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海法师:云水见闻九华山
发布时间:2024-07-07 04:08:37作者:佛缘网缘起
好,阿弥陀佛,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诸位有缘,大家吉祥,那么时值我们的新年前夕,马上是阿弥陀佛的圣诞了,在这样的吉祥日子里,我们这次大觉世间带着大家来九华山,地藏王菩萨的根本道场来朝拜一番,那么这次的缘起要特别跟大家说一下,因为12月25号是西方人的圣诞节,那一天我收到好多微信的祝愿,都是祝圣诞快乐,平安夜快乐,这让一年到头来讲经说法的贫僧,觉得换了一句圣诞快乐,西方的节日,很不相应,所以想想还是因为我们对于佛法,这样的普及不够,为了发挥我们佛法的正能量,这次带着大家再来朝拜一番九华山,那么初入山口,我们现在已经到了九华山地界了,现在今天非常殊胜的,就是正在礼,后面看见了吗?九十九米的地藏王菩萨的露天铜像,大佛。非常殊胜,真的跟地藏王菩萨亲临到这个我们娑婆世界一样,就是他的庄严妙相。
那么既然礼拜,我们就要知道大概一个来龙去脉,今天开始第一站起步,在这个地藏王菩萨像前,跟大家说说,地藏菩萨的名字内涵,和九华山的缘起,那九华山的名字还源于我们中国历史上,唐朝最著名的诗人李太白,他由于在遥望九华的时候,写过一首: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由此这里才得名九华山。当然这只是我们常说的人杰地灵,最主要的这个地方是因为它有法,朝鲜的新罗王子跋山涉水,来到这个地方,现了出家相,最后修成正果。
由这一脉法脉,这里成为地藏王菩萨的根本道场,那么我想身为佛弟子们,大部分人基本上学佛迈步,都是从《地藏王菩萨本愿经》入门的,那我们到底对这个地藏王菩萨名号的功德有多少了解,倒是未必,当然我们从理解上来,当地的宣传也说这是,我们所在这个地方叫大愿文化园,可是呢,菩萨的功德绝不仅仅以文化两个字就给一言以蔽之了。
所以我想真正要了解地藏名号功德的内涵,还是要从我们佛法的这个修行,度化众生,大愿力,慈悲济世来说起,为什么叫做地藏呢?是从他的这个,一个是作为一个方便的譬喻,再一个就是显他修行的功德,首先地藏菩萨第一个意思,他就是有这个住持的意思,我们常说到,一个庙里的大方丈,方丈里面,大和尚就是住持,这一方的住持,住持法道,那么地藏王菩萨,可以说他的这个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愿力,让九法界的众生几乎都是以他为依附的,皈依地藏菩萨,特别是在经文里边形容的,释迦牟尼佛把这些众生的法身慧命都托付给他,所以第一个就是由地藏菩萨来住持,让佛法的流传,特别是释迦牟尼佛灭度以后的这段时间,再一个就是生长的意思。
你看在经文里边讲到说,地藏菩萨有一个度化众生特质是什么呢?就是见缝插针,百般的成就,只要有众生哪怕发了善心,有一沙一尘一毛一渧,他都能够想方设法让他增长而不退转,这就是地藏菩萨地藏名号第二个意思,叫生长的意思。第三个意思什么呢?荷担的意思,刚才讲了,所有的众生的法身慧命托付给他,而且他当场对释迦牟尼佛回应说什么,唯愿世尊不以为虑,就是希望说,释迦牟尼佛不要为末代,您圆寂涅槃以后,不要为这些众生的,法身慧命担心,一定有我地藏菩萨成就他们,从六道轮回中脱离生死苦海,修成正果,这是我们对地藏王菩萨,他的长养功德。
所以有时候为什么用大地作为比喻呢,就是他能够生长。能够住持,能够荷担,像大地一样这样的功德,能够出生一切善法,这就是我们来朝礼地藏王菩萨,首先大家要知道一下,名号的功德,然后依着这个名号的内涵,我们展开才向地藏王菩萨,从他的身心,这种修学上,进行自己的体悟。而且确实,佛法是非常生活化,就在我们的人生中,家庭关系中,事业中去修行,你看地藏王菩萨虽然修的这么大的菩萨,但是他的因地也是由于为了他妈妈,或者身为小国王的时候,为了他的子民,而开始启动他这个转化,由小转大。为了所有法界众生的愿力,是由小转大的。所以我们修行,也是从小往大了修的,从凡夫往圣人修。
所以每个人呢,都是有佛性的,都是有修行的潜力的。但是这个佛性怎么显?有没有机会显,就很重要了,所以为什么屡屡的带着大家来这个,一会儿朝山一会儿拜海,就是因为这样的圣地。诸大菩萨的根本道场,那么就我们人在世间,繁杂的这个烦恼中,他就是完全感觉不一样,暂时离开那里,来到这里,把我们的本有的清净佛性,仰仗地藏王菩萨的加被,所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个有缘的,一起来朝拜的宿世的因缘,乃至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可以点化开我们本有的佛性智慧,这就是朝拜的功德,那么今天开始呢,就从地藏王菩萨的铜像起步,在未来的两天内,带着大家入山,去走一圈,看看地藏王菩萨的圣迹,和历代以来,最殊胜的九华的根本的一个法脉,就是他这里有许多肉身菩萨,会让我们生起莫大的信心,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阿弥陀佛,一早上我们摸黑,先来到朝拜九华的第一站,就是肉身殿,这个寺院并不大,唯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供奉着地藏王菩萨的金身。就在前面那个殿堂的宝塔之下,这个地方叫做神光岭,当时地藏菩萨身前修行的时候,就是在这里频频见瑞相,那么他圆寂以后,葬在这里,供奉在这儿以后,还是频频的在这里放光,这个地方,后来有人就说是,一自金函留舍利,岭头夜夜放神光,指的就是这里,是一个吉祥之地。那么,因为地藏菩萨他修行成道以后,一直在九华山,驻锡到九十九岁的时候,舍报圆满了,当时徒众弟子们就给他封缸,三年以后出缸的时候,面目栩栩如生,手摸起来就跟那个兜罗棉一样,锁骨这里一敲呢,还像金属一样的声音,所以大家都当时才知道说,哦,原来他是地藏王示现的,来这里来度化众生。
