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代建筑精华之 汤庙谜团
发布时间:2024-05-28 04:08:38作者:佛缘网
●真是商汤祷雨的地方? ●庙内为何有两座舞台? ●千斤重石柱从何而来?
8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先秦史学会、阳城县政府主办的全国首届商汤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阳城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清华、北大等国内科研院所和高校及晋城当地学者200多人,分别前往阳城境内分布甚广的汤帝庙古建群及其历史遗存实地考察,最终得出结论:阳城县析城山地区,是3600多年前商汤祷雨的地方,是全国商汤文化传承、传播的中心。 在众多的汤庙中,位于析城山下悟神岭的下交村汤帝庙,自然引人注目。这座于2006年被评为“国保”的寺庙,也是阳城众多单体汤庙中惟一成为“国保”的汤帝庙。10月20日,记者赶往阳城进行探访。
国内最大汤庙 近年来,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宋镇豪频繁来阳城,越来越好奇:“全国各地很多地方有汤庙,但不像阳城分布这么集中、这么多。”甚至附近的泽州、高平也都有汤庙,“这些汤庙呈现出的大体是围绕析城山地区逐步向外扩展的格局。”从各种方志、史书记载中发现,历史上的阳城县,有汤庙380余处,现存的120多处,“这说明汤庙在阳城县的分布范围很广,且很集中,这是全国绝无仅有的一个现象。” 帝王崇拜古而有之,但阳城人如此崇拜汤王,不禁让人感到好奇。 “二十四年,大旱,王祷于桑林,雨。”《竹书纪年》中寥寥数语的记载,给后人留下无穷无尽的探究空间。3600年来,商汤以己为牲为民祷雨的故事,一直流传于民间。在中国历史上,汤因此被尊为先贤、圣贤。商汤之所以被社会公祭,主要还是因为他为民祷雨的事迹。晋城市博物馆馆长张广善认为,祭祀商汤的主庙应该就在桑林水之源的析城山。 析城山位于阳城县城西南约30公里处,主峰海拔1889.5米。山顶开阔平坦,方圆20余公里,也就是先秦学者们认定的“3600多年前商汤祷雨的地方”。修建在析城山下悟神岭土岗上的下交汤帝庙尤为引人注目。 下交汤帝庙占地面积2134余平方米,现存建筑19座80间,其中正殿广渊殿、拜殿,创建于宋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而位于拜殿南侧的舞楼,则创建于金大安二年(公元1210年),其他为元明清时期建筑。虽经明清两代增建、重修,但广渊殿、拜殿及舞楼至今仍保持宋金时期遗构。 据庙内现存明嘉靖十五年的《重修正殿廊庑之记》碑刻记载:“汤庙乃辽大安二年所建,实宋哲宗元佑元年也。”虽说现存建筑为宋金及明清遗构,但可以说它是析城山下最古老的汤庙,为证明《穆天子传》以来,关于“桑林祷雨”之说的种种猜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证据。可以说,下交汤帝庙是商汤祷雨的历史见证,更是我国目前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汤帝庙。 民间护庙功臣 61岁的许嘉舜,以前在阳城三中当过老师,阳城三中旧址,就设在下交汤帝庙。“如果去年初来,汤帝庙还不是如今的样子。”