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于佛经里的燃灯古佛他的事迹让我们怀念至今
发布时间:2024-08-09 04:08:21作者:佛缘网
读过《金刚经》的朋友
想必都很对燃灯佛这个名字非常熟悉
《金刚经》里提到
燃灯佛在释迦牟尼佛还没成佛时
曾预言释迦牟尼菩萨终将成佛
今年国庆恰逢八月廿二燃灯佛圣诞
燃灯佛与释迦牟尼佛之间有什么故事
我国佛教与燃灯佛又有什么样的渊源
欢度国庆之前
不妨和禅风君一起了解一下
这位古佛的一些故事吧
授记释迦牟尼佛
燃灯佛授记释迦牟尼佛的故事,在《太子瑞应本起经》、《心地观经》等经典中都有记载。而在《金刚经》中,佛陀解释了燃灯佛授记的深刻道理。
在很久很久以前,释迦牟尼佛还没成佛。
那一世,他还不叫做乔达摩·悉达多,也不是一位释迦族的王子。但那一世,他同样受到人们尊重。因为那时他是一位追寻真理的忍辱仙人,名字叫做儒童菩萨,又称善慧童子。
那一世,正是燃灯佛住世弘法之时。据说,燃灯佛出生之时,四方大方光明,不需要灯烛都能清晰见物,故而成佛后被称为燃灯佛,又叫定光佛或普光佛。
儒童菩萨自从发愿要成佛以来,已经过了很多世。在这个过程中儒童菩萨一直努力修行。因此这一世,他有因缘见到燃灯佛。
当时钵摩城的国王很尊敬灯佛,于是请燃灯佛入城应供,开示佛法。钵摩国王为了供养燃灯佛,将城中所有花店的鲜花都采购一空,全部用来供养燃灯佛。
儒童菩萨在城中,也听到了燃灯佛要来的消息,因此四处寻觅想要买花供佛。最后遇到一个手持七茎莲花的女子,便央求女子将莲花卖给他。
女子自己也很想供养燃灯佛,因此提了一个很高的价格,希望打退儒童菩萨。谁知儒童菩萨并不介意,最后以五百金的高昂价格买到了五茎莲花,而另外两茎则以女子自身的名义来供养。
儒童菩萨欢天喜地地持着这些莲花去供养燃灯佛,当见到燃灯佛时,燃灯佛正安稳地迈步入城。然而此时儒童菩萨却发现地上有一处泥泞。
此时已来不及清扫,于是儒童菩萨将手中莲花散向燃灯佛后,整个人卧在了地上,以头发遮住泥泞,供燃灯佛走过。后来燃灯佛对他预言道:“你未来经历九十一劫后将会成佛,号释迦牟尼”。
而在《金刚经》中,释迦牟尼佛讲了自己得到这个预言的原因。当时儒童菩萨作忍辱仙人,已经有很深的智慧和很广大的慈悲心,因此虽然遭到歌利王的虐待,却不起一丝嗔心。
《金刚经》认为,燃灯佛预言儒童菩萨将会成佛,并不是因为菩萨的供养多么虔诚,而是因为他的慈悲与智慧已经很成熟。
能够深刻了解“无有一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样的智慧,又能发起想要成佛的心。这才是儒童菩萨被授记成佛的原因所在。
与阿弥陀佛化现世间
犍陀罗雕刻
燃灯佛授记场景
燃灯佛在中国佛教里有着很崇高的地位。传说他曾多次化现于世间,并与净土宗有着深厚的因缘。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很有趣的传说。
五代十国期间,佛法因唐武宗发起的“会昌法难”而呈现衰微的现象,已经见不到盛唐时期的八宗共荣的兴盛景象。
净土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正是诞生于这个时期。当时吴越王钱俶非常敬重他,并尊奉他为国师。有一天,吴越王想举办千僧斋,只要是出家人来应供,便一律平等供养。
虽然说是平等供养,摆设的席位却有上下座的分别,众僧都谦虚礼让上座,甚至永明延寿大师也谦虚礼让,就是不肯坐这个首席位子。
这时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长耳和尚路过这里,看到大家在那里推让,他老人家就不客气,往首席位子上一坐。
这一坐下来,当然吴越王也不好意思赶,但是心里很不舒服,国师没有坐首席位子,却被一个不认识的和尚坐上去,但总算是出家人,也就不便说话了。
千僧斋
打完千僧斋,大家都散去了。吴越王想起举办千僧斋,经常会有证悟的圣人来应供,于是就问永明延寿:“我今天供斋,有没有圣人来应供啊?
”永明大师说:“有啊!燃灯古佛今天来应供,坐在首席的那个长耳和尚就是他了。”吴越王听了之后欢喜的同时,也感到怠慢了古佛,赶紧带人前去找他。
花了一番周折后,吴越王终于找到了这个长耳和尚。毕恭毕敬地礼拜一番,转述了永明延寿大师的话,并祈请长耳和尚原谅。
长耳和尚听了微笑着说了一句话:“弥陀饶舌!”意思是说,阿弥陀佛多嘴啊,泄露我的身分!长耳和尚说完就圆寂了。
佛教认为,佛菩萨到世间再来,都是秘不示人的。如果身份被撞破了,就要当即示寂。因此长耳和尚当场就圆寂了。
北京通州燃灯佛舍利塔
吴越王很难过,但一想到长耳和尚这句话,便意识到这句话是说永明延寿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于是就赶紧去见永明大师,没想到还没见到永明延寿大师,便听使者报告永明延寿大师圆寂的消息。
因为这个公案,中国佛教都认为,长耳和尚和永明延寿大师分别是燃灯佛和阿弥陀佛化身。一些地方还保留了对燃灯佛的信仰,比如陕西宝鸡的燃灯寺,北京通州的燃灯佛舍利塔,都是为了纪念燃灯佛。
陕西宝鸡燃灯寺
知恩报恩,饮水思源。能遇到佛法,是很难得的。而在这个时代开创佛教的释迦牟尼佛,又和燃灯佛有深厚的因缘,因此我们也应该纪念燃灯佛。
值此燃灯佛圣诞,又是国庆假期将至,禅风君倡议,一起品读《金刚经》,感受一下释迦牟尼佛对燃灯佛深深地感念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