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网

给每个人的法

发布时间:2021-07-16 09:28:47作者:佛缘网

  1960年10月5日

  [英译]坦尼沙罗尊者

  [中译]良稹

  Dhamma for Everyone——Teachings of Ajaan Lee Dhammadharo

  Translated by Ven. Thanissaro Bhikkhu

  我现在讲一段佛陀的教诫,鼓励你们循照佛陀的指点,专心、正确地修行。这些教诫称为法。法是心的装饰。它也是培育五根的方式。我打算讨论的经文来自《教诫波罗提木叉》 [Ovāda-Pa?imokkha]。这段教诫讲的是归依佛陀而出家者的职责,不过这些修持也同样适用于居家人。居家人依此修持,可以训练自己成为好人,成为护持佛教的眼、耳、腿、足、手,使佛教繁荣。

  这些教诫纲要,对我们大家都适用,它们归为六句:

  Anupavādo 不责难,

  Anupaghāto 不伤害,

  Pā?imokkhe ca samvaro依波罗提木叉律仪[依照比丘戒规范或调御],

  Mattautā ca bhattasmi? 节制进食,

  Panta?ca sayanāsana? 隐居静处,

  Adhicitte ca āyogo : 确立于提升的心:

  Eta? buddhāna-sāsana? 这是诸佛的教诫。

  第一条教诫: Anupavādo——不责难。不要去找对方的错。换句话说,不要讲他人的坏话、不误传他人、不说离间的话。不讲谗言、不鼓励谗言。不相互诅咒、叫骂。与其相互找错,我们每个人应当找自己的错。那就是不找错的意思。这个教诫任何时候都可以应用,无论你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

  Anupaghāto ——不伤害: 不要允许自己仇恨对方。一起生活的人,行为不在同一个层次是正常的。有的人知礼,有的人粗糙——但是要记得,不是恶,只是举止比较粗糙。体力上,有的人强健、能干、有力,有的人孱弱、病虚。言语上,有的人能言善道,有的人拙于辞令; 有的人话多,有的人少言; 有的人爱谈世事,有的人好讲法义; 有的人讲错,有的人讲对。这就叫做不平等。这样的情形下,必然会有冲突与冲撞,多少总有那么一点。我们同在一个法界内生活,这样的情形发生时,不应当记恨。我们应当相互原宥,把那个垢染从心里清洗出去。为什么? 因为不这样它会转为敌意与仇恨。原谅的举宥,称为原宥的赠礼。它会使你成为一个不抓紧事物、不背负事物、不纠缠于事物的人——也就是不记恨的人。即使间或有过失、有错误,我们应当相互原谅。我们应当对周围的人尽量有爱心、慈心、仁心。这就称为 anupaghāto——不伤害。这是我们作为佛教徒,不论居家人还是出家修行者,都必须修练的一部分。

  Pā?imokkhe ca samvaro——依波罗提木叉戒自御: 行为方式要使你靠近解脱之入口。什么是解脱之入口? Mukha意思是口或者入口。Mokkha意思是解脱。要坐得靠近食物,让你的口靠近解脱。不要坐得远远的,否则吃不着。要坐得近,使解脱就触手可及的地方,你可以把它直接送进口里。换句话说,凡是靠近佛教的行为,就是你应当遵守的行为。靠近佛教的意思是,修梵行。你要知道,居家人和出家人一样,也有自己的梵行生活。居家人的梵行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持八戒中的前五戒: 不杀生;不偷盗;无性事——正是此戒构成了梵行; 不说谎; 不用醉品。这是一种梵行形式,它靠近解脱的入口。居家人梵行的第二种形式,是遵守八戒里的每一戒。

\

  至于沙弥和比丘们,他们应当分别遵守十戒和227戒。同时,不可忽略该当奉行的好的行为模式。这就称为acara-gocara-sampanno——不去界外可能伤害你的区域游荡。 换句话说,不要让你的身体去那里、不要让你的言语在那些地方滞留、也不要让你的心去那里。不要与习性低下的失德者交往。不要向无戒德的人讨教。不要让你的心跟他们纠缠在一起。试着在心里念那些善士,念你自己正在试图培育的善德。这就叫做梵行。凡是这样做的人,就称为依波罗提木叉戒而自御,就在涅槃旁边。

  Mattautā ca bhattasmi?——节制进食: 对食物,要有节制感。我这里讲的是具体的食物。人们有三种吃法,第一种是贪心地吃。胃饱了,心还不饱。嘴里塞得都咽不下去,胃里也满了,心却还想吃更多。不要让这种贪欲控制你的心。

  第二种,是满足地吃。你满足于钵里的食物,不吃钵外食。或者,你满足于伸手可及的食物。你不要求任何够不着的食物。你不用手、眼、或者表情,示意自己还要更多。盘里有什么,钵里有什么,你就吃什么。这就称为吃得满足。