提起汤帝庙,许嘉舜沉浸在回忆中。2000年,阳城三中搬迁后,汤帝庙基本上是铁锁看门,由于年久失修,正殿、拜殿、舞楼等建筑全部漏雨,檐角塌毁,金代石柱发生倾斜,岌岌可危。2002年,下交村的原七宽、原小家、原光龙、原印、许春元及许嘉舜等,在设法保护维修的同时,又自筹资金,收集资料,书写材料,申报国保,提议成立文管所。 2006年,经长达3年的奔走呼号,汤帝庙被国家认定成为“国保”,2010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复,拨款400多万元对汤帝庙进行修缮。“2010年3月16日动工,历经一年多艰辛的修缮,去年5月10日竣工。”许嘉舜说:“就在修缮竣工前夕,不到70岁的原小家却离开了人世。”原小家也是阳城三中教师,是村里申报汤帝庙为“国保”的核心人物。在对汤帝庙修缮期间,已生病的原小家仍天天上工地检查,就在修缮接近尾声之时,他却因过度劳累,旧病复发与世长辞。“他积德护庙,无私奉献,名扬乡里,流芳后世。”许嘉舜这样评价原小家。 奇特的布局 在许嘉舜的讲解中,记者来到下交村东的一处土岗前,汤帝庙的位置处在析城山北麓的悟神岭下,环顾四周,群峰屏绕,风光极为秀丽。 “汤帝庙总体布局是一线、二层、三行,东西对称。”许嘉舜说:“南北中轴线,是指由南向北为山门、马王殿、舞楼、献殿、广渊殿;‘二层’是指山门、舞楼、正殿间依地势逐渐上升分为二层,二进院落;与中轴线十字交叉、东西一字排列的称为‘行’,庙院南端为第一行,山门居中,两侧各建耳房六间。第二行是马背舞楼居中,东西华门相连,两侧文昌、魁星阁各三间高悬。第三行正殿居中,两侧建配殿各六间。”当年汤帝庙申报“国宝”时,许多文字材料都出自许嘉舜之手,说起汤帝庙来,自然顺口成章。 面阔三间的山门高耸于石砌台基之上,悬山式屋顶,前檐设廊,上为木质门额,“桑林遗泽”四字,向世人昭示其在诸多汤帝庙中的尊崇地位。 广渊殿、拜殿是庙内主要建筑。创建于宋元佑元年的广渊殿,明成化、嘉靖两次重修,由悬山式改为歇山顶建筑。虽然后来清代进行过4次重修和修补,但从其用料规格上看,与金代建筑拜殿极为相似。台明两端分置雌雄石狮,为明嘉靖年雕造,面阔三间,进深六栋。正殿廊柱四根,周身线刻明代化生童子、儒士、神话故事及龙凤花鸟图案,刀法洗练,制法精细,为建殿时原物。 在广渊殿南面的拜殿,与正殿为同一时期修建,金大安二年重修后,清代又5次进行重修和改建。与其他98根柱子相比,拜殿的4根石柱很是异类,柱子平面正方形抹角,收分明显,无柱础,石柱直接矗立在柱基石上。在金大安二年重修拜殿时,在庙的南侧又增修了舞楼,比北侧的拜殿高出约1米。如今的舞楼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四椽,歇山式建筑。前檐及两山前侧柱上设大额枋,均为明清遗构。 山门位于中轴线最南端,虽与舞楼同时修建,但现存的建筑却是清代重修的。屋面覆灰筒板瓦,勾头滴水、垂脊鸱吻,正脊有三块黑绿琉璃,与其他琉璃显然不同。许嘉舜说:“庙内只有这一种琉璃,非常珍贵。” 解不开的谜团 在拜殿东西两侧的廊檐之下,立有12通规格不一的石碑,另外庙内还有21通墙碑。仔细观瞧石碑落款,不乏古代的阳城籍名人:明代大司徒、都察院副都御使、吏部左侍郎李瀚,浙江按察使杨继宗,刑部郎中王瑄及清康熙年间都察院左副都御使兼光禄寺正卿田从典,监察御史田嘉谷等。 这些石碑内容多为记载着维修、重修的历史及筹款记录,是研究商汤祷雨桑林及明清时期当地风俗的宝贵资料。