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髻竟是避雷针!揭秘香港天坛大佛黑科技
发布时间:2024-10-23 04:05:27作者:佛缘网
香港天坛大佛 香港天坛大佛是全球最高的户外青铜坐佛,这尊大佛由香港宝莲禅寺筹建,历时12年方才建成。筹建大佛的诸位法师以佛陀为“天中天”、“圣中之圣”,构思时选择“祭天之地”的天坛形象建造基座承托大佛,因而这尊位于香港的大佛得名“天坛大佛”。 美国权威地理旅游杂志《国家地理旅行者》,极力推荐香港天坛大佛;美国《时代》周刊2010年6月评选世界十大雕像,香港“天坛大佛”与美国“自由女神像”、巴西“救世基督像”等雕像同时上榜。现在众多中外信徒和游客纷纷前来朝拜参观,只感叹大佛的巍峨雄伟,却不知道这尊天坛大佛是尖端科技与东方艺术的结晶。 中国大佛中国造 大佛的建造曾引来英、日、德等国众多公司竞相投标承揽工程。以宝莲寺为主体的香港大佛筹建委员会的法师们一致认为:中国的土地中国的山,中国的和尚中国的庙,大佛是根植于中国土壤的“世界之最”,理应由中国人来建造自己的大佛。招标工作在中国国内企业中持续一年之久,最终中国航天工业部以其雄厚的实力和精湛先进的技术中标。经过几轮内部竞标,最后确定由南京晨光机器厂负责大佛主要的承制工作。南京晨光机器厂有一百多年历史,其前身为清末同治四年创建的金陵机器制造局,是清朝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四大兵工企业之一,堪称近代民族工业的摇篮。 南京晨光机器厂根据大佛建造工程,按施工阶段分足尺放样、青铜铸造、预安装和现场安装等四个阶段。工程集宗教艺术、传统工艺和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于一体,涉及应用建筑、机械、冶金、铸造、悍接、化学处理、空气动力、计算机应用等多项技术。设计人员在设计中运用大型结构分析软件,进行各种不同结构的强度分析,完成了大佛静、动态以及热强度的线性和非线性分析以及抗台风支持方案,同时还进行了防腐蚀、看色实验及铸造、焊接工艺的专项研究。 先进技术助力大佛“空前绝后” 大佛石膏模型于1986年9月26日由水路从广州运抵南京。在广州艺术学院、北京建筑艺术雕塑厂和北京测量所等单位密切配合下采用了“测控箱一次成型法”,按3900个坐标点分块足尺放样并应用计算机技术,将1:5的石膏初始模型足样放大成为1: 1的石膏像,避免了由于手工雕塑而产生的面部两边不对称的弊端,使佛像更趋完美。大佛石膏初始模型 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法师在看了1:1石膏佛像后赞不绝口:“我跑遍世界各国,看了很多佛像,但从来没有看到这样庄严美好的佛像,我提不出任何不足之处的意见,虽然不敢说它是‘绝后’的,但至少可以说是‘空前’的,我个人99%的满意,还有1%待你们铸成铜像以后再说。” 42平方米大佛面部需一次铸造成功 铸造阶段是整个工程的关键,经过实验研究,确定按“坐标法”分块,将巨大的佛体分为202块来铸造,然后再实地组装。天坛大佛由202块铜板部件焊接而成 整个大佛铸造过程中,难度最大的是佛像面部。佛像面部包括眼、耳、鼻、口等部位,这一整体长5米,宽4米,厚度仅为13毫米,展开面积达42平方米,重量约6.6吨,需一次性浇铸而成。厂方为此组织技术人员对铸造方案进行了反复的论证,并广邀国内外铸造专家进行讨论。 1988年10月8日,佛首浇铸洒净仪式在晨光机器厂举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与江苏省佛教协会雪烦、园湛、茗山等法师以及佛教界人士数百人参加了法事活动,当地政府有关都门领导也前来观礼。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法师、香港宝莲寺方丈圣一法师等一行30人,带着香港虔诚的善男信女们的捐赠参加了仪式。随着铜液翻腾,1650克黄金满载着信徒们的虔诚之心,在众法师诵经声中溶入浇铸佛像面部的铜液中。 佛像的体表面积为1400平方米,由202块铜板部件焊接而成,重250吨。每块铜饭厚10—15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