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业警示集4(第一章总说四、真修行人)
发布时间:2024-10-25 04:05:30作者:佛缘网
口业警示集 4(第一章 总说 四、真修行人)
四 真修行人
1 宽容忍让
○于诸众生无违争。口不宣说非益言。常能安住饶益法。是则说名为初忍。 (《月灯三昧经》卷第二〈世尊说偈〉《中华大藏经》第18册第455页)
○《诸法无行经》云:我未曾见闻,慈悲而行恼,互共相嗔恚,愿生阿弥陀。若人如恒河,恶口加刀杖,如是皆能忍,则生清净土。 (《蕅益大师净土集》卷上第二净土玄门,出《龙藏》第35册第408页)
○一心念佛,最重要的要能忍辱。什么事情不顺眼,就把耳朵关起来,眼睛闭起来,装着没听到没看到,睁一眼闭一眼,对人要和颜悦色。再怎么说,修行就是忍辱这两个字。 (《广钦老和尚语录》)
○论人的是非曲直,心里起不平烦恼,那就是自己的错,自己的过失。不去管他是非曲直,一切忍下,自心安之无事,那才对,自己也无犯过失,这是修行第一道,也是最上修道之法。 (《广钦老和尚语录》)
○忍辱是修行之本,戒中也以忍辱为第一道。忍辱是最大福德之处。能行忍的人,福报最大,也增加定力且消业障开启智慧。在家人的习性是,凡事分别是非、曲直、对错,争长争短的,恶心相向,出口如剑;而出家法就不同了。出家人要忍辱为本,慈悲为怀。事无分是非曲直,甚至无理的事情,也要以婉转慈悲的心,学忍辱吃亏,一切能容,才是出家人的德量。 (《广钦老和尚语录》)
○若你将地扫干净,师长硬说你没扫干净,这时你若和他辩,这就是在家性情。若你能接受,说:“好,好,我把它扫干净。”这就是修行。 (《一代高僧广钦老和尚语录》)
○你们一天不发脾气,就是一天的修行,十天不发脾气,就是十天的修行。你们要发脾气,就是没有修行。 (《宣化上人语录》)
○不论你是拜佛也好,念佛也好,礼忏也好,诵经也好,就是要把自己的脾气改了。有脾气的人就是苦,没有脾气的人就是快乐。有脾气的人就有烦恼,没有脾气的人就常常欢喜。这个脾气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好像人生种种病,为什么生的?因为有脾气。一切事情不顺利,为什么?也因为有脾气。所以人若能没有脾气,一切时、一切处,都是快乐的,都是平安的。可是人都不注意这一点,以为随随便便发脾气,就对事情有帮助。实际上,什么好事,你一发脾气,也会坏了。所以我们最要紧的是没有脾气,没有烦恼。
学佛法的人要有忍耐心,有人骂我们,我们要拿着他当唱歌听,或当他们给我们讲另一种语言。因为我不骂人,所以旁人骂我,我也不懂得、也不知道。尤其有人骂我们,那是给我们上肥料,令你这块地所长的一切能茂盛一点。所以我们学佛法的人,要能忍受,就是德行。能忍就是道,你要能受了,也就是修行。受不了也要受,才得了。如受不了,就有麻烦。能受得了,无论有什么境界来了都能忍受,这就是懂得佛法。你要是不能忍、不能受,那就是不懂得佛法。 (宣化上人)
○如果这个人确实有那么回事儿,但是你那个心眼不正,说出一遍,坏你一遍心。如果你要不说,虽然你心里有嗔恨心,我们有时候也有发脾气的时候,但是你只要咬牙忍得住,比如说,这人有过失,我就忍得住(不说)。他是个比丘,你要不讲,你那个嗔恨心马上很快就下去。因为什么呢?因为你在保护着僧人的形象,这个功德就能化解你心中的嗔火,这么样就能化解嗔火。如果你要是再怀嗔恨心忿恨去讲,只能是火上加火。所以说,千万不能发脾气,说别人过失。
我们也是这样。平时谁有过失了,你如果发觉自己的心里不平,别讲,过一段再说。想给谁提意见,这时不能讲,你越讲事越乱。如果你要心里平静地去找他谈,他什么事没有;如果你要心不平静,你找他谈,本来就算你有理的事儿,越谈他越发火。那理有什么用呢?关键是你那个心。理是一方面,你要是有理了,你更得心平气和去处理。心要不平,有理变成无理。本来是挺好的事,你非常有道理,但是你说他,他就不服。他怎么不服呢?你心先不服,心先有嗔恨心。你不是想帮助他,而是想使劲说他一顿。你自己心里不平,想把你那点儿气先出去再说。“你怎么对我这样呢?嗯?”你先出你的气。还没等达到你要的效果,气还没出去呢,他那边就翻脸了。不是他翻脸,是你的嗔恨心把他带动起来了。他本来就够着火的了,像火似的,应该拿水去浇,你又拿油去浇,你说那个火它能下去吗?火上浇油,最后适得其反。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能有嗔恨心去说谁的过失。
