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本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五卷
憍陈如品第二十五之一
尔时 , 世尊告憍陈如 :“ 色是无常 , 因灭是色 , 获得解脱常住之色 ; 受想行识亦是无常 , 因灭是识 , 获得解脱常住之识 。 憍陈如 , 色即是苦 , 因灭是色 , 获得解脱安乐之色 ,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憍陈如 , 色即是空 , 因灭空色 , 获得解脱非空之色 ,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憍陈如 , 色是无我 , 因灭是色 , 获得解脱真我之色 ,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憍陈如 , 色是不净 , 因灭是色 , 获得解脱清净之色 ,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憍陈如 , 色是生老病死之相 , 因灭是色 , 获得解脱非生老病死相之色 ,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憍陈如 , 色是无明因 , 因灭是色 , 获得解脱非无明因色 ,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憍陈如 , 乃至色是生因 , 因灭是色 , 获得解脱非生因色 ,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憍陈如 , 色者即是四颠倒因 , 因灭倒色 , 获得解脱非四倒因色 ,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憍陈如 , 色是无量恶法之因 , 所谓男女等身 、 食爱 、 欲爱 、 贪 、 瞋 、 嫉妒 、 恶心 、 悭心 、 抟食 、 识食 、 思食 、 触食 、 卵生 、 胎生 、 湿生 、 化生 、 五欲 、 五盖 , 如是等法皆因于色 , 因灭色故 , 获得解脱无如是等无量恶色 ,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憍陈如 , 色即是缚 , 因灭缚色 , 获得解脱无缚之色 ,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憍陈如 , 色即是流 , 因灭流色 , 获得解脱非流之色 ,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憍陈如 , 色非归依 , 因灭是色 , 获得解脱归依之色 ,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憍陈如 , 色是疮疣 , 因灭是色 , 获得解脱无疮疣色 ,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憍陈如 , 色非寂静 , 因灭是色 , 获得涅槃寂静之色 ,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 憍陈如 , 若有人能如是知者 , 是名沙门 、 名婆罗门 , 具足沙门 、 婆罗门法 。 憍陈如 , 若离佛法 , 无有沙门 , 无婆罗门 , 亦无沙门 、 婆罗门法 。 一切外道虚假诈称都无实行 , 虽复作相言有是二 , 实无是处 。 何以故 ? 若无沙门 、 婆罗门法 , 云何而言有沙门 、 婆罗门 ? 我常于此大众之中作师子吼 , 汝等亦当在大众中作师子吼 。”
尔时 , 外道有无量人闻是语已 , 心生瞋恶 :“ 瞿昙今说我等众中无有沙门及婆罗门 , 亦无沙门 、 婆罗门法 , 我当云何广设方便语瞿昙言 , 我等众中亦有沙门 , 有沙门法 , 有婆罗门 , 有婆罗门法 ?”
时彼众中有一梵志 , 唱如是言 :“ 诸仁者 , 瞿昙之言 , 如狂无异 , 何可检校 ? 世间狂人或歌 、 或舞 、 或哭 、 或笑 、 或骂 、 或赞 , 于怨亲所不能分别 。 沙门瞿昙亦复如是 , 或说我生净饭王家 , 或言不生 ; 或说生已行至七步 , 或说不行 ; 或说从小习学世事 , 或说我是一切智人 ; 或时处宫受乐生子 , 或时厌患呵责恶贱 ; 或时亲修苦行六年 , 或时呵责外道苦行 ; 或言从彼郁头蓝弗 、 阿罗逻等禀承未闻 , 或时说其无所知晓 ; 或时说言菩提树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或时说言我不至树无所克获 ; 或时说言我今此身即是涅槃 , 或言身灭乃是涅槃 。 瞿昙所说如狂无异 , 何故以此而愁愦耶 ?”
诸婆罗门即便答言 :“ 大士 , 我等今者何得不愁 ? 沙门瞿昙先出家已 , 说无常 、 苦 、 空 、 无我 、 不净 , 我诸弟子闻生恐怖 , 云何众生无常 、 苦 、 空 、 无我 、 不净 ? 不受其语 。 今者瞿昙复来至此娑罗林中 , 为诸大众说有常乐我净之法 , 我诸弟子闻是语已 , 悉舍我去受瞿昙语 。 以是因缘 , 生大愁苦 。”
尔时 , 复有一婆罗门作如是言 :“ 诸仁者 , 谛听 ! 谛听 ! 瞿昙沙门名修慈悲 , 是言虚妄 , 非真实也 。 若有慈悲 , 云何教我诸弟子等自受其法 ? 慈悲果者随顺他意 , 今违我愿 , 云何言有 ? 若有说言沙门瞿昙不为世间八法所染 , 是亦虚妄 。 若言瞿昙少欲知足 , 今者云何夺我等利 ? 若言种姓是上族者 , 是亦虚妄 。 何以故 ? 从昔已来 , 不见不闻大师子王残害小鼠 。 若使瞿昙是上种姓 , 如何今者恼乱我等 ? 若言瞿昙具大势力 , 是亦虚妄 。 何以故 ? 从昔已来 , 亦不见闻金翅鸟王与鸟共诤 。 若言力大 , 复以何事与我共斗 ? 若言瞿昙具他心智 , 是亦虚妄 。 何以故 ? 若具此智 , 以何因缘不知我心 ? 诸仁者 , 我昔曾从先旧智人闻说是事 , 过百年已 , 世间当有一妖幻出 , 即是瞿昙 。 如是妖惑 , 今于此处娑罗林中将灭不久 , 汝等今者不应愁恼 。”
尔时 , 复有一尼揵子答言 :“ 仁者 , 我今愁苦 , 不为自身弟子供养 , 但为世间痴闇无眼 , 不识福田及非福田 , 弃舍先旧智婆罗门 , 供养年少 , 以为愁耳 ! 瞿昙沙门大知咒术 , 因咒术力能令一身作无量身 , 令无量身还作一身 , 或以自身作男女像 、 牛羊象马 。 我力能灭如是咒术 , 瞿昙沙门咒术既灭 , 汝等当还多得供养受于安乐 。”
尔时 , 复有一婆罗门作如是言 :“ 诸仁者 , 瞿昙沙门成就具足无量功德 , 是故汝等不应与诤 。”
大众答言 :“ 痴人 , 云何说言沙门瞿昙具大功德 ? 其生七日 , 母便命终 , 是可得名福德相耶 ?”
