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网

庄圆法师:第一章 你需要静心吗?

发布时间:2024-05-20 04:05:17作者:佛缘网
庄圆法师:第一章 你需要静心吗?

第一章 你需要静心吗?

究竟之一

问:你脑海中的思绪每天都像翻滚纠集的乌云吗?

答:合掌敬礼就能与空性连结,平伏情绪方可消除一切痛苦的根源。

2004年11月27日 中国 台北

讲座纲要:所谓的静心,就是把自我这个虚幻不实的幻象,用智慧去观照来净空,因此静心就是远离自我,让自我消失的不二法门;这个本性、空性到底存不存在,有体会过这种宁静的人,即使只是曾经瞬间体会过,你要知道,那是他福德累积很深,才有那样的因缘,去体会到空性的宁静!

究竟之一 静心就是把内心的情绪沉淀下来 使自我渐渐消失

生命的痛苦来自于“心”,就是一大堆的情绪,痛苦来自于情绪,你觉得很痛、很害怕、不甘心、放不下,这些是不是情绪?你觉得不想再来这世界轮回,这是不是情绪?你很留恋你这一生所获得、成就的一切,这是不是情绪?你很遗憾理想没有实现,这是不是情绪?

所以,一切痛苦的根源就是情绪,也就是我所说的“心”。

静心就是如何把这些情绪沉淀下来,以致使它消失。它消失了,你的自我也消失了;你的自我消失了,痛苦也就消失了;痛苦消失了,六道轮回也消失了;你也可以不用再来投胎了,如果你还要再来,是因为你的愿力而来,佛菩萨来这世界只有二种方式:

一、菩萨依照他的愿力而来,因为他慈悲的大原而来;

二、佛则是因缘而生才来这世界,因缘俱足他就来。

这世界只要有福德的人存在,就会有佛菩萨到这个世界来分享、来滋润,而他们在等待,等待法雨的甘霖净化。

佛菩萨所传的每一个法门不外就是要静心,八万四千法门,用各种不同的方便法就是要把这个心沉淀,所谓的“心”,也可以称之为“妄念”、“妄心”,而不是“真心”,因为真心就没有问题了,真心就是生命的本质、存在和空性。

我们要很坚定地来对自己下深切想要出离自我的决心,这样来谈静心才有意义,如果你觉得“自我”并不会造成你的痛苦,那你也不需要来这里听老师说法了,你也不需要做真正、很究竟的修行,因为这世界的一切际遇并不会造成你痛苦的感受到极限,所以你并不会想要出离自我;如果你不想要出离自我,那种很深切想要出离自我的心愿尚未出来,事实上你就没有机会出离,除非你觉得自我真的很苦。

所谓的静心,就是把自我这个虚幻不实的幻象用智慧去观照来净空,因此静心是远离自我,让自我消失的不二法门;这个本性、空性到底存不存在,有体会过这种宁静的人,即使只是曾经瞬间体会过,你要知道,那是他福德累积很深才有那样的因缘,去体会到空性的宁静!

只要他品尝过之后,他就会下定决心要远离自我,不再与自我认同;但是没有体会过的人,若会产生出离心想远离自我,那也是福德很大的人,因为他苦够了,苦的强度在于他对苦很敏感;如果一个人对苦的敏感度不够,纵使有妙智慧的人来看会觉得很苦,可是他就是不觉得苦。

所以那个苦,不在于苦的本身,而在于他对苦的敏感,那股敏感、敏锐的感受就是观照的原动力。

有人曾经体会过本性“空性”;有人相信空性而完全不怀疑,那是很大的福德;至于体会的人呢?他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相信问题,因为他知道空性就是那样,他只是达不到空性显露的状态,在若隐若现间,他曾经体会过,这样的人是全然地信任空性,那个信任不是来自于知识性的判断,而是本来就是这样的心境。

但是一个人若没有体会过空性,却能全然地相信,那也是福德很大的人。至于那些质疑的人,心里有问号:真的吗?本性真的是痛苦的绝缘体吗?真的有那么清净吗?真的没有情欲与愤怒的种子吗?没有贪婪的种子吗?名、利都诱惑不了你吗?其实当你提出这些疑问时,你要注意到,你是在怀疑有没有那个本性的东西存在,我可以告诉你,你是普罗大众,你离本性非常的遥远。

上乘人--就是过去累积很大福德的人,他闻“道”就完全没有怀疑,而产生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心境,至于下乘人--下乘根器人--闻道在笑:可能吗?真的吗?中乘人闻道则是半信半疑,你自己评估你是属于哪种根器的人呢?

