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网

广超法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记 第二章

发布时间:2024-05-21 04:08:22作者:佛缘网
广超法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记 第二章

第二章

普贤菩萨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

若大乘人认为世间幻化不实,一切幻化都是本来清净圆觉,既然已清净了,又不出世间,那么,要如何修行呢?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起座,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对佛说:大悲世尊,愿为这个法会中的诸菩萨众,以及将来末世的一切众生修大乘的修行人,听闻到这个圆觉清净境界,应当怎样修行?法界本来“圆觉清净”不是境界,显现于众生身心前变成是一个境界,普贤菩萨也就随顺而讲成是一个境界了。

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

问一、如果有修大乘的众生听到圆觉清净境界,了知身心如空花,如幻不实,但是所有修行无非是从身、口、意三业来修,身心既然是幻化的,则所修之行,自然也都是幻化的,为什么可以用幻化的身心来修幻化之行?

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

问二、如果一切如幻的法都灭尽了,那么,就没有心啰?既然没有心,是谁修行?众生认为既然身心是幻化的,怎么可以用幻化来修幻化呢?因为以幻化来说,众生不论怎样修行,终归是幻化。意思是说,众生在如幻如化的因果中修来修去,都不是真实的。那样何必修呢?再者,如果身心如幻,修道人把身心灭了,就没有心啰?,那么谁来修行?为什么会有这种见解?因为众生都执著身心为我,然后执著有我用这个身心修行,当修到身心灭了,谁来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本来没有生灭也没有人修行,又怎么说修行如幻呢?

这里面要分两头来说:一、对于一个觉悟者,如佛,的确是无身心可得,不用修行的;对于一个迷惑者,执著真的有身心,就认为要修。二、幻化的灭——涅槃,涅槃不是在此消灭而到某处(如涅槃界),在前面的经文有讲到,涅槃的灭“如众空花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好像有眼疾的人,看到虚空中有花,但眼疾好了,空花不见了,不可以说空花在哪里?从哪里灭了?本来没有那回事。现在说“若诸幻性一切尽灭”,本来没有生,哪里有诸幻灭呢?只是迷者想要灭尽诸幻。

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

问三、如果众生没有修行,在生死幻化中,也不知道如幻境界,那要怎样使到妄想的心得到解脱?

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希望佛为末世一切众生,教授一些善巧方便法门,能够按部就班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一切诸幻化。

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尔时,世尊告诉普贤菩萨说:“很好!很好!善男子,你们能够为一切菩萨以及末世众生,向佛请求讲解修习菩萨如幻三昧的种种方法,令一切众生得以按部就班,渐渐地远离诸幻。”此为佛赞叹普贤菩萨的三请。

一般人对圆觉法门闻所未闻,如何会请法?普贤菩萨慈悲地为众生向佛问法,所以佛赞叹他。如幻三昧的意思是,菩萨在三界生死中来来去去,所见到的不是一般的迷惑境界,是在如幻三昧的定中幻化游戏人间。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花从空而有,幻花虽灭,空性不坏。

答一、“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在本经中这是很重要的教法,这是因为众生一直认为:在广大众多因缘的幻化中,有我这么一个迷惑者不在觉中。佛就再说:“一切众生种种幻化,本来都有如来的圆觉妙心”。这“圆觉妙心”是指如来藏的圆满觉性,就是一切众生所见的幻化的种种法,每个业力的微细幻化,都有圆觉妙心在当中作用;有如眼疾看到天空中有如幻的空花;眼疾好了空花也没有了,但是天空(空性)从未受如幻的空花影响。意思是说,众生所见到的种种幻化里,都有圆觉妙心的作用,迷时见幻化依圆觉而有,有如空花依空而有,悟时见到幻生幻灭中觉性不坏。甚至于业报也是有觉性的,我们从无量劫轮回,今生到新加坡出世,今天大家会碰面,以佛法来说,就是大家前世有缘。然而,有无量无边的世界,个别有千千万万的众生,你的心、你的业竟然能够找到我,你很有本事喔!若不是你,谁有这样的本事呢?如果是因为某些叫做缘起性空的东西,难道那些东西不就是你的心和业吗?因为你的心和业一向来就知道我在哪里——本在觉中,所以大家就碰面。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无量无边的业,这些业互相影响,都要知道对方;如果不知道对方,那么,业与业之间怎么会相遇呢?就是说,当时的一切你的业都知道,即在圆觉中,每一个幻化的法都遍满所有的法,如此互为因缘,互相知道对方。你碰到前世缘份很深的人,比如前世的父母、子女或夫妻,如今一见面你就会对他一见钟情,不然,你那爱的烦恼就毫不动心。为什么呢?因为心与业会知道过去彼此的缘份,就如此这般地反应。同样的,有人跟佛有缘,遇到佛法,不须向他多说,他就学佛了,但是我们会说那个人是不了解而信佛。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迷惑六根现前的境界为实有,否定信佛者有前世因缘叫他学佛。所以说,在迷惑业力因果的当下,就有圆觉妙心在作用。

