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佛修心随笔
发布时间:2024-04-02 04:08:42作者:佛缘网 【前言:一个月前开始在博客上写心情随笔,每日将自己读经的收获、修心的感悟等,随时记录下来,至今已近60篇。觉得这写随笔形式,对提高修学、观照自心都很大好处。现提取一些,简单分类,以供道友借鉴。同时,欢迎道友批评指正,交流沟通,相互鞭策,使道业日进!】
读经篇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出自《论语》。取之有道的富贵同样如浮云,不过更养眼罢了。佛在《四十二章经》中说:“吾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视大千界。如一诃子。”凡夫俗子孜孜追求的,在出世者看来简直就是垃圾;而真正的宝贝,却通常被用来换了破烂。
《优婆塞戒经》中说:“怨亲等苦,先救怨者。见有骂者,反生怜悯。”仇人和亲人都受苦时,先救仇人;别人来辱骂自己,心中反而对他产生怜悯之情。学佛人尤其要有这样的胸襟和涵养!
《佛说十善业道经》中说,若能“昼夜常念思维、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真善美为伍,假恶丑共类。 和气致祥,乖气致戾,为善最乐,为恶难逃。好心态如阳光,照到哪里哪里亮!
《大宝积经》云:“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虽然好的修行者能闹中取静,不会受环境影响,但“我等凡夫众生是没有清净心的,心绝对是生灭的、污染的、罪恶的”(大安法师语),需要通过静定、念佛、戒律等来趋向清净。尽管“大隐隐于市”,但如我等凡夫还是从小隐做起吧!
佛经上说,我们的身体是四大和合,毛发、筋骨、齿肉等属于地大物质,唾涕、脓血、津液等属于液体水性,身体的温暖属于火性,运转活动属于风大。四大假合之身产生了眼耳鼻舌触意等虚妄六根,包括能思、能想的虚妄的心。找寻真正不灭的,才是佛法追求的无上智慧。气功修炼、世俗养生等则多在假上做功夫。
感悟篇
不知何时网上流行起一种农场种菜的游戏,许多人乐此不彼,玩者甚至半夜起来去偷好友的蔬菜。明知是假的,痴迷者却玩得很投入。局外人在笑看他人迷恋这种空幻时,是否想到自己也在玩着同样的游戏?人们所追求和企望的名、利、情等,不也同样是不可把捉的梦幻空花吗?
又下雪了,遍地被罩上一层厚厚的棉衣,这对缓解旱情、控制疫情都还有利。“夏有凉风冬有雪”,雪让人感到诗情画意。但也有人会埋怨天气变冷或出行不便吧,心境不同,世界也变了样。愚者身在福中,仍不知足;智者纵陷黑暗,心态仍然阳光;而在禅者,或许根本没有苦乐、智愚、明暗、罪福这些分别吧。
人与人之间发脾气,就像燃起一堆火。如果都忍一忍,少说两句,这把火就烧不起来;假如都不相让,你喊一句,我回两声,就如同不断往火里加木柴,这堆火就烧起来了。每个人发火时的样子都如凶神恶煞般难看,看到别人发怒,就知道自己发怒也是如此这般模样,也就不想发脾气了。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院外的闲地里随便种了菠菜和香菜,没多久便渐渐长高可以吃了。这天忽然发现香菜被人摘去一些,家人因此抱怨起来。我劝道:偷摘固然不对,但这样做的人,其家境一定不宽裕,否则不会如此,就当被动行善济困吧;况且种菜也不单纯为了吃。家人一听,觉得有理,怨气渐消。后来当场看见采摘也视而不见了。
水火不相容,然而煮饭却都离不了。性情、习惯、信仰等亦如此,虽然格格不入,却同样在多样化中共存。要和谐,就得包容,相互包容才能实现和谐。扩展自己的心胸,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心胸不开阔者,容易钻牛角尖,结果路是越走越窄,到处碰壁;反之,若换个心态,转过头来,朝外面走,路就会越走越宽,最后峰回路转,望到万里长天!
温室的花草,经不住风吹雨打;平坦无阻的人生,难以磨练我们的心性。佛说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最适合修行的地方,虽然有诸多不净,却可生出美丽的莲花。佛说在秽土中“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当遇到困苦坎坷,不必怨天尤人,把一个个绊脚石变成垫脚石后,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了!
天地悠悠云悠悠,百年如梦人自愁。古今将相今何在,惟见滔滔万古流。世间万般皆放下,生死大事挂眉头。一声佛号一声心,花开极乐永优游。
我们常把幸福放进仓库储藏起来,希望将来有一天去惬意地享受,很多幸福因此而终生难见天日;或者把幸福寄望于未来,把某种尚未拥有的东西当作幸福的要件,然而得到后不久又同样地储藏起来;而真正存在于当下的幸福,却往往被忽视了,以至我们总离幸福那么远。
圣贤篇
唐朝在家禅师庞蕴居士,年少时便对追逐名利、尔虞我诈的人生没有意趣,向往另类的生活,即视富贵功名如浮云草芥、用整个生命来探求人生真谛。闻道后,庞蕴将家中金银细软用船装了,泛舟湘江,一一抛下。作偈曰:“世人多重金,我爱刹那静,金多乱人心,静见真如性。”对照圣贤,何等惭愧!
王凤仪善人说:“贤人争罪,愚人争理。”遇到矛盾都找自己的不是,矛盾就很容易解决;遇到不顺心的事,反求诸己,就免却很多不必要的烦恼。活了半辈子,终于知道修养要从起心动念处入手。
一名蛰居某深山古寺的僧人,八十年代中期毕业于某重点大学,26岁毅然皈依佛门,踏上修行之路。寺内僧人严格奉行佛制,不捉持银钱,日中一食,除主食只有一个菜,不吃水果等零食,每日花费不到一块钱。不是法师没钱,护法居士供养很丰富,他们是刻意了脱生死、不求名闻利养的真修行者。顶礼三宝!
离西安不远的终南山,常年居住着许多僧、道、士,他们结茅蓬隐居修行。世人眼里的他们似乎很苦,但他们甘之如饴。而他们认为山下的世人,因为工作、生活等诸多压力而身心疲惫,才是真苦的。“久居凡尘里,欲多心难明。来日上终南,结篷好修行。”好想放下一切,做个无羁的隐士!大隐?呵呵,不敢想!
范仲淹小时候去算命,问自己能不能当宰相。算命先生吓一跳,小小年纪怎么口气这么大?范仲淹有点不好意思,接着问自己能不能当医生。
时事篇
一直挺喜欢《爱就爱了》这歌的,可唱它的陈琳前天自杀了。那些看起来十分风光的明星们,也各有难言之隐,甚至极端到自寻短见。死都不怕,还怕活着?然而不历其痛,难解其情。但在佛教看来,自杀亦是杀人,活罪可免,死罪难逃,所以切勿自裁!实在想不开了,不妨学学曾经的李娜,剃去尘缘,得大解脱!
湖北三名大学生因救落水少年而牺牲,很多人讨论值不值。可惜,不是一切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生命、友情、道德等,常常是愈宝贵的,愈难以拿金钱置换。他们舍己救人的菩萨精神,让我想起释迦牟尼佛前生为救饥饿的虎仔而舍身饲虎的故事。三名大学生亦会因此义行而得生善处!
以上选自本人博客之心情随笔,欢迎指正:http://052160.blo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