  第三种,是有节制地吃。这种吃法从世间角度、从法的角度看,都是有益的。举悉沃里尊者[Ven. Sivali]的例子。他吃得有节制。怎样有节制呢? 我们多数人只知道,悉沃里尊者得到的供养极其丰盛。但那样的丰盛从哪里来? 来自节制进食。吃有节制,正是富足之源。悉沃里尊者是这样做的: 无论何时他得到布匹,如果不送人一块,他自己不穿。钵里得到食物时,他会送一些给人之后自己才吃。四受用品中无论他得到的哪一种——食物、僧袍、居处、药品,无论得多得少——一旦为他所有,不把其中一些与周围的人分享,他自己不用。得到许多,他就给众人送大礼。只得一点,他还是尽量地有益于人。这给他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好事。朋友喜爱他、僧团喜爱他,他们善待他。这就是为什么说,布施结交友谊、消除敌人。

  悉沃里尊者就是那样做的。他从那世谢世、最后一次重生时,得到了各种各样的财富,从来不需挨饿。即使他住到食物本该稀少的地方,也从来不曾有过匮乏,从来不曾短缺过什么。

  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寓意是,无论得到什么,只吃三分之一,把其它三分之二送出去。适合给动物的,布施给动物。适合给人的,布施给人。该当给梵行同伴的,我们带着清净之心布施。这就是消费有节制的意思。我们的身与心都有自在。死时,不会受穷。

  这个原则不仅从佛教角度看,而且从一般现代世界的角度来看,都是很好的。它是克服暴力活动的良方。它怎么克服暴力呢? 人们不受穷时,不会暴动。暴动从哪里来? 它来自那些没有家可住、没东西可吃、没人照顾的人。又穷又饿到这个地步时,他们就想:『只要我在苦,让大家一样苦。不要有私人财产。让大家一起共享一切。』这样的想法来自于贫穷与匮乏。那么为什么有贫穷呢? 因为有的人只管自己吃。他们不与大家分享。等到有许多人受苦、想报复时,他们就转成革命者或者暴动者。

  因此,暴力活动来自于贪与自私、来自不分享我们的所得。如果我们得到十铢,可以布施九铢,吃剩下的一铢能买的东西。那样,我们会有许多朋友。慈爱、亲切、宁静、繁荣将会升起。怎么会呢? 当老百姓有地方住、有饭吃,当他们吃饭能吃饱,躺下睡得着时,为什么要脑袋里找麻烦,去参与政治的混淆呢?

  这就是为什么,佛陀教导我们,消费有节制是件好事,是件尊贵、杰出的事。我们这样修持时,就符合了这句:

  bhattasmi? ——节制进食。我们就会修持正善、修持有方、益己益人。

  Panta?ca sayanāsana?——隐居静处: 不要做忙人。无论你住哪里,要尽量安静、平和。不要纠缠牵扯、或者与团体其他成员相互凑热闹。不要参与事端,除非实在不能避免。当你学过了、理解了,就去找个僻静、独居的地方,住下来禅定。你跟其他人住时,要找安静的团体一起住。你一人独居时,要安静。即使你与团体一起住,也要独自静处。只接受团体提供的和合优点。独自隐居时,不要动作太多。你的行为要平和、言语要平和、心意要平和。你与两三个人一起住时,不要参与争吵,因为有争吵时,就没有平和: 你的行动不平和,因为你气冲冲地起立行走。你的言语不平和。你的心,带着愤怒、报复、恶意的念头,也不平和。这样就升起各种各样的恶业。你住在团体里时,四人也好,九十九人也好,必须确保团体的安宁,不做那些冲突、争吵、伤感情、损害对方的事。那个团体应当是一个安安静静地修习戒律与佛法的合作体。那时它才是一个好团体,有序、文明、利于每个成员的进步。按照佛陀的教诫,这是我们作为佛弟子的职责的一部分,这就称为 panta?ca sayanāsana?: 制造一个安静的地方居住,身与心有自在。

  Adhicitte ca āyogo ——确立于提升的心: 不要自满。勤修定力,达到adhicitta,也就是提升的心的层次。经常修定、经常坐着入定,为团体的其他人作榜样。你谈话时,要请教怎样培养禅定主题[业处]。要讨论修定的果报。要练习祛除障碍心的五盖。你这样做时,就是在遵循提升之心的教诫。

  另一个心的提升层次是,心已经脱离五盖而入定,无上下浮动。它坚定、结实、有力,没有什么在污染它。这就称为 adhicitte ca āyogo: 确立于提升的心。因此不要自满。要不断地在这上面努力。

  Eta? buddhāna-sāsana? ——这是诸佛的教诫: 你这样做时,就是在遵循诸佛的教导。这是佛陀之言,是他亲口所说。

  因此,我们都应当努力训练,在内心升起这些原则。如果你诚实端正地在这些教诫中确立起来,那么即使你还不能使心彻底灭苦,最最起码,你是在朝正确的方向培养自己。你的坏习性会一天天消失,取代它们的是你过去从不曾有的好习性。而你现有的好习性,则会茂盛、壮大。

  因此,你听了这个开示,要拿回去用于修行。要训练自己,在行动中循照佛陀的教诫。你那样做时,就会在他的教导中蓬勃成长,得到喜乐与进步。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