所以才给他叫做金地藏那个时候,由于地藏菩萨由这尊肉身作为开启,所以九华山就形成了这么一个法脉,一个是让大家知道确实佛法真实不虚,另外一个就是九华山的特色,住持它,就是留这个肉身菩萨,自此以后,历史上差不多曾经有过十尊个肉身,后来有一些毁了,各种原因,那么现在在全山还留有五尊肉身菩萨,但是不可思议的是,这几年又频频的出现了几尊,都是名不见经传,在庙里边隐起来苦修的老和尚,走的时候告知,三年开缸,肉身不坏。那么这个地方香火非常鼎盛,信众来了一般都是先朝这个肉塔,肉身塔,这个肉身塔,在这儿还有好几次不可思议的事情,当然民间传说,九华山的地藏塔六十年开启一次,这个倒是没有这样的情形。
但是在建国前的三三年的时候,一九三三年,确实是当时由上海滩的杜月笙和黄金荣他们出资,因为每开一次塔,就等于说把地藏菩萨请出来供奉,大家众生的福祉嘛,这样来礼拜,那么这是非常殊胜的因缘,但是他所需要的资金也很大,所以当时这两位大亨就出资做功德主,把它开启了以后,请出来供了一段时间,又给还原回去了,这是当地的师父们都知道有这件事情,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在文革的时候,不是破四旧吗,要把佛像砸了,寺院都烧了,但是那么一次运动它有个周期,就在要毁这座地藏菩萨肉身塔的时候,当时已经商量好了,有二十多个年轻人,红卫兵,可是商量好了要来毁这个塔的时候,挖塔的时候,刚刚好,差了差不多三四个钟头,据说就这样的时间缓冲,下来一道文件,说破四旧的活动结束了,所以才不可思议的,把地藏菩萨的肉身塔还留下来,到现在还能够让十方的信众前来礼拜。
所以虽然这个地方它只有这尊塔,倒是寺院丛林,常住的师父比较少,但是在九华山志里边,都把这个道场排名第一,就是因为它供奉了肉身,这道岭呢,也是一般香客来,先要朝的第一个山头,那么这就是地藏王菩萨,他留下了九华的法脉,以肉身的流传千载来现身说法,正所谓,当时从朝鲜出来的时候,叫这个渡海离故国,辞荣就苦空,结茅双树底,留塔万华中,就是指的这个地方,阿弥陀佛。
朝山
阿弥陀佛,走的累了,在这儿歇一下,从这个山下一个小豁口上来,一路都是小小的庵堂,在九华山就是这样的,三步一个小寺,五步一个庵堂,很精巧,大概跟本地的这个徽派建筑风格有关吧,但是每一个小的庵堂里边,都非常庄严,特别是留下好多古朴的佛像,还有这样一种,因地制宜,巧妙的把这个大雄宝殿呀,天王殿,甚至护法殿,都给他供在一起,这是以前这些老和尚们的智慧,就用这么个地盘儿,尽量的把它建的庄严,那在九华山一般为什么有的叫寺,有的叫庵呢?传统上来,以前古人是有体制的,皇帝御赐的匾额,或者说有敕建的寺院,才能称之为寺,如果说民间募捐,或者是个人,有这种大富长者捐赠的,都称之为庵或者堂。
那我们一路上来,大家看到了,刚才这个地方叫上禅堂,曾经有缘在这里面还住过几天,这里面,昨天听我们庙里的师父说,有一个老和尚很不可思议,叫做晓悟长老,九十岁往生,自知时至,那么在他生前的话,他是在这个九华山出了名的,佛门的这个说不好听的话;叛徒,为什么呢,就是在那个曾经的年代,破四旧的时候,他带头砸庙,毁佛像,但是呢,因为他老人家这个智慧,可能又超出,超然于尘吧,他在博得这些砸庙的这些人的信任以后,他说去哪儿就去哪儿,他说保个什么就保个什么,由于这个机缘,他反而把九华山好多珍贵的佛像呀,寺庙遗址呀,圣迹呀,都给保留下来了,反而得到了这样的效果。但是外界不为人所知,直至九十岁他在这个庙里面,曾经住在下面,就是很简陋的地方,他不住好地方,胖乎乎的,跟弥勒佛一样。
平常都是跟大家嘻嘻哈哈的,爱开玩笑,但是那天呢,他把庙里,我们一块儿的一个,昨天晚上做在一起喝茶的,一个师父叫到旁边,很严肃的告诉他,说他要走了,这师父还说,不是说好了要给你过九十岁的生日吗?他说来不及了,因缘到了,要走了,可见已经修的功夫到了自知时至,要安详舍报西归了,这就是九华山这个特殊的圣地,特殊的修行,特殊的人。就是这样的长老,就隐在这个圣地道场里边,那我们一般,现在有时候往往大家对于朝山,也会有种种的说辞,因为外界来讲,时节因缘如此,我们很多时候会觉得说,名山道场呀,经济冲击呀,被这个都商业化,我觉得这样也要一分为二的来看,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你想,如果没有这个,当然僧人住在寺院里,他有时候忙于香火,可是如果没有这样的接待,这样的堂口的话,香客,十方的信众来了拜一次地藏王菩萨,像经典里面说的,一称名,一瞻礼。都能得无量的福,能够无量的福报,能够得生人天,得涅槃,所以但凡能够踏到九华山圣界的人,都是跟地藏菩萨有缘的,那么全凭我们这些,每天把这个殿堂擦亮,供案供好,接待十方的游客,那他们修行,是内证的功夫。这个我们,修行是看不出来的,不能够一概而论。再者呢,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时节因缘到这里,那就我们只能依着这样去,更多的去弘扬佛法,更多的去,让大家来种这个善根。