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显法师:见性后起修
发布时间:2024-04-11 04:07:51作者:佛缘网
大家都在念佛,那什么叫「阿弥陀佛」?为什么要念佛?佛号要怎么念才念得稳、念得牢?念不稳、念不牢,就是因为不了解阿弥陀佛这四个字的意义,也不懂得它宝贵之处。一部《无量寿经》就是专门解释阿弥陀佛的名号,我们道场每星期天有《无量寿经》讲座,我们在这里先略说。
「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什么是无量觉?说「无量」其实是因为众生迷惑,以为有个东西,或是光、或是寿、或是智慧是无量的,实际上「无量」就是指我们的佛性,就是指我们的法身,念这句佛号就是直接念我们的本性、念我们的法身,所谓「法身具造百界千如,法身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所以念阿弥陀佛就是念自己的本来面目。
「觉」是圆满觉悟,不是小觉。只能觉察自己的过失,这是小觉,能够觉察自己的见思烦恼,这个觉悟比凡夫大一点,这是阿罗汉的觉悟。菩萨能舍两边取中道,这是菩萨的觉悟,他入但中佛性。如来了知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故名大觉。所以净土宗是大乘佛法,它直念众生本具的佛性,有人怀疑:我们没有诸佛如来的境界,怎么能念?当然可以念!所以《弥陀要解》才说「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作因地心。」这是诸佛如来之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究竟,不是九法界众生依靠自己的思惟、妄想、分别所能理解的,所以说净土法门是一代时教之纲要,一切菩萨万行之司南,「司南」就是指南针的意思,也就是说它是纲领、是佛法的宗旨。所以说,念这句佛号,就把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切法,无论大乘、小乘、人天乘,全部都念到了,你的功德都圆满。因为一切法不离自性,自性具造百界千如,所以是无量;不是只有光啊、寿啊,那是列举。所以阿弥陀佛即是无量、即是我心,因为众生心有所著,一定要对一样东西,有「所对」、有「所取」,所以才告诉你有个光、有个寿,实际上光寿仍旧不尽其义,所以就直接称「无量」,无量就是我们的佛性,具无量妙用。如《观经》所讲的:阿弥陀佛名号,能让五逆十恶具诸不善者,一念顿超娑婆世界,一念顿超三界六道轮回,化地狱猛火成清凉风,有这么大的功德!所以《阿弥陀经》中赞叹:「成就如是功德庄严。」祖师说这就是心性之极致,才有如此大的力量,这么大的功德力。所以念佛就是念自本心,念自己本来的样子。我们现在嘴巴念佛,心里却没有这一层感受,那就是迷失本来,所以要藉由经教来了解。像大乘的《华严》、《法华》、《圆觉》、《般若》、《金刚》……等诸经,有机会我们就要涉猎,《朱子治家格言》讲:「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我们说:「众生在迷,大乘不可不学。」越是迷越是要学,迷得越深才更需要大乘,因为只有大乘佛法,能够帮助众生一生脱离轮回,而大乘佛法里,也只有净土法门能普被三根,能利钝全收。
所以礼拜天的讲座,希望大家都来参加,因为这部《无量寿经》太好了,它是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是众生本具之化仪。化仪是化导众生的方式,众生自性中本就具有的修行方式,是众生心性本具,不假外求的,不是心外另有一法或有一物,有个道可求,那是二乘,是心外取法,以心求心,以法除法,达摩祖师说这不究竟。老实说,大家的根器确实还不行修学禅宗,没有办法一念顿悟或顿超,也许这一生能见性就不错了!即使见性还要再修行,要修三大阿僧祇劫,从见性开始算,没有见性前不算,这叫顿悟渐修。历代顿悟顿修的只有一个,就是六祖慧能大师,他也是多生累劫积下来的,也不是一蹴即成的。所以说,能够让众生一生圆超轮回,径登四土的只有净土法门。《法华经》的内容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告诉你自己这众生身中就具有如意珠,就具有佛性。