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网

悟显法师:学佛最重要是了生死、出三界,对这个要勤求

发布时间:2024-03-31 04:10:00作者:佛缘网
悟显法师:学佛最重要是了生死、出三界,对这个要勤求

「本经云:『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值斯经者」:值是遇到的意思,斯经是指《无量寿经》:「随意所愿。皆可得度。」你想要求什么都能得到。世间最难求的是成佛,连成佛都求得到,还有什么东西求不到?所以,世间自在王如来跟法藏比丘讲:「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人有志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求无上佛道都可以求得到,当然求世间、求人天、求声闻的这些小果更可以求得到,但是我们不要去求这些会变化、会变灭,终不常住的东西。求这些会生灭、会变化的,等于是拿黄金去换一些没有价值的东西,这是不值得的,所以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当求,什么是不当求。

我们念佛、学佛最重要是了生死、出三界,对这个要勤求;对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这些会变化的要放下,对家亲眷属、情爱要放下。讲到家亲眷属,也是一般人最放不下的、最罣碍的,因为有业力牵缠的关系,所以你会感觉不这样做不行,没有这样的妄想不行,这就是罣碍。那么你要求这些幸福美满、名利财富,用《无量寿经》的功德来回向,也能得到,但是不究竟的。

我们学佛要依四依法,四依法里面:「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了义就是我们讲的心性之法,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不了义就是世间会变化的。譬如说乐是坏苦,不晓得大家能不能体会到,你今天觉得一样事情很快乐,出不了几天,你的苦就来了,世间有一句话讲:乐极生悲。

《礼记》讲:「傲不可长。乐不可极。欲不可纵。志不可满。」所以世间的乐,佛说是坏苦,会变坏的,这是佛方便说,再讲究竟一点,那个乐的觉受是妄念、是妄想,就像吃了迷幻药产生出的幻觉,或是被魔术给骗了,所以感觉有这个乐受。那苦受是不是真的呢?它也是坏苦。是谁给自己下的药呢?是自己给自己下药,所以有这个幻妄的苦受、乐受,在你的生活当中、见闻当中,自己魔恼自己,所以这个应该要放下。

很多人是因为世间很苦才学佛,看看这佛门能不能得乐,是可以得到。但是我们讲,凡事要先耕耘再问收获,佛教的先耕耘是:你要先放下烦恼习气,要先消业障。拜佛、念佛能消吗?要会拜、要会念,不要随顺贪瞋痴,也就是说贪瞋痴慢起来的时候,佛号要提得起来,慢心起来的时候,要礼佛。怎么礼呢?赶快把慢心放下就是礼佛,贪心放下就是礼佛、就是见佛,因为贪心、瞋心都会障碍我们见佛。《华严经》讲:「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一念可以感召百万的障门,障是业障,百万的障门都打开了,业障全部都出现了。

所以修行、念佛能消业障,但是要会念、会拜,不光只在我们礼忏的时候,而是日用平常中,我们的起心动念,都要勤于觉察、反省。拜忏时全部身心身投觉地,拜下去是投于觉地。地代表的是觉悟,训练我们的觉性—觉观能力,这样来拜忏非常好,天天拜都可以,这都是训练,帮助我们道业增长。

相反的,如果只是磕大头,心里没有恭敬心、没有忏悔心,那拜忏会得一点小福报,但是当境界现前的时候,因为你的业障没有消掉,就会被业障所转,这就是会用功跟不会用功的差别。所以修行是从这上面去着眼,不是计较拜了多少佛、念了多少佛。念佛、拜佛当然是越多越好,但是千万不要以此作为增长自己傲慢的工具,拜佛拜得多是应该的,念佛念得多是正常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