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看病真简单
发布时间:2024-04-30 04:08:01作者:佛缘网当年看病真简单
现在去医院、尤其是大医院看病,挺麻烦的。别说是大病,即使小病也是如此。
俗话说:有病吃药。得了病就对症吃药,药到了,病便除了。不过,有过在医院看病经验的朋友恐怕都有这种经历:挂了号去门诊看医生,人家医生三言两语之后,便是“刷、刷、刷”地开单子——检查、化验之类。等按照医生开的单子全部检查完了之后,才轮到医生开药——这是治病的实质;若是赶上了有肝功能等化验项目,当天结果出不来,得等到次日才能见分晓,身上的病痛只能捱着。所以说去医院看病太麻烦,小的毛病最好去药店买药解决。
阿智记得,有一次上高中的儿子胃口不舒服,想让爸爸带着去看病。阿智料定儿子没有大毛病,原本想带着他去社区卫生服务站看看,开点儿胃药就行了,挺简单的。谁知,媳妇和儿子都是只认大医院的,拗不过人家,阿智只好带着儿子去了大医院。
这一天,医院的病人倒是不算多,阿智的儿子很快就排到了个儿,不过,此时离医生开药还有很远的距离——按照医生的“悉心”安排,阿智的儿子做了以下检查:肝胆B超、肝功能化验、C14呼气检测。
结果全出来之后,已经是次日了。医生看着阿智的儿子各项检查都显示正常,还是不甘心,又要给开个胃镜的单子。不过,阿智的儿子死活不同意做胃镜,因为他听别的同学说过,做胃镜特难受。
看着小患者实在不愿意做胃镜,医生颇为不满地说了一句:“先开点儿药试试,不行了还得做胃镜。”按医生的话,似乎药不是治病的,而胃镜却是治病的,真是有些荒唐。
此次带孩子看病的经历,使阿智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童年、少年时看病的往事。
阿智自小身体不壮,时常闹病。由于那时家属院隔壁就是一家省级大医院,所以阿智是医院的常客。
不过,小孩子没有什么大病,也就是头疼、感冒、闹肚子之类,再就是外伤处理——调皮捣蛋磕破了皮肉。
那时看病很简单:五分钱挂一个号,医生给患者看病
,主要有三样工具:一个金属片——看口腔和喉咙里的发炎程度;一个温度计——试试发烧与否;一个听诊器——听听心肺有没有异常声音。若是患者腹部不适,医生就用手在腹部按按,判断一下是腹腔哪个部位的症状。这些常规检查下来,也就几分钟了事。然后,医生根据诊断的情况,轻者给开点儿药,一般就是三天的用量;较重的,除了吃药以外,再加上打针(肌肉注射)。由于看病的过程很短,所以,患者很快就能得到治疗。
这样看病,不仅过程简单,而且费用也低,当年最大面值的十元人民币,看一回病连一张都用不完。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年那种简单、有效、廉价的去医院看病的事情,在现实中也一去不复返了,惟有亲历者的记忆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