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正勤(衍真法师)
发布时间:2024-09-20 04:08:30作者:佛缘网四正勤
衍真法师
(2007年7月25日晚于文殊阁)各位营员:
下午好!大家来这里参加“生活禅夏令营”,学习佛法,应该要知道佛法的功能,也就是说,要知道学佛法能够达成什么样的效用和如何达成。我们知道,我们学习医学能帮人治病,解除人们身体的痛苦;学习土建就能修建房屋。各种各样的知识,有其各种各样的效用。那我们学习佛法能带来什么效用呢?学习佛法的效用是息灭烦恼,要通过精进于戒定慧的修习,亦即“四正勤”来达成。
社会发展到今天,因科技的进步,生产力大幅提高,社会经济越来越繁荣。我们做到了祖先们想像不到的事。今天我们的生活状况,和千年前的祖先相比,那真是有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千多年前,如果要从江西来柏林寺,恐怕要走大半年,现在坐火车十几个小时就到了,坐飞机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我们确实有信心说,我们的生活比一千年前的祖先方便多了,也更加丰富多彩。但我们有没有信心说,现代人的烦恼比一千年前的祖先烦恼少?恐怕我们很难有这样的信心。我们没有信心说,现代人的烦恼比一千年前的祖先少,也没有信心说,比两千年前的祖先少,我们甚至没有信心说,比三千年前的祖先烦恼少。可见,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财富的积累,可以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但不能带来烦恼的减少。世间的学问,世间的进步,不能承担息灭烦恼这件事,它们不具备这样的功能。息灭烦恼要通过佛法里戒定慧的修习,断恶修善来完成,也就是“四正勤”。
“四正勤”是三十七道品中的内容,是四种正精进。
其内容是:
一、已生诸恶令断的精进;
二、未生诸恶令不生的精进;
三、未生诸善令生的精进;
四、已生诸善令增长的精进。
“四正勤”归纳起来就是断恶修善,也就是我们大家熟知的那个著名的四句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一切诸佛所教导的,概括起来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三句话,这是佛法的核心。
说到“四正勤”,说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大家也许会觉得很平常,没有什么特别。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也曾经这么认为。有一回,他去山中向鸟窠禅师请教佛法大意,鸟窠禅师回答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觉得这个太简单了,就说:“三岁孩儿也解恁么道。”禅师说:“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可见,“断恶修善”不是简单的。
修学“四正勤”,为了要断除已生的恶法,令未生的恶法不生,令未生的善法生起,令已生的善法增长,那我们就要先了解什么是善恶法,要先能准确判断善恶才行。如同我们种田的人,种了水稻。田中长的稗草和水稻样子很像,稗草是稻田害草,要把它们清除,水稻才长得好。有经验的老农民能很准确分辨稻苗和稗草,就能拔除稗草留下稻苗。若是没经验的人,就分不清了。对于善恶法也是如此,我们要能准确分辨,才能如理地断除恶法,令善法增长。有的朋友就会说了,我们都是成年人了,难道还不知道善恶,不识好歹吗?须知,我们平时说善恶,是从世间伦理道德这个层面来说的,是用比较粗泛的标准来界定的。“四正勤”所说的断恶修善,指的是刹那刹那心中生起的善恶。要用精确的法相语言来描述,这个善恶标准比世间伦理道德标准精确度要高得多。进入修行,世间伦理道德的善恶标准是不够用的。