婆罗门言 :“ 骂时不瞋 , 打时不报 , 当知即是大福德相 。 其身具足三十二相 、 八十种好 、 无量神通 , 是故当知是福德相 。 心无憍慢 , 先意问讯 , 言语柔软初无粗犷 , 年志俱盛 , 心不卒暴 , 王国多财无所爱恋 , 舍之出家如弃涕唾 , 是故我说沙门瞿昙成就具足无量功德 。”
大众答言 :“ 善哉 ! 仁者 , 瞿昙沙门实如所说成就无量神通变化 , 我不与彼捔试是事 。 瞿昙沙门受性柔软 , 不堪苦行 , 生长深宫不综外事 , 唯可软语 , 不知伎艺书籍论议 , 请共详辩正法之要 。 彼若胜我 , 我当给事 ; 我若胜彼 , 彼当事我 。”
尔时 , 多有无量外道和合共往摩伽陀王阿阇世所 。 王见便问 :“ 诸仁者 , 汝等各各修习圣道是出家人 , 舍离财货及在家事 , 我国人民皆共供养 , 敬心瞻视 , 无相犯触 , 何故和合而来至此 ? 诸仁者 , 汝等各受异法异戒 , 出家不同 , 亦复各各自随戒法出家修道 , 何因缘故 , 今者一心而共和合 , 犹如叶落旋风所吹聚在一处 , 说何因缘而来至此 ? 我常拥护出家之人 , 乃至不惜身之与命 。”
尔时 , 一切诸外道众咸作是言 :“ 大王谛听 ! 大王今者 , 是大法桥 , 是大法砺 , 是大法秤 , 即是一切功德之器 , 一切功德真实之性 , 正法道路 , 即是种子之良田也 , 一切国土之根本也 , 一切国土之明镜也 , 一切诸天之形像也 , 一切国人之父母也 。 大王 , 一切世间功德宝藏即是王身 。 何以故名功德藏 ? 王断国事不择怨亲 , 其心平等如地水火风 , 是故名王为功德藏 。 大王 , 现在众生虽复寿短 , 王之功德如昔长寿安乐时王 , 亦如顶生善见忍辱那睺沙王 、 耶耶帝王 、 尸毗王 、 一叉鸠王 , 如是等王具足善法 , 大王今者亦复如是 。 大王 , 以王因缘 , 国土安乐 , 人民炽盛 , 是故一切出家之人慕乐此国 , 持戒精勤 , 修习正道 。 大王 , 我经中说 , 若出家人随所住国 , 持戒精进 , 勤修正道 , 其王亦有修善之分 。
“ 大王 , 一切盗贼 , 王已整理 , 出家之人都无畏惧 。 今者唯有一大恶人瞿昙沙门 , 王未检校 , 我等甚畏 。 其人自恃豪族种姓 , 身色具足 , 又因过去布施之报多得供养 , 恃此众事生大憍慢 , 或因咒术而生憍慢 , 以是因缘不能苦行 , 受畜细软衣服卧具 。 是故一切世间恶人 , 为利养故往集其所 , 而为眷属不能苦行 。 咒术力故 , 调伏迦葉及舍利弗 、 目揵连等 。 今复来至我所住处娑罗林中 , 宣说是身常乐我净诱我弟子 。 大王 , 瞿昙先说无常 、 无乐 、 无我 、 无净 , 我能忍之 ; 今乃宣说常乐我净 , 我实不忍 。 惟愿大王 , 听我与彼瞿昙论议 。”
王即答言 :“ 诸大士 , 汝等今者 , 为谁教导而令其心狂乱不定 , 如水涛波 、 旋火之轮 、 猿猴掷树 ? 是事可耻 , 智人若闻即生怜愍 , 愚人闻之即生嗤笑 。 汝等所说非出家相 。 汝若病风黄水患者 , 吾悉有药能疗治之 ; 如其鬼病 , 家兄耆婆善能去之 。 汝等今者欲以手爪刨须弥山 , 欲以口齿齰啮金刚 。 诸大士 , 譬如愚人见师子王饥时睡眠而欲悟之 , 如人以指置毒蛇口 , 如欲以手触灰覆火 , 汝等今者亦复如是 。 善男子 , 譬如野狐作师子吼 , 犹如蚊子共金翅鸟捔行迟疾 , 如兔渡海欲尽其底 , 汝等今者亦复如是 。 汝若梦见胜瞿昙者 , 是梦狂惑未足可信 。 诸大士 , 汝等今者兴建是意 , 犹如飞蛾投大火聚 。 汝随我语 , 不须更说 。 汝虽赞我平等如秤 , 勿令外人复闻此语 。”
尔时 , 外道复作是言 :“ 大王 , 瞿昙沙门所作幻术到汝边耶 ? 乃令大王心疑不信是等圣人 。 大王 , 不应轻蔑如是大士 。 大王 , 是月增减 、 大海碱味 、 摩罗延山 , 如是等事 , 谁之所作 ? 岂非我等婆罗门耶 ? 大王 , 不闻阿竭多仙十二年中恒河之水停耳中耶 ? 大王 , 不闻瞿昙仙人大现神通 , 十二年中变作释身 , 并令释身作羝羊形作千女根在释身耶 ? 大王 , 不闻耆 [ 少 / 兔 ] 仙人一日之中饮四海水 , 令大地干耶 ? 大王 , 不闻婆薮仙人为自在天作三眼耶 ? 大王 , 不闻罗逻仙人变迦富罗城作卤土耶 ? 大王 , 婆罗门中有如是等大力诸仙现可检校 , 大王云何见轻蔑耶 ?”