当你原本想骂的人,你骂骂看,你骂的出来吗?你内心有许多的贪念或者怨怼、想报复的念头,一切不善的念头,你在合掌当下,那个念头还在不在?你自己看看,你非常紧张或者压力很大,很想伤害人,或者你计算、计较的念头在诚心合掌当下,还在不在?你自己观察看看,给自己一点时间沉淀下来看看,在你合掌当下你能骂出三字经吗?那个愤怒还在不在?

你的思绪就像乌云,在合掌敬礼当下,你的思绪会渐渐消散,思绪消失的当下就是真理,思考消失的当下就是存在,就是诸佛的法身,就是本性,就是真心。

去过阳明山擎天岗吗?那个擎天岗就是存在的显露,大自然就是存在的显露。当你的自我很强,你很愤怒的时候,当你投向大自然的怀抱,看到那么雄伟、宁静的大自然时,你的自我在哪里?不见了,换言之,你的妄念在哪里?你的愤怒在哪里?你的贪婪在哪里?当下都暂时不见了。

所以大自然是无意识的佛;佛陀则是一个有意识的大自然,你的本性也是如此,在合掌敬礼当下,你就跟大自然一样。

今天若有人激怒你,你想杀他、扁他,可是当他诚心地对你合掌恭敬,事实上你的嗔心会不见,就像你到大自然,你的嗔念也会消失;因此在诚心合掌当下,你已渐渐进入空性,可以证明空性的存在是真实不虚的。你的怀疑是出自你的头脑,我用各种方式来跟你分享空性的美妙,所以当你分不清什么是头脑、什么是本性时,只要你试着诚心合掌当下,让思绪沉淀,本性就在那个地方显露。

所以当你很紧张时,请你合掌;你很愤怒时,请你合掌;当你很计较时,请你合掌;当你很虚伪时,也请你合掌,去感受到你那清净的本性。当你已体会、知道本性时,当你所有的念头、思绪跟合掌当下的本性有落差时,你去对照看看,那个落差就是你的习性、妄念;它是虚妄的,只有你合掌时体会的,那才是你的本性。

光是靠合掌的本性就可以让你解脱六道轮回,让你活在当下,你的烦恼在哪里?你的思绪、痛苦在哪里?所以借助合掌让诸位体会本性,我们可以时时刻刻透过合掌来观照本性与习性落差之处。

究竟之二 痛苦既是净化的因缘 也是究竟的幸福

今天又要提出第二个方便法,当你情绪出来,你控制不了它,你一定要合掌,但环境又不允许你合掌时,老师再分享你一个手印,和合掌有同样的效果。合掌礼敬就是空性,至于空性手印:左手、右手或两手一起结都可以,在结空性手印的当下你就进入空性。

如果外在的刺激已经出现了,人家辱骂你,或者你压力很大、很紧张时,你就合掌或结空性手印:拇指雨食指尖相扣结手印,你去体会看看,当你觉得快抓狂时,你就结手印,一切的自我暂时会在结手印当下消失,或渐渐消失。

如果你本来自我的观照已很敏锐,透过这样的手印,自我很容易消失;但如果你本来就没有观照的能力,你的观照都在头脑里面,你也可以透过这手印,很快地进入空性,外在的境就比较不容易干扰你,渐渐地,你在每一个境界,透过这手印来自我观照,因为它会让你的思绪、情绪渐渐地散掉。

