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海法师心经略讲
发布时间:2022-12-25 18:06:15作者:佛缘网闻法之前我们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大家先把所有的事情放下来,定定心,跟着我合掌。念一个加持偈,请求三宝的加倍。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好。阿弥陀佛。请大家放掌。
首先,我们以后听经,不管每次讲经法会呢,都要用这个加持偈,开经偈,来激荡我们的心力,为什么我们常说身口意三业齐加在一块儿的力量最大呢。就是因为我们往往在念一个偈子,或者一个义理的时候,口角滑过去,如果你心力上不去,那么,你这个功德就会打折扣。
所以每次我们都会祈请三宝,祈请佛菩萨加持,能够把这个殊胜的佛法听闻,能够丝毫不差地紧记于心,特别是要付诸于行,因果相续是丝毫不会错乱的,那么,打个闲岔啊。刚才我们念的这个偈子。诸位大家可能都知道是谁写的?对,是一代女皇武则天,武则天呢,她怎么当上女皇帝的呢?历史上写着,这个女人很有心计,年轻貌美,刚好碰到她嫁的这个皇储,也是没有什么能力,无能,一般我们史学里边学的都是这个样子。
但是从因果这个角度来看,就在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过去,因地修行,一次一次示现的时候,有一次示现的时候,有一个童子,当时佛在经行的时候,路上遇到一个童子。这个童子,当时是小孩啊,也什么都没有,身无分文,就地怎样啊,就地从路边捧起一捧沙。就供养给这个释迦牟尼佛,供养给佛陀,就因为当时童子所能办置到的,所有竭尽全力就是这一捧沙。所以,佛当时就给他授记,是什么呢,此童子在多少多少年以后,在东方震旦佛国拥有天下。
你们看看,空前绝后一代女皇的福报就因为过去因缘的一捧沙所求来的。所以我们对这个因果大家一定要明确,一定要谨记于心。学佛人第一个,不能错乱因果,一错乱因果,不是真佛子。那么,从这个偈子中,虽然她尊为一代女皇,百千万劫难遭遇,她深刻从心里认识到,这个稀有难得的佛法,不是时时刻刻都能现成的供养给你,而且这个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呢,也充分表现了她对于法的这种尊贵性,发自肺腑这种内心希望三宝能够加持,能够心开意解,所以希望我们大家诸位来听法。
今天我们就正式开始讲《心经》,也要用这种同样的心态,把法当作良药,自己就是急需要这味良药的病人,用这种心态来听法,这样的话,我们以前讲到说,听法要有什么效果,叫分瓶泻水,就是这个佛法由法师讲出来,贯出来,你一点都不漏的,怎么样啊,就根油瓶跟油瓶里面倒一样,一点都不漏地全部承载下来,这是一个听法的正确态度。
好,那么我们就言归正传,在我们法海真源,每年都有两大法会,除了我们刚刚今年过去的,七月十五的盂兰盆会,还有一次诸位知道吗?什么时候?对,四月初八浴佛节,这也是法源寺最大的一次隆重的法会,那么那一天呢,都有一尊太子像被请出来,就供在这里,他的形象是什么样的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佛陀释迦牟尼佛当时一降生在这个地球,这个星球上,我们这个国土,他就非常自信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他为什么有这样的自信,这个魄力,我们常说俗了,罪过地讲,他怎么敢放这样的话出来呢?就是因为他所说的法,稀有难遇,如果你没有福报,没有善根,不俱足因缘,根本没有听到的可能。
所以我今天说,刚才一再的赞叹诸位,你们今天坐在这里,意味着什么,特别是我们这次讲《心经》,讲般若法门,是佛法的根本,可能这个前因后果,这个因与缘的,不断现形与相续碰撞的前因后果,你只有究竟成佛以后,才能把它明察秋毫,回味到今天,这种应该感到庆幸的时刻,那么,为什么说不是因缘,人就听不到呢?首先我们讲,佛教从印度传入东土以后,虽然有过数次的兴衰,佛教它也是随着这个世界生住异灭,成住坏空,它也有起起伏伏,但是始终,从来没有断掉这个命脉而流传到现在,那么除了它对这个社会各界、各领域产生的广泛影响以后,最最得力的支撑点,是什么呢?就是它本身所拥有的义理,佛法的义理,而这个义理的核心,也就是说与其它我们世间的学术,其他的教派,乃至一切我们所谓的艺术家所会的这些艺术等等这一切呢,所不共,超越,就是佛法的般若智慧,这是佛法的不共法,也正是由这个般若智慧作为决定性的支撑,所以我们现在常常把佛法赞为什么啊,让这个佛法才无碍地担当起,说圆融无碍,博大精深的这种美誉。