王言 :“ 诸仁者 , 若不见信故欲为者 , 如来正觉今者近在娑罗林中 , 汝等可往随意问难 , 如来亦当为汝分别 , 称汝意答 。”
尔时 , 阿阇世王与诸外道徒众眷属往至佛所 , 头面作礼 , 右绕三匝 , 修敬已毕 , 却住一面 , 白佛言 :“ 世尊 , 是诸外道欲随意问难 , 唯愿如来随意答之 。”
佛言 :“ 大王且止 , 我自知时 。”
尔时 , 众中有婆罗门名阇提首那 , 作如是言 :“ 瞿昙 , 汝说涅槃是常法耶 ?”
“ 如是 , 如是 , 大婆罗门 。”
婆罗门言 :“ 瞿昙 , 若说涅槃常者 , 是义不然 。 何以故 ? 世间之法 , 从子生果相续不断 , 如从泥出瓶 、 从缕得衣 。 瞿昙常说修无常想获得涅槃 , 因是无常 , 果云何常 ? 瞿昙又说 , 解脱欲贪即是涅槃 , 解脱色贪及无色贪即是涅槃 , 灭无明等一切烦恼即是涅槃 。 从欲乃至无明烦恼皆是无常 , 因是无常 , 所得涅槃亦应无常 。 瞿昙又说 , 从因故生天 , 从因故堕地狱 , 从因得解脱 , 是故诸法皆从因生 , 若从因故得解脱者 , 云何言常 ? 瞿昙亦说 , 色从缘生故名无常 ,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如是解脱若是色者当知无常 ,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若离五阴有解脱者 , 当知解脱即是虚空 。 若是虚空 , 不得说言从因缘生 。 何以故 ? 是常是一 , 遍一切处 。 瞿昙亦说 , 从因生者即是苦也 。 若是苦者 , 云何复说解脱是乐 ? 瞿昙又说 , 无常即苦 , 苦即无我 。 若是无常 、 苦 、 无我者 , 即是不净 。 一切从因所生诸法 , 皆无常 、 苦 、 无我 、 不净 , 云何复说涅槃即是常乐我净 ? 若瞿昙说 , 亦常无常 、 亦苦亦乐 、 亦我无我 、 亦净不净 , 如是岂非是二语耶 ? 我亦曾从先旧智人闻说是语 , 佛若出世 , 言则无二 。 瞿昙今者说于二语 , 复言佛即我身是也 , 是义云何 ?”
佛言 :“ 婆罗门 , 如汝所说 , 我今问汝 , 随汝意答 。”
婆罗门言 :“ 善哉 ! 瞿昙 。”
佛言 :“ 婆罗门 , 汝性常耶 ? 是无常乎 ?”
婆罗门言 :“ 我性是常 。”
“ 婆罗门 , 是性能作一切内外法之因耶 ?”
“ 如是 , 瞿昙 。”
佛言 :“ 婆罗门 , 云何作因 ?”
“ 瞿昙 , 从性生大 , 从大生慢 , 从慢生十六法 , 所谓地 、 水 、 火 、 风 、 空五知根 , 眼 、 耳 、 鼻 、 舌 、 身五业根 , 手 、 脚 、 口声 、 男女二根 , 心平等根 , 是十六法从五法生色 、 声 、 香 、 味 、 触 。 是二十一法 , 根本有三 : 一者 、 染 , 二者 、 粗 , 三者 、 黑 。 染者名爱 , 粗者名瞋 , 黑名无明 。 瞿昙 , 是二十五法 , 皆因性生 。”
“ 婆罗门 , 是大等法 , 常无常耶 ?”
\
“ 瞿昙 , 我法性常 , 大等诸法悉是无常 。”
“ 婆罗门 , 如汝法中 , 因常 , 果无常 ; 然我法中 , 因虽无常 , 果是常者 , 有何等过 ? 婆罗门 , 汝等法中有二因不 ?”
答言 :“ 有 。”
佛言 :“ 云何为二 ?”
婆罗门言 :“ 一者 、 生因 , 二者 、 了因 。”
佛言 :“ 云何生因 ? 云何了因 ?”
婆罗门言 :“ 生因者 , 如泥出瓶 。 了因者 , 如灯照物 。”
佛言 :“ 是二种因 , 因性是一 。 若是一者 , 可令生因作于了因 , 可令了因作生因不 ?”
“ 不也 , 瞿昙 。”
佛言 :“ 若使生因不作了因 , 了因不作生因 , 可得说言是因相不 ?”
婆罗门言 :“ 虽不因作 , 故有因相 。”
“ 婆罗门 , 了因所了 , 即同了不 ?”