一个空的人,他的手没有合掌礼敬,也没有结手印,但是他时时都是在这样的状态中,情绪、思绪都在他的观照下消失,所以他不用逃离这世界,不用逃离他的家。你在安静的环境下,你当然可以得到宁静,可是那个宁静没有什么了不起,一点都不会帮助你生命成长,因为在很宁静、清幽及顺遂的环境中,任谁都可以得到宁静;真正的宁静是处在不利的环境中,你一样不受干扰。

所以不用逃离家庭,这是新时代的因缘,因为家庭是你的道场,是把你的自我激发出来的地方。每一个自我激发出来就结空性手印,就合掌礼敬。只要激发一次,观照它一次就会消失一次,用手印来观照,用合掌来观照,用你的观照来观照那个自我的消失。

自我出现,你若会观照,它就会消失;自我要被激出来透过观照它才能见光死。

不要再逃避了,没有第二个世界,你所属的每一个世界、每一个环境都是你成长的因缘,当你想脱离是因为你有自我,你有欲望,所以欲望永远让你看到未来,让你没办法活在当下;期待新的境遇,幸福快点来,你错过了眼前你可以享受的幸福。

痛苦就是你可以净化的因缘,那才是究竟的幸福。所以在不利的环境当中,我们要感激那个因缘,透过那个不利你的环境,不利你习性的因缘,因为跟你的习性刚好相反,才能把你的自我激发出来,你才有蜕变的机会。

所以一个往空性在走的人是全然臣服于每一个因缘,在每一片刻里面他全然地与他所处的环境合一,若是不能合一,有落差,那是因为他很想逃,他希望他所期待的幸福快点来到,这就是要警觉的,也就是我们要过滤的,那都是我们的梦幻、自我。

这世界只有一个,不管在天堂或地狱、十方法界,只有一个,佛菩萨与众生同处一个世界,可是心境是完全不同的;佛菩萨在每一个境遇里面都很宁静,他完全不受干扰,那些痛苦对他而言都是外围的,他内在还是一样的清凉、宁静,他内在没有激情,所以也没有冷漠,也没有低潮,这就是究竟的喜乐,不假外求,不需要条件而永恒存在的喜乐。

为什么要静心?静心就是要进入真正的幸福、永恒的幸福之路。

这里要把比较常见、可能性的邪曲心尽量列出来,你要跟自己的习性来对照,观照是从对照开始的,这些邪曲心、不善心,我们一个一个来对照,在对照当中来看到自我的藏身处,对它产生惭愧之心,产生出离心,如果这些心你看到了却不产生惭愧,事实上你根本没看到,或者你是个没有良心的人。

空性显露出来最明显的就是良心,如果你没有良心,你当然无法产生出离自我的心。所以这些邪曲心、不善心,我们一一来检视,把它当作自性的戒律;这些戒律是在戒自己而不是在戒别人。

你只要产生一丝批评、想戒别人的心,你的自我就出来了,就错过了生命最美好的一刻,错过我用全然的生命跟你分享的这一片刻,你要解脱仍是遥遥无期,你所有的法都不用再听了,因为都没有用的。

这些邪曲的心,只要你体会到邪曲的心令你很痛苦,这就够了。老师常说,不怕你邪曲,就怕你不知道你邪曲;不怕你不善良,就怕你不知道你不善良,还自认为自己很善良、自己不邪曲,那你就错过了。你要警觉你的邪曲,不再跟它认同;要忏悔,不用批判;你自己批判自己是因为你讨厌自己,那你又错过了,我不是要你把自己变成另外一个样子,我只要你知道这些就是自我运作的过程,这些邪曲的心就是我的自我、我的昏沉。

你能这样警觉,常把你过去所产生的心念拿出来看看,而当下心念出来时你就能看看,观照到它,它就会消失。

纵使你批判自己!“唉,我的自我怎么那么强,我怎么那样邪曲?”你也要把你批判的心拿出来看,你批判自己是因为你想达到某种境界,还是你的欲望,想要达到没有自我的心,那还是欲望。