所以说释迦牟尼佛太子当时敢说这句话,就是因为他说的什么呀,般若系列的精典。说了这个不共于世间法,外道法,还有包括我们两个阿罗汉,修的小乘法的般若法门,缘起性空的法门,在此,我还是希望诸位,在座的诸位呢,还是能够升起稀有难遭遇想,自然增长我们这个福慧资粮。特别是,能有平台来听法。不得了在我们现在末法时期。有时候我们也会去研讨一下,为什么佛教现在老常叫末法时期,难道一定要把自己唱衰吗?不是法末了,是我们现在真的人的根基太不够了,我们现在大部分的心思,都在世间这个假象,这个缠连、贪着,这个贪、嗔、痴,财、色、名、食、睡里面打滚,甚至有时候我们不由自主地就是在下滑,在造业。道德的沦丧,人的观念,伦理道德逐渐的,这种善法的逐渐退缩。恶性的不断增长,诸位都是在世间打滚。在这个社会上打拼的都知道,可能你们也学佛,但是呢,你们想做个善法,或是想做个好人,在这个环境里边,容不得你如此的,这个我们要有预见,所以说,来听经说法,我们现在是大力提倡,但是也很少有道场,真正的辟出来这样的一个时间段,这样的平台,来供养诸位,作为法供养。
在隋唐时期,佛法兴盛的时候,大家知道,那个时候,八大宗派,就在我们现在的长安,那个时候学佛法是主流,如果你是一个知识分子,能算得上一个精英,也就是我们说现在北大、清华顶尖的教授。这样一个在当时社会水平,一个水准的人,如果你不懂佛法,没人理你,长安城随处可见出去都是出家的沙门。不像我们现在出去,一看见这个衣服都琢磨,都要回头率很高。多看你两眼,那时候是稀松平常的,那么,由于讲经弘法过于兴盛,就是大家对义理的不断讲解,分别,去理解。那么形成一种风气以后,出现了一个什么弊病呢?我们常说因为在这个有为世间,有漏世间,你立一法,就是生百弊,不完满。那么当时就出现大家都讲经,天天就在揣测这个意义,在讲,在说,光嘴皮子溜。怎么样啊,忽略了什么啊,修证。在这个弊病出来的时候,所以,到后来,南北朝时候,梁武帝时期呢,达摩祖师专程从印度赶来,直指人心,明心见性。
说让你有悟、有证。而不是光有信有解,所以从这点来讲,就是当时讲经说法,佛法兴盛到了什么程度了。讲经说法成了一种佛门的弊病了。太过了、太滥了。那么开始让人们怎么样,开始真参实语去行,去证佛法。可是时至我们现在,现在讲法呢,诸位现在随处可以听到讲法吗?没有啊,顶多是买张门票进庙去看看,那说不准还要给你烧个高香,还要给你忽悠几个护身符,这个真的假的导游给你瞎忽悠一番。总之,最后旅游说是带着虔诚心,结果从道场里面出来,憋一肚子气,等等这些。就是我们现在说实话。
佛门的败相,共业所感。也不能怨其他人,也不要抱怨社会,这都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共业所感的陷到里面去了么。所以说现在真正的,我们现在你看,咱们国家宗教局在大力每年我们都办讲经交流会,宗教局在大力提倡法师们要多多去弘法利生。要讲经说法,从这点来看,在唐宋时期的弊病。到我们现在要大力提倡这个弊病,可知佛法飘零到什么地步。所以呢,我们今天听法。首先,给大家做一个怎么说呢,正确的一个心态,梳理吧。希望大家能够明白,在这儿听法意味着什么。
首先我们在讲经的时候,我们要追溯一下,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两千多年前的印度出现的时候。他既不是一个神话中的人物,不是像牛郎织女谁也没见过。谁也不知道。说是有这么一个传说,也不是传说中的知不知道有没有这个人物。他是一个实实在在,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就在两千多年前的天竺。我们现在讲的印度。在这个菩提树下打坐,证得圣果以后呢。开始了他讲经说法的弘法生涯。那么他的讲经呢,在天台教下,我们现在说,他说了一辈子的经,到底说了些什么类型的经,怎么讲的,什么时候讲的。天台宗下,把它曾经进行一个梳理。我们现在简单地了解一下。也为我们今天讲的这个《心经》有个大概的背景支撑。
当时释迦牟尼佛证到佛的境界以后,就是成佛了以后。直下证到这个境界以后呢。他本来是不打算弘法的。因为他意识到他证的这个法啊,它是要离开我们的语言,思维等等这些。是非常之高深的境界。而如果你想在这个人世间来弘扬。它就会有矛盾。为什么,他一定得去说,可是说出来的又不是真语。怎么办?在这个时候呢,他就想去涅槃。去灭度,不讲法了,不打算讲法了。自己去享受这种证得佛果。这种殊胜的解脱境界,但是,一切都要随顺因缘。就是当时我们现在上次不是给大家讲的忉利天主的释提桓因大梵天的天主大梵天王。他们都是佛教徒。在这种情况下,他就代我们娑婆世界三界的众生来请法。
你一旦请,那佛就得随顺你的因缘。如果你一请,他不随顺这个因缘。他不说,他有执著,他就不是佛了,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在这个随顺这个请法的因缘下呢。释迦牟尼佛开始讲法了。在头21天,讲的什么经啊。有人知道吗?
