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大师: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释义
发布时间:2024-08-09 04:07:48作者:佛缘网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释义
──二十八年三月在昆明西山云栖寺讲──
悬论
一 提教纲
甲 不判时教
乙 教理略判
1 内证离言法
2 应机巧说教
(一) 五乘共教
(二) 三乘共教
(三) 大乘不共教
丙 教史略判
1 佛世的一味法
2 佛后的分代法
(一) 印度的三个时代
(二) 传存的三种文系
二 解经题
甲 分解
1 般若
2 波罗密多
3 心
4 经
乙 合解
三 明译传
释经
甲一 直示圣证
甲二 巧施至教
乙一 显说明义
丙一 历诸法明照见皆空
丁一 就五蕴明即空
丁二 正明诸法空相
丁三 推空相穷诸法
丙二 依般若明度一切苦
丁一 依般若成菩萨行
丁二 依般若成如来果
丁三 依般若成利济用
乙二 密咒发愿
【悬 论】
一 提教纲
甲 不判时教
关于提教纲,古来各宗祖师有种种说法,如天台五重玄义,贤首十门玄谈,以及其余的各家,大概是将释迦如来一代所说的教法,分为几个时期,几种教法,名为一代时教。天台五时者:第一、说华严时,第二、说阿含时,第三、说方等时,第四、说般若时,第五、说法华涅槃时。八教者:一、藏教,二、通教,三、别教,四、圆教,名化法四教;五、顿教,六、渐教,七、秘密教,八、不定教,名化仪四教。藏教专摄小乘,通教通大小乘,别教是历别大乘,圆教是圆融大乘。此天台所分时教也。贤首则分为三时五教:一、先照时说华严经,二、转照时说阿含方等般若,三、还照时说法华等。转照时分初中后三,合之亦同天台的五时。五教者:小、始、终、顿、圆。小教即摄小乘法;始教明一切法空,为大乘之始;终教进明不空为非有非空教;顿教不立次第,所谓一超直入如来地,贤首判教时禅宗已在中国兴起,因特立此教以收摄之;圆教则以华严等经为最上圆满之教。此中国各祖师所判,还有其他种种之不同,不必一一细数。而在印度传来的判教法,则有两种的三时三教,玄奘法师传承那烂陀寺戒贤论师所分者:一、有教,即说阿含等,谓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法。二、空教,即般若说一切法皆空等。三、非有非空的中道教,即深密、华严等。唐时又有一位印度的日照三藏传来清辨,智光论师所分者:一、有时教,如阿含等说有诸法。二、境空心有时教,如解深密经等说三界唯心,唯有心识。三、心境皆空时教,即以般若等明一切皆空,为究竟了义。此皆古时中印两土祖师所分判,在古来祖师皆为适应当时的思想环境,故作如是分判。在现今研究佛经,已无此种分判的必需,故但将教理教史来略说其概要。
乙 教理略判
1.内证离言法
此言内证者,乃诸佛自内所证,不限于释迦牟尼佛,法华经所谓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也。此非语言文字之所能表,亦非心思之所能到,乃诸佛内证智境,声闻、缘觉、菩萨只能证知少分,五趣异生无少分知。然诸佛言教皆依此自内证法而流出,故证法为教法之本。
2.应机巧说教
(一) 五乘共教
佛既于一切诸法自觉圆满,为满觉他本愿故,应众生机善巧开演,乃有诸乘教法。此诸乘教法既契于佛内证之理,又必须契合众生之机宜,乃能使乘之各成其益。五乘共教者,即人乘,天乘,声闻乘,辟支佛乘,菩萨乘所共同之教理。人天乘固须依之修人天行得人天果,即出世三乘亦皆以之为基,一切圣凡依正染净因果皆依之而立。此法是何?即从因缘所生法明一切法正因果之理是也。此为全体佛法之大宗,其中最要者,为异熟因果的业报法,合乎此者即是佛法,违此者即非佛法,故为五乘所共之正法的法印。如明业报则有向上心,不愿堕落,欲保存其来世人身,乃修行人乘十善。再进而上求生天,亦由信因果以持戒修善习禅定而得;即出世三乘所解所行,亦不能越出因果范围。此理在世间宗教、科学都有所说,但自佛法看来,彼等所说或偏或谬,都不圆满,唯佛法中乃澈底扫除一切邪谬,而建立一切世出世间染净因果,为由人乃至菩萨佛之五乘共通教法。
(二) 三乘共教
观察三界六道众生,生而又死,死而又生,死彼生此,流转不断,而说世间流转的十二因缘法;知一切有漏法皆是苦,而明超出三界流转的无漏法,即所谓了生死的法。漏者:如房屋或瓶壶等类有了破漏即非完好,喻身心中有了烦恼,终要漏落生死之苦。凡未能完全了知三界五趣因果皆为有漏,流转不息,均于三苦、八苦等不能尽免,不易发出离人天心。若能确知有漏皆苦,即不肯修人天乘,最低限度也要求了脱生死。进观有生必有异灭的有为法皆是无常,不能永久安住,生而变异,变坏而灭,最后有仍归于无;更对世间起厌离心,不生贪着而求超出。三观诸法无我,若色法,若心法,有为法,无为法,若内若外一切诸法,皆无可执取为我者。既知毕竟无我,即无由起贪、瞋、痴、慢,造招三界有漏业报,故了我空即证生空,不再造生死业,亦不感生死果,由此而得解脱证涅槃之寂常安静,是为涅槃寂静。声闻、辟支佛、菩萨皆由此而得解脱生死,平常称此为小乘法,其实是三乘的共法。