“ 不也 , 瞿昙 。”
佛言 :“ 我法虽从无常获得涅槃 , 而非无常 。 婆罗门 , 从了因得故常乐我净 , 从生因得故无常 、 无乐 、 无我 、 无净 , 是故如来所说有二 , 如是二语 , 无有二也 。 是故如来名无二语 。 如汝所说 , 曾从先旧智人边闻 :‘ 佛出于世 , 无有二语 。’ 是言善哉 ! 一切十方三世诸佛所说无差 , 是故说言佛无二语 。 云何无差 ? 有同说有 , 无同说无 , 故名一义 。 婆罗门 , 如来世尊虽名二语 , 为了一语故 。 云何二语了于一语 ? 如眼色二语生识一语 , 乃至意法亦复如是 。”
婆罗门言 :“ 瞿昙善能分别如是语义 , 我今未解所出二语了于一语 。”
尔时 , 世尊即为宣说四真谛法 :“ 婆罗门 , 言苦谛者 , 亦二亦一 , 乃至道谛亦二亦一 。”
婆罗门言 :“ 世尊 , 我已知已 。”
佛言 :“ 善男子 , 云何知已 ?”
婆罗门言 :“ 世尊 , 苦谛 , 一切凡夫二 , 是圣人一 , 乃至道谛亦复如是 。”
佛言 :“ 善哉已解 !”
婆罗门言 :“ 世尊 , 我今闻法已得正见 。 今当归依佛法僧宝 , 唯愿大慈听我出家 。”
尔时 , 世尊告憍陈如 :“ 汝当为是阇提首那 , 剃除须发 , 听其出家 。”
时憍陈如即受佛敕 , 为其剃发 。 即下手时有二种落 : 一者 、 须发 , 二者 、 烦恼 。 即于坐处得阿罗汉果 。
复有梵志 , 姓婆私吒 , 复作是言 :“ 瞿昙所说涅槃常耶 ?”
“ 如是 , 梵志 。”
婆私吒言 :“ 瞿昙 , 将不说无烦恼为涅槃耶 ?”
“ 如是 , 梵志 。”
婆私吒言 :“ 瞿昙 , 世间四种名之为无 : 一者 、 未出之法名之为无 , 如瓶未出泥时 , 名为无瓶 ; 二者 、 已灭之法名之为无 , 如瓶坏已 , 名为无瓶 ; 三者 、 异相互无名之为无 , 如牛中无马 、 马中无牛 ; 四者 、 毕竟无故名之为无 , 如龟毛兔角 。 瞿昙 , 若以除烦恼已名涅槃者 , 涅槃即无 , 若是无者 , 云何言有常乐我净 ?”
佛言 :“ 善男子 , 如是涅槃 , 非是先无同泥时瓶 , 亦非灭无同瓶坏无 , 亦非毕竟无如龟毛兔角 , 同于异无 。 善男子 , 如汝所言 , 虽牛中无马 , 不可说言牛亦是无 ; 虽马中无牛 , 亦不可说马亦是无 。 涅槃亦尔 , 烦恼中无涅槃 , 涅槃中无烦恼 , 是故名为异相互无 。”
婆私吒言 :“ 瞿昙若以异无为涅槃者 , 夫异无者无常乐我净 , 瞿昙云何说言涅槃常乐我净 ?”
佛言 :“ 善男子 , 如汝所说 , 是异无者有三种无 : 牛马悉是先无后有 , 是名先无 ; 已有还无 , 是名坏无 ; 异相无者 , 如汝所说 。 善男子 , 是三种无 , 涅槃中无 , 是故涅槃常乐我净 。 如世病人 : 一者 、 热病 , 二者 、 风病 , 三者 、 冷病 。 是三种病 , 三药能治 。 有热病者 , 酥能治之 ; 有风病者 , 油能治之 ; 有冷病者 , 蜜能治之 , 是三种药能治如是三种恶病 。 善男子 , 风中无油 , 油中无风 , 乃至蜜中无冷 , 冷中无蜜 , 是故能治 。 一切众生亦复如是 , 有三种病 : 一者 、 贪 , 二者 、 瞋 , 三者 、 痴 。 如是三病有三种药 , 不净观者能为贪药 , 慈心观者能为瞋药 , 观因缘智能为痴药 。 善男子 , 为除贪故作非贪观 , 为除瞋故作非瞋观 , 为除痴故作非痴观 , 三种病中无三种药 , 三种药中无三种病 。 善男子 , 三种病中无三药故 , 无常 、 无我 、 无乐 、 无净 ; 三种药中无三种病 , 是故得称常乐我净 。”
婆私吒言 :“ 世尊 , 如来为我说常无常 , 云何为常 ? 云何无常 ?”
佛言 :“ 善男子 , 色是无常 , 解脱色常 ; 乃至识是无常 , 解脱识常 。 善男子 , 若有善男子 、 善女人 , 能观色乃至识是无常者 , 当知是人获得常法 。”
婆私吒言 :“ 世尊 , 我今已知常无常法 。”
佛言 :“ 善男子 , 汝云何知常无常法 ?”
婆私吒言 :“ 世尊 , 我今知我色是无常 , 得解脱常 , 乃至识亦如是 。”
佛言 :“ 善男子 , 汝今善哉 ! 已报是身 。” 告憍陈如 :“ 是婆私吒已证阿罗汉果 , 汝可施其三衣钵器 。”
时憍陈如如佛所敕 , 施其衣钵 。 时婆私吒受衣钵已 , 作如是言 :“ 大德憍陈如 , 我今因是弊恶之身得善果报 。 唯愿大德 , 为我屈意 , 至世尊所具宣我心 。 我既恶人 , 触犯如来称瞿昙姓 , 唯愿为我忏悔此罪 。 我亦不能久住毒身 , 今入涅槃 。”
时憍陈如即往佛所 , 作如是言 :“ 世尊 , 婆私吒比丘生惭愧心 , 自言顽嚚 , 触犯如来尔瞿昙姓 , 不能久住是毒蛇身 , 今欲灭身 , 寄我忏悔 。”
佛言 :“ 憍陈如 , 婆私吒比丘已于过去无量佛所成就善根 。 今受我语如法而住 , 如法住故获得正果 , 汝等应当供养其身 。”
尔时 , 憍陈如从佛闻已 , 还其身所而设供养 。
时婆私吒于焚身时作种种神足 。 诸外道辈见是事已 , 高声唱言 :“ 是婆私吒已得瞿昙沙门咒术 , 是人不久复当胜彼瞿昙沙门 。”
尔时 , 众中复有梵志 , 名曰先尼 , 复作是言 :“ 瞿昙 , 有我耶 ?” 如来默然 。
“ 瞿昙 , 无我耶 ?” 如来默然 。
第二 、 第三亦如是问 , 佛皆默然 。
先尼言 :“ 瞿昙 , 若一切众生有我 、 遍一切处 、 是一作者 , 瞿昙 , 何故默然不答 ?”
