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网

浙江新昌“智”取海内外英才 开创佛教中国化新境界

发布时间:2023-11-13 04:06:50作者:佛缘网
浙江新昌“智”取海内外英才 开创佛教中国化新境界

大佛寺风光 马骏 摄

中新网绍兴12月17日电(记者 周禹龙)2018中国·新昌——佛教中国化重要发祥地研讨会,17日于浙江新昌举行。海内外数十名专家学者齐聚大佛寺,共同探讨佛教中国化史上,新昌作用与地位,同时还原中国佛教在社会、文化层面所做的贡献。

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汉代传入中国。早期因义理、文字、语言生涩难懂,未能与本土文化充分融合。

《般若经》的出现,打破了这一格局。这本经书以“格义”的方式,与儒道文化相融合,形成了著名的“六家七宗”。

自此,佛教开始“中国化”,并形成了以释儒道为主的中国文化体系。

新昌大佛寺 马骏 摄

新昌县委书记李宁介绍,“六家七宗”除了道安法师“本无宗”外,其余“六家六宗”创立者都在同时期聚集新昌(古称剡东),建寺讲经,开宗立派,宣说佛法。

“因此,当时的新昌应是全国佛学交流中心。《世说新语》《高僧传》《出三藏记》《弘明集》等大量史料也证明新昌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发祥地。”李宁说。

历经几千年淬炼、交融,在新昌发祥的佛教,虽为外来文化,但其借助中国传统文化,不但得到民众认可,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新闻社党委常委、副总编辑王旻认为,佛教已成为新时代中华文明与世界对话的重要载体。“时至今日,佛教早已融入中华文化的血脉中,化为宗教、哲学思想、艺术、文学、语言。”

因此,研讨会将主题设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新昌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仲林表示,这种以佛教盛典为载体,通过通俗易懂的形式,能更好地挖掘新昌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彰显新昌在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与历史作用及对“唐诗之路”形成的直接影响,探索实践新时期下中国佛教的传承发展之路。

说起“唐诗之路”,不得不提《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它是《计划》中的重点内容,被列为浙江大花园建设十大标志性工程之首。

佛教、唐诗看似风牛马不相及,其实紧密相连。因孟浩然、李白、杜甫等400多位诗人,在当地留下了众多遗迹和不朽诗章,“唐诗之路”成为新昌实践佛教中国化重要路径。

近年来,在李白“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魏征“何代沃洲今夜兴,依栏卧听赤城钟”等绝美诗句的余音袅袅下,新昌举全县之力,通过开发以天姥山晋唐遗存为核心的唐诗文化修学旅游,以佛教文化为重点的禅修旅游,以茶香文化为支撑的茶道研学旅游等项目,大力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全域景区化,推进“唐诗之路”建设。

但“唐诗之路”是一项浩大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顶层设计至为重要。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卢跃东认为,“唐诗之路”融合了儒学佛道、诗歌书法、陶瓷茶艺、戏曲民俗、神话传说等内容,重新焕发唐诗活力、弘扬中国佛教的现代内涵,需要各方加入和努力。

研讨会现场 范宇斌 摄

这意味着,“唐诗之路”并不是佛教的独角戏,而是社会的大舞台。

卢跃东希望各界力量能共同携手,让诗活起来、让景点串起来,让中国佛教文化获得新的传承和发展。

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理解,实践佛教中国化,新昌举办研讨会不失为一条新思路。

现场,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执行所长张风雷教授将引经据典,论“格义”之广狭二义及其新昌在佛教中国化中的重要地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韩剑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西佛教协会会长纯一法师等专家学者将集思汇智,共探佛教中国化的深刻内涵及现实意义。

王仲林认为,这是一次围绕佛教中国化展开的深层次对话与探讨,旨在通过佛教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思想的碰撞,带来一场高水准的中国佛教思想盛宴。

据悉,2018中国·新昌—佛教中国化重要发祥地研讨会由绍兴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指导,新昌大佛寺佛教文化研究会、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主办,浙江省佛教协会、绍兴市佛教协会协办。(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