(三) 大乘不共法
此明超出前二种之大乘特有的胜法,依佛智所证的平等法性,诸法实相,非空非不空,非有非不有,无相无不相,一法遍于一切法,一切法不离一法,十世古今不隔当念;由此遍观一切有情亦悉同体无二。因一切众生皆在苦中而起救拔之心,即是大悲心。要普救众生苦,必须成无上觉,即是发无上菩提心。此为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所未能者,故云不共。而在本乘之中又可分为三种。(甲)特胜大乘,依古人判教而说,则虽成佛亦有高下,譬如圆教的佛,顿教的佛等,今则以大乘发菩提心得无上果是同,故成佛后平等无二,但就佛应机上说亦可有其差别所重者。特胜大乘者,就因缘所生法中特明究竟皆空之最胜义,遍破外小及世俗相,即诸部明甚深空义之般若经是。( 乙 )普为大乘,前专显大乘法体殊胜,此则明自他兼度之大用,大乘无所不含容,无所不包涵,为利他故不舍一法,如欲利声闻、缘觉即须通达声闻,缘觉乘法,欲利人天等亦复如是,各有当机胜用。此如为深密、华严、法华、涅槃等所说者是;自住大乘而亦令一切人、天、声闻、缘觉各得其益,非专为一类人一时机而说。( 丙 )适应大乘,一色一香皆第一义,以一切法缘起无碍故,一法即摄尽一切法,随拈一法为中心,都可遍通一切法,以一为主,诸余是伴,一一法与一一众生皆是如此。譬如色法,一花一叶之色皆是遍法界诸法为缘所起,诸法无超越此一法之外者,故诸佛说法无一定规范,所谓大用现前,不存轨则,药无贵贱,愈病则良。可随称一法为最胜,谓非余法之所能及,使闻者速能起决定信心而得受用,并非世间人我彼此抑扬赞毁者可比。如专弘净土者,即尊净土为第一而斥除一切,专弘禅宗者即以禅宗为最胜而呵弃一切,乃至持一咒修一行者各各皆如是说。盖因法法皆妙,实均具有无上最胜功德,但适所应宜而遇缘即宗,故此亦可称为圆融大乘。中国之台、贤圆教,即从法华、华严中大发挥斯义。
以上可略明教理之分齐,而本经之属于特胜大乘亦可知矣。
丙 教史略判
1.佛世的一味法
佛在世时只有一味佛法,无论说大说小,说空说有,顿说渐说,显说密说,皆为佛应机巧说教。无次第,无胜劣,闻者皆信佛为法本,总为佛说,不起分别,故称佛当时所说之法为一味佛法。但到了佛灭以后,就有了分别。
2.佛后的分代法
( 一 ) 印度的三个时代
或谓正法五百年,或谓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或以五百年为一阶段,称为初五百年,第二五百年,第三五百年等。就历史上看,佛灭后流传在印度的佛法可分为三个时期:一、小行大隐时代,佛灭后初五百年,佛法已由印度传及锡兰诸地,唯盛行者即前所云三乘共教之小乘法。因当时佛去世未久,而住持佛法者为迦叶、阿难等声闻弟子,典型尚在,统摄徒众而教授教诫,故盛行三乘共教,而大乘不共教法则隐没而不彰。二、大盛小附时代,次五百年有马鸣、龙树、提婆出世,提倡大乘佛法,得无著、世亲等继之,大乘盛行,而小乘亦附之而行。佛教之传入中国正在此时。三、密主显从时代,第三五百年中到一千二三百年时,有龙智菩萨开南天铁塔,从金刚萨埵受秘密经咒仪轨,盛扬密教,此时在印度的小乘经论渐归隐没,而大乘经教亦随从密教而行,专以密咒为主,并于此时开始传入西藏。
( 二 ) 传存的三种文系
上就印度所流传佛法分为三个时代,但第三五百年后印度的佛教已由衰而灭。再就传承至现今的来看,则可分为三大系统:一、锡、缅、暹、巴利文系,佛法从阿育王时传入锡兰岛、缅甸等处,即为保存原语的巴利文佛教,此正为佛灭后初五百年以内印度盛行的三乘共教,今南方诸国若暹罗等犹存其遗制。二、华、鲜、日、中国文系,到了第二五百年时,正是中国由汉到唐的时代,佛法由印度盛传来震旦,经五六百年之时间翻译成为中国文,渐渐传及于朝鲜、日本等处,此正是印度大乘盛行而小乘附行之时,故中国所传存至今者亦偏重于大乘佛法。三、藏、蒙、尼、西藏文系,到第三五百年时始传入西藏,翻译成为西藏文系,此时正当印度密教盛行而显教附从时期,故西藏佛教以密宗著称,而蒙古、尼泊尔等地亦承其化,此皆时代环境影响之所成也。印度虽为产生佛教之祖国,今已不能具体保存,现今世界流行之佛教,厥唯以上之三大系,其中翻译最完备,承前启后而具足大小乘、显密教者,尤在中国文系。观察现在世界所流传之三系佛法,即可回溯到印度三个时代的佛教,再从而上推即可汇归到佛住世时之一味佛法。今所讲之般若心经,依教史看,即可知是印度第二时期所盛行,而传存于中国文系之大乘经。此经为巴利文系所无,而西藏文系虽有此经,不甚重之。
上从讲教理、教史之大概,以阐明此经在佛教法中所属之分位,即为提教纲之要旨。
二 解经题
甲 分解
1.般若