佛言 :“ 先尼 , 汝说是我遍一切处耶 ?”
先尼答言 :“ 瞿昙 , 不但我说 , 一切智人亦如是说 。”
佛言 :“ 善男子 , 若我周遍一切处者 , 应当五道一时受报 。 若有五道一时受报 , 汝等梵志何因缘故 , 不造众恶为遮地狱 , 修诸善法为受天身 ?”
先尼言 :“ 瞿昙 , 我法中我则有二种 : 一 、 作身我 。 二者 、 常身我 。 为作身我 , 修离恶法不入地狱 , 修诸善法生于天上 。”
佛言 :“ 善男子 , 如汝说我遍一切处 , 如是我者若作身中 , 当知无常 。 若作身无 , 云何言遍 ?”
“ 瞿昙 , 我所立我 , 亦在作中 , 亦是常法 。 瞿昙 , 如人失火烧舍宅时 , 其主出去 , 不可说言舍宅被烧 、 主亦被烧 ; 我法亦尔 , 而此作身虽是无常 , 当无常时我则出去 , 是故我我亦遍亦常 。”
佛言 :“ 善男子 , 如汝说我亦遍亦常 , 是义不然 。 何以故 ? 遍有二种 : 一者 、 常 , 二者 、 无常 。 复有二种 : 一 、 色 , 二 、 无色 。 是故若言一切有者 , 亦常亦无常 , 亦色亦无色 。 若言舍主得出不名无常 , 是义不然 。 何以故 ? 舍不名主 , 主不名舍 , 异烧异出故得如是 。 我则不尔 。 何以故 ? 我即是色 , 色即是我 , 无色即我 , 我即无色 , 云何而言色无常时我则得出 ? 善男子 , 汝意若谓一切众生同一我者 , 如是即违世出世法 。 何以故 ? 世间法名父母子女 , 若我是一 , 父即是子 , 子即是父 , 母即是女 , 女即是母 , 怨即是亲 , 亲即是怨 , 此即是彼 , 彼即是此 。 是故若说一切众生同一我者 , 是即违背世出世法 。”
先尼言 :“ 我亦不说一切众生同于一我 , 乃说一人各有一我 。”
佛言 :“ 善男子 , 若言一人各有一我 , 是为多我 , 是义不然 。 何以故 ? 如汝先说我遍一切 , 若遍一切 , 一切众生业根应同 , 天得见时佛得亦见 , 天得作时佛得亦作 , 天得闻时佛得亦闻 , 一切诸法皆亦如是 。 若天得见非佛得见者 , 不应说我遍一切处 。 若不遍者 , 是即无常 。”
先尼言 :“ 瞿昙 , 一切众生我遍一切 , 法与非法不遍一切 。 以是义故 , 佛得作异 , 天得作异 。 是故瞿昙不应说言 , 佛得见时 , 天得应见 ; 佛得闻时 , 天得应闻 。”
佛言 :“ 善男子 , 法与非法非业作耶 ?”
先尼言 :“ 瞿昙 , 是业所作 。”
佛言 :“ 善男子 , 若法非法是业作者 , 即是同法 , 云何言异 ? 何以故 ? 佛得业处有天得我 , 天得业处有佛得我 , 是故佛得作时天得亦作 , 法与非法亦应如是 。 善男子 , 是故一切众生法与非法若如是者 , 所得果报亦应不异 。 善男子 , 从子出果 , 是子终不思惟分别 :‘ 我唯当作婆罗门果 , 不与刹利 、 毗舍 、 首陀而作果也 。’ 何以故 ? 从子出果 , 终不障碍如是四姓 。 法与非法亦复如是 , 不能分别 :‘ 我唯当与佛得作果 , 不与天得作果 ; 作天得果 , 不作佛得果 。’ 何以故 ? 业平等故 。”
先尼言 :“ 瞿昙 , 譬如一室有百千灯 , 炷虽有异 , 明则无差 。 灯炷别异 , 喻法 、 非法 ; 其明无差 , 喻众生我 。”
佛言 :“ 善男子 , 汝说灯明以喻我者 , 是义不然 。 何以故 ? 室异灯异 , 是灯光明亦在炷边 、 亦遍室中 。 汝所言我若如是者 , 法非法边俱应有我 , 我中亦应有法非法 。 若法非法无有我者 , 不得说言遍一切处 。 若俱有者 , 何得复以炷明为喻 ? 善男子 , 汝意若谓炷之与明真实别异 , 何因缘故 , 炷增明盛 , 炷枯明灭 ? 是故不应以法非法喻于灯炷 , 光明无差喻于我也 。 何以故 ? 法 、 非法 、 我 , 三事即一 。”
先尼言 :“ 瞿昙 , 汝引灯喻 , 是事不吉 。 何以故 ? 灯喻若吉 , 我已先引 。 如其不吉 , 何故复说 ?”