对,讲的他最最圆满的境界,就是自己证到的这种佛果境界。所乘性流露出来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所以后来,就把这一段讲《华严经》的时间,我们叫做华严时。讲《华严经》的这个时段,那么在讲《华严经》的时候,虽然度了好多人,大家知道讲《华严经》是怎么讲的?我们在五台山显通寺,有一个叫做华严宝殿。里面供着毗卢遮那佛(法身佛)。外面有一个叫七处九会。就是《华严经》在这七个地方讲的。
一共讲了九次法会,那么我们就有一些人就想像,释迦牟尼佛不是在印度的菩提树下成佛的吗?一会儿在忉利天宫,一会儿在夜摩天宫,一会儿在普光明殿,一会儿在娑婆世界这个祗园精舍。就是祗树给孤独园。那么到底他在这讲的时候怎么还能到那讲。这就是佛的自在无碍的神通自在。他可以分身散影。在不动座中可以分身散影,起身动作去他方国土,去现身说法。
《华严经》就是在这种大境界中讲的。在我们娑婆世界,给咱们娑婆世界人讲。在实报庄严土给登地菩萨讲。同时进行,这就是《华严经》里讲的,最高的一种境界,叫事事无碍。可能诸位听了说,你说的这么神,什么叫事事无碍,我告诉诸位,你设想一下啊,在我们这个历史长河中,我们好像有过大禹冶水,好像有秦始皇吞并六国。好像有这个汉武帝登基,乃至明朝朱元璋开国。乃至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毛主席当时在天安门城楼上,这些事件我们是不是一下子脑海里边回想的时候,历历在目。有没有,因为从历史书上看到的,那么现在我要告诉你,其实这些事件啊,还在它所在的这个时间空间坐标中不断地在上演。
而且是锁定在那儿,你们有没有想过,有这样想过没有,这就是佛法讲的事事无碍。为什么智者大师在念《法华经》的时候,念到入了法华三昧了。亲见灵山一会还俨然未散。自己还在那儿听佛。在讲妙法《莲华经》。在灵鹫山,所以我们大家听,学佛学个悟,为什么,为什么?因为它打破时空概念。时空本来就是我们的错觉。这在《华严经》里面就叫事事无碍法界。你要自己去悟。听了,不要说想明白,要自己去悟。那么,因为这个境界就是太高太广了,我们听的有点云里雾里的,相似去理解一下,因为它太高太广了以后呢,当时只有41位登地菩萨才能听得懂。其他人听起来,佛门有一句话叫什么,如聋若哑,就跟聋子哑子一样。根本云里雾里,坐在这充个数,听不懂。
在这种情况下,只好迁就曲折迂回,回到当时鹿野苑。开始讲三藏十二部里面的四谛法门。开始给五比丘讲法,先度的乔陈如,后来又千二百五十人俱,给这些阿罗汉弟子讲经的时候,讲的什么经呀,讲的阿含经典。我们常说的现在小乘,大家看过三藏十二部就知道,里面有一部叫做阿含经典。用了什么啊,八年的时间。把这个阿含经典学到了一定地步的时候,他就开始引诱了。不能是光守在小乘要开始向大乘迈进了。这个时候就开始讲方等经典。方法的方,等待的等,叫做方等时。讲了12年经,方等时有个什么特质呢?在佛教里面有一句术语叫做褒圆叹大,斥小弹偏。就是所有的小乘经里边这些都在骂。你如果读过维摩诘经,就知道里面的情景。
维摩诘不断地一会骂舍利佛,一会儿骂目犍连,一会儿骂优波离,就他说的法好。他是不二法门。那么经过12年的讲。最后在讲到方等经典的时候,开始讲大乘,就是从小乘通向大乘。又这么讲了12年以后,不论小乘、大乘都又产生了一种执著。比如说,方等经典讲空,那么小乘刚开始讲空的时候呢,小乘就知道执著于空。虽然明白空,但是执着于空,后来又在般若时,就是在讲般若讲了22年般若时中讲空亦复空,讲空也是空的。所以佛都里把它叫做般若时,讲般若经典,那么讲完般若以后。最后用了8年时间来讲《法华经》。最后入灭的前一日夜说了,大般涅槃经。整个我们在天台宗叫做五时八教。这就叫五时: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时。
这是一个术语、知识,我们听一下,了解一下,整个说法49年。讲经300余会,就是所有内容都在里面。那么我们今天讲的呢,就是说,要把这其中的22年抽出来,般若类的经典光讲就讲了22年。那么诸位想想,这22年讲的经典很多啊。现在光讲般若时的经典,就在我们大正藏。里占了一半,六百卷大般若经,那你不要说。像我们这样还得过日子啊,偶尔才来听听经。你想啊,不要说去把它看懂了。你看都看不完。说实话600多卷我都没看完一遍,般若,在我研究生的时候我的专业我只读过再稍微小一点的,就有30卷的般若经,叫大品般若。这个的话呢,差不多读诵完呢,也需要好几天,那还要放开每天用心地去读诵。