根据佛法说,释迦牟尼佛从兜率天降生人间,然后悉达多太子长大到成佛,其实佛老早就知道这一切,佛在兜率天时就知道自己在人间将会演怎样的一出戏!以一些有神通、很长寿的鬼神来说,你的过去生乃至今生它们都知道;至于佛的神通那是更不用说了。意思是说,世间所发生的一切,对于有神通者没有不可知的。因为你迷惑在眼前的狭隘境界,所以不知道。如果一个人的境界比较广大的时候,就能知道很多东西。我们整天迷在现前的六根,以六根所知为知,那是有限、迷惑的境界,六根以外的事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比方说,一个人喜欢某某人,当他一来到这个课室里,就只注意那个人,其他人就没注意了。或有人喜欢某某东西,他一见到那个东西,就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投入进去,其他东西就不知道了,这就是他的心缩小了,其所观察的境界缩小了,只能知道那么狭小的范围而已,反之,那些心比较广的人,其所知的范围就比较大。怎么衡量心量大小呢?一个人若进入初禅时,心就开始广大;进入二禅,心更广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放下现前的执著,久而久之心会慢慢扩大,就产生一些神通,能够预感或知道一些东西;如果一个人执著现前境界,就无法超越现前境界,就不会有神通。

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就在众生种种幻化中,具有圆觉妙心——如来藏在作用,众生的任何一个幻化都觉遍十方。为什么呢?因为一切法都互相因缘作用,双方要互相作用,必然要知道对方,谁也不能离开谁。比如我要打你一巴掌,当然要知道你在哪里。由此可见,一切法都能互相知道对方,而不是像我们只执著眼前的境界,只知道眼前的事,其余的什么都不知道。因此,根据如来藏圆觉法门说,一切种种幻化,都要有如来圆觉妙心,不然这个幻化也不能出现,也就是说,一切因果依圆觉才能互相作用。我跟你碰面也是幻化,你要知道我,我要知道你,这也要有如来圆觉妙心,不然我们怎样能够碰面呢?怎么产生业缘呢?不知道就不能产生业因缘作用,但是我们一直以为依六根而生的心才是心,其他皆无知无觉,这就大错特错了!

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答二、“幻心”,是指众生所迷惑如幻如化里所谓的身与心。因为众生执著幻心,还是必须依于幻化的身心修行,才得以除灭;当这些幻化都除灭已尽,而觉心本来就没动转过。

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众生迷惑而见到“幻”与“觉”是相对的,于是认为迷惑是假的、幻化的,并且认为有一个真实、觉的佛,佛就说:“依幻说觉,亦名为幻”,依虚幻心修行而觉悟不是真觉,也是幻化相,所以在幻化中认取任何觉悟,都是幻化的。

“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如果说有觉,还是没有远离幻化境界;说无觉的人,也是幻化的。为什么认为有与没有觉,都是幻化境界?因为刚才说一切法互相因缘,从来不曾只在某个地方作用而已,就好像我-——广超法师,从来不只是在你们的眼前作用,广超的影响大到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你们也有如此影响力,但是你却认为:我只能在身心内作用。那是因为你执取身心是我,身心以外不是,于是认为身心以外的因缘与我无关。因为一切法互相影响,谁都要在谁那边作用,不能说有一个地方没有它的影响,因此,你不能说它在哪里了。一旦这样讲,你又认为:那就是一体的无所不在啰。因为你有了本体、在、不在的概念,所以才说无所不在。这无所不在也不可说,因为“在的概念”是迷惑而有的。现在你说有觉、无觉也是一样,因为刚才说一切法都在觉中,你就生起有觉与无觉,这是幻化心分别法与觉的有无见,如此也是幻化的心说的,所以说犹未离幻。