了解善恶就要对心做准确了解。心一共有八十九种,或细分为一百二十一种,如下表所示。
表1-1:八十九或一百二十一心
欲界心
(54) 不善心
(12) 贪根心 (8)
瞋根心 (2)
痴根心 (2)
无因心
(18) 不善果报 (7)
善果报 (8)
无因唯作 (3)
美心
(24) 欲界善心 (8)
欲界果报心 (8)
欲界唯作心 (8)
色界心
(15) 色界善心 (5)
色界果报心 (5)
色界唯作心 (5)
无色界心
(12) 无色界善心 (4)
无色界果报心 (4)
无色界唯作心 (4)
出世间心
(8或40)
道心 (4或20)
果心 (4或20)
在这八十九种心中,四正勤“已生恶令断除,未生恶令不生”中讲的恶法是欲界心中的不善心。不善心一共有三类,亦即贪、嗔、痴。其定义如下:
贪是对顺境的执着;
嗔是对逆境的执着(表现为对逆境的排斥);
痴是对所缘的自相和共相不能如实地了知。
当我们对顺境生起执着的时候,就会生贪。贪根心一共有八种,分别是:
(1)悦俱邪见相应无行一心,
(2)悦俱邪见相应有行一心,
(3)悦俱邪见不相应无行一心,
(4)悦俱邪见不相应有行一心,
(5)舍俱邪见相应无行一心,
(6)舍俱邪见相应有行一心,
(7)舍俱邪见不相应无行一心,
(8)舍俱邪见不相应有行一心。
这八种贪根心生起,有四种是悦俱的,有四种是舍俱的。所以,当贪根心生起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会感到愉悦(悦俱)或平静(舍俱)。
当我们对逆境生起执着的时候,就会生起嗔恨。嗔根心有两种,分别是:
忧俱嗔恚相应无行一心,
忧俱嗔恚相应有行一心。
这两种嗔根心生起,都是“忧俱的”的。也就是说,当嗔根心现行时,内心都感受到“忧受”。而忧受也只会出现在嗔根心里。比如我们感到愤怒、忧伤、恐惧、寂寞、孤独等等,都是属于嗔根心。嗔根心生起时,会感到心里难受(忧受)。平时社会人士说有烦恼,以及一些心理问题如忧郁症、恐惧症等,都是属于嗔根心。实际上,只要心情有一点点不好,自己就要知道这是嗔根心生起了,是“已生恶法应断除”的时候了。贪根心、嗔根心里一定有痴,但这里说的痴根心包含了缺少贪嗔二不善根的不善心。亦即:
舍俱疑相应一心,
舍俱掉举相应一心。
这两种心,名为纯粹涉及痴。其一与疑相应,其二则与掉举相应。它们都是“舍俱”的。
以上三大类贪、嗔、痴共十二种不善心。当它们现起的时候,要能很敏锐的识别它:这是贪根心,这是嗔根心,这是痴根心,是应断的恶法。从上表中可以看到,欲界心还有十八无因心,二十四美心。另外的色界十五心,无色界十二心,出世间八心都是美心。美心共有五十九种。应明白“美”(sobhana)的涵义比善(kusala)更为广泛。美心不单只包括一切善心,也包括了拥有美心所的果报心与唯作心。
美心中的善心二十一种,有欲界善心八种,色界善心五种,无色界善心四种,出世间善心四种。色界善心、无色界善心要通过修习禅定才能生起。美心中的道心、果心,要通过修习观慧断诸烦恼才能生起。今天,只以欲界善心为例,简单讲讲断恶修善。因为,我们作为初学者,即使没有修过禅定和观慧,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一些欲界善心的。所以,用它来说明“四正勤”会容易懂一些。
欲界善心有八种,它们是:
(1)悦俱智相应无行一心,
(2)悦俱智相应有行一心,
(3)悦俱智不相应无行一心,
(4)悦俱智不相应有行一心
(5)舍俱智相应无行一心,
(6)舍俱智相应有行一心,
(7)舍俱智不相应无行一心,
(8)舍俱智不相应有行一心。
欲界善心,有四种是悦俱的,有四种是舍俱的。就是说有四种是欢喜的,四种是平静的。我们还记得前面说过八种贪心,也有四种是悦俱的,四种是舍俱的。不过我们应该知道,欲界善心其欢喜和平静的质量,比贪心的欢喜和平静的质量要高得多。为什么呢?这就要说到和诸心同生、同灭、同所缘、同依处的心所。我们识别心,是通过识别心所来了知的。
