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唐僧玄奘是不是在成都大慈寺修行剃度?
发布时间:2024-10-30 04:06:11作者:佛缘网历史上堪称伟大冒险旅行家、享誉国际的宗教学者玄奘西行十多年取经回到中原主持翻译,因为他精湛博学,被人尊称为“三藏法师”。经过元代杂剧和明代小说《西游记》的广泛传播,玄奘在民间就变成妇孺皆知“唐僧三藏”了。但是,玄奘法师西行取经之前,曾在成都修行五年,到二十岁出头正式在成都的寺庙受戒剃度,然后才有游历四方和去天竺印证佛学源头的宏伟理想。奇怪的是,一千多年以来,不论民间人们口头相传还是学术界多数观点都认为,玄奘是在成都市中心的唐代古寺大慈寺修行并受戒剃度,但诸多古籍史料留下的说法却能够证明这一说法并非事实。
描绘玄奘西行的图像
一、少年玄奘随哥哥长捷到成都修行
玄奘的出生年份并不确定,一般倾向于公元596年(另一说是602年),家乡是河南偃师缑氏镇。祖父陈康为北齐国子博士,父亲陈慧在隋朝初年当过江陵县令,家境算是普通。
玄奘的俗名叫陈袆,之所以会出家为僧和二哥陈素有关。南北朝到隋朝依然是佛学鼎盛时期,隋文帝和隋炀帝都是大兴佛寺的典型,文帝杨坚传说本来就出生在寺庙,小时候由一个尼姑带了好几年。炀帝杨广在江南拜著名天台宗祖师智顗大师为师,智顗劝谏杨广为安定江南做出很大贡献。
佛寺兴盛为安抚乱世里的百姓提供一个寄居的环境,当时算是某种救济疾苦的组织。由于这种社会背景,一表人才的陈素很年轻就在洛阳的净土寺出家,学问深厚,人称长捷法师。少年陈袆跟二哥陈素在净土寺做小沙弥五年,深受兄长的影响。由于玄奘的成就超过哥哥,后来也就为玄奘的出生添加了一些离奇的点缀。玄奘是家里四位兄弟姐妹中的老四,传说母亲怀他的时候身体欠佳,生他的时候遇到危险,突然屋顶上传来三声凤凰的啼叫,玄奘母亲才度过难关平安生下他。父亲觉得这孩子不同一般,就找相士来看相,相士连连称赞说:“此子宝相庄严,出生时有祥瑞庇佑,日后成就非同凡响。”
还有一个故事是关于他出家的。隋炀帝下诏要在洛阳度僧人27名,其中有个13岁的小童年龄太小,不在入选之列。大理卿郑善果在净土寺遇上他,略带调侃地问道:“你小小孩童出家究竟想做什么?”那小童从容不迫地回答:“小子要继承如来的智慧和使命,把他流传在世间的佛法发扬光大。” 郑善果见他人才出众,大为惊讶,当即破格录取,并向同僚夸赞:“此子得度必能弘大佛门的教化。”这个小童就是日后的玄奘。
由玄奘弟子编写的三藏法师传
因隋炀帝年间各地义军打来打去的动荡,洛阳在王世充占据之下,经常受到滋扰,长捷出于避乱,也是出于求学的念头,听闻几位同乡高僧大德都在成都佛寺,于是就带着十五六岁的玄奘千里迢迢到了四川。
二、玄奘在大慈寺修行只是传说
大慈寺自唐朝以来曾经是成都历史上有见于记载的规模最大的寺庙,比今天的规模大几倍,整个春熙路、盐市口商业街区全都在大慈寺的范围内。
大慈寺最早始建年代,据宋代普济《五灯会元》所载,是来自印度的僧人宝掌“魏、晋间东游此土,入蜀礼普贤,留大慈”,时间大约是四世纪中期,但不一定真实可信。而起初的寺庙名称也不可考证。因为大慈寺真正得名来自唐玄宗入蜀避乱,这个名字是皇帝赐名的“敕建大圣慈寺”。
据说唐玄宗来到成都以后,偶然见大慈寺僧人英干在街头施粥,救济穷困百姓,并为当时中原的战乱祈福。当时已经年届七旬的玄宗在逃难过程中,堂堂大唐天子亲身经历过吃不上饭,忍饥挨饿,反而接受百姓救济的尴尬境地,为此深受感动,然后得知旧交无相禅师在这里,请他跟着玄宗到行宫内殿居住,赐田一千亩,敕书“大圣慈寺”匾额,让无相负责主持扩建大慈寺。因为无相禅师先后在成都建造过多家寺庙,有净众寺、菩提寺和宁国寺。
位于成都市中心太古里的著名唐代古寺大慈寺