般若波罗密多,是梵语的译音。般若义译智慧,或单译为慧,但与中国通常所谓智慧者不同,是专指从佛的出世法所生的智慧,在中国无相当的名词来代替,故沿用原音,然在说明其意义时仍作智慧解。当知此种智慧不是世智辩聪的智慧,乃出世清净智慧。诸经论中分为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者:依文字言说所集成的经论教典,或听讲或读诵所生的智慧,对于文义通达无碍,得其胜解者名文字般若。进而深思谛察,离文字语言之相,于一切心行中观照实相之理的智慧名观照般若。再由此观照深造修习,一切语默动静皆不离般若,由浅入深,由细观而舍粗观,所谓以楔出楔,达到一切法分别相尽,现前一念心光,契同遍一切无彼此内外是非人我之真如法性,名实相般若,亦名根本般若。
诸经论上又有将此般若智慧分为三种者:一、加行智,二、根本智,三、后得智。在暖、顶、忍、世第一四加行位中所修之智慧名加行智。此四加行皆是与定心相应的加倍的精进修行,由四寻思观引发四如实智,进而亲证诸法空性,名根本智。由根本智得达诸行如幻,修一切行,名后得智。此三智皆名无分别,故同属于般若。其中最主要者,乃在根本无分别智,加行智时本尚有分别,以能引发无分别智故,从果得名,亦称无分别智。后得智正分别世出世间染净因果,以从澈底通达一切都无分别的根本智而起,从因得名,亦名无分别智。
诸经论中复说有三种智:一、一切智,二、道种智,三、一切种智。一切智与上根本智相等,能遍知一切法之真如相故。道种智分别世、出世间、五乘、三乘道之染净因果差别相,亦等于上之后得智。一切种智亦名一切相智,亦名一切智智,专指佛果之大圆满觉智,念念中通达法性法相,化道断惑之一切种也。地上菩萨前念起一切智,后念起道种智,未能一念中起,故尚未得此智,或云到八地以上能空有双观,乍得一切种智,然一念中通达性相事理照了无余,唯佛而已。佛名一切智智人,佛智即一切种智,故无一念中不明明了了知世出世间一切染净因果。而道种智、一切种智皆以一切智为根本,一切智即般若自体。
依上来的分别,合古今所说,可摄为五重:一、胜解般若,与文字般若相当,对于大乘经论所明胜义空性,胜解无疑,方名般若。二、加行般若,依胜解之理,深思谛观当下心境,以引发甚深般若,名加行般若,即上观照般若加行智。三、正体般若,前二种皆为引发般若之方便,由胜解加行所引生之真般若,名正体般若,此与实相般若、根本智、一切智相等。四、方便般若,此与后得智、道种智相当,能分别了知一切因果,起上求下化之行。五、究竟般若,此与一切种智相当,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无上般若也。
扼要言之,何者般若?即通达一切法自性本空而无所得无分别之智慧,名曰般若。如胜解般若,即于经论文句中所诠表的诸法自性空义善能决了,名为胜解般若。乃至究竟般若,亦复如是。
2.波罗密多
波罗密多译云到彼岸,是譬喻之词,譬喻过渡,到了彼岸则过渡一事就算达到了究竟目的。在译音上古译音促,但云波罗密,后来翻译者加一多字,多字乃梵语中的尾音,别无意义,后人谬解,或称多心经,或将多字译为定,此皆不知译音赊促关系而讹误也。到彼岸之义,以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烦恼是中流之河,能度之到彼岸之工具即是菩提,菩提支分即戒定慧或布施持戒等六度行,由之以断烦恼,了生死、入涅槃,即是到彼岸。涅槃的通义,译为寂灭,将一切烦恼业苦,用菩提来择灭而得到究竟安宁之地。此通常的解释,通于三乘。
然在大乘法中特重菩提,涅槃菩提通名佛的二转依果。涅槃又云圆寂,寂是寂灭,圆是已圆满成就福足慧足的无上菩提。欲达到于无上涅槃、菩提,须修布施、般若等行,名到彼岸。依此分析的说明,应以圆成佛地五法名到彼岸,如佛地经所明:一,清净法界,二、大圆镜智,三、平等性智,四、妙观察智,五、成所作智。由大圆镜智到成所作智名为四智菩提,菩萨只能分证妙观察,平等性二智,到佛果方圆满四智。
此又应以佛果三德名到彼岸。涅槃即是断德,能断除一切烦恼生死故;菩提即是智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究竟智慧故;由此而成为普利众生之恩德,既证佛果自然能利益恩沾群品故。此三德正为发菩提心修无上行者所求达到之彼岸。
由上总括而说,即是转依所得法身。转依义甚深细,如成唯识论中等之所详解,菩提涅槃总名二转依果。此法身非平常所指法、报、化三身中之法身,彼三身中的法身是对报、化而言,今就广义乃对二乘解脱身而言法身。例如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解脱知见蕴之五分总聚,在二乘名解脱身,身者总聚之义,如人身以四大、五蕴总聚为体,佛的法身就是一切自利利他功德善法圆满的总聚,故名法身。
3.心
( 一 ) 就法说