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千万不要因为说,表面的文章。就觉得说,佛门不清净,或者说僧人不合法,其实就像我们常说的,有时候,我们就看见乱石一堆,就把这个乱石全部给扔掉,殊不知呢,真正的美玉也就隐藏在乱石之中。所以当我们把乱石一概而论的全部扔掉的时候,也就把美玉全部扔掉了,是很可惜的。出来朝山,就应该带着这种虔诚,到处都是佛菩萨的示现,步步都是圣地的加持,那么才能真正说,功德无量。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我们现在来到这个地方叫东崖,一路上来,有好多的摩崖石刻,上面还有好多碑,都是名人的题咏,这是古来的一个文人墨客的习气吧,走到哪里都要写一写这些,吟诗作对,当然这只是为了自然美景,为这些山川来生色,可是真正到这个圣地来朝拜的话,我们主要是学习圣和贤的心法,主要是起到这样的功德,这个地方叫东崖,是因为它在化城寺的东面,是处于天台顶,和前面的神光岭的中间,九华山它都是一岭一岭,一脉一脉的,以天台为最高顶,周边有九十九个岭,为什么叫九子山呢?就是围绕的像儿孙满堂一样,这个东崖呢当时就是地藏王菩萨,初来到九华山的宴坐之处,那会儿金地藏到这里,后面这个崖,下面像一个屋子一样,所以又叫宴坐崖。
后来在这里呢,又建了一个寺院,现在上面叫做东崖禅寺,那么去到前面的百岁宫,这里是必经之处,看一下,对面能望到当时地藏菩萨,也就是金乔觉比丘,拜经的地方,叫拜经台,下面一望无际都是竹海,那我们刚开始给大家讲到说,为什么叫地藏,地藏就是他有生长的意思,这个地藏菩萨,他有一个功德,就是能让万物,草木,粮食能长的滋润肥美。
特别是这是一则正史里边记载过的故事,就是在万历年间,明代的万历年间,当时饥荒年,所以方圆多是里不长粮食了,没有吃的,就只有九华山,这一带呢,你看下面都是竹海,沿途,从竹子的那个上面,开了花,结的粮食,像麦子一样,当时救活了好多人,因为可以当做粮食吃嘛,一共历史上有这么两次的饥馑年,都是地藏菩萨慈悲,也就是偏这里显圣,示了这个灵验,跟他有因缘的众生,受到这个恩惠,这是在正史里面记载过的史实,所以你看这个圣地呢,不可思议,昨天我们现炒现卖一下,看这个九华山志的时候,还写到唐朝有一个叫做,叫做健可的,是一个官,官宦,他当时信佛,到了庙里边就问出家的僧人,说我要是相信佛菩萨,该依靠哪一尊呢?说地藏菩萨慈悲,自弥勒菩萨(下生)以来的众生,都归他管,你就以地藏菩萨为本尊。
那么古人非常的虔诚,他就把地藏用檀香木,做了三寸高的这么一个地藏像,就系在他的发际里边,后来他每日就是称念地藏王菩萨,这在经书里边也说了嘛,说功德无量,那么称念地藏王菩萨,有一次呢,因为他为官呀,有一次在兵马乱的时候,大概是有异兵吧,就把他围起来要砍的时候,当时就看到他头顶上的这个发际里面放光,把那个贼兵都给吓走了,后来还有一次就是,兵乱完了以后,他又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上任,换了官职了,上任的途中有他宿世,也就是宿世的因缘吧,今生结的仇家埋伏在路口,要打算把他害在这个路途中,结果,等这个健可这个官,这个人经过这个路的时候,一路上,他的那仇家,埋伏在的那些,想害他的人,看见的全是比丘,就是出家人走过去,没有看见他。
所以后来才知道说,原来地址菩萨,一直在暗中护持,大为震惊,就自始,始终受持地藏王菩萨名号,一直到,有一次到了一个地方,他是住在一个山脚下,那么晚间呢,就有一个像小孩一样的声音,告诉他说,早走早走,快走,他还很奇怪,觉得说这是什么意思,那么他就离开这个地方,又往他方去了,果不其然,晚上这个山洪就从山上冲下来。就把他住的这个客栈,就给冲的淹没了,如果他再住一晚上,就必死无疑。
这个人一辈子虔诚的供养,恭敬称地藏王菩萨,直至他死的时候,双手合十,念佛回向,而且在走的时候,他这个发髻里面,依然冒出来这个,就是供的地藏菩萨的光,直指天际,所有的人当时都看到了,后来他这个身体就是,咽气了以后,那个光就冲着天际就收回去了,就是在《九华山志》里面,在各个圣迹呀,还有名胜呢,后面附了这么一则,就是提醒大家,我们来寻访山川灵秀,一切美景尽收眼底,不要忘了这是佛教圣地,而且是地藏王菩萨的应化道场,来到这里的人都是跟地藏王菩萨有缘的,所以要学习地藏王菩萨的这种,大愿慈悲精神,你看,四大名山,特别是九华山,有一股别的山没有的幽静,这就是地藏王菩萨,他的这种愿力宏深,这种同步的感应吧,这个应化道场的特色,也跟菩萨的功德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我们来到这里,要念念不忘,不要忘了,欣赏美景的时候,要念念不忘地藏王菩萨,称念地藏王菩萨的名号,也对地藏王菩萨生起信心,常依着《地藏经》所授予我们的,这个教法,依教奉行,真能长期执持下去,必然将来往生极乐世界也是同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常说,地藏菩萨的大愿,跟阿弥陀佛的大愿,其实确实是同步的,地藏菩萨发愿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言外之意就是众生都成佛了以后,他就成佛,阿弥陀佛说,假如生到我国土的,众生不成佛,那么我就不成佛,他已然成佛,那么就意味着众生必然成佛,所以两位佛菩萨的愿力是完全一致,在这个娑婆世界,跟我们众生偏有因缘。希望大家能够发愿,很多人学佛是起源于地藏菩萨,就是他代释迦牟尼佛,护佑弥勒出世以来之前的众生,那么阿弥陀佛就在西方极乐世界,等我们回到我们的本有故乡,这是一个相当完美的结合,是非常殊胜的法门,请大家在参学九华山的时候,也可以好好的去悟他一悟吧,阿弥陀佛。
