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学佛陀一样有孝心
发布时间:2024-02-20 04:08:23作者:佛缘网我们要学佛陀一样有孝心
中国是一个一直都尊崇孝道的国家,历史上有着许许多多的典故,不管是神话故事中的“劈山救母”还是儒家的经典《儒家孝道》,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小故事。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沉淀,在中国,孝道一直都是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存在。适逢母亲节到临之际,我们更应该借此机会向我们的生身父母表达我们的爱意。因为作者是佛家的信众,我对其余的教派的孝道了解并不是太深,也不敢妄加评论。当然,只是自己不敢加以评论,并不是说贬低别的教派,推崇佛教,不是这样的,我们只是理性,客观的来讲述一个教派的孝道文化。
孝道,是孝顺的意思,在古代指奉养父母所应该做到的。古代中国先贤认为,“孝”是一个“老”字,去掉下面以后,与“子”组合而成,和中国的象形文字中的“善事父母”的意思是相吻合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孝是子女对于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
是在家庭中,子女对于自己的父母一种感恩,顺从的表现。孝作为伦理观念的出现,最早形成在我国的分封制时期,主要指,孝顺祖先,传宗接代的意思,并且带有一定的宗教形式的色彩。在佛教的浩瀚如烟的典籍中,关于对孝道描述的经典有很多,其中最能被我们熟知的就是《地藏菩萨本愿经》和《盂兰盆经》两部经典著作。佛教的经典,从来都是教人规规矩矩的做人,不但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同时我们也应该将世间所有的父母都当做我们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把一切众生当做是我们的兄妹,将他们看做是我们的亲人。在中国的封建时期有一段时间是反对佛教的,认为佛教是“无父无君”我想说的是,这对佛教的误会实在是太大了。
真正的佛教文化是“至孝”,佛教的信众出家以后,为了解救自己和别人的痛苦,应当更加勤奋的修行,在自己修行佛道以后,更好的利益众生,以及自己的七世的冤亲债主。从而发心,让一切众生都能远离痛苦,脱离轮回,能够将自己的福德回馈给一切有缘众生,从而行菩萨道,救济一切受苦受难的众生。
有些人认为世尊释迦牟尼是不孝的,是为了自己出家,而抛弃了自己的整个国家,其实这完全就是对佛教的不理解的说法,世尊是绝对孝顺父母的。在佛经上记载,佛陀要出家,其父不准,一定要佛陀娶妻以后才可以,他只能顺从,然后还娶了两个妻子,后来,其父要世尊繁衍后代以后才可以出家,于是佛陀也没有违背其父的意愿。这些都做到以后,其父没有什么要说的了,这时,佛陀才选择了出家。去寻求人生的真谛。
后来,佛陀的父亲去世以后,佛陀亲自回来举行殇璃,而且这一切都是佛陀亲力亲为,然后和自己的儿子以及堂弟将其父的棺木抬到了自己经常说法的地方,但是这经常被人给忽略过去,释迦牟尼的一生言行和说法,无一不是在对孝的扩大和表现。佛陀在得道以后,也曾为了报答自己的生母的恩情,曾在刃利天宫为其母说法,还特别为其宣讲了令人感动的“地藏经”我们学佛的人对于地藏经肯定是特别熟悉的了,你看其内容,难道不是对孝道的真情流露吗?这完全就是难能可贵的孝道思想啊,只是有些人认为出家就是不要自己的家庭,这完全就是对佛教文化的一种误解。
我们现代人应当如何奉行孝道呢?有的人认为,父母生下了自己,是父母的恩德,这也不错,但是你反过来想,如果没有父母,我们又何来这么一具人身呢?生育之恩是一方面,作为为人父,为人母的他们来说,是很想要我们的出生的,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去求子了。但是你要明白,这并不是父母单方面欠你的,同样你也是亏欠父母的。要互相的感激,这样的感情才可以维持长久,所谓的“母慈子孝”就是一种通俗的因果关系。就是每个人的付出和自己的回报成正比,然后心怀感恩之心,这样关系才可以长久,融洽。
我们现代人,特别是学佛的弟子,都明白因果,也都知道轮回,所以,对于我们的父母,不要一味的索取,是的,父母生下我们来,他们是为了传宗接代也好,为了能够有人给他们养老也罢,但是,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又如何能够这么茁壮的成长,如何能够有这么好的机缘来接触佛法呢?所以,我们应当更加的感谢他们,是他们让我们有了这人天之相,是他们让我们能够听闻佛法。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感谢他们呢?更何况,父母含辛茹苦的将我们养大,我们如果连感恩都做不到的话,又谈什么修行呢?所以,我们应当替父母分忧,让父母觉得我们修行佛法是正确的选择,让他们认可我们所选择的信仰。同时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能够晚年幸福,健康常在!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随喜赞叹。