“是故幻灭,名为不动”,“不动”是指真如,也是佛的名号之一,如来的意思;“真”是真实,“如”是不动的意思;当一切幻化都灭尽了,安立一个名称把它叫做“真如不动”。真如本无名相,佛为众生巧立真如,是为了让众生知道幻化灭尽是怎么回事。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

答三、佛在这里教导上根菩萨修习菩萨如幻三昧。

第一步,应当远离外境:上根菩萨在开始修菩萨如幻三昧的时候,内心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当一个人心想要修行,其实是烦恼心想要修行,此心就是虚幻;但是没办法,必须先满足烦恼而生起要修行的心,不然幻心不安,然后内心必须先远离幻化虚妄境界。如果还没远离幻化境界,就算你修到不失正念不随境界转,依然还是迷惑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修如幻三昧的菩萨一定要修定,先修定远离所执取的境界,然后心才能自在出入各种境界,然后才有能力幻化世间。但是钝根菩萨没办法做到,就要先持戒。佛成道后十二年内教导众生修行,没有教导持戒,一开始就修定、修慧;十二年后修行者的素质较差,佛才开始教导修戒。修如幻三昧的菩萨不从戒修起,直接修定远离六根的虚妄境界,心不但不被六根所使,还能使六根境界,幻化自在地出入世间。

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

第二步,要远离种种造作的心:当此菩萨修心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之后,进一步观幻化心,这是修慧了。由于坚持要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即是千方百计要远离的心、要定在那里、要……这种种心要放下。

“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第一个远离是远离幻境,远离幻境的远离心是造作,是幻心,要远离此幻心。

“离远离幻,亦复远离”,第二个离远是远离幻心,离幻心的心,还是幻化的,要远离此离幻心。

如是重重深入,远离到无可远离,即“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这个时候才是一切诸幻尽灭。

诸幻化不可除,除幻却导致增加迷惑,实际上是远离诸幻化到得无所离;即是上根菩萨修行并不是设法弃除、消灭六根的种种境界,而是远离它。换句话说,对因地菩萨而言,诸法本在觉中,要消业、除掉业报、烦恼、因果,都是错误的,只要远离所执著的境和心,不被内心的执著所迷惑。

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此是譬喻。譬如钻木取火,两根木头互相摩擦,产生火种,火把木头都给烧尽了,灰飞烟灭,以虚幻的身心来修如梦如幻行,也是如此。

前面问:如果在幻化中,又怎么修幻化呢?佛说以远离幻化的心来修,但是千万记住,远离也是幻化,最后要“得无所离”。

在得无所离时,谁知道得无所离?当一个人远离一切境界的时候,在一切大小乘的论著中,把此状态称为根本智,当觉知心离开一切境界就是定,根本智只能在定中生起,此时没有能知心、所知境的分别,但是,当时心是有知觉的。所谓觉悟,不可以如木石那样什么知觉都没有。菩萨远离一切幻化而觉悟的时候,他是证悟到觉性“得无所离”,心是不可以远离的;他不可以远离、远离……远离到什么都不知道,修到什么知觉都没有就不对,那是入了无想定或灭尽定。

“得无所离”即是得了根本智,任何人在得根本智时都有一种现象:当时他没有任何语言,也没有生起任何分别心,此时心境不二。他从定里出来之后,就以智慧分别:世间是这样、解脱应该是怎么样……这种智慧,叫做后得智。所以一定要远离能知所知的一切幻化,才能够生起根本智。

“诸幻虽尽,不入断灭”,种种幻化都灭尽——根本智现前,不是进入断灭——空无所有的灭绝状况,还是有觉知心。幻化灭尽只是断烦恼障,是还没有究竟,菩萨还须破所知障,进一步认识并超越幻化,自在地在幻化中度众生。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这里所讲如幻三昧的修法,是对上上根器的人说的,对根器差的人不这样说。对于上上根的人只要“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知道幻化即刻就远离,不需要用任何方法。

“离幻即觉,亦无渐次”,离开幻化境界就是觉悟,上根者明了幻化中本来不离圆觉,没有从不觉到觉的渐进次第。

“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一切菩萨以及末世众生,应当依照这样修行,就能够永远地远离种种幻化。

