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祖故事:大顶侍大士香火,磨碑明开山缘起(9)
发布时间:2024-10-25 04:07:04作者:佛缘网
印光大师受戒后不久,离开莲花寺,回到南五台莲花洞道纯师父身边。南五台距长安县城20公里,由五座山峰组成,俗称五台,即大台(又称观音台)、文殊台、 清凉台、灵应台、舍身台。每当天清气朗时,登上西安古城城垣便可望见南五台。这里山势峻峭,峰峦叠嶂,树林茂密,泉水叮咚,风景极为幽美。登五台,必须经过塔寺沟,这里山道崎岖,溪流蜿蜒,泉水喷珠吐玉,修竹身影婆娑,数十处佛寺殿塔掩映于绿树丛中。
光绪十一年,道纯师父命印光大师到大顶(观音台)圆光寺看管观音殿。这里除了六月香会来人多以外,平时十分清净。
观音台是五个台中最高的一个台,海拔1688米,圆光寺就位于台上。台上视野开阔,北眺八百里秦川,站在台上,令人胸襟为之一开,心旷神怡。在台顶既能望见长安城,又不受尘嚣的干扰。唐代白居易曾有七绝《登观音台望城》说:“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描写了凌晨从观音台回望长安城的情景。
大师住这里几年期间,晓夕念佛,十分得力。尤其夜里,满天星斗,万籁俱寂,唯有心中佛号孤明历历。这几年里,大师也把南五台的各处寺庙参访遍了,了解到明嘉靖时,有一位性天文理老和尚,隐居此山无门洞(俗人讹为湘子洞)禅修。不过南五台山的开山缘起,由于历史久远,一直没有找到根据。
一天大师下山,到刘村西寺中(该寺是大顶圆光寺的下院),看到有好几块石碑,先看了几块碑的碑文,所记载的都不是最初的缘起。其中有一块碑,被水垢封蔽,成了一块石板。大师找一块砖来磨,水垢磨掉以后,露出了碑刻字迹,原来是元代至元七年(1270年)根据古碑所作的《缘起碑记》,名为《南五台山圆光寺观音菩萨示迹之记》。根据碑记可以了解到,南五台是观音大士降伏毒龙,现比丘身所开的道场。从隋朝至当时已有一千三百余年。隋文帝年间,南五台山中有条毒龙,变化成道人,在京城卖药,称服用后可以得道升天。其实是使用妖术,将服药之人,携带回山中的洞里吞食。观音菩萨天眼遥见此毒龙的恶行,就示现为一位比丘,在峰顶搭建草庐住下来,然后用佛法神力降服了毒龙,使当地百姓免受危害。第二年六月十九日,比丘圆寂。比丘的事迹上奏到朝廷后,皇帝命令收骨起塔,御书牌额,锡号为观音台寺,从此之后这里香火不断。从隋朝到宋太平兴国三年夏,观音台寺因前后六次出现五色圆相、祥云等瑞相,于是改名为圆光寺。
发现这块碑记,大师和寺众都十分高兴,大师借来笔墨把碑记抄了下来,后来收入《增广印光法师文钞》附录。这块碑的发现,使观音大士救苦救难的不思议灵迹,彰显于世。同时也说明了六月十九观音菩萨圣诞纪念香会的来历。
摘自:《印光法师的故事》作者:余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