《华严经》是显如来境界,诸佛如来及菩萨是什么样的境界?什么样的受用?这些境界相当殊胜,可是凡夫没有办法一下子受用到。唯有《无量寿经》总摄华严的奥藏、法华的秘髓,把《华严经》如来的境界给予我们众生,一下子就可以感受得到,只要你肯老实念佛,这一生就可以受用得到。而且《法华经》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是我们的「直念佛」、「直念本心」,《弥陀疏钞》里面莲池大师告诉我们:「这句佛号只要真老实念去,不假外求,更无心外之佛可得,你就是直念本心。」有人误以为一心不乱还不究竟,莲池大师说:「非常的究竟!因为既是一心就没有妄想、杂想,怎么会不究竟呢?」所以这「一心」是从理性上来说的。
念佛确实是所有法门里面最难得、最殊胜的,尤其在经典里又属《无量寿经》最为殊胜,世尊一代时教里面,带说净土的经典有统计出来的就有两百多部,表示它遍布在释迦牟尼佛一生的教化当中,无论大乘、小乘,里面统统都有《无量寿经》的内容。佛把这么高深的境界,全部授予我们众生,现生就可以得到、可以受用,就可以入佛境界,能即身成佛,这即身成佛不是密宗的即身成佛,密宗的即身成佛是像禅宗一样,明心见性以后开始算,经三大阿僧祇劫,那叫「悟后起修」,此时还没有超出轮回,「见性」不一定能超出轮回,这是「顿悟渐修」。见性后仍要保任,要保持他的工夫,还要修行。这是印光大师在他的文钞精华录里面说的:「你明心见性、即身成佛,也都是见得佛性而已,你的习气没有除,习气没有除不能够了脱生死。唯有净土法门,习气没有除尽
,也可以带业往生,可以横超三界,径登四土。」由此可见这念佛的重要性。要出轮回,要了生死,没有这句佛号,绝对不行!就像人要活着就不能没有呼吸一样,所以希望大家要能够珍惜这句佛号。李炳南老居士说:「万劫难逢无上宝。」你要是真懂得,你就会有这种感觉。「眼前灭罪除烦恼」,眼前可以灭罪还可以除烦恼,「他年功满到莲池」,一旦工夫成熟了、圆满了,就往生到极乐世界了,「与佛长生同不老」,可见这佛号的重要性。
很多的经文,无论是顺说、逆说,都是在告诉我们:「生佛平等、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众生心性跟佛完全一样,怎样能赶快彻底的、圆满的跟佛一样,就是要念这句「阿弥陀佛」,因为念佛的时候心无杂念,没有能对所对,就是直念本心。
有人说念佛—阿、弥、陀、佛这四个字,中间有生有灭,实际上可以去看看开悟的大禅师,中峰明本国师「三时系念」里面讲:「众生于湛然无生中唯见生灭,诸佛于俨然生灭中唯见无生,只因迷悟之自殊,何有圣凡而彼此。」所以谁说阿弥陀佛是生灭?那正是中峰国师讲的:「你是众生、你是凡夫,若认为佛号『阿』是一念、『弥』是一念、『陀』是一念,那当然这就是众生。」你要是能知道说,「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那你就是诸佛,因为你不见一切法有生灭相,连世间法尚且不生不灭,何况是阿弥陀佛的名号。如来把他最殊胜的功德直接送给我们,我们众生要好好珍惜。如果说放弃不要了,那真是太可惜啦!
李炳南老居士说:「有这么便宜的大好事而不知珍惜,还不修净土,非愚即狂。」那不是愚痴,就是精神有问题,而且到了极乐世界,《阿弥陀经》讲:「皆得阿鞞跋致。」「阿鞞跋致」翻作中文叫「不退转」,它是学位的名称,要证到不退转才能称,阿鞞跋致是八地,是不动地,只有八地才可以称「阿鞞跋致」,七地不可以,若你称自己「阿鞞跋致」那叫大妄语。而七地以前那就更不行,所以罗什大师不翻译「阿鞞跋致」,因为「阿鞞跋致」就是真正到达这个程度才能够称。所以一旦往生到极乐世界,佛说皆是阿鞞跋致,这没有什么好疑惑的。如来是真语者、如语者、实语者……,到极乐世界大家最低的学历是阿鞞跋致,是八地法云地的菩萨,才真正具有教化众生的能力,距离一生补处只差几个位次。八地确实离心意识分别,算了不起的成就,《华严经》上讲八地菩萨有能力打破根本无明,只是如来会亲现其前跟他说:「你还有如来十八不共法、十力四无所畏,尚未能圆满,所以必须留惑度生,继续修行。」
到极乐世界有教化随意愿,修行随意,「欲至足者,欲至膝者」……七宝池、八功德水,其水一一随意。这都是八地菩萨的境界,这是非常殊胜的。所以希望大家认真的念佛、认真的修行,所谓「持戒念佛看经教,察过去习毋自欺」。
用警众偈供养大家:「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