狭义的心:简别色法而说,五根及六尘内外一切境名为色,能缘虑之见闻觉知思量观察者名为心,此仍包括一切心心所法。若再严格的说,正名为心者即八识心王,心所法是心王所有之法,不名为心。若更进一步的分析,将八识分为心、意、识、了,前五识但名为了,第六识正名识,第七末那名意,第八阿赖耶方才名为心。能集聚一切种子,发起一切现行故,才是一切万法之根本的心。
广义的心:依世间所说及圣教所说,可作四种分别:一、肉团心,即指人身中五脏六腑之心脏。中国古来象形所造心字,篆书即象动物的心脏形状。心为人身之总枢纽,在生物学之生理上考之,心掌全身血液流动,心脏健全,身则生活,能发见闻觉知之用。心脏若病,周身皆病,心脏若坏,此身即死。瑜伽论等谓人受胎时先生心脏,乃次第生百骸五官,死时心在最后冷,即停止活动。此肉团心色法所成,由此色法亦名心矣。二、缘虑心,与上以能缘虑名心者同。三、集起心,与上唯第八识名心者同。四、真实心,即以一切无分别无所得之真如性为心,名为常住真心,此心本离一切烦恼染污,乃自性清净究竟真实心。如此则一切有为色心法所显无为法性,总名为心;如楞严经所谓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七大,皆如来藏妙真如性之常住真心是。
( 二 ) 就喻说:
一、中心,如一国土有一国土的中心,一城市有一城市的中心,在方位上有中心点,乃至一草一木及任何一事一物皆有其中心点,此由前面肉团心的意思引伸而出,称之为心。二、心要,即事理之纲领宗要,如学理相传上称为心印,能得此心要则一切皆可贯通,如网举纲,全网皆张,如衣提领,全衣皆直,各种学说皆有此心要义。
4.经
经:梵语素呾缆,或云修多罗,修垢路,译云契经,即契理契机之教法。经有线的意思,是贯摄佛所说法使不散失义。素呾缆的最狭义,即指十二分教中的第一分。若就诸藏分别,或将大藏教典分为二分,如西藏分甘珠──经藏、丹珠──论藏、二藏,将佛所说的经律收在一类名为甘珠,菩萨罗汉祖师所造的论疏等收在一类名为丹珠;此对论藏总以经律名经。或除密咒仪轨另名咒藏,专将显说经律称之为经。再就中国最普通的传说,分经律论三藏,通达经律论者称为三藏法师,如此则简别律论而称经。或分经律论杂四藏,或更加密咒为五藏。所谓经者,乃对余三藏或四藏称之。又:佛所说者名经,佛自说者,或因有人请问而说,或观机缘成熟无问自说,此正是佛所说之经。又佛在世时常有诸大菩萨及声闻弟子乃至诸天神人鬼等所说,经佛印可者即等于佛说,亦得名经。因此后世弟子或外道等所造,妄自称经,大大不可。就广义的经说,通显教密咒皆名经,明显的教义固是经,即含义秘密之咒字亦得名经,皆佛利生方便法故。又通于能诠所诠皆名经,所诠五乘之教理行果,乃至一切法无分别无所得真如性皆得名经,故世有所谓无字真经者,即是理经。而世间人生正行,经常大法等,亦皆得称为经,宇宙诸法法尔如是之如实相,及不违谬于实相诸学说,无不是经。所以华严云:剖一微尘,出大千经卷;则经义之广可知矣。
乙 合解
1.般若波罗密多
先将般若与波罗密多合解。一、般若之波罗密多,此对布施之波罗密多,持戒之波罗密多乃至禅定之波罗密多而言,以明此波罗密多是由般若而得,依能达到的般若名所达到的波罗密多。此般若即前胜解、加行、正体、方便般若,而所达到之波罗密多彼岸即前之涅槃,如此则般若不是波罗密多,波罗密多不是般若,般若是能到彼岸之法,波罗密多是所到之彼岸。然如此解释虽可通,但未能尽其深妙之义。二、般若即波罗密多,此般若即前实相正体般若,实相般若境智一如,般若即是涅槃,究竟般若即是一切种智,即是所达到的无上涅槃菩提彼岸,如是境智行果不二故,般若即是波罗密多。
2.般若波罗密多心
再加上心字来合解,亦分两层义:一、般若波罗密多之心,前解心字有法说喻说,此心字即喻说中的中心及心要之义,非余缘虑、肉团等心也。佛所说一切之般若波罗密多经,皆以此经为其中心之心要,乃至诸佛所说一切法,诸菩萨所修证一切行果,皆以此经为总摄心要之中心,如咒中最要者称为心咒,或心中心咒,今此经是经中之心经,故此心字即是般若波罗密多之心。二、般若波罗密多即心,佛所有一切无漏功德,乃至三乘所修所证之行果,皆从般若波罗密多生出,故般若称为佛母。如是则般若波罗密多即是一切三乘圣者功德法之心,故般若波罗密多即是心。复次、此般若波罗密多,不但是圣果无漏法之心,亦即一切有为无为、有漏无漏法之中心。何以故?遍一切法皆须有般若波罗密多之究竟智慧才能照了,离此般若波罗密多即不能普遍通达故,所以一切法皆为般若波罗密多所摄,般若波罗密多即一切法的中心,故云般若波罗密多即心。又前法说中广义的真实心,即实相般若、正体般若、一切智、根本智及一切种智的究竟般若,此即常住真心。般若波罗密多即是心故,故云般若波罗密多心。