“ 善男子 , 我所引喻都亦不作吉 , 以不吉随汝意说 。 是喻亦说离炷有明 , 即炷有明 。 汝心不等 , 故说灯炷喻法非法 , 明则喻我 。 是故责汝 , 炷即是明 , 离炷有明 ; 法即有我 , 我即有法 , 非法即我 , 我即非法 。 汝今何故 , 但受一边 , 不受一边 ? 如是喻者于汝不吉 , 是故我今还以破汝 。 善男子 , 如是喻者即是非喻 , 是非喻故于我即吉 、 于汝不吉 。 善男子 , 汝意若谓若我不吉 , 汝亦不吉 , 是义不然 。 何以故 ? 见世间人自刀自害 , 自作他用 , 汝所引喻亦复如是 , 于我则吉 , 于汝不吉 。”
先尼言 :“ 瞿昙 , 汝先责我心不平等 , 今汝所说亦不平等 。 何以故 ? 瞿昙 , 今者以吉向己 , 不吉向我 , 以是推之 , 真是不平 。”
佛言 :“ 善男子 , 如我不平能破汝不平 , 是故汝平 、 我之不平即是吉也 。 我之不平破汝不平 , 令汝得平 , 即是我平 。 何以故 ? 同诸圣人得平等故 。”
先尼言 :“ 瞿昙 , 我常是平 , 汝云何言坏我不平 ? 一切众生平等有我 , 云何言我是不平耶 ?”
“ 善男子 , 汝亦说言 , 当受地狱 , 当受饿鬼 , 当受畜生 , 当受人 、 天 。 我若先遍五道中者 , 云何方言当受诸趣 ? 汝亦说言 , 父母和合然后生子 。 若子先有 , 云何复言和合已有 ? 是故一人有五趣身 。 若是五处先有身者 , 何因缘故为身造业 ? 是故不平 。 善男子 , 汝意若谓我是作者 , 是义不然 。 何以故 ? 若我作者 , 何因缘故自作苦事 ? 然今众生实有受苦 , 是故当知我非作者 。 若言是苦非我所作不从因生 , 一切诸法亦当如是不从因生 , 何因缘故说我作耶 ? 善男子 , 众生苦乐实从因缘 , 如是苦乐能作忧喜 , 忧时无喜 , 喜时无忧 , 或喜或忧 , 智人云何说是常耶 ? 善男子 , 汝说我常 。 若是常者 , 云何说有十时别异 ? 常法不应有歌罗逻时乃至老时 , 虚空常法尚无一时 , 况有十时 ? 善男子 , 我者非是歌罗逻时乃至老时 , 云何说有十时别异 ? 善男子 , 若我作者 , 是我亦有盛时衰时 , 众生亦有盛时衰时 , 若我尔者云何是常 ? 善男子 , 我若作者 , 云何一人有利有钝 ? 善男子 , 我若作者 , 是我能作身业 、 口业 、 意业 。 若是我所作者 , 云何口说无有我耶 ? 云何自疑有耶 ? 无耶 ? 善男子 , 汝意若谓离眼有见 , 是义不然 。 何以故 ? 若离眼已别有见者 , 何须此眼 , 乃至身根亦复如是 。 汝意若谓我虽能见 , 要因眼见 , 是亦不然 。 何以故 ? 如有人言 :‘ 须曼那华能烧大村 。 云何能烧 ? 因火能烧 。’ 汝立我见 , 亦复如是 。”
先尼言 :“ 瞿昙 , 如人执镰则能刈草 , 我因五根见闻至触亦复如是 。”
“ 善男子 , 人镰各异 , 是故执镰能有所作 。 离根之外更无别我 , 云何说言我因诸根能有所作 ? 善男子 , 汝意若谓执镰能刈 , 我亦如是 , 是我有手耶 ? 为无手乎 ? 若有手者 , 何不自执 ? 若无手者 , 云何说言我是作者 ? 善男子 , 能刈草者即是镰也 , 非我非人 。 若我人能 , 何故因镰 ? 善男子 , 人有二业 : 一则执草 , 二者执镰 。 是镰唯有能断之功 , 众生见法亦复如是 , 眼能见色从和合生 。 若从因缘和合见者 , 智人云何说言有我 ? 善男子 , 汝意若谓身作我受 , 是义不然 。 何以故 ? 世间不见天得作业 , 佛得受果 。 若言不是身作 , 我非因受 , 汝等何故从于因缘求解脱耶 ? 汝先是身非因缘生 , 得解脱已 , 亦应非因而更生身 。 如身 , 一切烦恼亦应如是 。”
先尼言 :“ 瞿昙 , 我有二种 : 一者 、 有知 , 二者 、 无知 。 无知之我能得于身 , 有知之我能舍离身 。 犹如坏瓶 , 既被烧已 , 失于本色更不复生 ; 智者烦恼亦复如是 , 既灭坏已更不复生 。”
佛言 :“ 善男子 , 所言知者 , 智慧知耶 ? 我能知乎 ? 若智慧知 , 何故说言我是知耶 ? 若我知者 , 何故方便更求于智 ? 汝意若谓我因智知 , 同华喻坏 。 善男子 , 譬如刺树 , 性自能刺 , 不得说言树执刺刺 ; 智亦如是 , 智自能知 , 云何说言我执智知 ? 善男子 , 如汝法中 , 我得解脱 , 无知我得 , 知我得耶 ? 若无知得 , 当知犹故具足烦恼 。 若知得者 , 当知已有五情诸根 。 何以故 ? 离根之外别更无知 。 若具诸根 , 云何复名得解脱耶 ? 若言是我其性清净离于五根 , 云何说言遍五道有 ? 以何因缘为解脱故修诸善法 ? 善男子 , 譬如有人拔虚空刺 , 汝亦如是 。 我若清净 , 云何复言断诸烦恼 ? 汝意若谓不从因缘获得解脱 , 一切畜生何故不得 ?”
