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传新编:2、牟融,中国最早居士著牟子理惑论
发布时间:2024-06-19 04:09:27作者:佛缘网
隆宣法师 总监
释永真 彭殿清 撰集
2、牟融:中国最早居士 著牟子理惑论
东汉牟融(公元166~?年),自号牟子,中国最早的佛教居士。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生于苍梧郡广信县(汉代苍梧郡在今广西梧州市河东区),幼年丧父,随母长大,自幼博览群书,博学多才。初在乡里教授学生,后举茂才(东汉时,因避光武帝刘秀的名讳,故将秀才改称为茂才),任丰县县令,治政三年,政绩为州郡第一。
中平6年(公元189年)汉灵帝死后,天下混乱,他与母避难交趾(今越南北部),26岁回故乡苍梧娶妻,隐于苍梧,苍梧太守闻其有学,又当年盛,欲委以官职,因感“方世扰攘,非显己之秋”,执意不仕,而致志于佛教,兼研老子、五经,是当地最早研究佛学的人。他也读神仙家之书,但认为神仙、长生之术,虚诞不可信。东汉初,佛教在社会上刚刚流行,很多人不了解佛教。虽然王公贵人祷祀祈福者众,实罕明其道。学士大夫也格以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文,排斥佛教。
牟融在究儒佛道的过程中,常遭到一些人的讥笑和非难,以为学非正统。牟融“欲争则非道,欲默则不能”,于是提笔写下了流传至今的《牟子理惑论》,这是中国第一部佛学专著。此书以《老子》之要旨,譬佛学之所说,谓佛道在法自然,重澹泊无为,而视道家(指神仙学)养生之术为妄。牟子在书中还对当时的佛教与中国儒家传统道德的分歧进行了调和,如关于沙门剃发出家违反儒家孝道的说法。牟子举例说:父子二人乘船渡江,其父不慎落水,其子捞起父亲,按头提脚,颠倒其身,倒出腹水,救活了父亲。此时一番动作,如按照儒家规定的拱手行孝,是为大不敬。但不如此动作,父亲将绝命。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权”,要灵活方便。又如,秦伯(周代始祖古公亶父的长子)纹身断发,顺吴、越之俗,虽违“身体发肤”之义,然而孔子称之,视为至德。甚至沙门捐家财、弃妻子、离音色,也皆合符圣人之言“让”,没有半点不孝。
牟融约于汉献帝初年(公元190年)著《牟子理惑论》,全一卷,共37篇,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弘明集》卷一,以融和儒释道三家为宗旨。全书采用自设客主进行问答的形式展开,所假设的问者是个来自北方的儒者,他未闻修佛道,对佛教提出种种疑问;而答者则是牟子自己,根据对方提的不同问题大量引用儒、道和诸子百家之书给以解释,对佛教教义加以发挥阐述,以论证佛、道、儒观点一致。
牟融在《牟子理惑论》也记载了佛教始传中国之事:“问曰:‘汉地始闻佛道,其所从出耶?’牟子曰:‘昔孝明皇帝(汉明帝)梦见神人,身有日光,飞在殿前,欣然悦之。明日,博问羣臣:‘此为何神?’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之曰佛,飞行虚空,身有日光,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遣使者张骞、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于大月支(今伊犁河上游)写佛经四十二章,藏在兰台石室(汉代宫庭藏书处)第十四间。时于洛阳城西雍门外起佛寺,于其壁画千乘万骑,绕塔三匝,又于南宫(秦汉时的宫殿名,在洛阳)清凉台,及开阳(东汉时洛阳城门名)城门上作佛像。明帝存时,预修造寿陵,陵曰‘显节’,亦于其上作佛图像。时国丰民宁,远夷慕义,学者由此而盛。”
现录《牟子理惑论》其一:“问曰:‘人之处世,莫不好富贵而恶贫贱,乐欢逸而惮劳倦。黄帝养性以五肴为上,孔子食不厌精,鲙不厌细。今沙门被赤布,日一食闭六情,自毕于世。
若兹何聊之有?’牟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圣人为腹不为目,此言岂虚哉?’……”译文如下:问:人活在世上,都是爱富贵而嫌贫贱、贪享乐而怕劳苦的。黄帝保养身体、涵养性情,以吃五味荤菜为主。孔子说粮食不怕舂得精,鱼和肉不怕切得细。而沙门身披袈裟,每天只吃一餐,放弃了各种情欲,与世隔绝。像这样生活还有什幺寄托呢?牟子答:发财和做官是人人向往的,但是,不通过正当途径去获得它,君子就不接受;贫穷和下贱是人人厌恶的,但是,不经过正当的努力去摆脱它,君子就宁可不摆脱。老子说缤纷的色彩使人目盲,动听的音乐使人耳聋,丰美的食品使人口伤,驰马打猎使人心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去偷去抢。圣人只求温饱,不追求耳目之娱,这话难道是虚妄的吗? 录《牟子理惑论》其二:“问曰:‘何以正言佛,佛何谓也。’牟子曰:‘佛乃道德之元祖,神明之宗绪。佛之言觉也,恍惚变化,分身散体。能圆能方,或小或巨,或隐或彰。蹈火不烧,履刃不伤。在污不染,在祸无殃。欲行则飞,坐则扬光,故号为佛。’……”《牟子理惑论》的其它主要说法,如:“道有九十六种,至于尊大,莫尚佛道。”类似的议论,正是汉末时候推重佛教的反映。他在序中说:“虽读神仙不死之书,抑而不信,以为虚诞。”牟子不相信神仙道术,批驳当时流行的道教神仙思想,在回答“佛道于言人死当更生”的疑问时说:“魂神固不灭矣,但身自朽烂耳。身譬如五谷之根叶,魂神如五谷之种实。根叶生必当死,种实岂有终亡,得道身灭耳。”《牟子理惑论》用老子“恬淡无为”的思想解释佛道,并说“览《老子》之要,守恬淡之性,观无为之行,还视世事,犹临天井而窥溪谷,登高岱而见丘垤矣”。佛道在“归于无为”,而“道之言导也,导人致于无为”,所以佛和老子的志向一样都在于“无为”。而“无为”必须“革情”,优婆塞(信佛的居士)当受“五戒”,沙门(和尚)当受“二百五十戒”。
《牟子理惑论》意图把佛教与中国传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调和起来,体现了汉代末期佛教在中国流传的特点。(居士传一 佛祖通载 弘明集 据网络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