我一直分享的,你不需要想达到什么境界,你只是尽量去忏悔,然后不要再犯。就是这个样,自己已经产生的心念,知道了,我觉知它,以后尽量不要再犯,但若真的再犯也算了,每犯一次我就看到,渐渐它就淡掉。不求把这些心去掉,只求觉醒。这些心是虚妄的,这些心是自我所产生出来的,一个个揪出来看,自我心一产生你就看,过去已产生的自我心,你拿出来看、忏悔,然后现在产生的自我心你就渐渐能看到了。

嫉妒的心、不老实的心、虚伪的心、虚荣心、自大的心……,它产生了,我就看着它,因为我知道它是令我痛苦的根源。

观照就只是为了生命的自在幸福,而不是因为我想当君子。

忏悔是要有惭愧心,如果你只是口头的忏悔,那是没用的,要身口意合一。有忏悔的心,然后产生出离的心,要以观照的火焰来消溶一切的自我,只有观照可以把自我消溶掉,观照就从检视过去所产生的心念开始。

生命的痛苦--空虚、急躁不安、心一刻也不得闲,生命的伤口--不甘心、遗憾、悲伤、惊悸犹存、怨恨、想报复等无法愈合及不易愈合的伤口,都是自我所导致的。

究竟之三 看清你内心声音的根源 到批判心里寻找你的自我

自我在哪里最容易现形?是批判心!

第一种是喜论人非,对外界人、事、物批判的心。常看到他人的缺点、过错而少看到自己的缺点过错,看不顺眼他人的行为、他人的看法,看不顺眼他人爱表现、爱炫耀。内心批判,看到他人的矫揉造作而看不顺眼;看到他人没有智慧而生批判其愚蠢的心;看到他人自大而对其看不顺眼所生批判的心;看到他人与我的思维模式、生活习性不同而对其所生批判的心;看到他人美貌而忌妒对其生批判的心。

看到他人美貌而看不顺眼而批判其很虚伪,这实则其内心含有嫉妒的情绪。这就是自我最容易现形的第一个心亦即“看不顺眼”。内心有好多的噪音,因此就喜欢论人之非;对他人的好事不想传出门,也没兴趣,而对他人的坏事则传千里,讲他人的八卦是最高兴的。所以八卦杂志揭人之非,销售量那么高,因为这是普罗大众的习性,这就是自我最容易现形的地方:批判的心。

对外界人事批判的心,在表面上只是批判,但由内在来看,批判只是冰山一角,事实上他内在有许多的因素,我们可以深入地去观察、去看它产生批判心的根源,事实上都还是自我在作祟;所以批判就像是海水的最表面,他的内在隐藏着许多微妙自我的情绪在运作。

嫉妒心。他的批判是出于嫉妒心,因为别人有的,他没有;当他在批判时,并不代表他是在批判那事情的本身,事实上他是在发泄他嫉妒的情绪,自我就是这个样,因为自我永远要打败别人,容不下别人比我们强,因为他会强过我的风头,我自我的存在就受到威胁了。

也有第二种原因,当他人不注意我时,你可以注意到,这个人不尊重我,不把我看在眼里,他目中无人,无视于我的存在,所以我就看他不顺眼,批判他的一切,但你是真的是在批判那件事吗?他的为富不仁,他的爱搬弄是非?事实上重点不一定在此,重点是你在发泄你不满的情绪,因为他不尊重你,令你非常受伤,你要报复所以才对他产生批判的行为,看他不顺眼,正所谓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因为他不尊重我,他不重视我的存在,他已经伤害到我的自我了,我要报复。

还有第三种原因,当他人不受我所掌控时,你可以注意到,尤其是那种大姊头、大哥型的人,最喜欢掌控别人的意志。我们可以想想看我们自己,若朋友亲人不听我的话,我就开始很不爽,开始要排除他了,看他什么都不顺眼,而如果他听我的,当马屁精,你就不会再批判他了,甚至还会护着他、保护他、替他讲话、事事挺他。事实上世俗的批判是靠边站的,当我喜欢他时,他的什么都好,当我讨厌他时,他什么都不好,好的也变成坏的,因为要发泄自我的不满、自我的受伤。