先尼言 :“ 瞿昙 , 若无我者 , 谁能忆念 ?”
佛告先尼 :“ 若有我者 , 何缘复忘 ? 善男子 , 若念是我者 , 何因缘故 , 念于恶念 , 念所不念 , 不念所念 ?”
先尼复言 :“ 瞿昙 , 若无我者 , 谁见谁闻 ?”
佛言 :“ 善男子 , 内有六入 , 外有六尘 , 内外和合生六种识 , 是六种识因缘得名 。 善男子 , 譬如一火 , 因木得故名为木火 , 因草得故名为草火 , 因糠得故名为糠火 , 因牛粪得名牛粪火 ; 众生意识亦复如是 , 因眼 、 因色 、 因明 、 因欲名为眼识 。 善男子 , 如是眼识 , 不在眼中乃至欲中 , 四事和合故生是识 , 乃至意识亦复如是 。 若是因缘和合故生 , 智不应说见即是我乃至触即是我 。 善男子 , 是故我说眼识乃至意识 , 一切诸法即是幻也 。 云何如幻 ? 本无今有 , 已有还无 。 善男子 , 譬如酥面 、 蜜 、 姜 、 胡椒 、 荜茇 、 蒲萄 、 胡桃 、 石榴 、 桵子 , 如是和合名欢喜丸 , 离是和合无欢喜丸 ; 内外六入是名众生 、 我 、 人 、 士夫 , 离内外入无别众生 、 我 、 人 、 士夫 。”
先尼言 :“ 瞿昙 , 若无我者 , 云何说言我见 、 我闻 、 我苦 、 我乐 、 我忧 、 我喜 ?”
佛言 :“ 善男子 , 若言我见我闻名有我者 , 何因缘故世间复言 , 汝所作罪 , 非我见闻 ? 善男子 , 譬如四兵和合名军 , 如是四兵不名为一 , 而亦说言我军勇健 、 我军胜彼 ; 是内外入和合所作亦复如是 , 虽不是一 , 亦得说言我作 、 我受 、 我见 、 我闻 、 我苦 、 我乐 。”
先尼言 :“ 瞿昙 , 如汝所言 , 内外和合 , 谁出声言我作我受 ?”
佛言 :“ 先尼 , 从爱无明因缘生业 , 从业生有 , 从有出生无量心数 , 心生觉观 , 觉观动风 , 风随心触喉舌齿唇 , 众生想倒声出说言我作 、 我受 、 我见 、 我闻 。 善男子 , 如幢头铃 , 风因缘故便出音声 , 风大声大 , 风小声小 , 无有作者 。 善男子 , 譬如热铁 , 投之水中出种种声 , 是中真实无有作者 。 善男子 , 凡夫不能思惟分别如是事故 , 说言有我及有我所 、 我作 、 我受 。”
先尼言 :“ 如瞿昙说无我 、 我所 , 何缘复说常乐我净 ?”
佛言 :“ 善男子 , 我亦不说内外六入及六识意常乐我净 , 我乃宣说灭内外入所生六识名之为常 , 以是常故名之为我 , 有常我故名之为乐 , 常我乐故名之为净 。 善男子 , 众生厌苦断是苦因 , 自在远离是名为我 , 以是因缘 , 我今宣说常乐我净 。”
先尼言 :“ 世尊 , 唯愿大慈为我宣说 , 我当云何获得如是常乐我净 ?”
佛言 :“ 善男子 , 一切世间从本已来 , 具足大慢 、 能增长慢 , 亦复造作慢因 、 慢业 , 是故今者受慢果报 , 不能远离一切烦恼得常乐我净 。 若诸众生欲得远离一切烦恼 , 先当离慢 。”
先尼言 :“ 世尊 , 如是 , 如是 , 诚如圣教 。 我先有慢 , 因慢因缘故称如来尔瞿昙姓 。 我今已离如是大慢 , 是故诚心启请求法 , 云何当得常乐我净 ?”
佛言 :“ 善男子 , 谛听 ! 谛听 ! 今当为汝分别解说 。 善男子 , 若能非自 、 非他 、 非众生者 , 远离是法 。”
先尼言 :“ 世尊 , 我已知解得正法眼 。”
佛言 :“ 善男子 , 汝云何知已解已得正法眼 ?”
“ 世尊 , 所言色者 , 非自 、 非他 、 非诸众生 , 乃至识亦复如是 。 我如是观 , 得正法眼 。 世尊 , 我今甚乐出家修道 , 愿见听许 。”
佛言 :“ 善来比丘 。” 即时具足清净梵行 , 证阿罗汉果 。
外道众中复有梵志 , 姓迦葉氏 , 复作是言 :“ 瞿昙 , 身即是命 , 身异命异 。” 如来默然 。 第二 、 第三亦复如是 。
梵志复言 :“ 瞿昙 , 若人舍身 , 未得后身 , 于其中间岂可不名身异命异 ? 若是异者 , 瞿昙何故默然不答 ?”
“ 善男子 , 我说身命 , 皆从因缘 , 非不因缘 。 如身命 , 一切法亦如是 。”
梵志复言 :“ 瞿昙 , 我见世间有法不从因缘 。”
佛言 :“ 梵志 , 汝云何见世间有法不从因缘 ?”
梵志言 :“ 我见大火焚烧榛木 , 风吹绝焰堕在余处 , 是岂不名无因缘耶 ?”