天台峰
好,阿弥陀佛,我们经过跋山涉水,名山道场就是山有多高水有多长,一路走上来,现在在最高的这个寺院叫天台顶,九华山的天台峰是从黄山那个山脉过来,入到清凉境里面呢,形成了一脉,在九华境内是最高的山峰了,所以这里也是菩萨法身,俯瞰红尘的至高点,确确实实一路上来,再往下看的话,就觉得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来独去,没什么意思,上到这里就跟出了红尘一样,这就是天下名山僧占多,为什么,就是清修之地,有这样的加持力,那么关于九华山来源,怎么缘起的呢,当时就是在这个地界上,那么金地藏菩萨,金乔觉修行的时候,他在洞里面,一个人在山里面打坐。
这里边有一个大富长者叫做闵公,现在我们看到地藏王菩萨两边,一边是一个年老的长者,一边是一个出家人,就跟这个典故有直接的缘起,闵公当时是一个很乐善好施,特别笃信佛法的一个大护法,那么他每次都要供养,供养呢要请一百个僧人来应供,每次都九十九个缺一个,后来他就去请这个金乔觉,地藏菩萨来应供,凑成一百个人,来圆满他这个功德。
但是呢,金乔觉提出了一个条件,说你得借我一块儿袈裟地,让我来用功办道修行,那么闵公就说一块袈裟,你能盖多少地方呀,那就借你吧,大不了建个茅棚你住一住,结果当时这个金地藏就用神通,把一块袈裟,整个这个九子山就给盖住了,这就是后来在这儿,完全就闵公把这个九华山境内,都是他们家的,供养给地藏菩萨,做了四大名山之一道场,这就是九华山作为地藏菩萨根本道场的由来,后来因为这个闵公,对地藏王菩萨生起了信心,也让他的儿子随着他出家了,就是在地藏王菩萨旁边的另一位侍者,叫道明和尚,这就是之所以我们现在把它称之为四大名山之末,叫做幽冥界,众所周知,五台山叫金色界,峨眉山叫银色界,普陀山叫琉璃界,九华山叫幽冥界。
当然这并不是说,地藏菩萨排在前三位菩萨之后,如果从经典里来讲的话,当时你看讲到说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弥勒(普贤)菩萨他们的愿力也很大,但是其愿尚有毕竟,也就是他们的愿力还是有了有终有限的,只有地藏王菩萨的愿力是无穷无尽的,所以在此方面,可以说从缘起法上,地藏菩萨的愿力更胜一筹,那我想把它四大名山排到末尾,也有这种承担精神,就是他的愿力作为一个最后的承载,为什么呢?因为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最后托付给地藏王菩萨,这是在经典里面明文表达出来的,而且当时《地藏经》其实就是一场荡气回肠的托孤法会,把所有的十方的菩萨呀,天人呀聚会一处,把释迦牟尼佛灭度以后,弥勒出世之前的所有众生,都托付给地藏王菩萨来度化和护佑。
所以一般我们现在从经典里描绘的形象,他有两种形象,有时候地藏王菩萨是菩萨像,那么他的身形大概是白色的,一手拿着莲花,托着莲花,上面有法幢,一手拿着宝珠,还有一种地藏王菩萨居多,就是他是以比丘身份,出家人的身份,一手托着摩尼宝珠,一手拿着锡杖,这是他常见的一种形象,特别是我们有时候会看到地藏王菩萨的形象出现在一个火堆,火坑上面,下面是熊熊的烈火,这就有一个比喻说,我们在红尘里面的众生,轮回因果中,就像在火宅,火里边烧一样,特别是地狱的众生,受苦更加的灼热。
那么就从地藏王菩萨的愿力去救度,由于地藏王菩萨的这种神通妙用呀,在经典里面也有说过,就像虚空藏菩萨,他的因地修行的时候,因为观虚空作为他的观境,最后修成就,所以虚空藏菩萨一来呢,所有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不见了,化为虚空,地藏王菩萨他现身的时候,一切的大地变得非常的沉重,一切众生抬脚的时候就异常艰辛,这就是他们修行的神通功德,地藏王菩萨因地就是修的这个法门成就,那么这个上面是天台顶,等一下我们就循着这条路一直上去,去拜一拜,这是九华山的至高点,可以也说是地藏王菩萨的视野吧,上去以后,会有更大的加持,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刚才呢我们上到天台顶拜一拜,在里边写了两个牌位,就是恰恰这两天来这边朝拜,咱们北京那边的同修,有两个居士舍报往生了,这一期的因缘到了,那么可能他们也有这个福德吧,刚好我们现在的通信工具,就通过电话和微信这边儿,就通知到我这儿来了,那刚好我今天朝拜这个最高的大雄宝殿,就祈祷一下地藏王菩萨,给他们两位写了两个超度牌位。
很多时候,我们也会有疑情,觉得说他死了,你离得这么远,在这儿又写了个牌位,然后这么多的师父们念经,就念一个经回向,离的那么远,能够回的到吗?能顶事吗?且不说我们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他老人家在经文里面金口宣说过,做功德回向,因地,地藏王菩萨在因地,做这个光目女的时候,曾经她发的愿力,就做的回向,为她妈妈超度,所以我想,菩萨能够相应这样的行愿,我们同样也应当信受,而且我们常说自己做功德,给自己的六亲眷属回向,到底顶不顶事儿?