心所有五十二个,如下表所示。
表1-2:五十二心所
十三通一切心所 七遍一切心(1) 触 二十五美心所 十九通一切美心 (28) 信(2) 受 (29) 念(3) 想 (30) 惭(4) 思 (31) 愧(5) 一境性 (32) 无贪(6) 名命根 (33) 无嗔(7) 作意 (34) 中舍性 六杂 (8) 寻 (35) 身轻安(9) 伺 (36) 心轻安(10) 胜解 (37) 身轻快性(11) 精进 (38) 心轻快性(12) 喜 (39) 身柔软性(13) 欲 (40) 心柔软性 十四不善心所 四通一切不善心(14) 痴 (41) 身适业性(15) 无惭 (42) 心适业性(16) 无愧 (43) 身练达性(17) 掉举 (44) 心练达性 三贪因 (18) 贪 (45) 身正直性(19) 邪见 (46) 心正直性(20) 慢 三离 (47) 正语 四嗔因 (21) 嗔 (48) 正业(22) 嫉 (49) 正命(23) 悭 二无量 (50) 悲悯(24) 恶作 (51) 随喜 二有行 (25) 昏沉 一无痴 (52) 慧根(26) 睡眠 一痴因 (27) 疑
作为不善心的贪生起时,和它同生的是痴、无惭、无愧、掉举、贪、邪见、慢等不善心所,这些心所都会导致心的不安和躁动。而每一种善心生起,都一定会生起信、念、惭、愧、无贪、无嗔、中舍性、身轻安、心轻安、身轻快性、心轻快性、身柔软性、心柔软性、身适业性、心适业性、身练达性、心练达性、身正直性、心正直性等等高质量的美心所。所以善心,即使是较低层次的欲界善心,其欢喜和平静的质量比贪心也更高。何况修习禅定得到的色界、无色界善心及修观慧得到的道心、果心呢。如果我们努力修习断恶修善的“四正勤”,慢慢就会放下贪心等不善心。因为善心、美心更具有吸引力。佛陀曾说,贪心的满足如搔痒出血。搔痒让人觉得快乐,但这是病态的。无病的健康状态比搔痒的享受殊胜得多。
对于心和心所有了这些初步认识以后,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对心之善恶的较为精确的判断。
比如我们去做一桩慈善事业,到某个贫困地区去救济贫困儿童,每个儿童发放两百元救济金。这些孩子得了救济金很高兴,因为这一段时间的温饱有了保障了。我们看到自己付出并不多,但能帮助这些可怜的孩子,心中觉得很有意义,觉得做慈善救济很对、很值得。这时候,我们的内心是欢喜的、感动的。这是与慈和悲相应的欲界善心,我想大家都应该体验过。正当我们处于感动、慈悲、欢喜或平静时,这时来了一个浑身上下脏兮兮的小乞丐,此前他已经领了一份救济了,但他想多要一份,就过来抓住你的衣服向你索要。那天你正好穿了一件新衣裳,小乞丐的手很脏,你的衣服被他抓出五个分分明明的手指印。想像一下,你会有什么反应呢?我想我们很多人会喝斥那个小乞丐,而且心里感到很不痛快。心是刹那生灭的,这时前面体验到的欢喜、平静、感动、慈悲的欲界善心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第二类与嗔相应的不善心。为什么是嗔心呢?因为你对逆境生执着了。什么逆境呢?小乞丐想多要一份钱,对你而言便是逆境,你的新衣服被弄脏更是逆境。所以,这时生起了嗔心。嗔心生起对应的一定是忧受,所以心情变得不好。你会觉得很烦恼,就跟一起去做慈善救济的同伴诉说那小乞丐的不对,说小乞丐可恶,给过他救济他还贪心不足,而且还弄脏自己的衣服等等。当你这样不断抱怨的时候,刹那刹那生起的都是嗔心。不过虽然抱怨,虽然心情不好,这个慈善事业还是继续做,还是把带来的救济款分发完了。