佛言 :“ 善男子 , 我说是火亦从因生 , 非不从因 。”
梵志言 :“ 瞿昙 , 绝焰去时不因薪炭 , 云何而言因于因缘 ?”
佛言 :“ 善男子 , 虽无薪炭 , 因风而去 , 风因缘故 , 其焰不灭 。”
“ 瞿昙 , 若人舍身 , 未得后身 , 中间寿命 , 谁为因缘 ?”
佛言 :“ 梵志 , 无明与爱而为因缘 , 是无明 、 爱二因缘故 , 寿命得住 。 善男子 , 有因缘故 , 身即是命 , 命即是身 ; 有因缘故 , 身异命异 。 智者不应一向而说身异命异 。”
梵志言 :“ 世尊 , 唯愿为我分别解说 , 令我了了得知因果 。”
佛言 :“ 梵志 , 因即五阴 , 果亦五阴 。 善男子 , 若有众生不燃火者 , 是则无烟 。”
梵志言 :“ 世尊 , 我已知已 , 我已解已 。”
佛言 :“ 善男子 , 汝云何知 ? 云何解 ?”
“ 世尊 , 火即烦恼 , 能于地狱 、 饿鬼 、 畜生人天烧燃 。 烟者即是烦恼果报 , 无常不净 , 臭秽可恶 , 是故名烟 。 若有众生不作烦恼 , 是人则无烦恼果报 。 是故如来说 , 不燃火则无有烟 。 世尊 , 我已正见 , 唯愿慈矜 , 听我出家 。”
尔时 , 世尊告憍陈如 :“ 听是梵志出家受戒 。”
时憍陈如受佛敕已 , 和合众僧听其出家受具足戒 , 经五日已得阿罗汉果 。
外道众中复有梵志 , 名曰富那 , 复作是言 :“ 瞿昙 , 汝见世间是常法已 , 说言常耶 ? 如是义者 , 实耶 ? 虚耶 ? 常 、 无常 、 亦常无常 、 非常非无常 , 有边 、 无边 、 亦有边亦无边 、 非有边非无边 , 是身是命 、 身异命异 , 如来灭后如去 、 不如去 、 亦如去不如去 、 非如去非不如去 ?”
佛言 :“ 富那 , 我不说世间常 、 虚 、 实 , 常 、 无常 、 亦常无常 、 非常非无常 , 有边 、 无边 、 亦有边无边 、 非有边非无边 , 是身是命 、 身异命异 , 如来灭后如去 、 不如去 、 亦如去不如去 、 非如去非不如去 。”
富那复言 :“ 瞿昙 , 今者见何罪过不作是说 ?”
佛言 :“ 富那 , 若有人说世间是常 , 唯此为实 , 余妄语者 , 是名为见 。 见所见处 , 是名见行 , 是名见业 , 是名见著 , 是名见缚 , 是名见苦 , 是名见取 , 是名见怖 , 是名见热 , 是名见缠 。 富那 , 凡夫之人为见所缠 , 不能远离生老病死 , 回流六趣受无量苦 , 乃至非如去非不如去亦复如是 。 富那 , 我见是见有如是过 , 是故不著 , 不为人说 。”
“ 瞿昙 , 若见如是罪过不著不说 。 瞿昙 , 今者何见何著何所宣说 ?”
佛言 :“ 善男子 , 夫见著者名生死法 , 如来已离生死法故 , 是故不著 。 善男子 , 如来名为能见能说 , 不名为著 。”
“ 瞿昙 , 云何能见 ? 云何能说 ?”
佛言 :“ 善男子 , 我能明见苦集灭道 , 分别宣说如是四谛 。 我见如是故能远离一切见 、 一切爱 、 一切流 、 一切慢 , 是故我具清净梵行 , 无上寂静获得常身 , 是身亦非东西南北 。”
富那言 :“ 瞿昙 , 何因缘故常身非是东西南北 ?”
佛言 :“ 善男子 , 我今问汝 , 随汝意答 。 于意云何 ? 善男子 , 如于汝前燃大火聚 , 当其燃时 , 汝知燃不 ?”
“ 如是 , 瞿昙 。”
“ 是火灭时 , 汝知灭不 ?”
“ 如是 , 瞿昙 。”
“ 富那 , 若有人问 :‘ 汝前火聚 , 燃从何来 ? 灭何所至 ?’ 当云何答 ?”
“ 瞿昙 , 若有问者 , 我当答言 :‘ 是火生时 , 赖于众缘 。 本缘已尽 , 新缘未至 , 是火则灭 。’”
“ 若复有问 :‘ 是火灭已 , 至何方面 ?’ 复云何答 ?”
“ 瞿昙 , 我当答言 :‘ 缘尽故灭 , 不至方所 。’”
“ 善男子 , 如来亦尔 , 若有无常色乃至无常识因爱故燃 , 燃者即受二十五有 , 是故燃时可说是火东西南北 ; 现在爱灭 , 二十五有果报不燃 , 以不燃故不可说有东西南北 。 善男子 , 如来已灭无常之色至无常识 , 是故身常 。 身若是常 , 不得说有东西南北 。”
富那言 :“ 请说一喻 , 唯愿听采 。”
佛言 :“ 善哉 ! 善哉 ! 随意说之 。”
“ 世尊 , 如大村外有娑罗林 , 中有一树 , 先林而生足一百年 。 是时林主 , 灌之以水随时修治 , 其树陈朽 , 皮肤枝叶悉皆脱落 , 唯贞实在 。 如来亦尔 , 所有陈故悉已除尽 , 唯有一切真实法在 。 世尊 , 我今甚乐出家修道 。”
佛言 :“ 善来比丘 。” 说是语已 , 即时出家漏尽证得阿罗汉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