“庙内有石柱20根,墙碑、石碑、石刻计93通,壁画16幅,线刻40余平方米。”这些数字,给许嘉舜带来无穷无尽的疑惑和遐想。在他眼里,庙中的建筑、碑刻、线刻图案、壁画甚至每根石柱,都有段离奇的故事。 广渊殿前廊的4根石柱,周身刻有16幅石雕线刻图案。在东面的一个廊柱上,一幅龙头凤身鱼尾巴的图案令人不解,与其他廊柱上的化生童子、儒士及龙凤花鸟图案迥异。许嘉舜说,有人认为这是武则天的化身,“这是明代重修时一个叫李全的人捐献的。他为什么要设计这样奇特的图案呢?” 据庙内碑文记载,原来的拜殿是靠四角之石柱,四根粗大木相连,是四面无墙的无梁殿宇。清代重修时,却无法恢复原样。为保证安全,只好在殿顶加了一根大梁,下面又多加了两根石柱,6根木柱。许嘉舜说,古庙宇中很少出现断梁断柱,而拜殿南面的舞楼大额枋,不知为何分为三截,“为何将本是整体的大额枋搞断再续接起来,真让人费解。” 广渊殿的两根金梁,为小头直径0.62米、长约9米的荆木大梁。广渊殿、拜殿及舞楼共用石柱20根。在晋城境内,许多地方修建庙宇所用石柱就地取材,多为砂石柱材质,而下交汤帝庙的石柱均为青石。“这些石柱高超过3米,周粗1.67米,每根石柱重得上千斤。”许嘉舜感到疑惑:“荆木大梁、青石来源何处?这些庞然大物是如何搬运、加工、安装?”“听说过一座庙宇里有两座舞楼的吗?”许嘉舜的话让人摸不着头脑。原来,除断梁断柱的舞楼外,现在的拜殿其实是座“舞厅”。 据晋城市博物馆馆长张广善解释:晋城现存的明清时期庙宇中,拜殿一般都建在正殿之前或紧挨正殿的位置,距离很近。下交汤帝庙拜殿居于庙宇中央,位置很尴尬,“建得有些不合情理。”张广善从拜殿的现状与材料的使用、位置和形制等方面考察分析后做出推断:这座拜殿原来应当是用于祭祀、表演乐舞的“舞厅”,只不过是后来的建造者,把原来只供神看的表演场所,移到了院子的中间,直至后来演变为拜殿,于是,下交汤帝庙就出现了一高一低两座舞楼。
8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先秦史学会、阳城县政府主办的全国首届商汤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阳城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清华、北大等国内科研院所和高校及晋城当地学者200多人,分别前往阳城境内分布甚广的汤帝庙古建群及其历史遗存实地考察,最终得出结论:阳城县析城山地区,是3600多年前商汤祷雨的地方,是全国商汤文化传承、传播的中心。 在众多的汤庙中,位于析城山下悟神岭的下交村汤帝庙,自然引人注目。这座于2006年被评为“国保”的寺庙,也是阳城众多单体汤庙中惟一成为“国保”的汤帝庙。10月20日,记者赶往阳城进行探访。
国内最大汤庙 近年来,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宋镇豪频繁来阳城,越来越好奇:“全国各地很多地方有汤庙,但不像阳城分布这么集中、这么多。”甚至附近的泽州、高平也都有汤庙,“这些汤庙呈现出的大体是围绕析城山地区逐步向外扩展的格局。”从各种方志、史书记载中发现,历史上的阳城县,有汤庙380余处,现存的120多处,“这说明汤庙在阳城县的分布范围很广,且很集中,这是全国绝无仅有的一个现象。” 帝王崇拜古而有之,但阳城人如此崇拜汤王,不禁让人感到好奇。 “二十四年,大旱,王祷于桑林,雨。”《竹书纪年》中寥寥数语的记载,给后人留下无穷无尽的探究空间。3600年来,商汤以己为牲为民祷雨的故事,一直流传于民间。