第四种原因,不满足我的要求,我对他有所请求,他不配合,我向他借钱,他不愿意;我想请他吃饭,他不给我面子,他拒绝了,他说他有事,但我不管他有没有事,我邀请他是他的荣幸,他竟然敢拒绝,我的自我受伤了,本来我觉得他人很好,现在我觉得他不好了,开始批判他了。

也就是说他不满足我的欲望,所以我要摧毁他来满足我的报复泄恨。诸位,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在批判他人时,事实上那是很表面的,他的内在隐藏很多杂染的心在运作,这就是我们要观察自己,而不是只很单纯地要求自己不再批判,外在虽然不批判,但是内心还有声音吗?

我要你去看清你内心声音的根源,你要静心就得先把这个根源看清楚,这些是从自我出来的,你要沉淀下来跟自己对话,不要动来动去往外去追逐一切,你静下来看看你自己这些思绪是如何运作,这是观照的开始,否则你永远都错过了。

你不要说你现在尚有许多的事业要忙,等老时再修行,棺材是装死人而不一定是装老人;而且我告诉你,你现在不修行,等你老了你也不会修行,因为永远没有准备好才开始的时候,而是在每一个片刻的警觉自我的运作。修行不是要你放下某些东西,而是在一切东西的因缘来时,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它。

我们要去看看批判心它产生的根源,上述只是略举数例而已,尚有许多杂染的根源,我们都要一一地揪出来看,不是叫你一味忍耐,而是叫你要深入地自我观察,你若连这个功夫都没有,又凭什么能耐去解决别人的困难呢?竟敢指责别人的批判心很强、自我很强,你自己的自我看到了吗?

你自己都看透不了你自己,你只是在妖言惑众、诽谤佛法,在扰乱众生的慧命;如果我们没有那么深度的功夫与诚心,请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浪费你的时间,也浪费老师的时间,否则你是在谤佛,会妨害佛法的流传,你要很深入地去观察自己。

连批判心都有分级,轻度是看不顺眼的心,例如批判他人好虚伪、装可爱、好会计较、好愚蠢!事实上是因为你内心有所不满,看他人不顺眼,这是比较轻度的。再深度一点就是他已侵犯到你比较深度的自我,因为你的欲望,他没有配合、他不尊重你,没有把你看在眼里、不接受你的掌控、不满足你的要求……,这都是从强度不满的心产生出来的。更严重的就是怨恨了,那批判的心就更强烈了,当我们批判的心在运作时,能否做如此深度的观察?

佛法是活的,不是死的,不是你背诵佛经或者把老师讲过的话重述给别人听,那是断人慧命、诽谤佛法,除非它变成完整的书,给有因缘的人看,让他知道整个纲要,否则是易令他人断章取义而生误解或迷惑。

我们要真的体会过,你才有能力去分享,你自己都看不透,又凭什么可以看透别人。你说你是在分享,但事实上你是想赢得别人对你的信任,在卖弄你自以为大的证量,那里面有多少杂染的心,你不管别人爱听与否,自己讲得兴高采烈,让人家完全没有插嘴的余地,也不得不听,这些都是我们的自我在运作,你看到了吗?

究竟之四 批判的心一定要给别人贴上标签 而这就是自我运作的过程

如果一个人跟本性开始连结,他分享的东西会很应机的。他会把老师的东西忘掉,但是已经消化吸收了,他已经看透他自己的自我了,他才有能力去分享,因为他已经渡过那个生死的路了,他才有能力去分享,否则他自己都渡不过,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还要找人垫背。所以,不要随便讲话,你一讲,人家就观察你。

你叫人家不要有批判的心,人家看你却是那么多批判的心,联想到你的老师应该也是很邪曲,否则怎会教出你这样的弟子呢?