3.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最后来将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四个名词的全题合解,亦分两重说明:一、般若波罗密多心之经,经即指当时观自在菩萨在佛前所说之言说,及佛后结集成为此数百字的文字言句之经,此经是能诠之文,初说时以音声为体,以名句言说为用;既集成文字以后,即以色法为体,屈曲点画形象为用,如此以能诠表义理者名经,而所诠表之义即是般若波罗密多心。依所诠义名能诠经,故名般若波罗密多心之经。二、般若波罗密多心即经,经字的广义通能诠所诠。所诠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法,乃至此一切法之唯识义,皆空义,名为理经,则摄境从心,经即以心法为体;若摄相归性,经即以真如法性为体;如此则般若波罗密多心即是经,此经亦即以般若波罗密多心为体,故云般若波罗密多心即经。又所诠之行,或以人天善行,或以声闻、缘觉解脱行,或以大乘菩提行为经,三乘的行法皆以般若波罗密多为中心,故般若波罗密多心即经。又所诠之果,诸圣果功德乃至如来转依法身,皆以般若波罗密多为中心,故般若波罗密多心即经。
三 明译传
甲、本经诸译 今考之正续藏,此经传译,在中国古时已有六种译本,近有人因此经出玄奘法师听梵僧口授,遂疑恐无梵本根据,由奘师自编者,因略说其翻译历史以断疑误。此经最早的译本,即南北朝之初,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初译来中国,经题名般若波罗密多大明咒经。题中无心字,而大明咒即是心的意思:明即咒义,咒的梵音是陀罗尼,此云总持,即总摄持一切心要之中心也,故大明咒经即等于心经。其次为唐三藏玄奘法师所译,名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即今所用本。第三、为唐时摩竭提国沙门法月所译,名普遍智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普遍智藏四字,或为适应当时的思想所加之尊称。第四、为唐时大兴善寺智慧轮法师所译,亦名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与奘师所译经题同。第五、为唐末时罽宾国三藏般若、利言等同译,此乃团体合译,因当时有数十人或数百人组织成之译场,多人合译一经,见贞元圣教录载所译之部数颇多,此不过是其中之一;经题亦同奘译,名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第六、为宋初西天三藏施护所译,名佛说佛母般若波罗密多经,佛说二字本是诸经通用,此中所特加者为佛母二字。考施护所译者多为关于密部之经咒,因此时已在印度密教盛行之后,大乘显教附之而行──见前教史略判,因此、心经亦成为密宗附从之经。密宗有佛部母部,以般若为佛母部,故此译加佛母二字,亦当时思想环境之必然性也。相传还有法成,不空,慈贤,三种译本,今考之正续藏均未见,近代又有人将西藏文的心经译成汉文,内容与施护所译大致相同,亦可见此经传到西藏必在唐末宋初之时,与施护所据之梵本时代相同。
乙、诸译异同 关于各种译本的内容,其正宗分大约与玄奘法师所译大同小异,文句虽有小异,而意义实不相差,诸译中以奘师译文最略,其余都有缘起分及流通分,前面有如是我闻;一时;佛、或世尊、或薄誐梵;在王舍大城灵鹫山中、或鹫峰山中,或耆阇山中;与大比丘及大菩萨若干人俱;佛入甚深光明宣说三摩地或入三摩地名广大甚深等;观自在菩萨说完以后,佛从三昧而起,印可观自在所说。后面有天龙八部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至于文句的不同,如玄奘等译的照见五蕴皆空,而法月等译为照见五蕴自性皆空,施护则译为当观五蕴自性皆空。亦奘等所译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施护则译为无所生、无所灭、无垢染、无清净、无增长、无损减,不过详略之异耳。
丙、正明今译 诸译中以奘师所译最为简要,可称为心要中之心要,故后世流通唯在此本,译题中称唐三藏法师玄奘译,三藏法师如常释,或加称奉诏译者,是奉当时的皇帝诏命而译,以尊重其事也。这一位法师在唐朝的历史上最为伟大,就是妇孺皆知的唐僧,他的学问道德功业,不但使中国人仰慕无极,即世界学者亦皆共知共仰。近来英国有一位威尔斯着了一部世界史纲,把中国的玄奘法师讲得比孔子还详备。至于奘师所译的心经,简要没有头尾,恰等楞伽诸译中性贤所译的四卷楞伽的译本,盖专注重在其中的心要以便诵持也。
丁、今译弘传 在中国经典中流传最普遍的莫过于此般若心经,如咒中则以大悲咒,往生咒,或六字大明咒为最普遍,佛号则以阿弥陀佛为最普遍,经则独推此经,显、密、禅、净各宗无不顶戴奉持。而且深入民间,一般稍知佛法者皆尊重此经或读诵此经。古今注解此经亦最多,除佚失者外,现在尚存者仍有数百种之多。此经不但令人持诵讲解以依之修行,而且因之而得感应者亦复最多,所以凡是祈祷、庆祝、追荐者多诵此经。即玄奘法师的一生亦得益于此经,他到西域求法的时候,途中每遇灾难,诵此经即能化险为夷,他以亲证实验此经之功德而翻译弘传,故能使中国一般人读诵信受奉持,经一千五百年之流传而不衰,诚不可思议也。