这个事情很明朗,我们说做的这么个事情,谁都很容易就做到了,这个道理是极深的,为什么这么讲呢,就很简单的比喻,我们每个人去吃饭,那么他自己一口一口吃的时候,这是说的对,说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吃饭各人饱,但是假如果他不能吃,有能力的人去喂他的时候,也能饱,这就是我们去写牌位,超度回向的功德,而且从理上来讲呢,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就是我们的信愿力,法界的自然功德力,和佛菩萨的这种大悲愿力,三者完美结合,就让他成功的能够超度往生,离苦得乐。生到善道,乃至往生净土,这是确信无疑的,但是这个道理呢,一般很难悟到这个深处,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你相信他,心诚则灵,因为菩萨的心永远都是灵的,我们的心灵了,跟他对应了,这个事儿就办到了,阿弥陀佛。
好,阿弥陀佛,上到天台顶,现在开始下行了,原路往下走了,路过这个地方有一个叫观音峰,大家看到了,对面有一尊观音菩萨显圣,披一个黄的披风,这块石头呢,这里可能角度还差一些,在上面寺院常住师父们把门关起来了,有点晚了,在上面看上去的话,完全就是一尊观音菩萨的侧影,那由此想想,菩萨们都是横向联系的,特别是在《地藏经》呀,大家跟地藏王菩萨结缘,都是从《地藏经》起源,《地藏经》里边呢,这部经典特别殊胜的是,里边所有的祈请者,几乎都是登地的大菩萨和法身大士,乘愿再来的长者呀鬼王呀等等。
这里边的一线菩萨,像文殊菩萨,弥勒菩萨,定自在王菩萨,普广菩萨,还有虚空藏菩萨,当然也少不了观音菩萨,这么大的法会,是一场托孤大典一样,在下卷里边,有一品里边,专门就是释迦牟尼佛嘱托观音菩萨,让怎么样呢,把地藏王菩萨,在这个时间,我们称扬赞叹顶礼供养等等,一切的功德利益呢,向观音菩萨全情的给说了个遍,最后留了一句话是什么呢?希望观音菩萨以这个神力,留护是经,就是把这部经典给传扬出来,地藏菩萨种种功德利益呢,给宣扬开来。
所以就此来讲的话,可以说,观世音菩萨,是地藏王菩萨负责宣传部分的主管,那么我想不管是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或者是地藏王菩萨,他们都是后补佛了,在他们的修证功夫上来讲呢,都是一线水平,那么能够这样互作因缘增上,各自在各自占领优势的国土里边,相互赞叹,这才是法道大兴的一个标志,我们现在学佛法也是需要这样的联系,一个人什么都做不成,真正要去弘扬佛法,真的得有一个相互这些,就像大菩萨联手一样,才能让众生得到真实的利益。
特别是,释迦牟尼佛最后嘱托观音菩萨说,地藏王菩萨跟这个世间有大因缘,让他好好传扬,留护是经,其实这个大因缘从哪里体现呢,就是从他让观音菩萨来护持《地藏经》,护持地藏王菩萨来体现的,因为观音菩萨跟我们南阎浮提众生呢,那是没的说,刚从普陀山回来,不知道释迦牟尼佛,不知道佛教的,都知道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分身散影,无处不在,瞧,他现在就在对面的山头上伫立着,而且很多年了,前面还有他的本尊阿弥陀佛的名号,等一下大家就可以看到,阿弥陀佛。
肉身菩萨
好,刚才我们看到的这尊肉身(菩萨),又是九华山的五尊肉身(菩萨)之一,叫做慈明和尚,他们当地俗称叫八百斤,就是他特别能够吃苦耐劳,真正的修行人就是这样平平淡淡,江苏人,后来曾经在现在最有名的,扬州高旻寺的禅堂住过,那会儿亲近来果老和尚,就是老老实实当饭头、库头、典座,就是一系列,寺院里的这些吃苦耐劳的活了,他都曾经干过,受戒在最有名的南京的宝华山,那是非常有名的律宗道场,尤其老和尚一路走来,缘起非常殊胜,九零年的时候圆寂,圆寂以后徒众也是依然装缸,三年出来肉身不坏,当时启缸的时候,天上都放着彩霞,所有人都闻到这个香味,后来到零八年的时候,供奉在这个,肉身殿下面的地藏禅寺,殿堂里边,现在还受着十方有缘的人来膜拜,这是这里最有名的一尊肉身(菩萨)之一。
阿弥陀佛,这是我们参访这次肉身菩萨的第二站了,就是九华山最有名的百岁宫,大家知道早上我们去到,金地藏这个肉身殿,那么从那边一个山涧绕过来,最高处就是东崖的尽头,这里叫百岁宫,恰巧有意思的是,我们也是从北京法源寺来,这位老和尚也是家住在北京的卢沟桥,原来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在五台山出家,后来离开五台山以后,就听说这里有修道的人,在这里有成就,就一路走走走,走到九华山来。
到了这儿以后呢,他听说那边儿有一个肉身宝殿,是地藏菩萨,金乔觉,修成就了以后,他在这边找了一个石头,就朝着那个肉身殿,建了一个亭,每天就是,大家知道,九华山最有名的就是,九蒸九晒的黄精,就靠那个滋养色身,甚至有时候生吃的话,七天多都不觉得饿,他的修行功课是什么呢?二十天刺一次血,然后用这个血来书写《大方广佛华严经》,一直书写了有八十一本,现在还在九华山的博物馆,就这样的一位老人,修道一百二十多岁的时候舍报,舍报,他是继地藏王菩萨以后,这里最有名的一位肉身(菩萨)了。
因为他那个年代还属于,圆寂的时候,属于崇祯皇帝,明代的时候,那么当时三年启缸,肉身不坏以后,就供在这里,你看这里边写的还是:御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就把当时他给供养在这里。整整一百多个春秋,他从来没有下过九华山,就等于说这个肉身菩萨又再来。那么当时还有一件事情,已经到了清朝康熙年间了,康熙年间,因为这里的香火还是一直延续下来了。
