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代建筑精华之 天台独步
发布时间:2024-06-18 04:07:32作者:佛缘网
●简陋小寺有千余年历史 ●现存最早的天台宗殿堂 ●佛教南北交流的见证
距平顺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北耽车乡王曲村,有一座规模不大的寺院,名为天台庵。别看它小,仅余一座厅堂式建筑,却始建于唐末天祜四年 (公元907年),是我国目前仅存的、全部位于山西的4座完整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之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月3日一早,在平顺县文物局文物科工作人员带领下,记者驱车沿漳河岸行进,前往王曲村探访天台庵。 小寺佳构 上午10时许,记者一行来到王曲村,先与天台庵文管员刘建宏会合。天台庵就位于王曲村口,位于一座坛形的小山上,山把寺庙高高托起,似乎准备随时承接人间的香火。 天台庵坐北朝南,它不像许多寺院那样,正门大开,长长的高高的石阶迎着八方香客。天台庵不是这样,往上走的青石台阶并不宽大,在石阶的底部,看到的是天台庵的背影,对于见惯了一进山门就进香的香客来说,这样的进入方式有点特别。 这座千年古庵院的四周,农舍环绕,绿草如茵,林木苍翠。寺前方为漳河,景色清幽。院内只有一座规模不大的佛殿,基座是一个石片垒砌的方形平台,如进庵门,仅需跨上三级简陋的石阶。大殿面阔三间,平面看去,近似一正方形。门槛、门框、门头以及门,都是木制,没有任何装饰,朴素得像泥土。也正因为如此,它并不让人感到沉重。殿身正面、侧面的明间开间较大,次间仅有明间的一半。刘建宏介绍说,这样的建筑结构在我国现存早期建筑的平面中极少见。 大殿四周有12根檐柱,柱高小于间宽。记者看到,柱础为常见的覆盆式,柱头形卷舌较缓,柱上安有斗拱,承托屋檐,部分梁架上还残留有金黄色的五爪龙的彩绘图案。整个殿内没有一根柱子,结构简练,相交严实,既无重叠构件,也无虚设之弊,没有繁杂装饰之感,使殿内的空间更显得空阔。 屋顶施灰筒瓦及硕大的琉璃鸱吻。刘建宏介绍,屋脊上鸱吻年代为元代,加之新旧不同的梁架构件,显示天台庵在千年岁月里曾屡经修葺,但是修复时没有发现题记,只有一块清代筒瓦上记载金元曾维修过。刘建宏说,1973年,原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所长柴泽俊确认天台庵为唐代建筑,天台庵大殿虽然有很多后期修缮的痕迹,但是它的整体结构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特点,依然是我国现存唐代木结构建筑的珍贵实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建造上的许多做法,与建于中唐时期的南禅寺大殿相似,为中国小型佛殿中的佳构。 天台遗脉 采访中,刘建宏向记者介绍,天台庵是中国佛教创立最早的宗派“天台宗”的庵院。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后,天台宗是在中国形成最早、也是最完备的、第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佛教宗派。因创建者智颛久居浙江天台山,故以“天台”为宗名,随之各地纷纷建起了天台宗的寺庙、庵院。 隋唐二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期,那个时期出现的佛教诸宗派大多另辟蹊径,以自家的理解对印度佛教进行重新解释,“说己心中所行之法门”。当时,传入中国的佛教在修行方法上曾出现南义北禅的局面,即南方重义理、重智慧,北方重禅定。政治上的统一为结束佛教南义北禅的分裂局面创造了条件,智颛顺应潮流,提出了“止观并重”、“定慧双修”的“止观”学说,认为“止”、“观”二法是转迷开悟,成菩萨作佛的两种最基本修行方法,这两种方法就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 以往的佛教学说,在谈及佛性时,都认为佛性是至纯至净、尽善尽美的,天台宗则一反佛教的传统说法,主张佛性不但本具善,而且本具恶。天台宗这种不依经教的精神,使得有人责备它改变了印度佛教的本来面目。其实,这也可以说是天台宗学说富有创造性,富有中国特色的一个重要表现。 