又后来,再短一点,有我们每人都耳熟能详的哪部经典,再短一点是什么?对,金刚般若波罗密经,那也有点儿长,说实话有点长,如果碰到像咱们这次讲经,我大概用两次,顶多三次就把这般若给大家交代清楚,怎么办啊?也好办,有办法,有佛法就有办法,佛教中,我们今天要讲的经典,就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简称《心经》。
当然,本来我昨天晚上还给大家去复印一些《心经》的经文,但是由于我们今天只讲经题,我相信如果久修的这些居士们,《心经》基本上都会背,那么今天我们大概只讲经是的话,还是就是说,那个经文下次我们拿来给诸位看,下次贯文内容比较多,今天我们主要是开题,这个《心经》啊,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短,好记啊。一共多少个字?知道吗,260啊?说什么270。还是260啊?回去再数数。这个不要听人家说,学佛一定要心里有数,般若也是一样的。不要光听说,自己要去证啊。
许多同修都会背,但是我要强调一点。千万不要以为它短就觉得很简单,这就错了。《心经》最大的魅力就是用最短的篇幅,浓缩了佛法最为究竟和玄妙的义理。它有着非常严密的组织和大量丰富的内容,来给我们开显大乘空义。所以我们既能依着它去理解佛法,能够去深造自德,也能把它作为功课,每天作为一个修行的法门,更能够尤为求感应而虔诚的持诵。所以,这个《心经》你看我们每天的早晚课都要一定要念《心经》,如果大家跟出家师父做早晚课,可能知道,每个佛事,不管是消灾延寿,佛事仪轨,大小法门,往生超度,都要念《心经》。也许大家知道《心经》一部呢,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字的核心,大乘佛法的缩影。
就这部《心经》,我们常说就是600卷般若经的之心,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心经》。也是大藏经,整个一部大藏经的核心,是整个佛法性解行证的核心。再说大一点,除去我们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有的佛之心,所以说启悟众生,了解生死,成大智慧,成佛的宝典,就是我们今天要开讲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我记得呢,不知道大家去过四川没有,四川成都那儿有个文殊院,是很大的一个丛林道场。我们以前讲到上有文殊宝光,成都的文殊院和宝光寺,下有金山高旻,一就是建在镇江的江天,金山寺。法海当时就在那儿水漫金山寺。现在还有个祖师洞法海,不是像白娘子。里面把他丑化了啊,还有扬州的高旻寺。
这是当时四大禅宗的丛林,当时这个文殊院有一个叫张妙首的居士,也是后来在四川乐至报国寺也叫昌臻法师。不知你们听过没有。如果很了解净土法门,或者常念佛的。肯定听过这个法师,刚刚他圆寂才几年而已。那么他当时在做居士的时候,他就自己亲自经历并记录了这么一件事。他有一个俗家的朋友一个姓庞的人。因为他有一次患病,就是两只眼睛非常的疼得肿痛,没办法,就不能够忍耐,无可奈何时呢,想起他会背《心经》。
他就想起《心经》来了,在疼的时候呢,他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就时时默念《心经》。就感到疼痛就减轻了,他一旦有得到这个利益后,就更加持诵地昼夜不间断连着好像三天四夜地这样去念。念到突然中间有一天夜半的时候,突然间眼睛肿痛就没了,突然间看到满屋子放大光明,连最微细小的东西,很远。屋子你看我们有时细小的,角落的,看不见的,他就看得清清楚楚。而且当时感应有一双很巨大的、柔软的兜罗绵手抚摸他的眼睛。和他的整个脸部身体,而这个手所能触到的地方,他都遍身都是觉得清凉痛快。
后来,这个痛苦就消失,眼睛就痊愈了。这是一个真实实在的《心经》感应的一则故事。这个法师,他当时在文殊院1988年把这个记下来。
以上就是宏海法师心经略讲了,其实我们修行心经的时候可以看看这些的讲解,这些讲解是能够让我们知道心经到底在讲什么,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去修行,从而改变我们的命运。以上只是作者对文章的一些理解,如果有不正确的地方还望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