但是有一天,庙里面着火了,着火了以后,庙里的常住师父都急了嘛,一直火烧烧烧,就烧到这个肉身殿了,当时灭不了,没办法了,大家一起去礼拜,合掌祈请,说您老人家,这个崇祯皇帝修的宝殿,到我们手上要烧完了,觉得对不起,因为想把他搬的请出去呢,搬不动,刚才我们可能看到了,拍了一个短短的镜头,因为我们常住上有规定,不让拍这个近距离的拍,但是大家都有眼福,已经有的镜头给大家瞻仰一下,当时呢,搬不动,搬不动以后,没办法跪在那儿请,话落地之间呢,突然老人就显灵了,当时把这个胳膊往起来一架,现在他的胳膊是这样的,往起来一架呢,正好就是,等于说把这个火势给挡住以后,就把火给灭掉了,这是在九华山妇孺皆知的事情。
后来,一直到,你看我们现在,刚才那个碗,还请到了几个碗,就是百岁宫的那个碗,老人就是在圆寂了以后,又有一次显灵,他的一个分身,去到离这儿不远的江西,景德镇,离这儿不远的江西景德镇去化缘,到了这瓷器场了,说给我一支笔,我想化缘一个碗,就一支笔上面写了九华山百岁宫,结果那个瓷器场把这一个碗烧进去以后,整个一炉出来的,八万四千个碗,数一下,全是九华山百岁宫的碗,后来,就顺势这个因缘,就把这个碗给供养到九华山百岁宫,那会儿打千僧斋,乃至所有全山的僧众,过堂用斋,甚至居士们来了,都用这个碗,所有庙里都用这个碗,直至解放后的时候,这个碗还有两千多只。
那么到了后来可能也是零零碎碎的打了,到现在,在那个下面博物馆里面,还有两只,就是当时这个无暇和尚,又把他称为无暇和尚,分身又去化缘,那个碗还有两只,现在我们刚才庙里的,香灯老师父也慈悲,我们去结点缘,做点功德,现在还发这个纪念,刚才请了三个碗,上面还是写的九华山百岁宫。那么这个肉身(菩萨)呢,怎么保留到现在的,因为中间不是众所周知,经过一次文革吗,那当时没办法把一块赐给他的,两块匾额,和他写的血经,跟那个用铁打起来一个,就是这样一个栏杆,把肉身给埋在下面,埋在下面以后,庙里的师父都知道。
那个年代结束了以后,到了七七年,当时中央办公厅的,有到来这儿视察,视察以后就汇报了这个事情,就说,当时很担心,不知道肉身已经在不在,有没有烂掉,最后七七年又把,找到那个原址,挖开了以后,外围的钢铁,筑的那个铁围的那个栏杆都朽掉了,腐朽掉了,但是肉身还是完好无损,直到现在,我们进去看的时候,还是这样的一个姿势,还供在里面的无暇和尚,当然很多时候,我们又要疑问了,觉得说,怎么会有这样的,是不是经过什么处理了?但要这方面一定不要有误会,因为我们的肉身,人死了以后,都会腐烂的,你再怎么处理,如果没有修行,有这个大功夫的人呢,他是留不下这样的全身舍利。
那么身为九华山的这个法脉来讲,等于说,你比如说,在那个年代,把他埋下去的时候,就是众生跟他暂时的因缘没有了,等到再一个时代的众生,跟这个肉身菩萨,全身舍利的因缘出现的时候,他又重见天日,好比像我们说,就在法门寺的地宫里面的佛指舍利,是一模一样的这个缘起,现在我们大家,可以说是太平盛世,而且大家来参访一次名山,已经非常方便了,直接可以坐着索道就上来,拜肉身菩萨,这可能也是一方面呢,福报具足,因缘具足,另一方面,可能有时候就会影响我们的发心的这种虔诚,因为太容易了,所以以后大家来这里朝拜的时候,尽量发这个殷重心。
确确实实就跟老和尚还在当时,给我们现身说法一样,能生起这样的心呢,才能得到真实的功德,这是九华山,继金地藏菩萨的肉身之外,最有名的,也是为人最所知的,一尊肉身菩萨,现在供在东崖的百岁宫,大家来九华山朝圣的时候,不要忘了在肉身殿来朝拜,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两天的参访,我们已经给大家把,这五尊肉身(菩萨)都做了一个瞻礼,那么对于九华山的肉身菩萨,是教内外都是知道的,曾经有据可循的,记载一共有十五尊肉身菩萨,那么后来留下来的有十尊,可是文革中一共给毁了五尊,现在留下来就是这五尊,那么刚刚我们瞻礼完的是最后一尊,是比丘尼,一位师太,叫仁义法师,关于这个全身,这种肉身,我们通常称之为全身舍利,舍利有很多种,一般我们都是指的说结晶子、坚固子,那这些都属于骨舍利,或者血舍利,还有发舍利,偶尔有时候有天降舍利,有大德讲法,或者做大的殊胜的法会的时候,也会感得舍利出世,但是九华山的这些肉身菩萨呢,全部应该称之为全身舍利。
舍利就是由戒定慧,清静无染的一个道人,以他的修行功德感得留存下来,让后人起信,而做这么一个呈现,那有时候我们也会有一种误会,或者说辞,特别是喜欢相信科学,总觉得,因为这里的全身舍利,在圆寂以后,要有一个坐缸,坐缸的时候还会采取一些香灰呀,檀香粉呀,等等这样的一些处理,那么有人他会觉得说,这肯定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才使他留下来的,这就大错特错了,你看九华山这么潮湿的地方,我们衣服稍微不小心,几天就发霉,这个舍利不单单是在缸里边,要经过三年左右的这样的一个时间周期,就是把他请出来供在那里,每天他是跟外界的空气都接触的,尽管贴了金,可是他还是,如果没有这个修行的功德所感的话,他是一般人不会有这样的留存。
正常的一般我们说,没有修行的凡夫的话,这样的情况下,几天他就会烂掉,就会臭掉了,所以这个确确实实是从修行功德中来的,不是从技术处理中来的,那么像这个,我们昨天在百岁宫的无暇和尚,他的这个肉身经过地下又十年的储存,上来的时候贴的金,挖出来的时候贴的金已经都脱落了,可是他的肉身还没有坏,距今都有四百多年了,那地藏菩萨现在在肉身殿更是如此,所以我们一方面知道说,肉身是从坐缸三年启的,这样的一个程序,来再进行贴金供奉,另一方面,从信心上来讲,一定要相信,这只是从修行功德中来的。
像我们刚刚进去通慧禅林,(这个仁义法师),她三年出缸以后,连她的这个,她本身是女众,但是她出缸以后,连她的女性的生理特征都给修的没有掉了,修成丈夫相了,这又作何解呢?所以我们常说的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就是用我们凡夫的视野根本没办法推测,包括我们所能做到的实验,理论的推比,等等,你到不了这个现象的境界,只能用我们说诸佛菩萨的这种修证,内证的功夫所感的,才有这样的呈现,这就是九华山,我们一路参访肉身菩萨,所给我们留下来的一个这样的一个殊胜道场的加被吧,使十方的信徒都能够感受到,他们的这种修行功德的不可思议。阿弥陀佛。