几年下来,重新扩建的大慈寺房屋达到九十六院八千五百四十二间,一度是成都最繁荣的寺庙。到会昌年间,武宗打击天下佛寺,因为大慈寺有唐玄宗的御笔题额,故“不在除毁之例”,是当时成都唯一保存下来的佛寺,自然也成了整个四川规模最大的佛寺。不光唐代如此,到宋代也如此。大慈寺壁上有各种如来佛像1200多幅,天王、明王、大神将像260多幅,佛经变像114幅,所有画像“皆一时绝艺”,苏轼誉为“精妙冠世”。宋李之纯的《大圣慈寺画记》称:“举天下之言唐画者,莫如大圣慈寺之盛。”到今天依然是成都极为罕见保留有部分唐代原貌的古迹。
唐朝刚刚建立的武德元年(618),玄奘与哥哥长捷法师来到成都,在成都各个著名寺庙拜访高僧,印证交流和学习探讨,见于记载的有宝暹、道基、智震、道因等人。玄奘进步很快,据说他随宝暹学《摄大乘论》,随道基学《毗昙》,随智震学《迦延》。武德五年(622)春,玄奘在成都大慈寺的东律院正式受戒并坐夏学律。
玄奘前后在成都五年,究通诸部,常在大慈、空慧等著名佛寺讲经,为蜀地僧俗所景仰,初步显现出一代高僧风采,也表现出青年学者的睿智和广博。但玄奘并不以此感到满足,对佛学各种学问的好奇和疑惑,渴望与更多高僧交流印证的念头一直缠绕在他的心中,于是他泛舟三峡,取道荆州再回长安,实现他赴西天取经之壮举。
千百年来,玄奘在大慈寺受戒剃度的说法一直广为流传,但近年专家学者对成都历史文化的研究所得,可能事实并非如此。
唐代记录玄奘事迹比较丰富的古籍《续高僧传》
三、空慧寺与玄奘兄弟的隐秘关系
再回武德元年,玄奘与长捷法师经子午谷、剑阁至成都,当时并没有到城中大慈寺,而是居住在城西的空慧寺,这一细节记载在慧立和彦悰为玄奘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一卷中,“时天下饥乱,唯蜀中丰静”,“法师兄因住空慧寺,亦丰神朗俊,体状魁杰,有类于父。”尽管这一传记有许多小说笔法,记录内容并非百分之百真实,但许多关于玄奘的生平经历还是被研究者重视的。
《法师传》开篇就提到西蜀佛教的兴盛,正因为隋炀帝时期的乱世,许多高僧都投奔西蜀相对安宁,同时南朝以来,成都佛教也发展很快,也才能吸引这些高僧纷纷前来,所以他们兄弟也闻名前往。当时玄奘还只是十五六岁的小沙弥,《法师传》虽然添加了一些语言夸张地形容玄奘学问有如天才,引起许多蜀中僧人惊叹,但毕竟玄奘尚属“应法沙弥”阶段,还不具备资格独行法事,按照规矩也应该是跟着哥哥长捷法师一起在空慧寺居住,也时常去其他寺庙拜访学习。也许是空慧寺后来消亡,玄奘兄弟与空慧寺的渊源一直不被重视。
影视作品中玄奘西行形象
成都空慧寺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佛学讲寺,位于成都西郊某处,今天已经不可考证。以史料记载,空慧寺由石犀寺改建而来。石犀寺最早并不是佛寺,主要留存着李冰治水时凿刻镇水石犀牛。南朝萧梁武陵王萧纪(武帝萧衍的第八子,在成都十七年)在成都正式改建佛寺,当时叫龙渊寺,是蜀中南朝寺庙的代表之一。据唐代道宣《续高僧传》记载,萧纪专门从洛阳请了高僧慧韶入蜀弘法,慧韶,俗姓陈氏,为洛阳颍川陈太丘之后,与玄奘兄弟属于同籍同族的本家。慧韶奉邀至蜀,于诸寺讲论,开道如川流。到唐朝以后,因为避讳高祖李渊的名字才改名空慧寺。正因为空慧寺的兴盛与玄奘兄弟有莫大渊源,所以他们入蜀以后专门前往那里瞻仰,也就居住在空慧寺。
《续高僧传·玄奘传》还记载:“晚与二兄俱住益南空慧寺”长捷法师在空慧寺中开法筵讲席,“凡讲《盘经》《摄大乘论》、《阿昙》、兼通《书》《尚书》、《传》(春秋三传),尤善《老》(《道德经》)、《庄》(《庄子》)长捷法师的讲筵法席“为蜀人所慕”。当时僧官“总管酂公特所钦重”。