你的同伴看到你出来做慈善救济,结果弄得心情不愉快。他想帮你改善一下心情,想个办法让你开心一点。他就提议说:“我知道哪里有个好饭馆,我们去吃顿美味午餐。然后再找一个好茶馆去喝好茶。然后,再去看一个有趣的娱乐节目。”你就一同去了。吃了好饭、喝了好茶、看了娱乐节目,果然心情好一点了。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听众答:生起了贪心)对。刚才我们说过了,贪心生起时是欢喜或平静的。同伴提供的方法是用贪来解决嗔的问题。社会人士都认为嗔是烦恼,因为嗔和“忧受”相应,嗔生起了会感到心情不好,但不容易知道贪也是烦恼。只有佛陀和诸圣贤这样的高智慧的觉悟者,才能彻见贪的过患,告诉我们“贪”一样是烦恼。如生了病有痛苦的人,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是用对症的药把病治好。如果只是注射杜冷丁来止痛的话,杜冷丁能暂时止痛,但不能根治病苦。而且杜冷丁会带来上瘾等新的问题。贪也是这样,有更深层的过患。等你做完了这个慈济工作,回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群体中,你会受到大家的推崇和赞叹。大家称赞你是善人,是慈善家。可能年终还会给你表彰,送你慈善锦旗。一般来说,你贡献的钱越多锦旗会越大,捐一百万的话锦旗会大一点,五十万就小一点。但是你应该头脑清醒:这是站在社会伦理的层面上论证你是善心人士的,这一点无可厚非。如果站在佛法的善恶标准上来探讨,站在“四正勤”断恶修善的层面上来论善恶,那将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你所做的慈善事业有其意义。但你在这个过程中,从你开始救济到衣服被小乞丐抓脏以前,这一段时间生起的是欲界善心,合乎“四正勤”说的“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的教导。这样的善心现行时,你会感到欢喜、平静、感动、慈悲。后来,小乞丐想多要钱以至用脏兮兮的手抓脏了你的衣服,你生气了,并且不断地跟同伴诉说小乞丐的不对,这时候生起的是第二类不善心嗔心,是应断的恶法。这种不善心现行时,你心里有忧受,心情不好。后来同伴鼓动你去吃好饭、喝好茶、看娱乐节目,你觉得高兴一点,这时生起的是第一类不善心“贪心”,也是应断的恶法。
这样大家可以知道了,世间伦理的善恶标准是很粗泛的,在社会生活的运行中,也许还可应付。而修行用的善恶标准是很精密准确的,探讨的是我们刹那刹那生灭的心的善恶。如果我们去丈量农田土地,可以带一个皮尺去量。测量几十亩几十公顷的土地,误差几公分没有人会计较。但是一个修理钟表或精密仪器的人,你给他皮尺去测量零件长短大小,那就派不上用场了。修行是在刹那刹那生灭的心上去断恶修善,完成“四正勤”,正如《六祖坛经·忏悔品》中所说的:
“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骄诳染。从前所有恶业骄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坛经》上说的这段话,“愚迷”是痴、“骄诳”主要说的是贪,“嫉妒”属嗔。实际上说的就是在刹那刹那生灭的心中,念念断除贪嗔痴。
修行不能有半点含糊,要用精密的善恶标准来指导。善知识因为内心清净,他们能够很准确地判断刹那生起的心之善恶,并且警策弟子在念起的当下断恶修善。再让我们来看一下台湾承天禅寺广钦老和尚的故事。
清晨,有一位衣着入时的女士上山,入得大殿,四下张望一番,见到一位出家师父,即问洗手间在何处?那位师父以手指示之,女士头也不抬,便说:“带我去!”等方便回来,恰遇老和尚入大殿,即正面对老和尚说:“你就是广钦?”老和尚点头回答。
“我远远一望,便知道你是广钦,听说你会看相,你看我是谁?”
“我不知道,我不会看相,你会看相?你看我是谁?”
“我看你是高僧活佛的脸。”女士答。
“噢!写在脸上!”
“你看我像什么?我的命好不好?”女士问。
“你的命很好,像有钱人的太太。”
“凭什么看?我的脸?我的气质?”女士问。
“我由你的衣着。”老和尚答。
“我的衣着?衣服是外面的东西,怎可凭据?那我这套衣服给你穿,你也变成有钱人的太太。”
“出家人不穿俗家衣服。”
“为什么你不说,我是有钱人家的女儿,而是太太?”
“我看你不像,结过婚没?”