想帮助人,我们就得心平气和的。不管过去讲什么事情,你要退三步。什么叫退三步?一忍,再忍,再忍。忍完了以后,你再去考虑这个问题,能不能做。有时候忍一步呢,还行,忍两步呢,就做不到。不行,这心里非常难受,甚至不干了:“这、这,哪能这样呢?这太委屈了,我做人也不能这样,我什么时候受过这气啊?”受不了了。
当你一旦有举动,要行动时,你再忍一下,说:“不行,我还得忍。”这时候忍了,马上就要爆发,谁到跟前,你甚至都要动手了,甚至就要破口大骂的那种程度。如果你再忍过去,那是什么?一片清凉!那个嗔恨心马上就化为甘露了,就在这一点上。我们有时候功夫不到,我们只能忍一步、两步,等第三步就忍不过去了,就吃大亏了。
所以大家,特别是在破戒的比丘面前,就是遇到不好事的时候,我们都应该注意这些方式。这不光是对破戒比丘我们应该这么做,就是世间法,就平时一般事情,我们也应该这么做,何况是比丘呢,是不是?更得这么做。我们一定要加倍小心。如果我们这么做好了,马上就有无量的功德。 (妙祥法师《口业之过》)
○人这一天忍住了,不说什么闲话,而且能够心里放得非常平静,就算你心里忍不住,口要是能忍住,也同样有功德。忍住了以后,心里是暖乎乎的,因为法在那里。久了以后,它逐渐要结果,而功德逐渐地攒满。 (妙祥法师《口业之过》)
○一个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有余地。须知每个人都会有犯过错,而需要别人原谅的时候。 (网络嘉言选)
○张公艺九代同堂,子孙繁众,人财两旺,对这个大家庭,周围乡邻都交口称赞,逐渐名声远扬。
这时,正是唐高宗李治在位,他不断听到这个消息,却一直在想:国家有严禁的法令,还约束不住人们的犯法行为,一个家庭这么多人口在一块儿生活,哪能这么好管理?我们皇家还这个样子,平民百姓咋能这么和睦?可是,在他未继承皇位之前,包括他老子李世民在内,历代对张公艺这个大家庭都有表彰,这些他都是知道的。因此引起他的注意,决定非得视察不可。这时,他和皇后武则天正要去泰山封禅①,所以绕道郓州寿张县(唐属郓州)到张公艺处查访。于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十一月,带领随从官员到张公艺的古贤村②去询访。
张公艺非常惊恐。唐高宗向他说明来意,然后随同张公艺观看了他们家庭的全部环境。张公艺说:“我们九世同居,全家有九百多人口共享餐饮,每到吃饭时间以击鼓为令,群坐餐厅,予以内外,男女分别入席,老人在上,晚辈在下,儿童另设桌凳,谦恭礼让,上下仁和,雍睦熏蒸。”唐高宗经过各方面的观察,非常地钦佩,知道张公艺九世同居,确实是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当高宗问张公艺治家的方法时,张公艺连写了一百个“忍”字,并详细说明了“百忍”的具体内容: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外人欺,妯娌不忍闹分居,婆媳不忍失孝心……张公艺说,九世同居人口众多,每日事出频繁,难免彼此之过,但都能互相谅解,名利之事不计较个人得失,并且互相谦让。唐高宗深受感动,潸(shān山)然泪下,于是赏赐他许多缣帛③,并免除其丁赋徭役④。当即封张公艺为醉乡侯,封张公艺的长子张希达为司仪大夫,并亲书“百忍义门”四个大字,敕⑤修百忍义门。
张公艺去世后,后人为纪念这位“忍孝”治家的贤人,为他修建了“百忍堂⑥”,永志纪念。从此家声丕振,永贯古今。 (张文秀博客,有删节)
注:①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大典。在泰山上筑土为坛,报天之功称 封;在泰山下的梁父山上辟场祭地,报地之德称禅。 ②古贤村:原属山东省寿张县,1964年寿张县撤销,该村现划归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今称桥北张村。 ③缣帛(jiān bó简博):质地细薄的丝织品。 ④丁赋:按人丁征收的赋税。徭役:古时官府向人民摊派的无偿劳动。 ⑤敕(chì赤):帝王的诏书、命令。 ⑥百忍堂:遗址在今台前县桥北张村,拟修复。据说1959年毛泽东主席在山东济南接见寿张县委书记时,还专门问及张公艺及后人以及他们的家风现状。