讲话不给别人插嘴的余地,完全是一言堂,大家只能乖乖听,我们的自我就是这样在运作的,这些都是自我现形的地方,我们要拿出来看。如果你看不透你自己,那就请你把嘴巴闭起来,再也不要对任何人说任何法了。

拿老师的书出来,去分享给有缘人,因为我们的能力不足,是会断人慧命,一不小心还会谤法,因此令人家对我们的法都不信任了,看你那么会说法,行为却完全不是如此,人家都懒得听了。

因为众生的念头就是最会断章取义,他会把看到的一件事,无限量地放大,众生是最会贴标签了,自我也就是这样运作。

看到一个人在喂流浪狗,我们就会为他贴上标签,说他好善良,然后无限地扩张,等到有一天那个人骗你的钱,你开始受伤了,怎么好人也会做坏事呢?但其实是你自己替他贴上标签说他是好人,他只是在喂狗这件事情上算是好事,并不代表他全然做的都是好事。柯锡海养许多流浪狗,但他是好人?坏人?我也不清楚,你有为什么一定要弄清楚呢?

你一定要这样你才觉得安全吗?一定要二分法吗?一定要贴上标签吗?这就是自我在运作的过程。看到了吗?如果你不从这个地方开始着力,观照自我运作的痕迹,那我所讲的一切对你来说都只是知识,你说不要贴标签,可是你已经贴上标签了,你已在无意识中贴上标签了。

因为你昏沉,你对那个人特别有热度,看到他你就眼镜发亮,其实你就是已经在贴标签了。

因为那个人长得很帅,那个人应该是好人,那个人最了解我,因为他讲我喜欢听的话,他说我很善良,我也认为自己很善良,所以就对他贴上标签了;我就全然地以身相许、以心相许、以财相许,到最后受伤了,才发现遇人不淑,因为他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子,他以前是好人,为什么现在变成这么坏?但事实真相是这样吗?不是的,他以前就是这个样子,是你自己的概念幻梦欺骗了你。

这是很高层次的观照,这些观照你若达不到,那么我如何说法,对你来说都只是知识层面而已。对一个空性的人而言,它就是生命的本质,他就像一面镜子,如实地反应真相,完全没有丝毫的杂念、思绪在运作。所以他不会贴上标签,说这个人是大善人、大恶人,贴上固定的标签就是在两边中靠边站。

当你认为他是大善人,而他有些行为不如你预期时,你就开始很遗憾了,那他对你做不善的行为时,你就不会觉得他很善良,而因此你的内心受伤了,你若认为他是大恶人,那你也错过了,以为你看他就讨厌,想要跟讨厌的人分享是不太可能的,你看到他就是满肚子的害怕或生气或鄙视。

我们要如此细腻地自我观察。所以这个人若你认为他很邪恶,你也要注意看,你说他很邪恶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他妨害你的利益,所以你才认为他很邪恶,所以有人说他自己最疾恶如仇了,你一听到这样的说辞就替他贴上标签,认为他应该很善良,因为他疾恶如仇。

但是你要注意,他是讲给你听的,他也真的是疾恶如仇,可是那个“恶”是妨害到他的利益,所以他才疾恶如仇。他很爱现,说家里有祖产房子二十多栋,被弟弟败家只剩七栋。有人直接说他爱现、很自我,他记恨了,而开始批判那个说话的人了,他说因为自己疾恶如仇,其实是因为那个人妨害到他的自我了。

至于真正的疾恶如仇呢?这是菩萨的慈悲,当他看到让众生很痛苦的这些妖魔鬼怪、邪恶之徒,他会产生义愤,虽然这些人未伤害到他,可是他看了很伤心。

郑成功看到父亲对国家不忠,所以他毅然投笔从戎,大义灭亲。他是基于慈悲,这个才是真正的疾恶如仇,菩萨的慈悲。至于佛,在这方面也没了,否则还是在两边中靠边站。

真正菩萨的慈悲,看到祸国殃民的事情很难过,要为民除害,所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就是从那份慈悲心产生的行动,才会把清朝推翻。

当我们说自己疾恶如仇时,要扪心自问,有去做到这么深度的观察,我真的善良吗?我对恶的讨厌是怎么出来的?是从慈悲出来?还是从私欲出来而产生的批判行为?这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完全迥异的本质。

