四念处修习多修习,于此法、律得尽诸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在上座部佛教圣典中,提到四念住,就是指修行;提到修行,就是指修习四念住。四念住和修行可视为同义词。四念住最完整的阐释,参见《大念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