○忍为众妙之门,当书忍字佩服。富者能忍保家,贫者能忍免辱,父子能忍孝慈,兄弟能忍义笃,朋友能忍情长,夫妇能忍和睦。忍时人皆耻笑,忍过人自愧服。张公九世同居,只以忍为题目。 (清《集善录》)
○凡事退后一步,身自安稳;出言忍耐几句,心自无忧。 (《忠孝良方》)
○学得一分痴呆,多一分快活;学得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 (清《集善录》)
○口角细微事,何妨让几分,从来大灾难,多为小纷争。 (近代余治《续神童诗》)
○凡夫愚痴,往往为了逞一时口舌之快,造作出难以弥补的恶业。尤其正在气头上时,往往口没遮拦,尤其收口的最后一句话,往往是多余又伤人。何不就从这一句多余的话开始,改掉它。纵使话到口边,也要抢吞进去。能咽得下一口气,保得好人缘;若咽得下每口气,保管忍辱功夫更上层楼,菩萨道路行来更挺直有力,这正是书本上“格物致知”功夫的落实啊!
当管住了我们的口,我们会发现,耳识的功能顿时变得强大起来,那主要是因为专注。由于专注使得我们所有的心识都能获得统一,这是非常美妙的体验,在念佛上称为“都摄六根”,于功夫的砥砺与提升上,必定大有斩获。 (慕如《会说不如会听》,《明伦月刊》359期)
2 不言过非
○(佛言)
他罪实不实。终不而言说。设睹诸过犯。如同不见闻。 (《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卷第一《龙藏》第59册第379页)
○于善知识善巧方便。勿见过失。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卷第六十二《龙藏》第26册第564页)
○又经云。见人之过。口不得言。己身有恶。则应发露。又书云。闻人之过。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得言。 (《法苑珠林》卷第八十二《龙藏》第127册第474页)
○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①己者,口不可说,心不可思。但口说心思,便是昧②了自己。 (盤山禅师)
注:①干:关联,涉及。如干系;互不相干。②昧:欺骗。
○丛林下人,见人有习气者,隐而不记,纵人问者,亦不言之。人若责者,即隐其恶而扬其善。能止不犯,多住一日,多种一天佛种。如是在上者扬在下之善,居下者隐在上之恶,互相隐忍。不但道成、丛林兴,而菩萨道行。又常言“要得佛法兴,除非僧赞僧”,诚久住三宝之要素也。 (《来果禅师语录》卷一)
○修行,一定要避免造口业。生活中说话的机会很多,但是要说得有意义则不简单。例如:解决他人烦恼,彼此沟通了解,引导他人学佛……等等;如果只是在制造是非,则自己与他人,常常都会两败俱伤。常常听到别人说“某某人很坏很差劲”等评论。如果我们没有与当事人相处过,也并不了解他的做人,如此听一听也就算了,千万不要再二度宣传。因为人往往透过主观来评断人、事、物,难免与事实是有所差距的。而一般学佛的人,常会犯的一种毛病,那就是到一个道场参访,如果看到不好的现象,常喜欢妄加批评,而忘了自己是为了修行以及听闻佛法,才来亲近道场。所以,高雄文殊讲堂的四大根本戒规就是:不说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不打妄语。全部跟我们的这张嘴有关。说话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如果我们将说话视为一种享受,不想负责任,最后很可能因为话太多而伤害了自己。
有时候会听到一些人告诉我“某某人不好”,我只是随便听听,如果真的听进去了,又依据他的话加以二次诽谤,那不就太没有自己的主见了吗?所以,我常劝这些讲别人的人:“修行人不该谈论他人是非。”但是,一般说人是非的人,都会不自觉地辩解道:“他真的就是这样,不是我在说他的是非。”薄薄两片皮,说好说坏都是你。谈论是非,只会蒙蔽自己的心性,障碍解脱之道。谈是非时,内心呈现的是纷扰的情况,不安的状态。而且,“说人者人恒说之”,若不谨言慎行,可以预见的,这个人将永难挣脱是非的困扰了。 (慧律法师)