诸位今天能够听闻读诵此经,亦福德善根所感,应当生殷重心,作希有难得想,虔诚奉持,自能获大受用。
【释 经】
甲一 直示圣证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此一科文,直捷显示圣智所证的境界,即前所说的内证离言法。圣者谓三乘有学、已破无明证真如,异于凡夫,故称圣者。如佛之所以名佛者,以得无上菩提故;圣者之所以名圣者,以行深般若、已破无明、断烦恼证真如故。在无量圣者之中,今依久已证得真如的观自在菩萨来直示圣智所证境界。称菩萨者,显是大乘圣者,大乘圣者是趋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故称菩萨。菩萨即梵语菩提萨埵之简称,菩提是觉义,即上求佛果以自觉;萨埵是有情义,即下化众生以觉他;以菩提佛果为上求,萨埵有情为下化,合名之为菩萨。或加摩诃萨者,即大菩萨,此最低限度亦须入初欢喜地者方为真实菩萨,未入地前则假名耳。菩萨是通称,观自在是别名,在翻译上有译为观世音或光世音者,或译为观世音、观自在者,都是此一位菩萨的名号。自在是无碍义,以观照无有障碍故,观即自在,如人能随自己意志而行,不为其他所转移而能转移其他无所碍,成就如是功德即名自在,观能自在,故能照见五蕴皆空。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菩萨有时行根本无分别智而无自他上下能所分别之可得,有时行后得智而修上求下化之行,能所分明,而七地以前菩萨亦有时妄想计度现行,此简别非行后得智及妄想分别时,乃行甚深般若波罗密多根本无分别智之时。此经他译在缘起分中,叙佛在大众前入甚深三昧,般若的最深者即根本智、一切智的实相般若,故云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在此圣智现行之时,故能照见五蕴皆空。照见者,明明了了,亲证亲见,不同推测想像而知,若由比度推测而知者,或可名智而不能名见。五蕴者,即下面所说的色受想行识,诸有为法总为五聚,有情身心乃至山河大地,皆不出此五蕴。亦可是照见五蕴诸法皆空,故其他译本有译为照见五蕴等皆空者。或译为照见五蕴自性皆空者,五蕴等皆缘起假有之法,无实自性,一切法之所以名某某法者,以其各有自性故,今以圣智照了悉皆自性本空,既无自性,即无实法可得名为某某,故云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苦者、所谓三苦、八苦,广如瑜伽师地论明百一十苦;厄者、如三途、八难等诸厄难;乃至色无色界禅定中未到涅槃,及菩萨未到成佛以前,均有微细的行苦存在。然此苦厄,皆由业报所感的身心世界而有,而业报之构成不越五蕴等法,既能照见五蕴皆空,则自然能度脱一切苦厄。故五蕴等毕竟皆空,则身心世界一切苦厄皆不可得;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然须如观自在菩萨修甚深般若照见皆空,方能度脱也。
甲二 巧施至教
乙一 显说明义
丙一 历诸法明照见皆空
丁一 就五蕴明即空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在佛的声闻弟子中智慧第一,故观自在菩萨特为说甚深般若。舍利是鹙鸟的梵语,目甚明锐,尊者母目似之,故依之立名;尊者从母名舍利子。有译作舍利弗者,弗字即子字梵音,今华梵并举故云舍利弗。或有误解为佛荼毗后所化出之舍利子者,或谓指各人身中有一颗舍利子者,于是全盘误会,以为此经是专讲舍利子的经,谓舍利子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此皆不懂梵音之义所致。观自在菩萨以舍利子为闻此经当机之主,故先呼其名而为说。初四句有两层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者,既云不异,仍表明色与空是两法,不过性质相同耳。再进一层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则直为一法而无二矣。此色字包括四大、五根、五尘,乃至一切法处色,皆名为色,比世间对精神而称的物质更广,而般若所照见之空,是遍一切色蕴法的,并非与色相对之空,或如茶壶有茶空不名空壶,茶尽以后方名壶空,而色法在处即空之在处,无一微尘许不是空,一切色法当体即空,故云色即是空。反之、空之在处亦即色之在处,故云空即是色。古时有一禅师问学人云:“你能将虚空捉住否”?答云:“学人不会捉,请和尚捉看”。禅师即将学人鼻子用力捉住,学人呼痛,禅师云:“虚空如是捉”。盖色即空,则捉色身即是捉虚空也。然佛法不说断灭相,不是先将一切色法认以为有,然后再去断除消灭方名为空,以诸法宛然处即是空故,故空亦诸色宛然,而空即是色。