在中国历史上,汤因此被尊为先贤、圣贤。商汤之所以被社会公祭,主要还是因为他为民祷雨的事迹。晋城市博物馆馆长张广善认为,祭祀商汤的主庙应该就在桑林水之源的析城山。 析城山位于阳城县城西南约30公里处,主峰海拔1889.5米。山顶开阔平坦,方圆20余公里,也就是先秦学者们认定的“3600多年前商汤祷雨的地方”。修建在析城山下悟神岭土岗上的下交汤帝庙尤为引人注目。 下交汤帝庙占地面积2134余平方米,现存建筑19座80间,其中正殿广渊殿、拜殿,创建于宋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而位于拜殿南侧的舞楼,则创建于金大安二年(公元1210年),其他为元明清时期建筑。虽经明清两代增建、重修,但广渊殿、拜殿及舞楼至今仍保持宋金时期遗构。 据庙内现存明嘉靖十五年的《重修正殿廊庑之记》碑刻记载:“汤庙乃辽大安二年所建,实宋哲宗元佑元年也。”虽说现存建筑为宋金及明清遗构,但可以说它是析城山下最古老的汤庙,为证明《穆天子传》以来,关于“桑林祷雨”之说的种种猜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证据。可以说,下交汤帝庙是商汤祷雨的历史见证,更是我国目前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汤帝庙。 民间护庙功臣 61岁的许嘉舜,以前在阳城三中当过老师,阳城三中旧址,就设在下交汤帝庙。“如果去年初来,汤帝庙还不是如今的样子。”提起汤帝庙,许嘉舜沉浸在回忆中。2000年,阳城三中搬迁后,汤帝庙基本上是铁锁看门,由于年久失修,正殿、拜殿、舞楼等建筑全部漏雨,檐角塌毁,金代石柱发生倾斜,岌岌可危。2002年,下交村的原七宽、原小家、原光龙、原印、许春元及许嘉舜等,在设法保护维修的同时,又自筹资金,收集资料,书写材料,申报国保,提议成立文管所。 2006年,经长达3年的奔走呼号,汤帝庙被国家认定成为“国保”,2010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复,拨款400多万元对汤帝庙进行修缮。“2010年3月16日动工,历经一年多艰辛的修缮,去年5月10日竣工。”许嘉舜说:“就在修缮竣工前夕,不到70岁的原小家却离开了人世。”原小家也是阳城三中教师,是村里申报汤帝庙为“国保”的核心人物。在对汤帝庙修缮期间,已生病的原小家仍天天上工地检查,就在修缮接近尾声之时,他却因过度劳累,旧病复发与世长辞。“他积德护庙,无私奉献,名扬乡里,流芳后世。”许嘉舜这样评价原小家。 奇特的布局 在许嘉舜的讲解中,记者来到下交村东的一处土岗前,汤帝庙的位置处在析城山北麓的悟神岭下,环顾四周,群峰屏绕,风光极为秀丽。 “汤帝庙总体布局是一线、二层、三行,东西对称。”许嘉舜说:“南北中轴线,是指由南向北为山门、马王殿、舞楼、献殿、广渊殿;‘二层’是指山门、舞楼、正殿间依地势逐渐上升分为二层,二进院落;与中轴线十字交叉、东西一字排列的称为‘行’,庙院南端为第一行,山门居中,两侧各建耳房六间。第二行是马背舞楼居中,东西华门相连,两侧文昌、魁星阁各三间高悬。第三行正殿居中,两侧建配殿各六间。”当年汤帝庙申报“国宝”时,许多文字材料都出自许嘉舜之手,说起汤帝庙来,自然顺口成章。 面阔三间的山门高耸于石砌台基之上,悬山式屋顶,前檐设廊,上为木质门额,“桑林遗泽”四字,向世人昭示其在诸多汤帝庙中的尊崇地位。 广渊殿、拜殿是庙内主要建筑。