所谓观照就是自己的照妖镜,你若自己都看不透,又如何有能耐去看透别人呢?你只是在耍权弄术,彰显你跟别人的不同,彰显你的智慧,冀望别人的肯定,满足你的自我而已;这些东西要是没有看到的话,你的自我妄心不会静下来的,你的情绪永远在,你的自我永远在,你怎么警觉都还在,你要看到这些深层之处。

自我在哪里?我们为什么常常看到别人的缺点、过错?因为我们讨厌那个人,所以只看到他的缺点、过错,那个人若很满足我的自我,当我的跟屁虫,那我就会只讲他好,不谈他坏。但他若不能满足我的自我,我就隐善扬恶,他的善我看不到,我只尽量把他的恶张扬,因为不爽嘛,自我就是这样运作,看人不顺眼,看他人的想法不顺眼,看他人爱现不顺眼,内心批判。

我跟诸位分享,当你常常看到人家爱现,其实你就是个爱现的人,除非你是在空性中,没有情绪在运作,你看到的是一个事实,你完全没有情绪,否则你看到人家爱现,你就是爱现的人,只是人家有机会现,你没机会现,事实上你的本质是很爱现的。因为他比你强或当运中,你现不出来,他一不在,你就可是现了,这些都是我们要很细腻地抽丝剥茧来观察。

究竟之五 人类习性根深蒂固 唯有佛法、方便法才可以调服

当看到人家矫揉造作不顺眼,那你要知道,你怎么知道他矫揉造作?因为你有矫揉造作的本质,所以你能看到他矫揉造作、假可爱、假纯真,因为你很有经验,经验才能看到,除非你是用心眼,或者学面相,否则你怎么能看到?

因为你太有经验了,所以当你在批判中,你应该回观你自己,是他的矫揉造作造成你的利益受到威胁,你才会不舒服。看到他人没有智慧而生批判其愚蠢的心,那么你的体谅心真的是不足,你要知道,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智慧,不希望自己笨,可是有人天生智慧就是如此。

因此你很有智慧,你要去怜悯那些没有智慧的人,因为他走得很苦;你人缘很好,看到他人人缘那么差,你不应该去批判他而应该去怜悯他,他的个性就是如此。就像你的孩子,那么自我,而你身为母亲却很会做人,那你要体谅他,因为他真的很可怜,他改不了自己的脾气。

有人是知道自己这样不好,可是他控制不了自己的习性,有人是完全不知道这样造成他自己的痛苦,可是不管怎样,那是他的习性,习性真的是不容易调服的,除非是以正法才可以调服一切的习性。

为什么这宇宙间需要佛法、方便法?因为只有佛法、方便法才可以调服,你不可能用概念调服习性。你爱讲话,但你告诉自己“沉默是金,多话是铁,少话是银”,但是没有用的;我以前也爱讲话,自认为讲的都是人生大道理,讲得口沫横飞很愉快,可是没有想到人家是假装捧场而已,这个爱说道理给他人听的习性真的是很难控制。

我曾经写过格言--沉默是金,但从来没有成功过,话仍是很多,我还曾经七天不讲话,可是一天就把七天来没讲的话全都讲完。这就是想要用概念控制习性,这就是自我,没有用的,这些不是方便法,这些就是外道。

习性真的就是这么难控制,但因为我走过来了,真的能体谅,所以我不批判,只有怜悯,习性真的很苦,众生都被习性所苦,等待我走过来之后,我真的不想讲话了,我不再交际应酬了,因为我不再空虚了,我不需要交朋友了。

可是走过的过程很苦,但是我全然地跳,用手术刀把自我一直割,虽然很痛,但每一个境来我就割,把肉都割完了,骨头也割了,连灵魂都要割,都快割完了,快魂飞魄散了,我才能分享,如果你没有走过,你怎么能分享?会断人慧命的,所以你要知道,蜕变的过程是痛苦的,可是蜕变的果实是甜美的。