○自己烦恼一点都看不见,别人的看的清清楚楚,稍微一点点,眼睛睁得大大。这个不对,那个不对,然后还要跑得去,比佛还要好,还要教训人家,策励人家,对吗?不可以呀! (日常法师讲《菩提道次第广论》第45盘A面)
○是非到智者耳朵,断了,绝不会从他耳朵进去,嘴巴传出来;到小人耳朵,即从嘴巴传出来,听进去一分,传出去十分,世界大乱就这么来的!小人好扬己之善,好谈人之过;君子以扬己之善为耻辱,以谈人之过为耻辱。世间圣人都这么教,何况佛呢?总把自己看成君子、圣人,要感觉谈是非是一种耻辱。 (智谕法师《夏雨清凉节要》)
○唐代有一个检校刑部郎中(官名),名叫程皓。为人周慎,人情练达,从不谈人之短长。每当同辈之中有人非议别人,他都缄默不语。直到那人议论完后,他才慢慢地替被伤害的人辩解:“这都是众人妄传,其实不然。”甚至,还列举出这个人的某些长处。有时,他自己在大众广庭中被人辱骂,连在座的人都惊愕不已。程皓却不动声色,起身避开,说:“彼人醉耳,何可与言?” (宋长河《菜根谭大全集》)
○好说人家短处的,就是小人。能成大事的人,到一处,先找人家的好处,找着就走;他的坏处可也知道,然而可也绝对不说。 (王凤仪年谱与语录)
○善人不喜欢议论人的长短,就是他人有过,也该就有过中寻他无过处说;若古人,尤不敢轻议。 (《太上感应篇直讲》)
3 乐于闲静
○比丘多放逸。乐众弃闲静。
为饮食利养。昼夜谈世话。
愚人于梦中。惊怖而漂溺。
自知多毁犯。当堕三恶道。
应生欢喜心。独处于闲寂。
若在阿兰若。志求无上道。
不应见人过。自谓最尊胜。
骄恣放逸本。莫轻下劣人。
彼于遗法中。渐次而解脱。
比丘虽破戒。深信于三宝。
是则解脱因。不应见其过。
摧伏贪嗔难。勿惊于放逸。
余习法应尔。是故不须说。
若清净比丘。伺他人过失。
是最非真实。不名修正法。
如理修行者。当须自观察。
求道诸比丘。舍离恶言论。
常以欢喜心。独处于闲静。 (《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二发胜志乐会第二十五《龙藏》第19册第17页)
○凡夫学道法,唯可心自知,造次(随便)向他道,他即反生诽。谛观少言说,人重德能成,远众近静处,端坐正思惟。但自观身行,口勿说他短,结舌少论量,默然心柔软。无知若聋盲,内智怀实宝,头陀乐闲静,对修离懈惰。 (道宣律师法语)
4 止语用功
○深潜不露,是名持戒;若浮于外,未久必败。有口若哑,有耳若聋;绝群离俗,其道乃崇。 (觉明妙行菩萨《西方确指》)
○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招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 (宋·慈受禅师)
○大家要知道,圣弟子依两种法修行。一者圣说法,二者圣默然。圣说法是利他,度化众生,别的话不说,要说就说法。默然,要你的口和你的心一致。口默然,心也默然。你如果口默然不说话,心乱打妄想,不能算是圣默然,那是你起独头意识,是生死流。大家注意到,嘴不说话的时候,心也默然,那才是。所以圣默然叫禅定。菩萨修此法,圣说法叫慧道,圣默然叫定道。如此久久修习,圣说法,可得无上菩提;圣默然,可得究竟涅槃。无上佛道,就是这么成功的。 (智谕法师《夏雨清凉节要》)
○当人们聚在一起谈话时,内容大多言不及义。他们的对话主要起于贪爱和反感,只会增强烦恼。这些毫无意义的谈话会扰乱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念头如风中的纸旗飘荡不已。谚语说嘴是罪恶之门。绮语、谎言、恶口、饶舌,都会导致无尽的干扰和内在的不平,即使是伶牙俐齿与滔滔辩才,也往往只会使我们浪费时间,引起麻烦。这就是为什么在密咒乘中说:用一个月时间持咒并且禁语,比花上一整年时间持咒,但仍掺杂日常谈话更有助益。一如前者般正确修行,没有其他任何谈话的侵扰,持诵的咒语可以保有其全部力量,最后能通达超越语言文字之现见实相,因为嘛呢咒是不落言诠实相的自然共鸣。如果你借禁语来排除日常生活中无止尽的闲聊,且只念诵六字大明咒,你的修行将进步神速。 (顶果钦哲法王《证悟者的心要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