对于一切幻化,修行到达“得无所离”,是一切佛、菩萨、阿罗汉都要完成的。阿罗汉是远离幻化后证得幻化“得无所离”,今生只要在幻化中保持正念就行了,但是上根菩萨是远离幻化后证得幻化本具圆觉妙心而“得无所离”,更进一步以幻化度幻。如果一个修菩萨道的行者,不能确知一切幻化中都有圆觉妙心,就会想在幻化中保持正念;于是,不是期望朝向解脱道,就是期望在幻化中勤苦修六度万行时世世不迷失。为什么呢?因为他认为真实有迷惑与苦的世间,于是要快点出离,过后想想,菩提心又生起:哎呀,世间虽苦,我还是要入世间度众生!这是他不能觉悟到幻化中都有圆觉妙心,就会有时生起出离世间,有时想入世间的矛盾。可见此菩萨的道行还不行!菩萨修到证得初地果位时,才有得无所离的功力。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贤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

无始幻无明, 皆从诸如来,

圆觉心建立, 犹如虚空花,

依空而有相, 空花若复灭,

虚空本不动。 幻从诸觉生,

幻灭觉圆满, 觉心不动故。

若彼诸菩萨, 及末世众生,

常应远离幻, 诸幻悉皆离。

如木中生火, 木尽火还灭。

觉则无渐次, 方便亦如是。

普贤菩萨你应当知道,一切众生的无明幻化,都是从一切如来的圆觉心而建立,“犹如虚空花,依空而有相,空花若复灭,虚空本不动”,无明的幻化,好像虚空花,依虚空而有形相,而虚空就有如圆觉心,空花虽然消灭了,虚空还是依然如故,即圆觉心不动。佛以此空花来说明“幻从诸觉生”,请看清楚,幻从诸觉生,不是幻从诸迷生。为什么呢?因为一切都在觉中,都在互相觉知的因缘下互相相应而互相影响,然后进一步组合成有组织的知觉力量——妄心;这些有组织的知觉力量进一步互为因缘,互相推动,于是产生执著的心——分别心;执著的心进一步组织成种种见解的习气,于是认为有我在轮回,所以说幻从诸觉生。就是说,每一个幻化都有觉性在作用,这些幻化的因缘组合都觉知如何因缘组合,即因缘组合觉知自己是某些因缘组合——法,觉性圆满遍十方故,此因缘组合也能觉知其他一切因缘组合,因为有觉性才能进一步互相组成更大的组合,如此五蕴才有可能形成一起活动的个体。即在多重的组合中,有由心念组合的识蕴、由见解组合的想蕴、由感觉组合的受蕴、由身体组合的色蕴,如此不断的组合……组合……有些心念就认为有众生、世间。然而任何组合与万法都是不可分割,互相含摄地圆满遍十方,不论迷时悟时,觉性一向如此地圆满。

“幻灭觉圆满,觉心不动故”,当你对幻化不但不执取,而且不迷惑的时候,你将觉悟到:“你”就是有觉知的重重因缘组织——佛,这多重组织的任何一部分也都是遍十方,本来互相含摄而不可分割,都是全体圆满的觉性。为什么呢?因为觉心不动故。刚才我解释过:凡是有动的都是执迷的心执取法相,都不圆满,有这里、那里,就是有动;有这里、那里就是有界限,就不圆满。一切法本来就不曾在这里、那里,迷惑的我们因为见到有这里、那里,就认为有动,而其实本来觉心不动故。

“若彼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应远离幻,诸幻悉皆离”,你们一切菩萨以及末世众生,应当常常远离虚妄相,远离依六根而生起的种种虚妄境界和心。

“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如同木中生火,木头烧尽了,火也灭了,圆觉没有渐进次第,方便法门也是如此。

佛为众生说法是因人而异的,为不同众生说不同的法。佛于本经中所阐述的如来藏法门——一切本来在觉中,这个教法被后人误认为“我本来就是佛”,因为佛就是觉者的意思。“本来就是佛”并不是有你、我、他各别不同的佛,而是一切佛觉悟到一切是圆满的,没有不觉之处。这个教法在其他的大乘经典都有阐明,这类经典说每个众生都平等,都是佛,这是站在觉性圆满来说的,但是我们众生不相信,说自己在迷惑中。如《法华经》说:“少智乐小法,不自信作佛,是故以方便,分别说诸果。”