很显然,唐朝刚刚建立时的大慈寺还没有后来的名气,地位远不如空慧寺,以长捷、玄奘与空慧寺的家乡渊源,寄居修行于空慧寺更合乎情理。只不过空慧寺毁于唐武宗时期,宣宗即位,重兴此寺,改名圣寿寺。
北宋人吴师孟《大中祥符禅院记》与南宋冯檝《大中祥符院大悲像并阁记》记述了重兴之圣寿寺规模,大略谓寺院占地七顷,共三十院。规模、佛寺一度媲美大圣慈寺。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季春,院中塑观音像一尊,历经五年方完工,是迄今为止成都市最大的雕塑观音像。但由于空慧寺名称已经不再使用,从此就淹没了。
空慧寺具体位置历来也有争议。据清朝一些史料观点,认为年羹尧于雍正初年在原来空慧寺、圣寿寺的位置改建了将军衙门,那么应该就是今天成都市金河街、东西胜街及将军衙门一片,这一说法参见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祁和晖《唐僧玄奘成都五年修习研究》的考证。(《西南民族大学》(人文社科版)2008年12月总第208期)。但另有一说法则是偏南的文庙街一带,因为有唐代古籍《续高僧传》点明玄奘“晚与二兄俱住益南空慧寺”,支持位置是成都偏南的地方。如袁庭栋的《成都街巷志》一书中,就是在介绍文庙街时顺带提到过空慧寺的情况。
四、玄奘在多宝寺修行而被误认为是大慈寺
事实上,空慧寺的名声虽然在隋唐时很大,但玄奘可能也并没有与哥哥长捷住在一起。因为毕竟《法师传》写明只是“法师兄因住空慧寺”,而《续高僧传》虽然支持说玄奘与长捷同住空慧寺,但求学与修行可能另有别处,更重要的是受戒剃度在空慧寺的可能性不大。
根据玄奘当时拜访求学多位高僧的情况,玄奘修行所在应该是成都城东的多宝寺。这也是一座成都名寺,由晋朝宝掌禅师兴建,多宝寺位于城外僻静的地方,而玄奘和长捷都是潜心向学的人,两兄弟分别居住更有利于各自修行,这也比较符合研究学问的实际,这是其一。
多宝寺当时聚集高僧很多,其中有一个高僧道因法师年长玄奘十五岁,同样是玄奘的河南家乡人,俗姓侯。多年以后玄奘从天竺取经归来,道因法师还被请到长安与玄奘一起翻译经书,两人交情极好。另据《大宋高僧传》,玄奘请教学习的宝暹、道基两位法师当时也都在多宝寺。这是第二点。
成都市东郊多宝寺原址附近的公园
再次,多宝寺位于成都城郊外,当时要出城十多里。更重要的一点证据是,多宝寺在成都城内另设有戒律院,正好与大慈寺毗邻,玄奘正式受戒剃度就是当时多宝寺设在城内的戒律院。只不过唐朝中期以后大慈寺因得到玄宗李隆基下旨扩建而出名,吞并了城中原来的多宝寺戒律院地盘,演变为大慈寺的东律院和西律院(东律院原属多宝寺的位置应该是大慈寺以东靠近府南河一边),因此后人才会误认为玄奘是在大慈寺受戒剃度,再后来就演变为玄奘一直就是在大慈寺修行,事实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正因为成都的多宝寺当时有戒律院,各方高僧云集,寺庙规模很大,所以具备传授戒律的资质。而空慧寺虽然声名远播,但规模和受戒条件似乎还不够。关于玄奘受戒剃度的推断可见四川文史馆冯修齐《玄奘在成都大慈寺受戒考论》(《西华大学学报》2009年4月)。
另外明代曹学佺所著《蜀中名胜记》也记载,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空慧寺获得敕建佛塔,当时在该寺获得受戒者才700人,这时已经距离玄奘受戒有55年之久。虽然缺乏更多具体证明空慧寺受戒资质的资料,但推测空慧寺在唐朝初年应该还不具备剃度条件。综合来说,玄奘当年在成都多宝寺修行五年并受戒剃度的可能性更大,也能与大慈寺的流传演变联系起来,应该是符合历史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