跟着山里面的师父给指引的,我们一路从后山上来,到了这里有一个非常幽静的一个地方。一个盆地,怪得很,九华山外面那么的悬崖峭壁,但是到里边来是盆地。阿弥陀佛。循着这边走,前面就是华严古寺了,这个寺院有一千多年了,是金地藏菩萨来到这里的第一修行处,当时他来到这儿的时候,就住在这个地方修行,到这边走,还有一个喇嘛塔,这个喇嘛塔可能在北方汉藏交流的多,或者是四川,但是在内地安徽这样的地方,有藏地的喇嘛来这里,还真是少见。
这边有一块大石头。说是他打坐的地方,这块石头上打一坐,真是清凉。一直循着这边走,还有两棵树,非常对称,就这么粗,四个人都抱不过来,我记得九华后山,将近十年前来的时候,那边儿有个白象洞,下面岩石里面还住了一个老和尚,但是今天的时间来不及了,这边还有一个老和尚的塔,这边也有几位老和尚的塔,但是都是不知名的,这里修行过的吧,看,这里还有一个缸,这就是九华山肉身三年的考验期,就在这个缸里面见分晓,不知道这里边是不是现在也有一位老和尚。
阿弥陀佛,大家看,今天我们来到九华后山,这边比前山那边的人要少一些,非常清净,但是这边肉身菩萨的数量一点也不比前山少,刚刚我们路过的时候,新结的因缘,有两位师太,刚才我们给大家看过了,就是近几年才开缸出现了肉身,都已经装金供在那里了,这边最让大家能够,当地九华山,稍微年长一点的人,都见过他,并且津津乐道。
就是现在供在肉身殿里的,大兴和尚,大兴和尚也是活了一百岁,他是九华山当时的传奇式人物,一般都觉得他疯疯傻傻的,有点看不起他,直至走了以后,才留下来这么一尊金身,很小的时候,那会儿生下来家里穷,而且无独有偶,他跟六祖一样的示现,是从生到圆寂,一个字都不识,小时候家里穷,别人给弄点吃的呀什么,他就很孝顺的回去,孝顺他妈妈,后来还当过兵,完了以后到九华山来,这里百岁宫剃度出家的,就是在我们昨天那个无暇金身的那个地方出家的,出家了以后,他的修行方法,什么也不干,就是在干活的中途,二六时中就念,空空空,就念一个空,别人还以为他念念有词,说这是一天干什么呢,都不知道他的内证功夫。
一直后来,你看现在把他,现在一个殿里面供奉起来了,后来他住的这个常住寺院里边,由于有一次有点疏忽,外面的小孩儿去玩雪,他在屋里面烤火的时候,跑出去就跟孩子们一块儿玩去了,结果屋里着火了,就把这个大殿给烧着了,当时的一个小的破败的一个殿,那别人觉得他这个不负责任,他自己还说,旧的不烧新的不来,果不其然,现在已经在烧的那个地方,又盖起一座新的殿堂,非常庄严,当地的小孩子有什么病呀,去让他给摸摸头就好了,就这么一位神奇也非常平凡的僧人。
到走的时候,念了三天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说要来接引他了,而且告诉大家,他说百岁老人三年以后开缸,但是因为他平常没什么,就是,大家觉得他都不如一个一般人一样,觉得没什么就也依着他的意愿坐缸了,但是没人搭理,这个缸当时就放在这个草坡上,还有放牛的人拉去牛,但是牛很怪,不吃他缸边的草,也不去蹭这个缸,直至八八年的时候,说到底看看这和尚怎么样了,把这个缸启了以后,衣服什么的都破了,但是身体没有坏,而且跟金属一样,也有这个铿锵之声,大家看到的,其实这些肉身(菩萨)来讲,那当然法身都是平等的,但是他们的示现差别相。
大兴和尚确实是端坐,非常端坐,而且挺的笔直,这是有点类似于南华寺的六祖慧能大师,而且很小,这些肉身都很小,我们有时候知道,圣人在圆寂了以后,他的身体会缩,这是一个大家,教内的人都知道的现象,现在把他建塔供在这里,大兴和尚的肉身殿,这在九华山也是非常有名的,因为什么?他就曾经生活在我们九华山居民的身边,都知道他的存在,但是只知道他这个色身是这样的,不知道他是菩萨乘愿再来,现在已经端居在塔中了,以后来九华山,一定要到后山来拜一拜大兴和尚,非常了不起。
他老人家,看不识字,只说了一句话,终身的跟别人分享的法语就是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能把这一句话修好了,三藏十二部都不用看了,阿弥陀佛。
肉身菩萨-大愿
阿弥陀佛,我们到了九华山的开山鼻祖寺院了,这叫化城寺,这个地方是整个九华区的核心,向四面看,那边的百岁宫,后面的,这面的肉身宝殿都是一目了然的。这个寺院很有意思,它的名字就可以从中体现出来,佛法的真谛,为什么叫化城寺呢,这个典故出自于《法华经》,《法华经》里面讲到佛陀为了带领着他的这些弟子们,好好修行,最后迈向成佛的地步。
但是就是在修行的路程中,我们常说非常艰辛,在经里面,佛也曾说过,修行如一进九退,就像一个人进九个人往后拽一样的,特别是在这个五浊恶世修,难度很大,那么当时呢,不是释迦牟尼佛就教导了,他的教法有大乘小乘嘛,阿罗汉,修道这个地方,跳出生死,我们通常没有褒贬的意思,通常习惯把他称之为小乘佛法,那么迈入大乘佛法的六度万行,称之为大乘佛教,那么最终的目标都是要成佛的。
为什么说要设这个小乘教法呢?就是他的弟子们,随着佛陀修行的时候,一边走一边走,走着走着太累了,就会退心,在这种情况下,释迦牟尼佛就设立了一个什么呢?中间,比如说成佛是五百里,他就在三百里的地方,说这个地方就成佛了,到最终的我们的目的地了,所以大家都听起来非常欢喜,就以为住在这里面,说到了目的地,在这儿先歇一歇,歇完了以后,释迦牟尼佛说,好,这里只是一个化城。
然后呢,还有真正的宝所在五百里的地方,但是大家都有了精神了,差不多也有了一些体力了,继续走,直向成佛的地步,叫五百里的宝所,所以化城,就是我们的一个方便善巧,为了修行人能够中途歇歇脚的地方,这个地方叫做化城寺,典故就是从此而起的,当然我们常说借假修真,我们现在整个这个世界,其实都是如幻如化,我们自己的身体也是如幻如化,一切,每天的生活都是如幻如化,如果能不断地这样去观,它的如幻如化的本来面目,那么就是修行的功夫就能增进,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会当真,当真的时候就是依然在生死轮回里打盹,这就是修行的迷悟之间,化城寺,就是让我们在修行的路中呢?记着要不断的前进,累了,可以临时歇歇脚而已,好,阿弥陀佛。