刘建宏说,隋唐二代佛教鼎盛好景也没有多长,唐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的灭佛,佛教受到严重打击,所幸的是江南一代得到吴越王钱氏的保护,天台尚留一脉,但亦呈现出“命若游丝”之状。天台山的僧人为了不让天台宗教派毁于兵火战乱和官方剿灭,保存天台宗的教义和香火,在远离天台山的太行山里建起了一座小小的天台庵,成为天台遗脉。 在天台庵正殿,记者发现里面空荡荡没有任何雕塑。刘建宏对记者解释说,天台庵正殿内原来也有泥塑,“文革”时全部被毁。据当地老年人讲,天台庵正殿中塑像为“十二美女”。刘建宏推测,“十二美女”应是佛殿中“十二圆觉”塑像,百姓口口相传时讹为“十二美女”。按照佛门说法,佛是“彻底觉悟者”,即达到了自觉、觉他和觉行圆满的最高境界,而菩萨则是“自觉觉他者”,即自己觉悟还要使众生觉悟。圆觉,有“圆满的觉悟”之含义,寺中原有的这十二位有望成佛的圆觉菩萨,其实不过是佛教教义概念化的产物,是一种象征,是佛门教义形象化而设计的,即向世人和信众展示成佛之道。现存长子县法兴寺宋代十二圆觉像最为精绝,塑像皆为美丽动人的女性形象,面相俊秀,神态自然,颇富生活气息。由此参考,天台庵正殿中的原“十二圆觉”塑像,被百姓口头相传为“十二美女”也就不足为奇了。 碑殿寂静 站在天台庵院子的最南端,记者回首,天台庵正殿一览无余。这座挺立在漳河岸边的寺庵,外形和内部结构与五台山南禅寺如出一辙。这里没有多到数不清的善男信女,没有熏得人睁不开眼的香火青烟,也没有经幡飞扬,它静静地走过一千多年,面临着河水,神态平静安详。 漳河西来,河水在这里变得宁静而平缓。天台庵与河对岸建于唐天宝六年的古原起寺遗存遥遥相对,两者都是沉默无语。天台庵石铺的甬道上,如同进门石阶一样,人迹罕至。院内显得分外寥落。 除了佛殿,寺院中保存下来的,还有一通唐代石碑和殿前的一对石狮。唐碑矗立在院子的东部,高约2.5米,宽80厘米,厚25厘米。螭龙圆首,碑阳横竖方格依稀可见,但由于千年的风雨剥蚀,字迹已经风化,无法再看清上面的文字。碑首和两个侧面雕刻着佛像,神态娴静,体态雍容,一派唐人气度。有趣的是,在碑首上有一个人面雕刻,这在唐碑里极为少见。碑照例是被龟驮着,与碑首和碑侧的佛像不同,它头半昂着,扭向一边,这一神态,给这个千年古碑和这碑上铭刻的苍茫岁月,凭空增添了几丝生动。 采写:
距平顺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北耽车乡王曲村,有一座规模不大的寺院,名为天台庵。别看它小,仅余一座厅堂式建筑,却始建于唐末天祜四年 (公元907年),是我国目前仅存的、全部位于山西的4座完整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之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月3日一早,在平顺县文物局文物科工作人员带领下,记者驱车沿漳河岸行进,前往王曲村探访天台庵。 小寺佳构 上午10时许,记者一行来到王曲村,先与天台庵文管员刘建宏会合。天台庵就位于王曲村口,位于一座坛形的小山上,山把寺庙高高托起,似乎准备随时承接人间的香火。 天台庵坐北朝南,它不像许多寺院那样,正门大开,长长的高高的石阶迎着八方香客。天台庵不是这样,往上走的青石台阶并不宽大,在石阶的底部,看到的是天台庵的背影,对于见惯了一进山门就进香的香客来说,这样的进入方式有点特别。 这座千年古庵院的四周,农舍环绕,绿草如茵,林木苍翠。寺前方为漳河,景色清幽。院内只有一座规模不大的佛殿,基座是一个石片垒砌的方形平台,如进庵门,仅需跨上三级简陋的石阶。大殿面阔三间,平面看去,近似一正方形。门槛、门框、门头以及门,都是木制,没有任何装饰,朴素得像泥土。也正因为如此,它并不让人感到沉重。殿身正面、侧面的明间开间较大,次间仅有明间的一半。刘建宏介绍说,这样的建筑结构在我国现存早期建筑的平面中极少见。 大殿四周有12根檐柱,柱高小于间宽。记者看到,柱础为常见的覆盆式,柱头形卷舌较缓,柱上安有斗拱,承托屋檐,部分梁架上还残留有金黄色的五爪龙的彩绘图案。整个殿内没有一根柱子,结构简练,相交严实,既无重叠构件,也无虚设之弊,没有繁杂装饰之感,使殿内的空间更显得空阔。 屋顶施灰筒瓦及硕大的琉璃鸱吻。刘建宏介绍,屋脊上鸱吻年代为元代,加之新旧不同的梁架构件,显示天台庵在千年岁月里曾屡经修葺,但是修复时没有发现题记,只有一块清代筒瓦上记载金元曾维修过。