色蕴如是,再推之于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受、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等。想、即取种种名字言说相之想。行、即行动造作,又以行动迁流为其广义,凡为前色、受、想及后之识蕴所不摄者,皆名行蕴。识、即眼等八识。此四蕴亦同色蕴之色空不异无二,广说是: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乃至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佛法明空,则一空一切空,色心等皆空,方可为般若所照见之空。
丁二 正明诸法空相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此承上色空不二义,进一步明诸法的真空实相。此实相或名实性、法性、名真如,为一切法中究竟真实不可破坏者。若就表面看,五蕴等诸法是有生灭等的,然若以智慧观察即破坏无余,故唯是空。此真空实相,若就其本来如是性说,并非由般若照见方生起的,故不生;即此空性永久常住如是,亦非般若不照见时便无,故不灭。若就其德相说,在异生位虽被无明妄想计度诸法所隐没不显,如有所垢污,但其实不但不曾为垢污,即垢污的本身亦仍自性是空。垢净对待,对垢称净,既本无所垢污,亦无清净,故云不垢不净。若就其分量说,在圣不增,在凡不减,诸佛出世若不出世,法尔如是。诸佛所照见者,亦照见其本来如是之空相而无所增益;凡夫所迷者,亦为无明烦恼障蔽此本来如是之真空实相而无所损减,故云不增不减。
丁三 推空相穷诸法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此一大段推诸法明空相以足前意。前文已说明诸法的空相是常遍的、是绝对的,无与空相对之色,故承上文云: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不但无五蕴,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十二处亦无。此中眼根者,皮肉之眼是眼根的依处,名扶尘根,不是真眼根,其中还有微细的净色根方名眼根。耳朵名为耳根,鼻孔名为鼻根,舌头名为舌根,身体名为身根,亦复如此。此均属于色法,意根则非色法,通常以前一刹那之识名意,大乘法相别立第七末那名意。六尘即六根所对之境,眼根对色尘,耳根对声尘,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根则对去来生灭一切法尘,此名十二处。由般若照见者只有空,更无可指为眼等六根,色等六尘者,故亦无可名之为眼等乃至色等也。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者:此中以乃至二字包括十八界,十八界者:即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今举前一界后一界略去中间十六界。界者,界别之义,因十八界之法各有其界限而不混,如色但为眼识所了,声但为耳识所了,其现行各有不同之种子,此乃三乘通义所说:今大乘般若智照见皆空,则无可得。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者:此明无十二缘起的流转还灭。十二缘起者: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此是烦恼业生死流转法。无明尽乃至老死尽,此明还灭法,还灭即了脱生死,在般若照见皆空中,本无无明行识乃至无老死的流转,所以亦无无明尽乃至老死尽的还灭。无苦、集、灭、道者:此明四谛亦无。苦谛即生死之苦;集谛即烦恼业,能集起苦故,应名苦集谛;灭谛即涅槃,亦名苦灭谛,证涅槃则苦皆灭尽故;道谛即菩提,是所修灭苦之行。集苦是世间因果,道灭是出世间因果。然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之时的照见中,则唯是空,无世间苦相可得,亦无世间灭苦相可得。无智亦无得者:智、是三乘菩提,得、即三乘涅槃,与解脱、解脱知见同,由解脱知见得解脱。得是成就,同于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中的得。在三乘教中如是说,但在第一义空中,从本以来不生不灭,无得无失,故无新生之智相,亦无新得之可得相。以无所得故者:此句总结。前面一大段以出因,此一句证明出空无的所以然之故。何以空中无色?以无所得故。乃至何以空中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丙二 依般若明度一切苦