好,阿弥陀佛,南无地藏王菩萨,各位有缘,大家看到,我们今天,通过两天非常殊胜的朝拜,那么今天又要功德圆满了,打道回府了,正好在此呢,说一次我们这次朝山的殊胜和一些见闻。
这次除了我们把这个九华山主要的寺院道场,还有一些圣迹,特别特别是这几尊肉身菩萨,全部给拜见到了,那么也在我们的影像中,一起跟大家分享,希望能够见者生欢喜心,能够增进信愿,能够加功修行吧,特别是从佛弟子的角度来讲,那么有见闻者,也至少种个因缘,这也是,菩萨慈悲愿力的一种体现,所以说一路下来也是,可以说法喜充满,当然,也有一些见闻,促使我们也心生了一些想法吧。
我想这也是现在的佛弟子们,出来去朝拜的一个共同的一个感悟吧,因为确实现在的佛门,本来是天下名山僧占多,都隐在名山大川里边,但是随着这个交通的便捷,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一个相互的融合,甚至可以说是冲击吧,在这方面,大家都会有一些遭遇,特别是在这样的佛门圣地出来的时候,去礼拜,那么会被一些商品,旅游项目等等给被迫的也有一些经济的目标,让我们感到不快,当然这,如果说从当今时代来讲,也是人之常情,没办法。
我们发展到这个时代了,就是以市场,以经济为唯一的牵动力,共业如此,但是有时候,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我觉得,也还是可以避免的,你比如说,我们来到这里朝拜,大家看到了,名山道场,这里叫九子袈裟,就是说一个圣地,他的根本的内涵从哪里体现?他的,也就说白了,他的魅力从哪里出来呢?一定是要跟佛法僧有关的,离开这三个,不是佛法。那就只能说冲淡的、残留的信仰,似是而非的信仰,或者说一个经济项目的体现。
我们看,为什么叫九子袈裟呢,如果大家读过《地藏经》的人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在法会现场,观音菩萨也在,文殊菩萨也在,包括弥勒菩萨,定自在王菩萨,等等都在,但是他只把末法众生的慧命托付给地藏王菩萨,为什么?就是地藏王菩萨现的是什么呢?出家相,也就是披着袈裟,而且这个九华山,这个九子山,之所以成为菩萨的修行道场,就得益于他一袭袈裟展开了以后,所覆盖的地盘,由此,我们就可以做这样的一个理解,就是一个圣地,首先第一个命脉,就是要有佛法,要有道,要有修道之人,要有表法之人,要有住持道法的人,如果你脱去了这一个,主要的心脏的话,那么也许剩下的就是躯壳了。
那现在因为我们有时候,很多聪明的商人,具有这种视野,他把它作为一个投资,然后我们进去了以后呢,是无量的这种刻意的诱导消费,然后把这个信仰乃至这种三宝的流通物,都依附在这个价格和经济收入上,这就使得,确实会伤害到一些,佛弟子们来朝拜的心态,也就是这种法喜吧,感觉到有一些冲击,所以在这方面来讲呢,我觉得应该把佛法内外来看,道场,名山道场,有法是有三宝,有寺院,有住持的僧人,清净僧来住持这个整个的法务,这是唯一他们可以做的事情,也是必须他们来做的事情。那我们来所谓的扶助旅游呀,外围的这些基础设施呀,等等这些。
这今天说个题外话,这完全可以把这个作为我们的收入,这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可以相得益彰,可以都得到法的利益和世间的利益,不要相互逾越,更不要相互越位吧,住持法的就是住持法的,那么外在的护法的,就是护法的,那么世间搞经济旅游的,就是搞经济旅游,各做各的,可以完全同时这样很和谐的在一起,不必相互这个,一定要觉得有一个你来我往的,这样的一个地盘一样的,这就不太好了。
再一个,从佛教的内部来讲,你看现在其实主流媒体中,很多时候都会对方佛法有些消息,但是几乎很痛心的让人,看到都是负面消息,为什么说,这么样的名山大川,这样的肉身菩萨,在礼拜的时候那种加持力,我们感受不到了,没有人知道,所以有时候,在佛门里面,名山道场因为长久以来,吃着老祖师爷的,可能说这个,吃着这个怎么说呢,老家底儿吧,所以有时候很少有出去弘扬的意识,纵然来了香客或者游客,也是很多时候是以欲勾牵,但是不去入佛智,这就越发使我们对于佛法的认知,始终停留在一个要么是迷信,要么是世外,离得很远,要么就高深莫测,跟自己没有关系,这就是我们现在佛法的一个尴尬。
所以名山道场占据这样的优势,应该把佛法向外什么,弘扬,特别是正知正见的这种,佛教的智慧,它绝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由此以来,我们可以说,真正的一个佛法的流传,和它的健康,是需要大家一起来维护的,教内外所有的同门,同仁们来维护,一方面就像这块袈裟一样,袈裟不可以哄抢,不可以割裂,但是这块袈裟也不能够束之高阁,一定要把它进行展示,完美的展示,这才是可以说满了我们地藏王菩萨,这样的一个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
所以就此来讲呢,希望我们有识的同仁,能够这样来理解,能够这样来认知,如果有能力的话,这样去推动,那才叫做弘扬佛法,才叫做发展经济,是非常完美的,并没有矛盾,我想这也是,这次朝山,说的一件题外话,当然从根本上来讲的话,地藏王菩萨的圣像,但凡能够一瞻礼,一赞叹,一供养,都得无量的福报,愿这次朝山的功德,回向一切众生皆成佛道,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地藏王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