“我是学生,在德国念书。”女士说。
“你不像学生的样子,学生应该是像她那样。”老和尚以手指向正在会客室看书的中学生。
“好!不过,老和尚,佛法中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说法,但是空中还有一个妙有。”说完即起座,昂然向门外走去。
“噢!你也谈《心经》?喂!空即妙有,空是……”老和尚语未竟,来客已无踪影。
在旁侍候的弟子,见此情状,颇为来客的倨傲而愤愤,即对师曰:“这位小姐真是狂傲,目中无人……”老和尚马上以手制止说:“事情来时,我们依当时的情况,斟酌情势,当面应对;但事境已过,便须放下,若再提起,论是论非,批评好坏,便是造口业,就是我们的过失。别人好坏是别人的事,我们不必把它带到我们心里来烦恼。”
这段公案实在是“四正勤”活生生的写照。广老为什么要马上制止弟子批评那位女士呢?因不论对方的对错如何,一旦我们自己论是论非,内心刹那刹那生起的就是嗔心,这嗔心就是恶法,是要断除的。广老常说,只要一生烦恼,就是你不对,不论有理或无理。所以,当弟子心中愤愤不平说人是非时,老和尚当即制止,就是善巧帮弟子断除恶法。这也是善知识常告诫我们不要说是非的原因。说是非的人总觉得自己对,自己有理别人没理,但他就没有看到自己恰恰被自己所执的“有理”害了,他的“有理”刹那刹那地支持了嗔不善法的生起。
善知识总是教导我们面对逆境时,继续让善法生起和增长,令未生的恶法(嗔)不生。不过有的人善心淳厚,即使逆境当前,也能很自然的不生嗔心,这是很难得的。莲池大师于《竹窗随笔》中记述后汉刘宽的故事,于中可见端倪。
刘公讳宽,其治郡也,有过者蒲鞭示辱。夫人欲试其怒也,使婢故以羹污朝衣。公但曰:“羹烂汝手乎?”终不怒。即此二事,知其真菩萨人,不可企及。
刘宽是后汉桓帝时候的南阳太守。他“温仁多恕”,心地非常仁厚。“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他的夫人同他一起生活多年,未尝见他发怒,就想试验试验他。暗地里指使婢女,在凌晨刘宽穿好朝衣要上朝时,佯装失手把一碗羹打翻弄脏他的朝衣。古代换朝衣是很麻烦的,而若因换朝衣上朝迟到,有可能会受到皇帝责罚。在这么紧急的情况下,刘宽首先关心的是“羹烂汝手乎?”刘宽淳善宽厚的品德,就是莲池大师也深为叹服。
古代僧团更是有很多精严行持“四正勤”的比丘。那时,南方国家的比丘去村落托钵,往往按戒腊列队前行。行路过程中大家都要保持正念,不能打失正念。如果其中有某位比丘失掉了正念,他就会站住,精勤提起正念以后再往前走。他不前行的时候,同队的其他比丘也是跟着站定不前行的。这样同行中哪位比丘有不善心生起,其他人都会知道。生起不善心的比丘会很惭愧而努力提起正念断除恶法。有时不善心太强,站在那儿长时间还不能平息,那他就会到路边坐下来用功,这时其他的比丘也会跟着坐下来。这样子生起不善心的比丘,实际上受到了集体的无声无形的警策,他一定会呵责自己:“你这愚痴人,因为你生起不善心了,大家都跟着停下来,你要赶快息灭恶不善法,让善心正念生起。”
这些古代行者,这样诚实而精勤地修习“四正勤”,所以成道证果的人非常多。下面一些为了护持正念行持根律仪的例子,也能很好的说明问题。
古代斯里兰卡的心护长老,在乔罗达格大窟里住了六十多年。大窟里的绘画非常精美。有一天,很多比丘参观此窟,见了绘画说:“尊者,这画很精美。
”长老说:“诸师,我住此窟已六十多年,尚不知有此画,今天由诸具眼者所说,才得知道。”这位长老在这里住了这么久,从未去看过窟上的壁画。他的根律仪守护这样好,后来证得了阿罗汉果。在我们中国古代的禅堂中,很多参禅人的根律仪也非常好。从前,金山江天禅寺有两个禅和子住禅堂三年,出堂离开寺庙后在路上碰到了,就互相问候:
“上座从哪里来?”
“金山。”
“我也从金山来,你住禅堂还是外寮?”
“禅堂。”
“我也住禅堂,你住东单还是西单?”
“西单。”
“我也在西单,你是西单第几单呢?”
这一问,他们发现两人是邻单。在一起住了三年,也不认识对方。这三年他们时时心存正念,守护根门,心无旁骛。
八九十年前,来果禅师在金山住禅堂。他每天跟班上早晚殿,但是住了两年,也不知道大雄宝殿里的佛像是什么样子。有一回随众洗澡毕回禅堂,途经大殿门口,不经意间抬眼看了一下大殿里面。正好被常住的一个小价,也就是寺院里帮忙的小工看见。这个小工就呵责他:“你看什么?”来果禅师很惭愧,内心忏悔,提起正念。那时候的丛林,外来的师父挂单,知客师一定会交待:“第一要把眼根收好,不要到处乱看。”如果新来的参学者失去正念,到处闲逛乱看,老常住师父立刻就会呵责的。乃至于常住上住久了的小工,也知道常住的规矩。所以,当来果禅师抬头往大殿内看时,小工也呵责他。
古德为了完成 “已生恶令断除,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的四正勤,这样的行持,真令我们敬仰。
“四正勤”的内容还很多,今天我们只是开了个头。大家如果要更完整地了解,可以用心学习《清净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