刘建宏说,1973年,原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所长柴泽俊确认天台庵为唐代建筑,天台庵大殿虽然有很多后期修缮的痕迹,但是它的整体结构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特点,依然是我国现存唐代木结构建筑的珍贵实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建造上的许多做法,与建于中唐时期的南禅寺大殿相似,为中国小型佛殿中的佳构。 天台遗脉 采访中,刘建宏向记者介绍,天台庵是中国佛教创立最早的宗派“天台宗”的庵院。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后,天台宗是在中国形成最早、也是最完备的、第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佛教宗派。因创建者智颛久居浙江天台山,故以“天台”为宗名,随之各地纷纷建起了天台宗的寺庙、庵院。 隋唐二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期,那个时期出现的佛教诸宗派大多另辟蹊径,以自家的理解对印度佛教进行重新解释,“说己心中所行之法门”。当时,传入中国的佛教在修行方法上曾出现南义北禅的局面,即南方重义理、重智慧,北方重禅定。政治上的统一为结束佛教南义北禅的分裂局面创造了条件,智颛顺应潮流,提出了“止观并重”、“定慧双修”的“止观”学说,认为“止”、“观”二法是转迷开悟,成菩萨作佛的两种最基本修行方法,这两种方法就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 以往的佛教学说,在谈及佛性时,都认为佛性是至纯至净、尽善尽美的,天台宗则一反佛教的传统说法,主张佛性不但本具善,而且本具恶。天台宗这种不依经教的精神,使得有人责备它改变了印度佛教的本来面目。其实,这也可以说是天台宗学说富有创造性,富有中国特色的一个重要表现。 刘建宏说,隋唐二代佛教鼎盛好景也没有多长,唐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的灭佛,佛教受到严重打击,所幸的是江南一代得到吴越王钱氏的保护,天台尚留一脉,但亦呈现出“命若游丝”之状。天台山的僧人为了不让天台宗教派毁于兵火战乱和官方剿灭,保存天台宗的教义和香火,在远离天台山的太行山里建起了一座小小的天台庵,成为天台遗脉。 在天台庵正殿,记者发现里面空荡荡没有任何雕塑。刘建宏对记者解释说,天台庵正殿内原来也有泥塑,“文革”时全部被毁。据当地老年人讲,天台庵正殿中塑像为“十二美女”。刘建宏推测,“十二美女”应是佛殿中“十二圆觉”塑像,百姓口口相传时讹为“十二美女”。按照佛门说法,佛是“彻底觉悟者”,即达到了自觉、觉他和觉行圆满的最高境界,而菩萨则是“自觉觉他者”,即自己觉悟还要使众生觉悟。圆觉,有“圆满的觉悟”之含义,寺中原有的这十二位有望成佛的圆觉菩萨,其实不过是佛教教义概念化的产物,是一种象征,是佛门教义形象化而设计的,即向世人和信众展示成佛之道。现存长子县法兴寺宋代十二圆觉像最为精绝,塑像皆为美丽动人的女性形象,面相俊秀,神态自然,颇富生活气息。由此参考,天台庵正殿中的原“十二圆觉”塑像,被百姓口头相传为“十二美女”也就不足为奇了。 碑殿寂静 站在天台庵院子的最南端,记者回首,天台庵正殿一览无余。这座挺立在漳河岸边的寺庵,外形和内部结构与五台山南禅寺如出一辙。这里没有多到数不清的善男信女,没有熏得人睁不开眼的香火青烟,也没有经幡飞扬,它静静地走过一千多年,面临着河水,神态平静安详。 漳河西来,河水在这里变得宁静而平缓。天台庵与河对岸建于唐天宝六年的古原起寺遗存遥遥相对,两者都是沉默无语。天台庵石铺的甬道上,如同进门石阶一样,人迹罕至。院内显得分外寥落。 除了佛殿,寺院中保存下来的,还有一通唐代石碑和殿前的一对石狮。唐碑矗立在院子的东部,高约2.5米,宽80厘米,厚25厘米。螭龙圆首,碑阳横竖方格依稀可见,但由于千年的风雨剥蚀,字迹已经风化,无法再看清上面的文字。碑首和两个侧面雕刻着佛像,神态娴静,体态雍容,一派唐人气度。有趣的是,在碑首上有一个人面雕刻,这在唐碑里极为少见。碑照例是被龟驮着,与碑首和碑侧的佛像不同,它头半昂着,扭向一边,这一神态,给这个千年古碑和这碑上铭刻的苍茫岁月,凭空增添了几丝生动。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