丁一 依般若成菩萨行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菩提萨埵即大乘菩萨,义如前释。何以能成为菩萨呢?依般若波罗密多故。挂、如罗网罩着不得自由,碍、即内外上下前后左右有所障碍,若能依般若波罗密多照见五蕴等法皆空,即无挂碍。凡夫所以处处生牵挂者,以执内身外境诸法为实有故,有挂碍就有得失心,有得失心就有恐怖。初地菩萨初离五种怖畏,佛法中所谓大无畏的精神者,不是世间肆无忌惮的恶行及血气之勇,乃照见一切法空,无人我是非等相对待,三界皆空,人生如梦,故能成就无怖畏之功德。因此亦能远离颠倒梦想,颠倒者,如头本在上脚本在下,而使之头下脚上,以黑为白,以是为非,以无为有,皆谓之颠倒;诸法本空而执之为有,或于空执为断灭相,不能以幻化还幻化亦是颠倒。能远离颠倒则常得根本无分别慧现前,一切梦想习气亦渐离净。梦想或译妄想,乃无始以来的颠倒习气所现,不知所从来,不知其何往,但现起时宛然而有,在梦想中安立种种言说境像喜怒哀乐等事,觉了之后一无所有。吾人醒时的妄想境因不实故恰等于梦,所以说人生就是一场大梦。依般若波罗密多以修行,能令远离一切挂碍、恐怖、颠倒、梦想,成就菩萨功德。上上升进,至圆满即成佛。
丁二 依般若成如来果
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究竟涅槃一句,或属上文作远离颠倒梦想究竟,即得涅槃解,义亦可通。但就文义应属下文。究竟涅槃三世诸佛,明此诸佛是证得究竟涅槃的,不是菩萨化现,也不是世间的尊称。佛即梵语佛陀,通常解为觉义,其实觉是菩提,佛是觉者,者字表已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有情,如世间有学问的人名为学者。佛与菩萨各有分齐,能发菩提心成就上求下化之功德者,名为菩萨;能圆满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方名为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云无上正等正觉。阿字译无,如阿弥陀译无量寿,耨多罗译上,三藐译正等,三菩提译正觉;三藐简译为遍,即无上遍正觉。凡夫迷而不觉;外道自称为觉而觉非正;声闻、辟支佛只得正觉一分而不遍;菩萨能照达二空普度众生,可名遍正觉,但非无上,还有胜进的功用故;惟究竟佛果乃可称为无上遍正觉。然如何成就无上遍正觉,亦依般若波罗密多故而成就。
丁三 依般若成利济用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咒的广义即陀罗尼,此云总持,能总持一切义理,一切功德胜用故。有法陀罗尼,义陀罗尼,忍陀罗尼,咒陀罗尼;而狭义的咒即祈祷词。大神咒者,谓大神力能转易一切,此般若波罗密多的大智慧行,能令转生死得涅槃,转烦恼成菩提,故云是大大神咒;此通三乘。明是智慧光明,菩萨、独觉皆能以自心的智慧照破无明,而声闻则须闻佛的教法乃能断烦恼而得出世,般若明智能破无明,故云是大明咒;此通独觉、大乘。是无上咒者,唯指大乘的无上涅槃,依般若不但能得三乘涅槃,而正能得无上涅槃故。是无等等咒者,无等等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涅槃,诸法无与伦比,称为无等,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能与之等,名无等等;般若之究竟即大菩提,故云是无等等咒。因般若是上四重功用总持咒,故能除烦恼生死,乃至能圆满自利利他福足慧足等一切苦厄,真实不虚。
乙二 密咒发愿
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密咒之义,若广说则一字一句含义无穷无尽,所谓诸法实相甚深秘密,惟佛与佛乃能究竟了知,但能虔诚诵持,即得感应。然从粗显义上,亦可略为解释。所谓咒者,即将意愿寄托于言句上,凝注心力发为声音以为祷祝,故可咒好亦可咒坏,如对冤家以恶心咒诅令其生病或死等,亦名为咒,至祷祝吉祥往生等,名为咒愿。今此咒即前四种陀罗尼中的咒陀罗尼,亦是总括全经义理功德之总持法。
揭谛、即度一切苦厄之度,重说揭谛者,即自度亦兼他度也。何以能度?依般若功德而得度。波罗即波罗密多到彼岸之义,故波罗揭谛即度到彼岸之义。僧、即僧伽,此译为众;波罗僧揭谛,即度大众到彼岸之义。菩提、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咒字是简略的符号,故每摘用一二字代表全句。娑婆诃、即速疾成就义。若顺序义译,便成为:度,度,到彼岸度,到彼岸度,到彼岸大众度,无上遍正觉速疾成就。此是梵文文法次序,若依中国文次第译其义,就是:度度,度到彼岸,度大众到彼岸,速疾成就无上遍正觉。故诵此咒,即等于诵发菩提心愿文,亦等于诵经毕发愿回向自他速成正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