当看到人家的愚蠢时,当看到人家跟你的相异之处时,要体谅而接受他跟你的不同,而不应该去批判他的不对,这是一个往空性路上在走的人,他要警觉的。

我很聪明,批判他人很笨,那是自我;否则你应是怜悯他的愚蠢。看到人家没有爱心,应该怜悯,因为他没有爱心他一定很苦的,虽然他自己不觉得,他活在苦里不知苦,他对痛苦的敏感度不够,他才会在那个痛苦的原点一直绕不出来;你做事很有效率、很有方法,可是他怎么教都还是一个样,我们是要怜悯,想办法进入他的世界设身处地地感受,以他的方式来跟他分享,这才是慈悲、观照。

今天一个从事劳力工作的人,他可能是你的亲人,他的血压蛮高的,你叫他多运动,但其实这是不慈悲、不够体谅的,因为他认为他已劳动得很够了,你还叫他去运动,他不会甩你所讲运动可强身的道理,他有他自己的概念,你是否真能体谅他的感觉呢?

要真能体谅才能应机,怎么做不重要,你要有体谅心而生同理心才能进入他的世界,那就是慈悲,所以你在讲道理时,你要了解他,你要进入他,你要跟他合一,你才能应机地观机逗教,这需要多深的慈悲你知道吗?这前提是你先要把你的自我看清楚,不要自以为是,一味地批判、责备。

所以一步步在走时,要尽量看自己有否慈悲不足的地方,那也就是我们要观照的地方。看到他人的思维模式、生活习性的不同而看不顺眼,这也是要很深度的警觉,因为每个人成长的环境确实是不一样,每个人过去生的习性也不一样,如果你家里有两个人,一个很爱干净,一个是专门制造混乱,那你要怨就不要做,要做就不要怨。

因为你很爱干净那是你的习性,他喜欢混乱那是他的习性,他不觉得弄得很干净他会特别开心,但你觉得环境整理的很干净你会特别开心,那是你的需求,而不是他的需求,你又怎能批判他呢?你批判他,是因为你的慈悲心不足,你真的要设身处地去体会他的感觉,所以你在整理是在为你的习性而做,因为你爱干净,那你就不要怨。

人家也没有要求你整理,而且你整理干净,他也不会觉得特别开心。他有时还反而会怪你把他的东西弄掉了,怪你,你就开始很愤怒了,两个就吵架了。你要体谅,要接受对方的不同,这就是观照,这就是慈悲,你没有这么深的穿透力,又怎能看到这些东西呢?

看到他人很小气、斤斤计较,你就看不顺眼,我告诉你,你可能很大方,可是你内在其实是小气的,你的大方只是为了要赢得别人的尊敬,是假的,你的本质是很小气,所以你才会看到别人很小气、斤斤计较的特质而批判;因为你所看到的,其实都是你内在观念的投影、你习性的投影,你要透过这样的因缘来自我警觉。

知道自己小气,那自我就渐渐能蜕变,你若说自己很大方却又在计较别人的小气,事实上你的本质是小气的,你请他几次客及他请你几次客,你都记的一清二楚,那你不是斤斤计较吗?

当下,你的那个空虚、你的不快乐就出来了。

我可以告诉你,你只要做一分这种亏心的事情,你的不快乐就会提高到十分,那做一分伤人的事情,它马上就反扑回报自己身上十分;但是你做一分善行,做一分慈悲的要让人家快乐的心及善行,那你要知道你有这样的起心动念,用慈悲为体而产生的作用,而去实践,你要知道,你做一分善心善行,你的不快乐伤口马上就减少十分,自己作为的因果律的运作就是这个样。

所以,止痛疗伤最有效的法门就是去创造别人的快乐,用慈悲的心去创造别人的快乐。老师所谈的一切法,这一生的现在及未来,有缘分享都是要创造众生的快乐。或许讲话很直接,让自我很强的人很受伤,但是我的动机是慈悲,是要创造他们真正的快乐。

老师是个快乐的人,我很少不快乐,处于任何境遇我都快乐自在,叫心安自在,这是老师衷心和诸位师兄师姐分享,这是快乐的秘诀,唯一的秘诀--以慈悲的动机发心去创造他人的快乐及拔除他人的痛苦且绝不创造他人的不快乐--疗伤、止痛、静心的秘诀!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