创建于宋元佑元年的广渊殿,明成化、嘉靖两次重修,由悬山式改为歇山顶建筑。虽然后来清代进行过4次重修和修补,但从其用料规格上看,与金代建筑拜殿极为相似。台明两端分置雌雄石狮,为明嘉靖年雕造,面阔三间,进深六栋。正殿廊柱四根,周身线刻明代化生童子、儒士、神话故事及龙凤花鸟图案,刀法洗练,制法精细,为建殿时原物。 在广渊殿南面的拜殿,与正殿为同一时期修建,金大安二年重修后,清代又5次进行重修和改建。与其他98根柱子相比,拜殿的4根石柱很是异类,柱子平面正方形抹角,收分明显,无柱础,石柱直接矗立在柱基石上。在金大安二年重修拜殿时,在庙的南侧又增修了舞楼,比北侧的拜殿高出约1米。如今的舞楼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四椽,歇山式建筑。前檐及两山前侧柱上设大额枋,均为明清遗构。 山门位于中轴线最南端,虽与舞楼同时修建,但现存的建筑却是清代重修的。屋面覆灰筒板瓦,勾头滴水、垂脊鸱吻,正脊有三块黑绿琉璃,与其他琉璃显然不同。许嘉舜说:“庙内只有这一种琉璃,非常珍贵。” 解不开的谜团 在拜殿东西两侧的廊檐之下,立有12通规格不一的石碑,另外庙内还有21通墙碑。仔细观瞧石碑落款,不乏古代的阳城籍名人:明代大司徒、都察院副都御使、吏部左侍郎李瀚,浙江按察使杨继宗,刑部郎中王瑄及清康熙年间都察院左副都御使兼光禄寺正卿田从典,监察御史田嘉谷等。 这些石碑内容多为记载着维修、重修的历史及筹款记录,是研究商汤祷雨桑林及明清时期当地风俗的宝贵资料。“庙内有石柱20根,墙碑、石碑、石刻计93通,壁画16幅,线刻40余平方米。”这些数字,给许嘉舜带来无穷无尽的疑惑和遐想。在他眼里,庙中的建筑、碑刻、线刻图案、壁画甚至每根石柱,都有段离奇的故事。 广渊殿前廊的4根石柱,周身刻有16幅石雕线刻图案。在东面的一个廊柱上,一幅龙头凤身鱼尾巴的图案令人不解,与其他廊柱上的化生童子、儒士及龙凤花鸟图案迥异。许嘉舜说,有人认为这是武则天的化身,“这是明代重修时一个叫李全的人捐献的。他为什么要设计这样奇特的图案呢?” 据庙内碑文记载,原来的拜殿是靠四角之石柱,四根粗大木相连,是四面无墙的无梁殿宇。清代重修时,却无法恢复原样。为保证安全,只好在殿顶加了一根大梁,下面又多加了两根石柱,6根木柱。许嘉舜说,古庙宇中很少出现断梁断柱,而拜殿南面的舞楼大额枋,不知为何分为三截,“为何将本是整体的大额枋搞断再续接起来,真让人费解。” 广渊殿的两根金梁,为小头直径0.62米、长约9米的荆木大梁。广渊殿、拜殿及舞楼共用石柱20根。在晋城境内,许多地方修建庙宇所用石柱就地取材,多为砂石柱材质,而下交汤帝庙的石柱均为青石。“这些石柱高超过3米,周粗1.67米,每根石柱重得上千斤。”许嘉舜感到疑惑:“荆木大梁、青石来源何处?这些庞然大物是如何搬运、加工、安装?”“听说过一座庙宇里有两座舞楼的吗?”许嘉舜的话让人摸不着头脑。原来,除断梁断柱的舞楼外,现在的拜殿其实是座“舞厅”。 据晋城市博物馆馆长张广善解释:晋城现存的明清时期庙宇中,拜殿一般都建在正殿之前或紧挨正殿的位置,距离很近。下交汤帝庙拜殿居于庙宇中央,位置很尴尬,“建得有些不合情理。”张广善从拜殿的现状与材料的使用、位置和形制等方面考察分析后做出推断:这座拜殿原来应当是用于祭祀、表演乐舞的“舞厅”,只不过是后来的建造者,把原来只供神看的表演场所,移到了院子的中间,直至后来演变为拜殿,于是,下交汤帝庙就出现了一高一低两座舞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