以中国一些禅宗祖师的说法:“你能看,能听,能知道这一切……怎么说自己迷惑呢?”所以说你本来在觉中。虽然你是在觉中,但是,不离觉性的业力因果,令你执取并使用现前的六根;即使你执取六根,当时也在觉中。不只如此,前面我跟你们提起克隆羊,克隆羊身上的那个细胞知道将来它是一只羊,那个细胞只是在羊的身上的某个位子,却知道那只羊的样子。羊身上的所有细胞都知道羊是什么样子的,此即是一切法都互相知道对方,只是迷惑心所认为的那个“我”说不知道。我们迷惑、执著身心里有一个我,我怎样……怎样……这样你所知的就有限,很多东西就不知道了。

你的身体配合你的业而生长,从小到老死,没有一个科学家有这个能力做出这样的身体,但是你就有这个能力。我的意思是说,你在完成你这一生的业力因果,没有别人在做这件事情,是你在做。要是你不知道,还有谁能做得如此微妙呢?好像建筑师在建好屋子之前,就知道屋子是什么样子的。在你的业里,一出世就知道怎样构建你这一生,你就把它建出来,但是你说不知道!一般的说法是,我们的心与业在自作自受,其实自作自受就说明心与业自知下一步应该出现什么,这就是本经所要为你阐明的教法:一切都在觉中,只是有一类执迷的心,执取有我是迷惑的心,你却信任这些执迷的心才是心,因为如此,佛只好为我们讲十八界等法。

以克隆羊类推,你身上每个细胞都认识你,可见当你是小孩子的时候,身上每一部分就知道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的了,但是你说:“我不知道”。谁说的?是烦恼!

而烦恼只会欺骗你,别信他的道理。实际上,你的业自知该做什么,你的身心都知道如何配合你的业力而行动,因为你的业一向在觉中。以圆觉法门来看,这是心与业毫无差错的显现,所以佛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以众生来看,这一切是惑、业、苦,因此众生说我烦恼、我造业、我受苦、我要离苦得乐。现在可以用克隆羊解释佛法,但以前没有,所以说不清如此密切的身心关系!

其实,一切在觉中的,不只是克隆羊,这支麦克风、这一切……也在觉中。如果麦克风不在觉中,因为它不知周围环境跟它的关系,必然乱运动而乱碰,我不碰它,它也要胡乱地运动而碰到我。你说不会乱运动的,因为有支架支撑着它,这就是你六根所得的见解。我问你,是麦克风自动留在那里呢?还是支架能控制它在那里?而且,这支麦克风中的每个原子怎么知道有支架在支撑着它呀?科学家说是有支持力加在麦克风的原子里,不然原子会到处跑动的,就是原子之间有组合麦克风的种种力量、磁场、引力场……造成它在那个位子,肯定麦克风里的每个原子知道加在它上面的力,才保持在那边,但是我们不认为这个是“知道”,我们说会思考的才是“知道”。请听清楚,一切法互相因缘影响,谁也不能离开谁,每一个法都要知道对方才能够构成因缘,才能够互相影响。虽然麦克风在觉中,但是不能成佛。

是什么东西去成佛呢?是先有“我执的动力”后来去成佛,没有执著我的动力,不用成佛。就是说,有些人学习了佛性——圆觉的思想,他认为一切都有佛性,就更进一步说:有情、无情皆有佛性,并认为一块石头、一堆牛粪也能成佛。这就是邪见!有佛性而没有烦恼推动是不会去成佛的。佛性只是从有情众生的角度来说万法的觉性,有了觉性一切法才能产生因缘作用。但是什么动力去成佛?是执著身心是我的业力,造成后来成佛的愿力,就是要有成佛的愿力——烦恼,才能造成成佛的因果出现。所以我们不要把如来藏误会成佛性而说:你有你的佛性,我有我的佛性,我能成佛,你也能成佛。不是佛性使你成佛,只要你的烦恼发愿要成佛,你就有机会成佛。眼前这个小小的闹钟为例,它不觉得它是个烦恼的众生,那永远没有成佛不成佛这件事。因为你执著你是众生,执著心是无量劫累积下来的一种动力,推动向前;现在你想要修行,那动力就继续推动、推动……最后出现成佛的因果。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